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十八章 房谋,以命谋命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暮色之下,霞光铺道。

东宫宫门之外,李承乾平静的站在宫道上。

看着卢护被一群腰跨横刀、黑衫皂衣的大理寺掌固抬上马车,他的嘴角带起一抹冷笑。

这幅样子,哪里是在照顾同僚,这明明就是在押送犯人。

卢护,就是那个犯人。

所有人都察觉到了这一点。

李承乾,李承乾背后的于志宁,张玄素,孔颖达,李百药,李安俨,长孙祥,令狐德棻,萧钧等人,都是如此。

甚至,还有卢护他自己。

当然,也有那些大理寺掌固。

大理寺卿孙伏伽派人来的时候,明显已经做过交待。

皇帝在大朝之上已经说的足够明显。

孙伏伽要是这都听不明白,他这大唐第一状元,也就白考了。

等到马车的身影彻底的消失在视线当中,李承乾这才缓缓转身,目光冰冷的看向东宫群臣。

“殿下。”群臣齐齐拱手。

“传令下去,东宫任何人不许去探望卢护,任何人不得靠近他的门庭,便是从门外走过,也必须贴着墙走另外一边,任何人不许派任何亲信去调查这件事情。”李承乾淡漠的抬头,看向眼前属于自己的东宫,轻声道:“他离了东宫,过往一切一笔勾销。”

“喏!”群臣肃然领命,垂首的同时,他们也在细细的琢磨李承乾的话。

卢护,太子仆丞卢护,明显和太子坠马受伤有关,太子察觉到了这一点,如今怕是陛下也察觉到了这一点。

卢护一个人是绝对不敢这么冒着灭族的风险胡乱来的,他的背后必定还有他人。

如今的卢护等同于变相的落入到了大理寺的手里,他的开口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防止他开口,杀人灭口才是最必然的手段。

按道理讲,东宫应该时刻派人盯住卢护的门庭才是,任何外人出入都必须盯死才对。

如此好顺藤摸瓜找到他背后的幕后主使。

甚至是在行凶现场当场抓人。

但太子明显对这一点没有多少信心。

卢护,他死定了。

但杀他的人,却没那么好抓。

将所有和东宫有关系人全部都撤回来,目的就是要摆脱东宫在这件事情上的嫌疑。

站在卢护背后的人,必然是魏王有关,甚至说不定就是某位宰相。

到这里就很麻烦了。

但如果没有东宫干扰,那么这件事情就好查多了。

这起码是东宫的态度。

“咚咚咚”的暮鼓声在整个长安同时响起,所有人都不由得松了口气。

晨钟暮鼓。

下值了。

李承乾抬头,目光看向宫外的长安城上的天空,平静的说道:“都回去吧,好好的休息一晚,明日再过来,东宫还有很多正事要做。”

“喏!”群臣齐齐拱手,太子的态度很明显,眼下这滩浑水,东宫不趟。

……

光天殿中,李安俨搀扶着李承乾坐下,然后才低声问道:“殿下,崔千和房相那里要不要盯一下?”

“崔千那里不用,他今夜肯定会去卢府,来回都会被大理寺的人盯上,我们的人没必要做多余的事情,至于房相……”李承乾目光沉吟了起来。

卢护必死无疑,而杀他的人一定是房玄龄。

眼下最害怕卢护开口的,就是房玄龄。

大理寺已经下场,说明皇帝的目光已经在死死的盯住了这件事情。

真要被皇帝找到证据,便是房玄龄,怕也是要被抄家灭族的。

所以他必须要在卢护开口之前杀了他。

这里面一来一去,人员动作,很容易抓到行迹的。

片刻之后,李承乾终于还是摇头道:“算了吧,这些东西,我们都能想到,房相不可能想不到的,说不定,他已经在自家门外布置了暗哨,我们的人一旦被抓住,反而容易节外生枝。”

房玄龄,尚书左仆射,“房谋杜断”的房谋,他的多智,是直接写在史书里的。

李承乾在盯着房玄龄,房玄龄何尝不是在盯着李承乾。

李承乾想要抓住房玄龄的死穴,房玄龄何尝不是想要抓住李承乾的死穴。

现在,皇帝的目光已经扫过房玄龄。

李承乾如果动作的时候被房玄龄抓住把柄,反而要坏事。

“是!”李安俨肃然拱手。

李承乾抬头,说道:“卢护的事情,东宫安静的等消息就好了,剩下的事情,父皇和大理寺会做好的。到了明日,派两队人马,将独孤太子仆和姚寺丞接回来吧。”

“是!”李安俨认真拱手。

“今日便到此吧,你也回去休息,另外,让人传话太子妃一声,孤今日就不回去,孤也好好的想一想,新任太子仆的事情。”李承乾微微摆手,李安俨立刻拱手退出了光天殿。

走到内室的床榻下躺下,外间的内侍吹灭了蜡烛。

李承乾看着眼前的黑暗,他开始思索独孤大宝的事情。

李承乾做了十几年的太子,甚至后来被废,流放至死,又得到了后世人李乾的记忆。

然而即便是两人,在共同的记忆中,独孤大宝也没有出现过几会。

只有在李承乾自己久远的记忆里,在他当初大婚,还有更早封太子的时候,他才隐约的见过独孤大宝一次。

但几乎已经没有印象了。

在后世人李乾的脑海中,没有独孤大宝的身影,这意味着他在未来没有做出什么成绩。

说明他要么是没什么特殊才能,要么就是英年早逝了。

前者可能性要大一些。

那么皇帝将独孤大宝送到东宫,恐怕更多的还是因为他的背景。

独孤家的人啊。

如今的朝堂之上,他们不会和关东世族走在一起,和关中门阀也没有多少关联。

只有和同样出身陇西旧族的,令狐,赵氏,元氏,张氏,云氏等族关系密切,而这些人家,在贞观一朝,仕途都不顺利。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和如今把握朝政的关中门阀,还有更东面的关东世族关系不深。

这样才更好为皇帝所用。

李承乾轻轻笑笑,他明白,这是他的父皇在防那位房相了。

当然,有嫌疑害李承乾断腿的人,也全都在防备当中。

甚至于,就连李承乾,也在防备当中。

李承乾麾下的,多是当年皇帝征战天下的秦王府班底的后人,谁知道他能联系到哪位老臣。

一旦两方同时动手,便是他那位英明神武的父皇,也担心控制不住局面。

单独一方,什么敌人都不可怕。

但是两方一起动作,一旦混乱冲突起来不分敌我,有的时候是很要命的。

不过无所谓,李承乾现在没有动作的打算,别人看着就看着吧。

稍微侧身,李承乾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睡觉之前的最后一个问题:房相他会在什么时候动手呢?

……

辰时三刻,东方的鱼肚白终于驱散了残留的夜色。

冬日的崇义坊,坊门终于打开。

坊正打着哈欠,在晨钟之中,走了出来。

阳光照在脸上,一片温煦。

看了眼空荡荡的长街,坊正已经打算要回去多睡一会,就在这个时候,他的眼角突然在侧畔的清明渠里扫到了一抹黑色。

坊正一愣,随即下意识的转头看过去。

一条长长的阴影漂浮在清明渠上。

坊正的脸色立刻就黑了下来,坊中虽然有井,但也有不少人家取用清明渠中的活水。

坊正立刻走了过来,刚准备拿东西去打捞,在这个时候,他也看清楚了渠里的东西。

一具穿着绿色官袍,头上戴着璞帽,面色苍白,双手张开的飘在渠里的尸体。

一本《离骚》,就在他的腋下。

清明渠上的薄冰,将他们卡在了崇义坊外。

面色苍白,脸皮浮肿,眼中满是惊骇的难以置信的神色,这具双腿上绑着的柳木和白麻布的尸体,赫然正是卢护。

他死了。

昨日刚刚出宫。

今日就死了在了长安河渠之中。

……

“啊!”坊正一声惊叫,一转身,人已经疯狂的朝远处跑去。

命案已发,谁是凶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0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