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八十八章 玄奘:天竺有佛(第三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长安城西,金光门外,一身灰色僧袍,面色平静的玄奘,对着刚刚宣读圣旨的房玄龄拱手道:“贫僧领旨,有劳国公了。”

房玄龄平静的点头,目光看向四周。

无数的金吾卫之外,是来自长安城所有寺庙的僧人,甚至还有从洛阳和剑南过来的。

身后的长安城中,几乎是万人空巷,规模惊人。

几乎所有人都来迎接玄奘归朝。

房玄龄顿时能够感到了李承乾的忌惮,这种情况,别说是李承乾了,就是皇帝本人在也一样忌惮的可怕。

“陛下下诏,令法师在弘福寺先修西行记,老臣估计时间差不多,陛下就应该回到长安了。”房玄龄转过身看向玄奘,还有他身后数十名替他运送经书的僧侣,这些人的脸上全都是一脸庄严之色。

“陛下此番东征高句丽。”玄奘合十躬身,然后斟酌着语句说道:“难免将士阵亡,贫僧愿意在长安为陛下和将士祈福。”

“如此甚好。”房玄龄有些惊讶的看着玄奘,果然,这不是个迂腐的和尚。

“法师请吧,太子还在武德殿等着。”房玄龄点头,朝着侧面摆摆手,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被牵了过来,另外还有一件红底金丝的袈裟。

玄奘回身行礼道:“国公,贫僧还是步行入长安吧,还有这袈裟,贫僧满身风尘,这袈裟还是以后再穿吧。”

“大师若是不行,老朽怕是跟不上。”房玄龄目光落在袈裟上,然后说道:“法师西行归来,正是万众瞩目之时,再说身披袈裟,本就是佛门礼节。”

玄奘神色平静的继续拱手道:“那么请换匹马吧,白马太显眼。”

房玄龄深深的看了玄奘一眼,然后点头道:“好!”

房玄龄摆摆手,白马换成了黑马,袈裟也被退了进去。

随后,房玄龄和玄奘同时翻身上马,然后一起朝长安而去。

两人并肩齐行,一起进入长安城。

顿时长安城中喧闹的声音一瞬间全部涌入玄奘的耳中。

密密麻麻,比肩接踵,一眼看不到尽头的长安百姓充斥在玄奘的视线之中。

这一瞬间,玄奘的脸色微微沉了沉。

这几乎是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来了吧。

玄奘想要转头去看那些同道,但他还是忍住了他。

他知道,他的那些同道不过是为了向他,还有道门展示佛门在长安城的影响力,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他们这么做,却是让整个长安城的最高统治者升起了无限的警惕。

好心办了坏事。

玄奘双掌合十,在无数的目光之下轻轻躬身。

长街之上的喧闹被玄奘抛之脑后,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人,李承乾。

太子李承乾。

玄奘对李承乾的印象并不深,他离开长安的时候,李承乾不过十岁,双方也并没有丝毫的接触。

但是太宗皇帝,玄奘却是有所了解的。

玄武门事变,大唐盛世。

当然,还少不了法琳,还有高昌……

皇帝东征,太子监国。

玄奘一行走来,大唐远比当年繁盛,而如今皇帝虽然不在,但天下间一切全部都井井有条,足见这位太子也是有相当手段的人物。

不容易啊!

玄奘心中轻叹一声,然后平静的抬头,神色坚定从容。

前方朱雀门已经不远了。

……

武德殿外,卫士森严。

玄奘跟在房玄龄和窦知节的身后,迈步进入了武德殿,然后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主榻上,一身淡黄色蟒袍的李承乾。

神色端正,贵气非凡,甚至有一股凛然不可犯的气势从李承乾的身上传来。

“贫僧玄奘,见过太子殿下。”玄奘一身灰色长袍,对着李承乾深深合十行礼。

“平身吧。”李承乾微微抬手。

此刻的殿中只有李承乾,窦知节,房玄龄,高士廉和杨师道,马周几人。

马周坐在一侧的桌案之后,快笔书写李承乾和玄奘对话的每一个字。

“谢殿下。”玄奘这才微微起身。

李承乾上下打量着玄奘,这位佛门大德,并没有后世人描述的白面轻弱,反而面色黝黑,身形精壮,能看的出来,便是军中一般的士卒,也不是这位法师的对手。

也是,十七年,行六万里,经历无数艰难险阻,最后能够活下来的,又岂是泛泛之辈。

李承乾笑着开口道:“听闻大师在沙州时,身边有三个徒弟,为何今日在长安城外,似乎只剩下两人?”

玄奘有些诧异李承乾的问题,但还是拱手道:“启禀殿下,贫僧的大徒弟石磐陀是高昌人,因高昌覆灭,而不愿意入玉门关,所以在将贫僧送到玉门关之后,他就返回高昌去了。”

“高昌!”李承乾缓缓点头,若是说花果山在高昌的话,他们石磐陀怕是曾经来过大唐学习道门,终南山还是昆仑山?

李承乾抬头,感慨的说道:“孤也是后来才知道大师竟然和高昌国王麴文泰是异姓兄弟,可惜了。”

玄奘这个御弟来历并非胡诌,他的确是高昌国王麴文泰的御弟。

“国主为贫僧准备了一行所需的辎重,同时又派人护送贫僧抵达天竺,恩德之重无以为报。”玄奘轻轻躬身。

高昌麴文泰的确对玄奘西行有极大的帮助,但可惜,如今他取经回归,高昌灭口,鞠文泰早已病逝。

好在鞠文泰是病逝的。

李承乾看着玄奘,问道:“大师一路从高昌而回,如今西域情况如何,可有什么复国一类的传言。”

玄奘眉头一挑,神色诧异,随即他低身合十道:“没有!”

“如此便好,说说那么石磐陀,他是怎样的人物,能够护送法师一路安然西行?”李承乾对石磐陀十分的感兴趣。

“石磐陀其实并不是高昌国主派给贫僧的,他其实是一名高昌商人,不过是因为常年走商,对西域诸事十分了解,加上身手不错,几乎有钢筋石骨之能,所以一行才多有顺遂。”玄奘微微躬身。

“原来如此。”李承乾轻轻点头,然后转口说道:“说说大师这一行吧,大师西行之后,离开高昌,又去了那些国家,孤很感兴趣的。”

李承乾感兴趣,李世民感兴趣,大唐的所有文臣武将全部都感兴趣。

“高昌,西突厥,焉耆,龟兹,跋禄迦国,素叶城,石国,葱岭,吐火罗,北天竺。”玄奘仔细数了数,然后说道:“天竺如今国内不安,内外分了几十个邦国,加上贫僧后来游历的安国、何国、米国、史国、东安国、西安国,宁远国、漕国、火寻国、乌那曷国、穆国等里外有上百个国家。”

李承乾点头,然后看着玄奘,淡淡的问道:“大师到了天竺,在天竺可有见到了佛吗?”

武德殿内一时间寂静下来。

玄奘拱手,说道:“见到了。”

李承乾顿时抬头,惊讶的问道:“见到了?”

“贫僧入天竺之后,入那烂陀寺,拜入那烂陀寺主持戒贤法师门下,法师彼时已经一百多岁,早已经不收人为徒,但贫僧入天竺之后,法师以贫僧诚心,收贫僧为徒,教授那烂陀寺所有佛法,同时许贫僧游历天竺所有国度,无忧阻碍,待到贫僧归唐时还亲自相送。”玄奘微微合十。

“戒贤法师现在还活着?”李承乾顿时敏锐的把握住了玄奘话里的关键,他的这句话的确让李承乾有些意外。

“是的!”玄奘合十,然后说道:“故而在贫僧眼中,戒贤法师,便如同佛陀一般。”

李承乾微微点头,神色平静下来,说道:“大师说天竺如今已经分了几十个邦国?”

“是!”玄奘合十,但心中却不由得哀叹一声。

“父皇下旨,请大师居于弘福寺,暂写西行游记,至于大师日后的安排,还需要父皇回京之后再做决断。”李承乾起身,说道:“如今大唐在高句丽用兵,父皇亲征,长安,乃至于整个天下,都需要平静,若有怠慢之处,还请大师宥谅。”

“不敢!”玄奘赶紧拱手。

李承乾笑笑,说道:“孤送大师出去吧,顺带走走!”

“喏!”

……

行走在皇宫之中,李承乾平静的没有说话,一直到了长乐门下,李承乾这才停步,开口道:“大师!”

“殿下!”玄奘双手合十。

李承乾看着整个皇宫,轻声说道:“整个大唐,无量百姓,所求不过是一个安稳,有些事情,曾经发生了,已经结束了,但孤不希望再有发生。”

“贫僧谨记。”玄奘合十行礼。

“孤就不送法师了,法师慢走。”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

“谢殿下!”玄奘再度合十,然后转身朝长乐门外而去,萧瑀已经拉着马车在等候了。

李承乾看着玄奘彻底消失在视线中,然后才淡淡的问道:“弘福寺那边如何了?”

左千牛卫中郎将张绚站出拱手道:“一切已经安排妥当。”

“保护好这位法师,还有他带回来的经书,他对大唐极有用。”李承乾轻声说道:“如今佛门禅宗一家独大,是时候有些别的声音了。”

“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6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