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六章 魏王回京,寸步难行(第一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驿站小院,西厢书房。

精致的书案后,一身玄黑色长袍的李泰,手握毛笔,沉稳流畅的写出了一篇文章。

兰亭集序。

皇帝最喜欢的《兰亭集序》,可惜如今天下流传的都是历代的摹本,真本却不知道流于何处。

“砰砰砰!”房门被敲响。

“进!”李泰平静的放下毛笔,抬头便看到走进门的柴令武。

柴令武对着李泰拱手道:“殿下。”

“表兄,东西送到了?”李泰走到了旁边的木架前洗手。

柴令武认真的拱手,说道:“已经送到了。

今日,张氏太夫人在华山祭祀山神,跟随的还有十几名仆役……臣放在了殿下指定的位置。”

说着,柴令武还从袖中取出一卷画轴递了过去,同时说道:“这是一副华山神仙图,传闻是一位倒骑毛驴的仙人在险峻华山山道上被人看到后,后人所画,其人在险峻山道上如履平地,如同神仙一般。”

李泰接过打开看了一眼,笑笑说道:“画技寻常,但寓意不错,正好送给父皇作为新年贺礼。”

柴令武拱手,说道:“殿下,那个盒子里是什么……臣能问吗?”

“当然!”李泰若有深意的看了柴令武一眼,说道:“那里面是一座根雕佛像,张氏也有一座从江南来的根雕佛像,本王的人会将他们进行调换,然后送入东宫,至于更深的是什么,表兄就不用知晓的,知道太多不是什么好事。”

“是!”柴令武嘴角微微抽动,东西都是他送的,这里面真要有什么,他也难脱干系。

……

“对了表兄,长安城中如今是什么情况?”李泰放下画轴,然后看向柴令武。

“还是征高句丽的事情。”柴令武认真起来,说道:“高句丽内乱,民间普遍认为这是东征高句丽的最佳时机,酒馆茶肆,每日都有人高谈阔论,说是要一雪当年杨广三征高句丽的耻辱……毕竟关东人家,当年都是征高句丽的主力,不少人都有父祖兄长死于那一战,虽恨杨广,但更恨高句丽。”

“朝中呢?”

“朝中偏向谨慎。”柴令武微微摇头,说道:“东征高句丽,杨广的教训在前,大唐如今虽然天下鼎盛,是说实话,胜可能会胜,但大唐可能同样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最终影响朝局。”

“兵凶战危啊!”李泰轻叹一声,然后又问道:“那么东宫,东宫是什么态度?”

“太子赞同东征高句丽,而且对于陛下亲征,太子也不反对,至于更多的,东宫对外说的就少了。”柴令武摇摇头,说道:“太子这几年对陛下很恭顺,很少有惹怒陛下的事情。”

李泰看向柴令武,问道:“表兄,那么对于东征高句丽,你怎么看?”

“征高句丽可以,但陛下亲征,臣觉得还有待商榷。”柴令武拱手,面色凝重的说道:“毕竟陛下一世英名!”

柴令武担心皇帝一世英名,最后却毁在了和高句丽一战当中。

稍微停顿,柴令武看向李泰道:“那么殿下呢,殿下如何想?”

“父皇是必然要东征的。”李泰看着柴令武,微微轻笑,说道:“当年杨广三征高句丽的时候,也是四十三岁左右,和父皇同龄,杨广都能三征高句丽,父皇凭什么不能,父皇可不想弱于杨广。”

皇帝一生,不弱于人。

就是这一点,已经注定了皇帝必然会亲自东征。

柴令武点头,然后说道:“殿下见到陛下的时候,也会这么说吗?”

“当然,父皇如今最需要的,就是诸王的支持,本王自然不能拖父皇的后腿。”李泰稍微停顿,然后看向窗门,说道:“至于说那些不好听的话,自然有吴王去说,本王到时候劝上两句父皇谨慎便是。”

吴王李恪,杨广的亲外孙。

李恪的身份,注定了他绝对不能在这件事上轻易应和皇帝,所以难听的话必然要由他说。

李恪说难听的话,李泰则是在旁边奉承,这样反而更能让李泰得到皇帝的欢心。

虽然说可能不那么好看,也不那么好听,但这是最好做的方法。

“是!”柴令武轻轻拱手,但是神色之间却忍不住的有些失望。

他原本以为李泰能够拿出什么有实际内容的话,现在看来,李泰还是那个李泰。

……

“陛见之后,本王就要去见太子。”李泰抬头,轻轻冷笑道:“很久没有见太子了,本王是真的有些想念啊!”

柴令武下意识的低头,你们兄弟相争,却都将我们这些人牵扯进去。

但柴令武没有办法,现在的他已经是魏王司马,和李泰的关系绑定比早先还要更进一层。

李泰低头,神色淡漠下来,看向柴令武说道:“表兄,本王这次回京除了尽可能的留在父皇身边以外,另外就是本王希望能和陈国公私下见一面。”

柴令武猛然抬头,惊讶的说道:“殿下,陈国公府的秘密还没有查清楚,如何与他相见?”

“父皇要东征高句丽……表兄,你觉得陈国公会怎么想?”李泰低头,看向桌案上的画卷。

“陈国公在私下和军中的将领通气,希望所有人都能支持陛下东征。”柴令武摇摇头,说道:“其实不用他说,军中将士全部都会无条件的追随陛下,何用他说!”

“不,他不是在说,他是在告诉父皇,他侯君集也希望能跟随父皇一起东征。”李泰直接点破侯君集的心思,然后冷笑道:“然而他侯君集从来就没有看清楚,父皇是不会允许他跟着一起去。”

“陛下不信任陈国公吗?”柴令武皱皱眉头,然后小心的说道:“陛下若是不信任陈国公,将他留在长安同样不会安心,难道说陛下会在东征之前,将陈国公调离长安吗?”

“这是最可能的事了。”李泰抬头,道:“扬州大都督,荆州大都督,并州大都督,益州大都督,都可能,从吏部尚书调任地方大都督便是升迁了。”

柴令武点头,然后轻声感慨,一旦调出去,侯君集距离宰相之位就越来越远了。

“吏部尚书是正三品,而地方大都督是从二品,这样的调动名义上是能说的通的,而且还是在父皇东征的情况下,更是需要地方稳定。”李泰轻轻冷笑,说道:“而且父皇一定能够说服陈国公的。”

柴令武颔首,皇帝的能力不用多说。

“所以,本王要见一面陈国公,他做了缩头乌龟这么多年,他藏在府中后院的秘密也到了该解开的时候,也是时候让他明白,他是永远不可能成为宰相的。”李泰脸色深沉了起来。

柴令武缓缓点头,神色严肃。

侯君集这两年,一直都在吏部尚书,雍州长史的位置上待着不动,他的心中必然会有怨气。

如今他唯一的指望就是跟着皇帝一起东征,但若是告诉了侯君集真相,他永远不能成为宰相,他会如何反应,柴令武都不敢想。

那么之后呢,侯君集和李泰必然勾连。

有了侯君集的支持,李泰在方方面面必然不会输于太子,争储的机会就又大了。

“殿下,若是太子许诺陈国公什么……”

“皇兄不敢的,他要是敢胡乱许诺什么,本王就敢上书弹劾他谋反。”李泰不屑的冷笑。

他李泰更进一步,是要做太子,太子更进一步,想要做什么。

“表兄!”李泰突然看向柴令武。

“臣在!”柴令武立刻拱手。

李泰深深的看着柴令武,说道:“表兄,青雀是需要陈国公的协助,但是表兄,青雀更需要你的帮助,你的全力帮助。”

“是!”柴令武拱手低头,他的眼底深处忍不住的想到了张亮。

李泰哪里是需要他的帮助,他需要的是张亮的帮助。

莫名的,柴令武有一种李泰用无数紧紧的丝线,将他整个人彻底捆死的感觉。

然后拉向深渊。

……

东宫,崇教殿。

李泰,李恪,李佑,三人并排站立,对着坐在黑色轮椅上的李承乾认真拱手道:“臣弟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看着三人,笑着抬手道:“免礼吧,都是自家兄弟。”

“多谢殿下!”三人同时躬身,然后才站了起来。

李承乾摆手,说道:“都坐吧,你们一路回来辛苦,如何,见过父皇了吧?”

“已经拜见父皇了。”李泰在左侧上首坐下,然后看向李承乾道:“不过父皇现在似乎心思都在高句丽身上,我等只是说了两句,便被父皇撵了出来。”

“是吗?”李承乾的目光看向李恪,认真说道:“三郎,有些话,其他人都能说,但你,一句话也不能说!”

“臣弟!”李恪忍不住的抬头,脸上满是倔强的说道:“臣弟……”

“吴王!”李泰冷声打断了李恪。

李承乾头一抬,皱眉道:“三郎,不会有些话你已经说了吧?”

“王兄之前见父皇时,开口劝谏父皇,千万不要对高句丽用兵,父皇的脸色立刻就阴沉了下来,魏王劝解了几句,但没有效果,我们三人就被父皇赶了出来。”李佑目光看向李恪和李泰,眼中带出一丝冷笑。

李泰面色无奈的摇摇头,但他心底怎么想没人知道。

李承乾将众人的目光全部收在眼底,然后才看向李恪说道:“三郎,孤知道,有些话你是忍不住的。”

“是!”李恪有些苦涩的点头,说道:“臣弟原本没打算说什么的,但是看到父皇在研究辽东地图,臣弟就有些忍不住……”

李承乾面色凝重的点点头,然后看着李恪,说道:“这样,回府之后,在正旦之前,你除了必要的往来之外,尽量不要出门,能不来往的,也尽量不来往,这对你好。”

“是,多谢皇兄!”李恪赶紧拱手。

李承笑笑,然后摆手道:“孤知道,有些话你是忍不住的,你真要是不说,也就不是你了。”

“多谢皇兄理解。”李恪稍微松了口气。

李承乾转头看向李泰,目光中闪过一丝审视。

说实话,他是希望李泰能够站出来,表现的贤明一些,然后将反对皇帝东征的人全部聚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力量,但现在看来,李泰虽然有些能力,但在实际内容上,能拿出来的东西很少

“青雀,弟妹如今身体如何,已经有七个多月身孕了吧,这一趟从长安归来,一路颠簸,没出什么事吧?”李承乾认真关心的问道。

“是稍微有些不适,所以才没有入宫来拜见皇兄和皇嫂。”李泰赶紧低头。

“无妨。”李承乾摆摆手,道:“弟妹身体要紧,一会从东宫带些补品回去,好好帮弟妹调养一下身子,什么时候得空,孤和太子妃一起去探望弟妹。”

“不敢劳烦皇兄和皇嫂,臣弟已经请岳母到府中照顾。”李泰抬头,然后笑着说道:“也不是第一次了。”

“也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欣儿也是该有个兄弟了。”

“是!”李泰稍微松了口气。

李承乾看向李佑,神色严肃起来。

李佑赶紧拱手:“皇兄。”

“齐王今年诸事还是做的不错的,起码孤和父皇今年的要求你都做到了。”李承乾看着李佑,说道:“上个月孤和父皇说起此事的时候,父皇还说齐王孺子可教,齐王,你要保持啊!”

“是!”李佑立刻欣喜的抬头。

李承乾笑笑,然后说道:“不过治理地方,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有时间的话,你就多去御史大夫府上走走,他那边能够教导你的很多,记住要好好的去听,去学,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地方牧守。”

“臣弟领命。”李佑拱手,只是神色之间有些为难。

坐在上首的李泰微微低头,眉眼之间的怨愤一闪而逝。

……

看着李泰,李恪和李佑三人远去的背影,李承乾侧身问道:“甘凉道的那些人到了没有?”

“到了!”李安俨从殿门后走出,然后说道:“他们在沙州被安康郡公卡的很死,不得不来长安救援,相信不久就会去找魏王了。”

“嗯!”李承乾微微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冽。

“另外,殿下,江南的消息也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61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