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八十一章 臣请斩晋王,以儆天下(第三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长安城,夜色喧闹。

一阵阵马蹄声在长安城中。

不时的有破门声响起。

不知几家权贵,不知多少门第。

皇城冷清,东宫更是安静。

李承乾站在崇德殿台阶上,望着宫外的长安城。

隐约的喧闹声,昭示着骊山之变的结局。

“人死了,没错吧?”李承乾看向身后殿门之内。

殿门阴影处,李安俨肃然的拱手说道:“消息准确,晋王的人,在温泉宫高喊‘太子已死,请陛下节哀’之言。”

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说道:“那就好。”

李安俨神色凝重的轻轻低头。

晋王杀太子,晋王杀了太子。

晋王有杀太子之心,有杀太子之举。

甚至几乎差点就成功了。

晋王不死,何以让太子安心。

“我们的人已经全部撤走了吧?”李承乾平静的声音再度响起。

“已经全部都撤走了,所有相关的地点已经全部被清理了。”李安俨谨慎的拱手。

“很好。”李承乾转过身,目光看向西方,轻声道:“让他们去安西吧,龟兹这一战不能出问题,这一战之后,安西就能彻底平定,之后就是西突厥和吐蕃了。”

“喏!”李安俨拱手,然后说道:“还有一件事情。”

“嗯?”李承乾有些诧异。

“是武才人的姐姐,武顺。”李安俨有些不解,说道:“我们的人出了长安城,刚出城,就碰到了武才人的姐姐,她警告说前面可能有危险,不过……”

“没人理她。”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孤知道了。”

武媚娘是个聪明人,李治不成器,所以她提前让她的亲姐姐离开长安城,在春明门等着。

一旦李承乾真的出了长安城,她就会出面警告。

李承乾如果继续前往,死在了骊山,那么李治也不会知道她警告李承乾的事情。

相反的,李承乾如果没有前往骊山,反而因为武顺的警告,而彻底翻盘,那样他就要好好的念武媚娘的人情了。

正常而言,即便是如今,李承乾自己翻盘,没有多少借助武媚娘的警告,但是武顺警告的人情,他也必须要念。

正常而言,他以后少不了要报答武媚娘。

但是,她是武媚娘啊。

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现在没有人知道武媚娘的凶险。

她现在甚至还只是皇帝的才人。

若是这个时候,武媚娘站在自己面前,李承乾会毫不犹豫的杀了她。

李承乾微微闭上眼睛。

这一次,也就是李治先天不足,所以武媚娘在帮助李治这件事情上,没有太用心。

如果说武媚娘真的全力的去帮助李治,那么便是李承乾也会感到很棘手。

但是如今情况已经完全不同。

李治彻底倒了,武媚娘还在,甚至这件事情并没有牵连到她什么。

李承乾的心思平静下来,现在的武媚娘,还没有察觉到自己对她的恶意,甚至她还在讨好自己。

这是好事。

皇帝还活着,自己就永远没有杀她的机会。

所以,现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麻痹她,亲近她,让她放松警惕。

而不是让她和自己弟弟们勾连起来。

李治虽然倒了,但李恪还在,武媚娘真要和李恪勾连起来,对李承乾的威胁最大。

他们背后都是杨家。

李泰和李治的事情虽然结束了,但皇帝还在,李承乾远还没有到彻底放松警惕的时候。

尤其李治还活着。

“安俨。”李承乾看向李安俨,说道:“好了,回去歇息吧,事情已经结束,剩下的一切,照旧便是!”

“喏!”李安俨认真拱手,然后小心的退入殿中阴影中,彻底消失。

站在崇德殿左侧的徐安,这个时候,才小心的上前,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殿下,太子妃遣人问,殿下今夜是不是要过去。”

李承乾抬起头,看向骊山方向,然后轻轻地摇头,说道:“今夜孤就在崇德殿安歇了,让太子妃早些休息,明日象儿就回来了。”

“喏!”徐安神色肃然起来,他是李承乾最贴身的人,自然明白李承乾的习惯。

若是今日的事情,真的结束了,那么太子就会去太子妃的寝殿休息,但他没有。

说明眼下这件事情,还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

清晨,阳光明媚。

冬寒依旧。

东宫诸卿在嘉福门外等候,低声的在说着些什么。

晋王谋逆,被陛下轻易粉碎。

这种事情瞒不住他们。

昨夜金吾卫来回不停的抓人,他们家中都有不少人在金吾卫中,消息早已经弄清楚了。

再想到昨日太子的安排,聪明人已经看出来,晋王谋逆的事情,最起码,太子早有察觉。

这里面究竟有多少人心算计……

“吱呀”一声,嘉福门打开,黄篷马车从东宫的驶出。

“殿下!”群臣对着马车齐齐拱手。

马车停下,李承乾探出头来,淡淡的说道:“窦卿昨夜便和御史大夫,还有梁郡公一起去了骊山,今日,孤去骊山接父皇,长史留东宫,来卿和孤一起去,秦卿和裴卿护卫左右。”

“喏!”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放下车帘,马车缓缓的朝承天门而去。

张玄素稍微松了口气,目光看向来恒。

来恒摇摇头,然后拱手,接过侍卫递过的缰绳,然后朝着李承乾紧紧的追了上去。

张玄素看着一众人离开的背影,面色不由得凝重起来。

真正的碰撞,现在才刚刚开始。

太子的心底,究竟怎么想。

……

无数的金吾卫在渭河两岸极速的奔驰,左右卫更是已经深入到了深山之中。

只有禁卫,安静的护送着太子,还有诸相,诸尚书,寺卿,侍郎,一起前往骊山。

黄篷马车之内,长孙无忌和李承乾对面而坐。

“太子,晋王殿下打算怎么处置?”长孙无忌紧紧的盯着李承乾。

李治虽然犯了错,但他终究是他姐姐的儿子,长孙无忌还是希望能够保他一命的。

实际上,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保他一命。

李承乾心中轻叹一声,不想李治死,长孙无忌绝对不是唯一的一个,但他却是第一个敢面对面问他的人。

“舅舅。”李承乾神色平静,脸上带出一丝勉强的笑意,然后说道:“稚奴虽然行事荒谬,但是他终究是外甥的亲弟弟,只要父皇不坚持,那么外甥觉得,最好是将稚奴安置在北苑,让他安稳的在那里渡过一生。”

“真的?”长孙无忌诧异的看着李承乾。

“当然是真的。”李承乾轻叹一声,然后有些苦笑的说道:“外甥不是瞎子,玄武门那些年还好说,父皇忙于政事,但这几年,随着年纪渐大,父皇对于当年的事情,越发的后悔,偶尔也说不应该杀死隐太子和巢王……外甥现在起码还有挽回的余地。”

长孙无忌微微皱皱眉头,这个理由吗?

这个是理由吗?

长孙无忌虽然心有疑惑,但是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

骊山之上,温泉宫中,到处能够看到宫殿被烧为废墟的样子,空气中满是烧焦的味道。

地面上虽然经过了清洗,但依旧能够看到处处血渍。

各处城门要害,都有平常三倍的卫士在守护。

李承乾和长孙无忌,率领百官,从正门而入,最后过昭阳门下,而上长生殿。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群臣齐齐叩拜在地,对着御榻上的皇帝郑重行礼。

“平身吧。”皇帝平静的抬手,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

“喏!”群臣这才起身。

“温泉宫虽然舒适,但今日看来,守御还是有些不足。”皇帝看向长孙无忌,淡淡的说道:“无忌,日后温泉宫,翠微宫,还有九成宫,都要加一层防护。”

“喏!”长孙无忌肃然拱手。

皇帝抬起头,说道:“戴国公,昨夜长安城行事如何?”

“启奏陛下,昨夜长安城共抓捕嫌疑七十二人,有十五人抗拒被诛杀,其他人尽入金吾狱,名单在此。”左匡政站出,将奏本递上。

张阿难走下接过,然后转身返回,放到了皇帝的桌案上。

李世民看了一遍奏本上的名单,淡淡的说道:“雍州长史张行成,任由逆贼窜行,着急免去雍州长史之职;右监门卫将军李安俨,守卫城门不利,着急免去右监门卫将军一职……”

皇帝一连串罢免了七八名四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是在这件事情有小过,甚至只是勉强牵扯到人。

但是谁都能看的出来,皇帝是在刻意发挥。

所以谁都没有反对。

……

“最后,是晋王。”

皇帝的目光终于落在了李承乾身上,开口道:“太子,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置?”

群臣的目光一时间全部都落在了李承乾身上。

李承乾神色认真的站出拱手,说道:“按律当以问斩,但有魏王齐王之事在先,儿臣以为,可以囚入北苑,终生不得离开,以儆效尤。”

长孙无忌在一旁听着,稍微松了口气,太子不追究,那么事情便好说了。

“陛下,臣以为不可。”御史大夫孙伏伽突然站了出来,面色凝重的拱手道:“前有魏王齐王,如今又有晋王,诸王一而再再而三行大逆之举,若是人人都可以不按律处斩,那么日后的结果,必然是人人失去敬畏,人人起兵,天下动乱。”

孙伏伽上前一步,面色肃然的高声道:“臣请斩晋王,以儆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3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