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殿中,蕤宾钟声轻响。
李承乾站在殿中,身后跟着长孙祥和来恒,一起和他一起向殿中诸臣敬酒。
正月初一,正旦大朝。
大朝之后,皇帝设宴,太子和诸王代表皇帝向满朝诸臣敬酒,感谢他们一年来的辛劳。
这是历年的惯例。
只是如今没了李泰。
……
李承乾刚刚对着今日晋升御史大夫的孙伏伽敬了一杯,目光轻轻的扫向殿外。
李治在殿外代表皇帝向诸臣敬酒。
李承乾在殿中,敬酒的对象皆是朝中五品以上高官。
李治在殿外,敬酒是对象,都是朝中九品到五品的官员,人数更多,品阶也更低。
李承乾目光扫向另外一侧。
皇帝高坐在御榻之上,他的身前站着年幼的李象,那是李承乾的嫡长子。
皇帝在吃喝享用美酒佳肴的同时,也在和李象打趣逗闹,同时也让他在享用酒食佳肴。
不知道为什么,李承乾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皇帝这一次封李象为皇太孙,必然有他不一样的用意。
不是说用李象和李厥来拉拢河北世族。
若是这样的话,一个李厥就足够了。
李承乾不由得想到了李象的皇太孙侍读,原长安县尉杨行表。
杨行表的夫人出自淮南朱氏,虽然门第不是很高,但是和弘农杨氏原武房相比,却是不差多少。
也就是说,皇帝以李象为皇太孙,单纯就是在拉拢弘农杨氏。
李承乾一边四方敬酒,一边却在心里琢磨着。
弘农杨氏,如今在大唐,其实是分为两股在支持。
一个是吴王李恪,他的母亲是杨广的女儿。
一个是晋王李治,他的王妃是观王杨雄的侄曾外孙女,也是武媚娘的表侄女,也是中书令杨思道堂外孙女。
当然,弘农杨氏,不说是杨雄这一脉,就是晋王妃的外曾祖父杨达这一脉,和李治的关系也没有多密切。
所以杨思道和李治的关系也一般。
韦挺虽然死了,但是他并没有受到女婿齐王李佑谋反的牵连。
他和阎立德两个人都用事实证明了,哪怕你的女婿谋反,只要你没有参与其中,那么你就不会受到牵连。
朝中不少臣子都知道,阎立德成为户部尚书,李承乾是竭力支持的。
他可是魏王李泰的岳父。
所以杨家虽然在皇权争夺中有所支持,但是他们支持的力度并不高。
现在,杨行表这一房,也被牵扯了起来。
虽然如今他仅仅是李象的侍读,但是将来直接成为李象的长史,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甚至说不好,他的女儿会嫁给李象为妃。
皇帝还是在拉弘农杨氏下水,然后……
李承乾突然平静了下来,抬起头,然后一个个神色温和的向前敬酒而去。
……
不知不觉中,宴席终于到了尾声。
李承乾有些醉醺醺的回到了桌案之后。
右侧的诸王一个个笑着看着李承乾。
诸王是李承乾最后敬酒的对象,他们也是宗室,是皇帝的自己人。
从某种程度上讲,满殿诸臣,还有天下刺史,都是在帮天下宗室治理天下的。
就在这个时候,李承乾的身后,皇帝的声音响起:“好了,诸位爱卿,今日便到此为止吧。”
都有些喝的醉醺醺的群臣,这个时候没有迟疑的全部起身,包括李承乾和李治,全部躬身道:“臣等恭送陛下。”
“嗯!”皇帝轻轻点头,看向身侧的李象,笑着说道:“乖孙儿,和皇爷爷一起走如何?”
年幼的李象下意识的看向了不远处的李承乾。
李承乾神色平静的微微点头,李象这才看向皇帝,有些茫然的点头道:“好!”
皇帝牵着李象的手,从李承乾的身侧走下,他没有看李承乾一眼,只是一直笑呵呵的看着李象。
等到皇帝的身影消失在偏殿门口,殿中群臣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原本有些醉醺醺的神色,也都清醒了几分。
对于皇帝带着李象去了后宫,没有多少人在意的。
不过是一个做爷爷的,带着自己的嫡长孙去玩闹罢了。
尤其今日是大年初一。
宴席之后,也就没什么事情了。
“皇兄,恭喜了。”李治的声音在李承乾身后响起。
李承乾面色平静的转过身,然后浅浅笑道:“稚奴,同喜。”
“不知道象儿的册封仪式什么时候举行。”李治对着李承乾拱手,同时说道:“等到象儿的册封仪式结束之后,臣弟就该前往荆州了。”
“这个要看父皇怎么说。”李承乾抬起头,神色平静的看向后宫方向,收回神,他看向李治道:“无论如何,这个时间都不会太长。”
“是!”李治赞同的点头。
“倒是稚奴,日后到了荆州,最主要的还是要安定地方,处理民生。”李承乾稍微停顿,然后说道:“父皇最在意的,其实还是今年的秋粮之事,秋后丰收,在不打扰百姓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多入赋税……一切就拜托稚奴了。”
“臣弟必然尽力而为。”李治轻轻躬身,低身的瞬间,他的脸色已经彻底冷了下来。
“这样便好。”李承乾抬头看向群臣,神色平静的点头道:“诸卿,都早些回去休息吧……都喝了不少,路上注意些。另外,替孤向诸卿家里带好,新年安康。”
“殿下新年安康。”群臣立刻认真拱手。
李承乾这才点点头,然后大踏步的朝着殿外而去。
等到李承乾的脚步声逐渐消失之后,李治这才起身,神色温和的对长孙无忌等人点头,然后才又走向了诸王,说了几句之后,才一起离开。
房玄龄这个时候才微微起身,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
侧过身,房玄龄看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一脸无奈的苦笑,然后拱拱手,率先朝殿外走去。
大家谁也不是傻子,皇帝今日突然对皇太孙的亲热,必然有他自己的打算。
晋王不过是稍微试探,太子立刻就狠狠的反击了回来。
今年秋天,荆州若是丰收倒也罢了,若是今年荆州秋收不足,那么太子少不了要在皇帝面前念叨几句。
看起来一片温和,兄友弟恭,但实际上却是水面之下的波涛汹涌。
……
东宫,承恩殿。
李承乾躺在长榻上睡的很沉,不时的发出一片轻微的鼾声。
不知道什么时候,李承乾被一阵阵来回不停的脚步声惊醒。
他没有睁眼,只是淡淡的开口道:“象儿在父皇那里,爱妃不必着急。”
在殿中不停来回踱步的苏淑,神色严肃的走到了床榻边缘坐下,看着李承乾问道:“殿下,父皇为何要带象儿去后宫?”
“父皇是象儿的亲爷爷,大年初一,叫着他一起玩一阵,有什么不好吗?”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然后睁开眼看向苏淑。
“但是今日,父皇也喝了不少,现在这个时候,应和殿下一样,在床榻上休息,哪里还有心思和象儿一起玩。”说着,苏淑看了眼殿外,然后面色凝重的说道:“现在这个时候,宫门马上要落锁了,象儿再不回来,今夜就要在宫中过夜了。”
窗外,夕阳已坠,繁星坠空。
便是暮鼓之声,也已经快步彻底响遍。
李承乾伸手握住了苏淑的手腕,刚要说些什么,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在殿外响起。
苏淑顿时忍不住的站了起来,李承乾却依旧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徐安小心的进入殿中,然后对着李承乾和苏淑躬身道:“殿下,太子妃,刚刚内侍省传旨,今夜皇太孙在宫中留宿……另外,陛下降旨,明日,皇太孙和太子一起陪同陛下祭祀天地。”
苏淑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李承乾微微抬手道:“好了,你下去吧。”
“喏!”徐安对着李承乾躬身,然后又朝着苏淑躬身行礼,这才退了出去。
苏淑这个时候终于反应了过来,她转身看向李承乾,问道:“殿下早知道父皇要留宿象儿了?”
“嗯!”李承乾在枕边拍拍手,苏淑没好气的白了李承乾一眼,然后才在他身边躺下。
李承乾环抱住苏淑,低声在她耳边说道:“不只是今日,日后恐怕象儿会很频繁的留宿在父皇身边,父皇也会亲自开始教导他许多治国之术,当然,同时,父皇也会将更多的朝政交给孤来处置。”
“这不是人质吗?”苏淑忍不住的抬头。
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即笑着说道:“这么说倒也没错。”
……
宜秋殿。
郑霜儿坐在地毯上,正在和三岁大的李玖玩闹什么。
魏薇坐在一旁,笑嘻嘻的抱着自己刚刚一岁的儿子李善。
郑楚和女儿卢月陪同站在一侧。
熟悉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郑霜儿和魏薇相互对视一眼,赶紧站了起来。
李承乾神色平静的步入殿中,殿中诸人立刻对着李承乾行礼道:“见过殿下!”
李承乾笑着摆摆手,走过来抱起李玖,同时说道:“都平身吧。”
“喏!”众人这才起身。
李承乾从怀中掏出一把如意钱递给郑霜儿,笑着说道:“这是父皇今日赐下的,爱妃用红绳栓起来,给三郎戴在身上吧。”
“是!”郑霜儿甜甜的笑笑,然后接过来如意钱。
李承乾对着魏薇招招手,魏薇这才甜甜笑着来到了李承乾的身侧,同时将一把如意钱递给她,说道:“孤之前各殿都去过了,知道你在这里,所以才最后过来的。”
“谢谢殿下。”魏薇抱着李善浅浅福身。
李承乾笑笑,然后又掏出一把递给对面的郑楚,神色平静的说道:“还剩下几枚,赐予你们母女了。”
“谢殿下。”郑楚和女儿卢月一起福身。
李承乾转身看向郑霜儿,同时说道:“孤明日和父皇祭祀天地之后,要去郑国公府,和岳丈说一声抱歉。”
“殿下放心,阿耶省得其中之事的。”郑霜儿笑着点头,李承乾每年正月初二,都要去郑国公府去见魏征,一切已成定例。
李承乾转身看向魏薇,认真的说道:“明日回府,爱妃带着五郎一起去吧,让他外祖父,也见见自己的外孙。”
“是!”魏薇很用力的点头,神色激动。
魏薇生下李善之后,她母亲裴氏进宫来看过,但是魏征没有。
魏征如今的身体,连出府都难,所以趁着明日正月初二,带着孩子一起回去看看。
李承乾又看向郑霜儿说道:“爱妃,今日就让薇儿也在宜秋殿歇息吧。”
“是!”郑霜儿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的看向了郑楚。
平日里,李承乾来到宜秋殿,都是郑楚陪同侍寝的,但今日魏薇在这里,自然就没她什么事了。
郑楚浅浅的笑笑,神色有些黯然,但也坦然。
她知道自己的身份。
抬起头,郑楚平静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这个时候,恰好抬头看向了郑楚,嘴角带起一丝别有深意的笑意。
莫名的,郑楚的脸上不由得就是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