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五十二章 一口老痰:你们就是这么辅佐陛下的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崇教殿前,李承乾的目光看向两仪殿的方向,轻声道:“孤奏议,请父皇另遣晋王治,代父皇去金光门,郊迎陈国公。”

于志宁顿时无比惊讶。

李泰的突袭固然让他愤怒,而李承乾的早有准备,则让他感到一阵陌生。

“去吧。”李承乾平静的将奏本递给高真行,他是通事舍人,这些事情是他的职责。

于志宁顿时回过神来,主动接过奏本,说道:“臣也一起去吧,说不定还能见到陛下,就说这奏本是臣的意见。”

李承乾笑笑,点头道:“便依于师所言,不过于师也不用太担心,晋王这个月里,多次来回东宫,孤原本就有心让他替接替一些不方便的事情,如此正好。”

原来如此……于志宁神色恍然起来。

原来,太子之前数次和晋王接触,就是为了今日……

李承乾摇摇头,说道:“最近两三年里,孤恐怕有很多事情都不会方便,但总不能事事就拜托青雀吧,若是日后还有什么祭祀一类的事情,青雀再像今日这么出意外,就不好了。”

于志宁衣袖之中,拳头微微握紧。

今日,魏王行事就是故意的,就是要看太子明日出丑。

迎接大军回朝这种事情他都敢胡来,还有什么不敢胡来的。

所以,必须要提前有所准备。

晋王就是太子的准备。

在太子和魏王之间,多了一层晋王的缓冲,那么对于太子而言,将会从容许多。

“如此,臣就先去了。”于志宁微微拱手,然后拉着奏本转身朝两仪殿而去。

看着于志宁离开的背影,李承乾平静的笑笑。

抬起头,李承乾看向眼前的整个东宫内院。

从崇教门,到后面的承恩门。

平常授课的崇教殿,用来更衣的丽正殿,短暂歇息的光天殿。

放置书籍的太子崇文馆,放置书法和各类宝物的崇仁殿。

城墙和宫殿之间,来回巡逻的宿卫,全部都被他在这段时间,悄无声息的进行了调整。

真正可以被信任的,被放在了关键的位置上。

那些怀疑深重的,则在悄然间被扔到了边缘角落里,甚至和其他人的联系也被彻底的切断。

整个东宫内院,在被他彻底掌握的同时,也杜绝了他人插手深入的可能。

东宫三院,后院,内院,外院。

只剩下的外院是李承乾所无法掌握的,但没办法,左春坊和右春坊都在那里。

左右春坊官员众多,除了少数绝对忠诚于他的人之外,更多的人,是在他和皇帝之间保持中立,并且在他和皇帝产生争执的时候,多数人会偏向皇帝。

官员嘛,多是如此。

毕竟他们的俸禄,真正是皇帝给的。

然而,东宫上下对这些宿卫,多数只知道,他们的薪俸,是太子发的。

……

夕阳一点点的落下,就快沉入地平线。

余晖也从李承乾的脸上一点点的消散,他忍不住的抬起头,看向天上的云彩,似乎想要追索最后一缕余光。

就在这个时候,崇教门下,李安俨快步而来。

走到李承乾面前,李安俨快速拱手道:“殿下,陛下允了。”

李承乾突然无声的笑了。

看了四周一眼,李承乾转身,重新进入崇教殿。

“砰”的一声,殿门关闭。

“哈哈哈哈哈……”李承乾控制不住的笑声从殿内传来,站在殿外的李安俨满眼不明所以。

殿中的李承乾,靠着殿门走了下来,情绪在快速的发泄之后,迅速的平复了下来。

“吱呀”一声,李承乾重新走出殿门,看向李安俨,说道:“安俨,明日东宫群臣一起去迎接陈国公,你和贺兰说一声,让他保护好晋王,明白吗?”

“喏!”李安俨肃然拱手。

魏王苦心积虑的想要逼太子明日郊迎陈国公,一切必然没有那么简单。

……

腊月初一,丁酉。

天色初明,晨霜未散。

武功县东的诸军已经用过早饭,然后启辰东行。

随军的左右千牛卫先行一步,沟通里外。

左右金吾卫各一队骑兵,手持各色旗帜,当先开路。

一身黑衣金甲的侯君集亲率左右卫居中而行,同时亲押高昌国王麹智胜,麴智湛,还有数十高昌贵族前往长安。

左右骁卫,左右威卫,列于两侧,

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守于最后。

共计三千骑兵,整齐肃然的朝着长安而行。

在他们的身后,是超过三万的各卫士卒,他们会跟在最后,等到侯君集等人入城之后,他们才会抵达长安附近,各归军营。

只有最精锐的,立功最高的三千士卒,才会资格接受整个长安,百万百姓的敬仰的目光,然后献俘太庙。

整个西征大军当然不止如此,大唐为灭高昌,前后调集了超过将近十万的大军。

不过这十万大军,有的镇压高压,有的回到关中之后,就各归地方折冲府,之后原本就是从长安调出的三万多人,会各归本营,从那一刻起,他们和侯君集将再没有半点关系。

侯君集也会在祭祀太庙之后,交卸兵权。

不过侯君集并不在意,因为在交卸兵权之后,他会更进一步,成为正式的宰相……

就在这个时候,一匹高头大马,快速的朝着侯君集而来。

一名千牛卫在侯君集身前勒马,同时将手里的公文递给侯君集,然后转身而走。

侯君集右手抬起,整个队伍瞬间停止前进。

打开公文,侯君集认真的看的第一眼,神色就已经无比的凝重了起来。

魏王重感风寒,太子荐晋王郊迎大军,皇帝许之。

魏王不来了,太子推荐晋王来迎接大军回朝。

搞什么,侯君集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大军灭国而回,朝中就是这么对待他们的吗?

深吸一口气,侯君集的心绪尽力的平静下来。

太子有伤,无法前来,这是半个月前侯君集就知道的事情,但是魏王呢,说好是他来的,怎么突然就感染风寒了?

而且恰好就在今日。

魏王什么意思?

他在搞什么鬼,是在针对太子吗,所以太子将晋王推了出来。

一股暗潮涌动的斗争已经在侯君集的眼前张开,让他忍不住的有股熟悉的味道。

魏王是嫡次子,但是却在朝中咄咄逼人,而太子不得不和晋王联手。

侯君集的呼吸不由得沉重了下来,这一切,让他忍不住的想起了当年。

秦王也是嫡次子,当年同样也咄咄逼人,而当时的太子不得不和齐王联手。

恰好,晋王和齐王,都是嫡幼子。

侯君集一阵好笑的同时,心中也不由得沉重了下来。

如今的这个局面和当年真的太像了,次子咄咄逼人,而太子和小弟却不得不联手抗衡。

到最后,就是一场玄武门。

要知道当年,就是他侯君集和尉迟敬德,一起死谏皇帝,玄武门兵变,诛杀太子和齐王的。

如今一切真的要再来一次吗?

难道还嫌这宫里的血腥味不够重吗?

……

“走,继续!”侯君集神色冷沉了下来,他一挥手,大军继续前行。

战马起伏之间,侯君集的目光死死的盯向了长安城的方向。

今日,除了晋王会来迎接他以外,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他们这些人也都会来。

侯君集马上就会和他们平起平坐,他倒要问问,他们这些人,真的要看到玄武门再起吗?

整齐划一的大军,朝着长安城而去。

朝阳迅速的升起,在大军背后,拉出一道长长的黑色倒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2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