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十五章 东宫马厩,一百副甲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承天门下,群臣一脸诧异的神情,李承乾像是没有看到一样,目光认真的看向魏征:“太子仆是四品官员,需要陛下钦定,那么太子仆丞呢,魏相天下贤良,不知可有人选推荐?”

群臣各自站在班列之中,目光微微垂下。

他们都是历经风雨的人,自然听得出太子话里那些不一样味道。

忠贞奋勇,清正廉洁。

东宫的太子仆,太子仆丞,要选忠贞奋勇,清正廉洁的官员。

这是什么意思?

是在说之前的太子仆和太子仆丞,不够忠贞奋勇,清正廉洁吗?

群臣的目光不由的落在了长孙祥的身上。

这个时候的长孙祥,还有李安俨,贺兰楚石等人,已经各自站回到了班列之中。

面对群臣的目光,他们神色平静,手持象牙笏板,身形庄重,一身坦然。

不是说的是他们,那么说的是谁?

太子仆丞卢护吗?

……

“朝中官员俱有贤良之能。”房玄龄持笏对着李承乾拱手,然后说道:“吏部选官更是慎之又慎,殿下放心,东宫诸官所缺,吏部会尽快选出合适人选,递送东宫。”

“如此甚好。”李承乾笑着对着房玄龄点点头,眼底深处极度的冷静。

“说起来,臣倒还真的有一人选推荐。”一个清晰的河北口音响起,群臣十几年听习惯了,这个人,自然就是魏征。

魏征稍微拱手,目光扫了房玄龄一眼,然后对着李承乾拱手道:“启禀殿下,臣推举睢阳县姚处平。”

李承乾微微愣了一下,目光认真的点头道:“魏相所推荐之人,必然是中正肯直,志苦精勤之人,不如便加以孤的推荐,一起列入吏部考量名单之中,房相以为如何?”

房玄龄点点头,诚挚的说道:“故散骑常侍姚思廉之子,自然有乃父之风,吏部认真考量之后,会有结果的。”

李承乾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原来是编写《梁书》的秦王府十八学士,散骑常侍姚思廉的儿子。

魏征曾经参与编写《梁书》,如今看来,除了姚处平的确有些能力之外,他是姚思廉的儿子更具有代表意义,毕竟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和朝中的很多人都有几分香火情。

……

于志宁站在群臣之中,目光从即位宰相的身上轻轻掠过,然后微微低头。

疑惑的眼神闪过他的眼底。

太子今日的举动,于志宁看的分明。

他是在试探,站在卢护背后的人究竟是谁?

卢护断腿的事情,于志宁是第一个查的,和太子没有关系,真正的原因在于工匠们为了省事,将木垛堆的太高。

真正让人疑惑的,是卢护之后的反应。

他的反应太不正常了,惨叫的同时,不停惊疑的看向四方,就好像有什么人在害他一样,这反而令人怀疑。

太子仆丞。

之前因为太子断腿的事情,于志宁悄悄的查过东宫每个人,但最后却是没有任何结果。

没有任何人有证据显示和太子断腿有关。

当然,这件事情不只是于志宁在查,皇帝,赵国公,梁国公,申国公,郑国公谁不在查。

但就是没有结果。

可是卢护自己一断腿,他的眼神就已经告诉了所有人他在疑神疑鬼。

于志宁都能看出来的东西,太子怎么可能看不出来,所以才有了今日的试探。

几位宰相的表现都很正常,但是于志宁依旧猜测,当初害的李承乾断腿的人,绝对就在他们其中。

因为只有他们几个宰相,才有能力在各方的调查之下,将真相彻底的掩埋下来。

但可惜,这几位宰相每一个都是老狐狸。

很难查啊!

……

李承乾目光扫过一旁面色沉凝的李泰,刚才他的一番话,李泰根本一句话也插不上去。

他也不敢。

李承乾回过神,目光看向长孙无忌,认真的说道:“还有件事情,要麻烦司空。”

司空?

长孙无忌目光微微一挑,躬身道:“殿下请讲。”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东宫如今在编修《考工志》,其中所造刀枪剑弩,弓盾箭甲颇多,麻烦司空和兵部说一声,派人过来盯一下,若有超出规制之数,请兵部即刻搬走。”

长孙无忌诧异的看着李承乾,说道:“若臣所记不错,东宫诸事,将作监和少府都有所参与,有他们在,一切不是已经足够了吗?”

李承乾略微沉吟,说道:“东宫正在涉及加快打造兵器速度之事,便是将作监和少府恐怕也难以控制,而且若是有不轨之人暗藏,那么说不定什么时候一觉醒来,东宫马厩里就会被发现藏了一百副甲,那个时候孤就说不清了,还是兵部派人盯着的好。”

“一百副甲。”长孙无忌脸色微微一沉,若是一百副,那可就真的是要逾越唐律了。

不过东宫怎么可能轻易藏的一百副甲,自己打造肯定不可能,那么就是将作监和少府?

太子信不过将作监和少府。

长孙无忌的目光扫过脸色沉了下来的阎立本,另外的少府监窦德素却是一脸的茫然。

阎立本是魏王妃阎氏的亲叔叔,以将作少匠监将作监事。

太子刚才那番话,就是在暗暗的指责,魏王为了争权,很可能会行诬陷之事,甚至于将一百副战甲暗中藏到东宫。

魏王有动机,阎立本有能力。

长孙无忌目光扫过一脸茫然的李泰,他心中知道,有了太子的这番话,那么这种方法必然会被有心人记住,那么之后,不论怎样,该防的是必须要防了。

“好吧,此事兵部会派人的。”长孙无忌越过房玄龄直接点头。

自从兵部尚书侯君集升任吏部尚书以来,兵部尚书就一直空缺,兵部诸事实际上由兵部侍郎崔敦礼在管。

当然,长孙无忌作为司空,实际上也能做一部分兵部的主,毕竟他曾是左武侯大将军。

“如此便好。”李承乾松了口气,目光扫过房玄龄,笑笑说道:“兵部如果不派人的话,那么说不定孤就得去找大理寺了。”

大理寺卿孙伏伽猛然抬头,这事怎么牵扯到他了。

就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李承乾身后的承天门轰然大开。

内侍监张阿难肃然走出,手里拂尘轻轻一摆,然后高声道:“贞观十四年,十一月初一日,皇帝大朝,群臣觐见。”

“喏!”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目光肃然的看向承天门内,长槊如林,刀枪森寒。

笔直的通道,直通太极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71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