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六十七章 在解决太子之前,他需要先解决他的父皇(第一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秋光明澈,渭水荡漾。

黄篷马车缓缓的朝西面而去,官道的尽头,长安城宏伟的城墙已经隐隐浮现。

“父皇一旦有事,舅舅可以控制,杨相即便不支持本王,他也会中立。”稍微停顿,李治看向马车内的姬家福,问道:“英国公什么时候回朝?”

“秋末,辽东才收兵,他们将大同江北岸的一切能摧毁的都摧毁了。”姬家福想了想。说道:“现在这个时候,英国公还没有回到辽州,若是不出意外,英国公回长安会在年底了。”

“不妥。”李治直接摇头,说道:“他不能在年前回来,想办法让人在河北动些手脚,让英国公不要那么快回来。”

“是!”姬家福拱手应下,然后才抬头说道:“殿下,这样会不会反而惊动英国公,他毕竟也是战场杀伐的宿将。”

“不用担心他。”李治轻笑一声,说道:“英国公最是聪明,他最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当年玄武门,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人说,李勣在玄武门的时候,支持了皇帝。

也有人说,李勣在玄武门的时候,什么都没做,只是紧闭府门,然后等一切自然的尘埃落定。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对,也都不对。

李勣在玄武门之前,实际上已经是皇帝麾下的将领,但是,他却并不属于秦王府。

所以在玄武门的时候,李勣并不是秦王府的核心。

但是,他知道玄武门之事,他那时也的确并没有参与到实际的玄武门厮杀当中,因为那个时候,他被皇帝派到了太原,防备突厥。

玄武门事变,大唐内乱。

这是突厥人最好的机会。

皇帝猜的也没错,果然,玄武门事变后没多久,颉利就率兵杀到了长安城下。

之后是渭水之盟。

很多人以为,是皇帝凭借着个人魅力,强行逼退了颉利,但实际上根本不是如此。

渭水之盟的时候,李勣实际上已经在云中取得突破,更大范围的包围圈在成型,颉利如果强行攻打城池深厚的长安城,那么他就也就不用走了。

他得永远的留在长安城下。

李勣没有参与玄武门,但他却是皇帝依赖的玄武门功臣。

原因就在于此。

人家是会选择的,而且选择的让你根本看不出问题在哪里。

所以,只要让李勣知道,有人刻意的让他逗留在河北,那么即便是他悄然潜回到长安,只要李治掌握了局势,李勣也会重新悄悄的回到河北去。

当然,前提是李勣不能在李治发动之前光明正大的回到长安,不然他就真的是阻碍了。

……

“于志宁得死。”李治轻轻抬头,看向姬家福。

“殿下!”姬家福惊讶的看着李治。

李治摇摇头,道:“于相虽为人正直,但他和东宫绑定太深了,他在东宫任职前后快十五年了,太子是他一手教导出来的。

尤其当年太子断腿之后,是他苦心劝谏,才有了如今的改观,他不会看着他被废的,太子有命,只要无错,他就会立刻执行。”

“是!”姬家福轻轻躬身,于志宁向来在民间官声很好,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也只有送他去死了。

李治抬头,思索着说道:“褚相是我们的人,剩下朝中最后一个宰相,就是房相了。”

房玄龄,他终究还是站到了李治的对立面上。

一如既往的。

房玄龄选择过李泰,选择过李承乾,但始终都没有选择李治。

“房相。”姬家福微微沉吟,随即他抬头看向李治说道:“殿下,房相不好对付啊!”

“嗯!”李治点点头。

房玄龄是宰相,而且是做了二十多年的宰相。

去年的时候,皇帝因为一点小事,就让房玄龄回府闭门自省。

虽然大家都知道皇帝和房玄龄是在做戏,但是最后还是由褚遂良上了一本劝谏奏本,皇帝才“认错”,最后亲自到房玄龄的府上,将房玄龄接到宫里,好好的招待了一番,事情才结束。

李治现在真正在意的,就是褚遂良奏本上的内容。

玄龄自义旗之始翼赞圣功,武德之季冒死决策,贞观之初选贤立政。

人臣之勤,玄龄为最。

“母后在的那些年,父皇试图让舅舅入尚书省,但母后一直阻止,尚书省便已经在房相的掌握之中,多年内根基已深。

舅舅虽然做了司空,司徒,最受父皇信任,人事上亦多有建议之权,但是多在上层,其中下,户粮,刑律,匠工都在房相之手。”

李治轻叹一声,说道:“便是父皇,也是对房相忌惮不已。”

“是!”姬家福点头,说道:“长安城中,左右千牛卫,左右金吾卫,刑部,大理寺,雍州府,长安万年二县,虽然各方都有人手,关键位置也互有高下,但论及根基,还是房相最深啊!”

十六卫将军中郎将,刑部尚书侍郎,大理寺卿少卿,雍州府长史司马,长安万年二县的县令县丞,这些各有后台。

但是在更低一层的郎将校尉,郎中员外郎,寺丞寺正,六曹参军,县尉主簿。

无疑,常年执掌尚书省的房玄龄,提拔的人是最多的。

只不过他没有什么野心,也不胡乱作为,所以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

但是,如果你真的要对付房玄龄,恐怕你刚刚靠近他家,就会被发现。

李治不知道,便是当年李承乾算计房玄龄,也都从没有对她直接出手,而是将目标对准了卢承庆。

李治要对付房玄龄,自然少不了要盯着他,琢磨他。

以房玄龄的能力自然不是短时间能够对付的,可时间一长,被房玄龄察觉,只需要让百骑司出手,将李治的人抓住,李治就要有大麻烦。

……

看到李治半天不说话,姬家福小心的说道:“殿下,不如从驸马身上着手,如何?”

“房二?”李治想了想,轻轻摇头,说道:“房二的事情,父皇当年已经放过了,便是皇兄都没拿他做文章,现在若是从房二的身上着手,恐怕最不高兴的是父皇,他毕竟是高阳的驸马……咦,高阳?”

“殿下,公主这两年和太子妃走的很近。”姬家福有些诧异的看向李治。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皇帝的身体日子衰弱,太子地位稳固,而太子妃,眼看着距离皇后之位越来越近,各家公主不主动靠拢才怪。

而且太子妃行事,颇有文德皇后的风范,对诸公主,王妃,甚至各家子嗣都有所照顾,人心敬服。

想要在这方面动手太难。

李治摆摆手,说道:“本王说的不是太子妃,是高阳,你不了解她,甚至有些事情你都不知道,当年在洛阳的时候,她就和一些佛门僧侣往来频繁,很是有一些不清不楚。

这两年不过是因为连续有了两个儿子,才好了些,但今年似乎又有了些风言风语。”

“臣明白了。”姬家福赶紧点头,有些话不是他能听的。

“去查吧,好好的查一查。”李治身体靠后,轻声说道:“本王有种感觉,高阳的事情会帮大忙的。”

“是!”姬家福立刻躬身。

“另外,小心一些。”李治抬起头,继续说道:“长安城中,各方势力太多,盯着本王的人也太多,现在我们行事关键,不能被他们发现……不对!”

李治突然坐了起来,看向姬家福说道:“让人看着点府外,找个时间,将府外的人清理一遍……通报金吾卫,就说有人打算刺杀本王,先清理一遍再说,不然关键时刻会坏事的。”

“是!”

“另外,再弄一个替身,关键时刻有用。“

“是!”

……

长安城东,春明门外。

上百名金吾卫站立城门两侧,手持长槊肃然站立。

同样穿着浅紫色官袍的杜荷和房遗爱,一个身形挺拔,一个面色肃穆,同时对着从马车中走出来的李治拱手道:“臣等参见晋王殿下。”

李治的目光平静的从杜荷和房遗爱的身上掠过,特意在房遗爱的头顶稍微停留了一下,然后才满脸笑容,亲切的抬手道:“两位驸马请起,怎么今日还劳烦二位姐夫今日前来接本王?”

杜荷认真的拱手道:“本来太子殿下也要来接殿下的,但这几日,朝中正在商议龟兹出兵之事,太子脱不开身,这才让臣等前来迎接殿下。”

“原来如此。”李治点点头,说道:“走吧,我们快些进宫吧,父皇还在宫里等着呢。”

“是!”杜荷和房遗爱齐齐拱手,然后转身翻身上马,在上百名金吾卫和两百名晋王府卫的护送下,一起朝城中而去。

过春明门,入长安大街,两侧的市井喧闹声顿时传入李治的耳中。

李治挑开车帘,看向外面,感慨的说道:“还是长安城的声音,让人更有家的感觉啊。”

杜荷和房遗爱跟在两侧,轻轻点头的同时,面色也不由得有些凝重。

李治的目光再度从两人身上掠过,这才缩头回了车内。

看向姬家福,李治轻轻地摇头,面色凝重。

太子和房相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如此不注意的地步了吗?

是,房遗爱是驸马,是太子的妹夫。

但他更是宰相的儿子。

太子便是再怎么和房玄龄关系亲近,这种事情也应该注意一些吧。

他们难道就不想想皇帝会怎么想?

杜荷是左卫将军,是个虚职,他一向和太子关系好,但是你房遗爱呢,你是少府少监啊!

管钱的。

你也不想想你老爹……

不对。

李治突然穿过车帘,看向另外一侧的房遗爱。

是不对。

如果是太子,真的和房玄龄有什么的话,那他就不应该这么明目张胆的让房遗爱来接他。

如果他们之间没有什么,那就更不需要这样来欲盖弥彰。

除非……除非让房遗爱来接自己的,不是太子,而是皇帝。

莫名的,李治浑身上下一阵战栗。

太子就算要派驸马来,也必须禀报皇帝同意。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是在告诉他,朝中群臣的人心都在太子这边,警告他不要轻举妄动,还是别的?

李治脑中一片混沌。

然而不管是什么,这都让李治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一直到来到了朱雀门下。

……

朱雀门上,李治看着头顶锋槊金甲的无数禁卫,他的呼吸不由得停顿了下来。

目光望向整个宫道尽头的太极殿。

想象着坐在御榻之上,目光威严的看着他的皇帝。

李治这个时候,终于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如今,他的多方布局,实际上都是针对太子在做的,只有一小部分,才是针对皇帝的。

然而,如果真的皇帝的那一部分无法进行的话,那么针对太子的那些也无法进行。

所以,在解决太子之前,他需要先解决他的父皇。

是的,这本来就是应该的。

但是,直到站在朱雀门前,李治才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他的父皇,其实远比他想的,要强大的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9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