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十一章 承乾,父皇是在为你的未来清除障碍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两仪殿中,脱去蟒袍的李承乾,神色轻松了不少。

一身黑色贴身内袍让李承乾看起来有些消瘦,而更令李世民在意的,是一件黑色藤木半身甲,从李承乾腰部蔓延下去,紧紧贴合在他双腿上,甚至就连双足都全部包裹。

“儿臣这是效仿明光铠的胫甲,做的一件腿甲,因为是藤木制作的,所以连脚掌也一块包了起来,最后在腰部勾连,用右腿作为支撑,行动起来,便看不出异样。”李承乾很是坦然,他几乎可以肯定,在工匠制作的时候,图纸已经到了皇帝的手里。

很多东西,宫外的李泰一无所知,宫内的皇帝却是无所不知。

其实皇帝不仅在防李承乾,同样也在防李泰。

李世民坐在御榻上,看着穿着李承乾身上的藤木半身甲,点点头道:“这倒是颇有点刘宋北府重步兵的味道。”

李承乾轻轻躬身,实际上如今这个时代,将士们所穿的战甲,都是分开的。

头盔,胸甲,裙甲,胫甲。

李承乾做的,是将裙甲和胫甲连在了一起,甚至还将脚甲,也连了起来。

远远看起来,别有一番味道。

李世民回过神,看向李承乾问道:“你感觉怎么样?”

“藤木很轻,不费多少力气,而且儿臣这里,左腿膝盖处,是竖直的,无法弯曲,行走时全靠右腿向前,而左腿只起一个一时支撑的作用,缓缓行走,没有什么异样。”

李承乾看着李世民似乎并没有听进去的模样,知道他心思不在这里,所以便直接说道:“到了战场上,在一些特殊的山地丛林地形,的确可以轻便一些,加以布甲,可防蚊虫叮咬,地面的石子划伤之类,但容易起火。”

“藤甲不上油,起火便没有那么容易。”李世民终于回过神,看向李承乾,说道:“还真是难为你了。”

这样的半身甲,因为左腿无法完全,所以前行之间,就只能够右腿和腰部用力,这并不容易,很费力气。

李承乾躬身道:“今日若非是吐蕃国使前来,儿臣也不至于如此,吐蕃人野心重重,若是察觉儿臣伤势不佳,恐怕会更加加重其野心,所以儿臣才出此下策。”

李世民的脸色微微的沉了下去。

吐蕃人狼子野心,别人看不出来,他看的出来。

松赞干布请婚的手段,总是先礼请,别人不允,便派大兵压境,打不过再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

这种人看起来能屈能伸,但实际上所图甚大……

略微沉吟,皇帝开口道:“承乾,刚才禄东赞说了,松赞不过二十三岁,未来不可能会没有子嗣的。”

联姻不只是嫁女,还有后裔。

若有吐蕃有了大唐血脉的继承人,那么在行事的时候,就不会多以战争为主要手段了。

李承乾轻轻垂首,低声道:“父皇,若是吐蕃和大唐实力相差悬殊,那么有子嗣,便是两家沟通的途径;或者吐蕃人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是真心与大唐和谐共处的,自然也会有子嗣;但大唐和吐蕃实力相差并没有那么大,而吐蕃又野心重重……”

稍微停顿,李承乾面色凝重的说道:“父皇,自古至今,后宫有太多手段可以让女子无法怀上龙种,这些,在吐蕃王宫中,儿臣相信,也绝对不会少的。”

李世民的脸色彻底的沉了下去。

这些事情,别人不知,他还不知吗?

他父皇为太上皇后,前前后后也生下了不少子女,但偏偏有一个人,始终难以有孕。

这个人便是张婕妤。

尹德妃还有个儿子李元亨,而张婕妤却始终无子。

这里面究竟有没有猫腻,只有被张婕妤得罪最深的李世民最清楚。

大唐如此,吐蕃又怎么可能好的了。

如果吐蕃人刻意不让大唐公主怀中子嗣,那么这一次的赐婚,大唐恐怕就要大赔本了。

李承乾轻轻低头,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

文成公主下嫁吐蕃,大唐不知道陪送了多少嫁妆。

几乎将整个吐蕃的文化程度在极短的时间内提升了一个层次。

若是吐蕃人不想让大唐的公主有孕,那么大唐就没必要送那么多聘礼了。

终于,皇帝抬头,轻声说道:“承乾,青雀在编写《括地志》的事情,你知道吧?”

“啊!”李承乾诧异的抬头,怎么就说到《括地志》了。

李世民从御榻站了起来,大踏步的朝着左侧的帷帐之后走去。

李承乾赶紧跟上,这一次,他的脚步快了许多,不过脚步之间的跛状,也越发的明显。

……

黄色的绸布被掀开,露出了后面巨大的大唐疆域图。

李世民手里的细竹棍落在西面的吐蕃上。

“吐蕃,吐谷浑。”李世民说着,手指从西面转到北面:“回纥,铁勒,突厥,契丹,靺鞨,乃至于高丽,百济和新罗。”

李承乾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括地志》,《括地志》,做的竟然是这个吗?

“大唐天下一统,内部安稳,朕有虑者,不在内而在外,吐蕃确有威胁,但短期之内,还是很难对大唐有威胁的,所以就眼下而言,大唐真正的威胁在东岛三国。”李世民重重的敲在高丽之上。

李承乾的神色肃然起来。

李世民微微侧身,看向李承乾,说道:“你虽然文治还行,但武功太差,父皇若是将这天下交到你的手里,那么若是将来有一天,高句丽,吐蕃,西突厥,同时暴乱,你怎么办……你没办法的,所以父皇要为你提前清除掉所有的威胁。”

“是!”李承乾神色感动的躬身,但是俯首之间,眼神漠然。

“要攻打高丽,那么地形必须熟知。”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所以父皇才让青雀去编写《括地志》,如今看来,也可以将吐蕃也加入其中。”

“是!”李承乾认真的拱手。

“承乾。”李世民转过身,看向李承乾,说道:“《考工记》知道吧?”

“《周礼·考工记》,上面记载了车舆、宫室、兵器以及礼乐之器等的制作工艺和检验方法,弓箭刀车辇船之类,尽在其中。”李承乾抬起头,看向李世民。

“时移世易。”皇帝认真的看着李承乾,说道:“青雀在编写《括地志》,你如今身体好转,便开始编写《考工志》吧,为了高丽,为了大唐。”

“儿臣领命。”李承乾忍不住“激动”的拱手。

李世民满意的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9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