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四章 突发,皇帝提前启程东巡(第一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两仪殿,李世民站在殿门前,看着头顶的漂泊的大雨,眼中忍不住的带起一丝忧色。

今年的雨水似乎格外的多。

光是这十几天,大大小小的雨就已经下了好几场了,若这么持续下去,有水灾怎么办。

看着远处如同山峦一样的乌云,大雨从中倾盆而下,整个天地如同沉没在长河之中一样的景象,李世民的神色越发的凝重。

“陛下!”一个声音突然在旁边响起。

李世民顿时惊醒,转过身看向旁边的李五,点头道:“你回来了!”

“是!”李五一丝不苟的拱手。

“查的怎么样了?”李世民转过身走向了长榻,然后坐了下来。

“启禀陛下!”李五躬身,认真的说道:“陈国公在半个时辰,悄悄的见了魏王!”

李世民突然停顿下来,低声问道:“你确定吗?”

“是!”李五点头,说道:“臣的人本来没有发现陈国公,只是魏王突然去了密室,似乎在秘见某人,这才引起了注意,后来那人走的也快,臣的人一时间也没有赶上,但突然间倾盆大雨,那人下意识的抬头,在外面的人恰好……”

“恰好看见他的面目。”李世民突然间笑了起来,有些荒唐,有些悲哀。

下雨之后,正常人应该是低头躲雨,但是在下雨的一瞬间,人们却是忍不住的抬头,要确认一下,是否真的下雨了。

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彻底暴露了侯君集。

“他们说了什么?”李世民抬头。

“不知。”李五拱手,然后说道:“驸马守门,臣的人无法靠近,不过陈国公走后,魏王在书房大笑了三声,今日午膳饭多吃了两碗。”

“呵呵呵!”李世民抬头,眯着眼睛,咬牙说道:“他这是彻底的放心了啊,将侯君集也拉下了水!”

“之后,陈国公回了雍州官廨,有个长相和他相似,穿着陈国公官袍的人,悄然消失了。”

“替身,死士。”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他准备的倒是挺全。”

李五神色淡漠的低头。

“东宫什么反应?”李世民抬头,神色严肃起来。

“没有反应!”李五拱手,说道:“陛下,东宫似乎没有察觉到陈国公的动作,他们的人手最近很安静。”

“安静,不是安静,是不足吧。”李世民摇摇头,说道:“不过也是,该给朕提醒的,他都提醒了,剩下的朕自然会查。”

李五轻轻躬身。

李世民轻轻的敲敲桌案,神色认真的说道:“青雀,张亮,侯君集……李五,你说还有多少对朕不满的人会跳出来?”

李五依旧默然。

“青雀是距离太子那么近,却因为他的愚蠢而毁了自己;侯君集是因为距离侍中那么近,因为他自己的错毁了自己;至于张亮,他太贪了。”皇帝轻叹一声,摇头道:“他们难道就不明白,每个人的机会都平等的,朕给了他们机会,他们自己抓不住,还怪朕。”

李五沉默。

“也好,正好所有人都跳出来,在出征之前集齐解决所有的隐患,同时也好看一看太子。”李世民侧身,看向左侧:“张亮和侯君集的亲信名单准备出来了没有。”

张阿难上前,将一本奏本放在了皇帝面前。

李世民打开奏本,上面密密麻麻的是一连串的名字,军中校尉都尉,长史司马,甚至郎将和中郎将都有好几个。

好在将军一级的没有。

如今的大唐军中,将军一级的,多数都是跟皇帝当年一起征战沙场的,他们和李世民的关系都要比和侯君集近的多。

李世民下旨,让他们跟随侯君集一起去征伐没有问题,但侯君集让他们跟着自己去反皇帝,他们立刻就会杀了侯君集。

甚至有不少侯君集亲信名单上的人也是一样。

“半个月以后,传话下去,不在这份名单上的人,没有朕的圣旨没事不要轻举妄动。”李世民看着眼前的名单,说道:“至于这份名单上的人,有几个就这么放着也可惜,调任辽东吧。”

说着,皇帝自己开始亲笔勾勒了起来。

大唐要征伐高句丽,需要的人力和军力都有很多,其中军将更是重中之重。

有些人,就这么让他们随着侯君集一起死了太过可惜,还不如让他们一起跟随征战沙场。

侯君集曾经是兵部尚书,后来又是吏部尚书,如果不将范围尽可能缩小,那么一旦影响过重,最后损失的还是他李世民自己。

放下笔,李世民松了口气。

“最后剩下的,就是房玄龄了。”提到房玄龄的名字,李世民突然笑了,随即摇摇头。

得是多蠢的人啊,竟然相信房玄龄能够做出背叛他的事情来。

抬起头,李世民神色平静下来,淡淡的说道:“传旨,升禁卫郎将李玄嗣为禁卫中郎将,然后将人叫过来。”

李玄嗣,始安郡公,桂州都督李袭志的长子,他甚至比李袭志还要更早效力大唐。

甚至李袭志当年的归降,也是李玄嗣亲自去桂林劝说的。

“喏!”张阿难立刻拱手,然后快步的转身而去。

就在这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冒雨而至。

通事舍人来济冒雨进入殿中,然后拱手道:“启禀陛下,新罗国女王特使刚刚抵达长安,请命陛见。”

“嗯!”李世民平淡的点点头,说道:“告诉他,好好休息三日,三日之后,望日大朝,上朝觐见。”

“喏!”来济拱手,然后快步转身而去。

来济刚刚没走几步,头顶的风雨突然间小了起来,他也没有在意,继续朝着中书省而去。

皇帝看着来济的身影,突然间笑了笑。

“这天下间,还是忠臣居多啊!”李世民轻叹一声,说:“来家自从来护儿以来,多以忠国而死,他们若是也能如此,朕又何必担心呢!”

张阿难和李五平静的站了两侧。

看着外面的风雨,皇帝轻声道:“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

李承乾一身紫色蟒袍,平静的站立在丹陛三阶之上,目光落在跪倒在地上的新罗国使身上。

新罗国左武卫中尉薛玄同。

一个年轻人,很年轻的年轻人,但是姓薛。

当然,和河东薛家没有关系。

二月十五日,长安九品以上官员皆在。

新罗善德女王派使者入长安。

皇帝召见。

薛玄同叩拜之后,整个大殿之中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安静。

薛玄同想要抬头,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敢,就在这个时候,丹陛上,皇帝的声音响起。

“柳公绰呢,朕记得前年时,还是他来长安亲自奉礼。”李世民有些诧异的看着薛玄同。

薛玄同叩首,继续说道:“回陛下,柳将军战死了。”

“什么?”李世民身体微微前倾,看着薛玄同问道:“你说什么?”

“回陛下,去年十一月,高句丽联合百济,两国联兵,侵凌臣国,攻袭数十城,左领军大将军柳公绰与夫人殉国。”

稍微停顿,薛玄同继续道:“新罗有灭国之危,故将以今年九月大举反动,下国社稷深危,女王遣臣出使大国,愿乞偏师,以存救援。”

薛玄同刚说完,殿中群臣一阵哗然。

高句丽联合百济进攻新罗。

盖苏文疯了吗?

去年的时候,他才刚刚杀了自己的国主,立新王登基。

这头刚刚稳固位置,调头立刻就攻伐新罗,这人也太……

很快,很多人就冷静了下来。

这不是疯狂,这是极为高明的策略。

用战争来转移国内因为君主更替更起的纷争,甚至万一能在大唐出兵之前攻灭新罗,那么他们立刻就能全心的应对大唐。

甚至只需要将新罗打残了,只要他们不在大唐攻打高句丽的时候,从后面策应就足够了。

“新罗多山地,高句丽进攻容易,怕是想要灭国很难,所以,他们要的,就是你们自己主动出击。”李世民抬头看着薛玄同,摇摇头,说道:“你们若是真的派人主动进攻,恐怕那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新罗试图反击,恳求大唐同时出兵,但这本身就是盖苏文的策略。

一听李世民这么说,薛玄同立刻就急了,拱手道:“陛下,还请陛下即刻派人传信新罗,阻止女王出兵!”

“你自己怎么不回去?”皇帝有些诧异的问道。

薛玄同叩首,苦涩的说道:“女王这次派人出使大唐,一共派了十八路,臣只是其中一路而已,如今只有臣一人越过重重阻碍来了大唐,其他人怕是都已经在高句丽和百济的封锁之下,丧命了!”

“朕会派人去的。”李世民直接抬头,说道:“不过,如今还是得你想办法派人越过百济将消息传回新罗,你先回使馆休憩,朕这里商量妥当之后,会派人通知你的。”

“臣领旨!”薛玄同沉沉的叩首在地,然后才退出了大殿。

……

皇帝坐在御榻之上,看向长孙无忌,直接问道:“无忌,你们看?”

长孙无忌站出拱手道:“陛下,这是机会,盖苏文同时南北开战,到时,新罗人南面反击,大唐从北面杀入,高句丽应对不及,大唐必胜。”

“梁国公!”李世民直接问向房玄龄。

房玄龄站出,持笏拱手道:“陛下,新罗人可信吗?”

李世民微微一愣,房玄龄继续说道:“盖苏文前脚刚刚杀了高句丽王,后脚就南征,而且是和百济一起联手出兵,这恐怕是很早之前就已经联系好的,以如今的进展,恐怕他们有足够的把握在大唐出兵之前将新罗打残。”

稍微停顿,房玄龄继续说道:“即便是现在通知新罗人,让他们按捺下来,等到大唐出兵的时候他们才反击,但到时候,恐怕一个百济就足够拖住他们了,而且到时候,新罗人未必就愿意真心北伐……或许他们在等大唐和高句丽两败俱伤。”

“陛下,当年杨广征伐高句丽,杨广虽然最后身死国灭,但高句丽一样很惨,新罗人若是等到那个时候再出手,能收获的利益更大。”侯君集跟着站了出来,认真拱手。

李世民点点头,略微思索,说道:“不管如何,高句丽无故兵伐新罗,这是不义的,大唐为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宗主国,必须要让他们停战,让高句丽和百济,立刻退出新罗领土……最低也要让他们暂时停战。”

“父皇的意思,是要让他们打的时间长一些?”李承乾有些明白了过来。

“对!”李世民赞赏的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才继续道:“这一战对盖苏文来讲,太顺利了,得让他缓一缓,慢一慢,起码让新罗缓口气,至于新罗配合大唐之事……只要新罗主力没有大损,即便他们不配合大唐,盖苏文也必须在南边留下足够的兵力。”

“陛下英明!”群臣齐齐拱手。

“现在需要有人去一趟高句丽,让盖苏文停手,同时要让他放松,不要以为大唐会出兵。”李世民抬头看向群臣,问道:“众卿,谁愿意去一趟高句丽?”

皇帝一句话说完,殿中立刻寂静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身穿浅绯色色官袍的官员走了出来,站出拱手道:“陛下,臣愿意!”

“司农丞相里玄奖。”李世民看着相里玄奖,点头道:“朕记得卿的奏本,言辞锐利,有条有理,好,便由卿代朕出使。”

“臣领旨!”相里玄奖沉沉躬身。

“告诉盖苏文,新罗是大唐的属国,从来没有中断过朝见进贡,高句丽和百济都应该立刻收兵。若是他们再继续攻打新罗,那么他日,朕就发兵讨伐高句丽!”皇帝的冷喝声响彻大殿。

群臣立刻拱手道:“喏!”

……

看到相里玄奖回到班列,李世民这才继续说道:“高句丽兵伐新罗,诸事有变,户部,兵部,需要加强粮草和军械的转运。”

唐俭,张亮立刻站出拱手:“是!”

李世民略微沉吟,说道:“科考已经结束,三月初一,朕要见到科考结果。”

“是!”侯君集立刻站出领命。

“另外,三月朔朝之后,朕便启程东巡。”皇帝一句话,李承乾还有殿中群臣,全部惊愕的抬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9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