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三十八章 李世民:太子,你觉得该如何处置魏王(第一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定鼎门外,一身淡黄色蟒袍的李承乾翻身下马,长孙无忌,杨师道,刘洎,岑文本,李治,唐俭等人,齐齐拱手道:“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立刻上前一步,搀起长孙无忌,感激说道:“舅舅请起,诸卿请起。”

“谢太子殿下。”群臣这才起身。

李承乾上下打量着长孙无忌,稍微放松的说道:“幽州塞北,风沙劲烈,如今看到舅舅身体康健,想来父皇也是龙马精神,外甥这下子就彻底放心了。”

“太子仁孝。”长孙无忌感慨的拱手,然后看向后侧的黑篷马车,低声问道:“魏王到了?”

“嗯,就在后面。”李承乾点点头,然后轻叹一声。

“那臣现在去看看魏王!”长孙无忌神色凝重的拱手。

“嗯!”李承乾点点头。

长孙无忌朝着后面的黑篷马车走去,同时有几名千牛卫也一起跟了过去。

李承乾摇摇头,转身看向李治,勉强笑笑,神色温和,又感慨的说道:“稚奴,你长高了!”

李治再度认真拱手道:“见过皇兄。”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你我兄弟,不用如此多礼,对了,父皇今日心情如何?”

“还好!”李治说到这一点时,他自己都有些诧异,但他还是说道:“今日父皇下令,让百官前来迎接皇兄,还很高兴。”

“这样就好。”李承乾松了口气,然后问道:“齐王如今如何了?”

“齐王兄如今被禁在仪鸾殿。”李治摇摇头,说道:“王兄的事情,朝中几次说要议一议,但都被父皇压了下去。”

“嗯!”李承乾点点头,李佑的事情,恐怕皇帝并不好办。

在上一世,李佑谋反之后,被皇帝赐死,但是如今,李佑虽然谋反,但却在李泰的书房,发现了李泰和权万纪来往的信件。

这就让这件事情变得复杂了起来。

原本是李佑谋反的事情,但是现在看起来似乎是被魏王逼反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李佑的起兵是难以想象的混乱。

朝廷的大军还没有抵达,他就被齐州兵曹参军给活捉了。

要论罪的时候就麻烦了,要论李佑的罪,那么就必须要论李泰的罪。

两个儿子谋反的事情一起被朝臣群臣拷问,李承乾自问自己是没有这个脸的,至于皇帝,他也没有这个脸。

这也是为什么前世在李佑,李承乾相继谋反,李泰又说了要杀子传弟这种鬼话之后,皇帝崩溃的要自杀的缘故。

当然,所谓的崩溃,不过是装出来的,在群臣面前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而已。

不然干嘛早不崩溃晚不崩溃,偏偏在群臣在的时候崩溃。

“殿下!”长孙无忌的声音在后面响起,李承乾回身,长孙无忌拱手道:“殿下,陛下还在宫中等着,我们进宫吧。”

“好!”李承乾转身看了李治一眼,点点头,然后翻身上马,率先冲着定鼎门而去。

两侧的群臣立刻避让开来,之后跟在李承乾的身后一起朝宫中走去。

……

定鼎门雄伟广阔,巍峨壮观,丝毫不逊色于长安正门明德门。

定鼎门大街笔直宽阔,直通端门。

李承乾一路行来,目光忍不住看向两侧。

门楼高耸精致,道旁槐树成荫。

洛阳城中百姓虽然没有长安百姓来往之间昂首阔步,但神情闲适,淡然,平静,衣着也不逊色于长安百姓,甚至还有所胜之。

李承乾隐隐明白,这是洛阳百姓没有庞大的粮食和住房压力的结果,让他们可动用的余财比长安百姓还要多的原因。

“皇兄这是第一次来洛阳?”李治和李承乾并肩骑行,有些诧异的看着李承乾。

“前几年来过一次,但也是匆匆而过。”李承乾看着远处的起伏不定的楼阁,轻声叹道:“洛阳繁华相比长安毫不逊色,而人文荟萃又有胜之,怪不得父皇每年都要东巡。”

“洛阳的气候的确比长安要好很多。”李治笑着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皇帝每年东巡,基本上都会带他,他也每年都会陪皇帝来洛阳,相比于每年这个时候,都只能够在长安待着的李承乾来讲,李治的确要幸运上许多。

李承乾笑笑,远处,一阵清晰的河水流声已经传入了他的耳中,

李承乾顿时就明白,是洛河到了。

洛阳城紫微宫,位于整个洛阳城的西北高地之上,更远处是蔓延起起伏的邙山,而南面脚下就是从洛河平原流下来的洛河水。

朝中权贵多数都有宅邸在洛阳两侧,距离皇宫极近不说,而且更加能够享受洛河的风景和落水的便利。

……

越过洛河,进入端门,沿宫街入承天门。

笔直狭窄的宫道两侧,是高耸的城墙。

城墙上是无数手持长槊,森严守卫的禁卫士卒。

宫道的尽头是乾阳门,出了乾阳门,就是乾阳殿遗址所在。

紫微宫虽然是前隋皇宫,但是在隋末,皇帝率人攻灭王世充之后,以其宫殿过于奢侈,于是将其焚毁。

到了九年之后,贞观四年,皇帝想要在原址上重建乾阳殿,但遭到了大臣张玄素的极力反对。

阿房成,秦人散。

乾阳毕工,隋人解体。

张玄素以再修乾阳殿将会继承隋朝灭亡的祸根,皇帝将来恐怕会要比隋炀帝还要昏庸……一句话,皇帝便停止了这个念头。

李承乾目光落在乾阳殿上,然后又轻轻的扫了李治一眼。

后世,李治重新修建了乾阳殿,大唐逐渐的步入盛世,而他自己最后也终于死在了这座紫微宫。

之后便是武后乱世。

若是按照张玄素所言,不重修乾阳殿,那么是不是就会避免后世的灾祸呢。

李承乾心中轻轻摇头,任何事情,问题的根本都是在人,物只是引子和表象而已。

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引子和表象,那么就算是有所矛盾,也会延后好几年才会发生。

所以,这么做,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因为没有修建乾阳殿,所以皇帝在洛阳时,上朝理政,都在贞观殿。

前隋的时候,这座宫殿叫大业殿,入唐之后,就改名为贞观殿。

……

站在玉阶之下,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然后快速的迈步走上台阶,进入贞观殿。

贞观殿中,一身赤黄色衮龙袍的皇帝端坐在御榻之上,目光平静锐利的打量着李承乾。

李承乾神色肃然的走入殿中,来到丹陛之下,然后跪倒在地,沉沉叩首道:“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寿无疆。”

在他的身后,房玄龄,高士廉,褚遂良,马周,还有更多来自长安的百官全部跪倒叩首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李世民平静的点头道:“都平身吧。”

“喏!”李承乾还有百官这才叩首谢恩,然后各自站起,归入班列之中。

李承乾刚走到丹陛之上三阶站定,上方皇帝的声音已经传了过来:“太子!”

“儿臣在!”李承乾立刻从丹陛走下,站在殿中对着皇帝拱手。

李世民轻叹一声,道:“朕自三月初离开长安,已经过了整整四个月,你监国四月,长安发生了那么多的事,你怎么说?”

李承乾轻轻低头,这是他刚来洛阳,就要给他一个下马威吗?

李承乾立刻再度跪倒,悲声叩首道:“启奏父皇,儿臣有罪,长安诸事,是儿臣没有监察到位,若是儿臣能够早日察觉,也不至于有之后的事情。”

皇帝微微一愣,眼底闪过一丝好笑,随即,他抬头叹声说道:“青雀癫狂,挟持侯君集和张亮谋逆,虽然说你的确有失察职责,但说实话,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平定一切,这是朕之前没有想到的,但朕也承认,你做的很好。”

李承乾赶紧惶恐的叩首,说道:“儿臣终究是没有能够在一切发生之前阻止一切,不然也不至于如今让父皇为难。”

李世民有些无奈的笑了两声,然后说道:“天下事,一切根本还是人心,若是人心鬼蜮,你便是心思再怎样良善,也是难以劝阻那些一心求死的人。”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李世民虽然有些敲打李承乾两句,但是说实话,仔细想想,他在长安城能做的已经做到了极致。

他不止一次的劝说李泰,但是一心想要举兵杀入皇宫的李泰根本就听不进去。

除非他在最后时刻果断动手,提前就将李泰抓起来,囚禁起来。

但如果他真的那么做的,皇帝反而要担心了。

李承乾虽然是监国太子,但是他平日里连皇宫都出不去,刑部和大理寺对于李泰要谋逆的事情毫无察觉,唯一能够察觉到百骑司根本不归他管,他真要妄行,谁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说不定到最后,一个栽赃兄弟谋逆的罪名就直接扣在了他的头上。

“是!”李承乾轻轻点头,神色哀伤。

李世民叹了口气,然后看着李承乾问道:“你之前数次上书为李欣请封,你觉得应该封他个什么爵位?”

李承乾面色开始凝重起来,皇帝提李欣,这便是开始为处置李泰做准备了吗?

李泰终究谋反,哪怕李承乾给他做了一个疯癫的保护套上去,但朝野群臣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终究是要做出处置的。

“封武阳郡王吧,他毕竟是亲王之子!”李承乾认真的拱手。

“他若是封了郡王,青雀就不好处置了。”李世民摇头,说道:“朕打算将他废为庶人,然后流放黔州。”

废为庶人,流放黔州。

李承乾忍不住惊讶的抬头,神色一时间有些恍惚。

他前世,最后的结果,就是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最后病死道旁。

如今的李泰,也将要踏上他李承乾原本的轨迹,废为庶人,流放黔州,甚至病死道旁。

这原本也是他李承乾最初的想法,他要李泰一样,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但是,当皇帝开始为李治寻找实力强大的妻族的时候,李承乾就改变了想法。

他不担心皇帝,不担心李泰,唯独担心李治。

李治终究最后成了皇帝,而且他在史书上的评价并不低,尤其还有个武媚娘。

如果不是不能轻易插手介入皇帝的后宫,李承乾早就将武媚娘给搞死了。

在午夜梦回的时候,李承乾忍不住的想起李治和武媚娘的联手,心里忍不住有些惊悸。

一个在皇帝耳边不停的说他的坏话,一个在皇帝面前表演孝子,这对李承乾的危害太大了。

扶苏是怎么死的。

扶苏就是这么死的。

所以,他需要有个人,在他的前面挡一挡李治,这个人,他首选就是谋反失败,神态疯癫的李泰。

李泰这个人对他有用,对他很有用。

……

李承乾迅速的回身,对着皇帝拱手道:“父皇,青雀是有错,然而那也是他心思错乱之下的神智失常,最重要的,是他在长安城没有造成多大损害。

甚至很多长安百姓都不知道有此事发生,依儿臣看,不如将他贬为郡王,留在长安,妥善医治之后,在送往地方安置。”

“降为郡王?”李世民有些惊讶的看着李承乾,这个儿子和他是真的不像啊!

李世民转身看向李治,问道:“晋王,你怎么看?”

李治立刻站出,然后跪倒在地,对着皇帝拱手道:“启禀父皇,儿臣以为皇兄所有有理,长安终究并无大害,父皇要惩戒四皇兄,不管是贬为郡王也好,还是贬为庶人也罢,都还是要将他治好之后再说。”

李治这话一出,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马周几个人都忍不住的皱眉。

晋王这话听起来没错,但细细研究,却是充满了讨巧。

李承乾想要将李泰降一等贬为郡王,他采用了,皇帝想要将李泰贬为庶人,他还是采用了。

李承乾说要妥善治疗李泰,他采用了,皇帝说要将李泰流放黔州,他留了个治好以后再说的口子。

说了半天等于什么都没说。

然而……

御榻之上,李世民的神色轻松了下来,点头道:“难得你们兄弟都这么想,不过青雀之事,终究要以国法而定,朕还需要再想想,好了,你们两个先下去吧。承乾,你有很久没来洛阳了吧,让稚奴带着你四处转转,嵩山,龙门,白马寺都去看看。”

“喏!”李承乾立刻拱手,但他随即抬头道:“父皇,儿臣很久没见晋阳了,儿臣想要先去看看她。”

“好,让稚奴带你去。”李世民平静的笑笑,看向了李治。

李治立刻拱手道:“儿臣领旨。”

……

看着李承乾和李治离开的背影,李世民的神色冷了下来,看向殿外,沉声道:“传张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1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