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章 会说话的马周(第二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东宫崇德门下,马周收回自己的腰牌,然后跟着太子通事舍人封言道一起朝崇德殿走去。

“砰砰砰”的声响从太子崇文馆的方向传来,

马周知道,那里是东宫编修《考工志》的地方,这些年东宫在这方面很是出了一些成果。

整个东宫的所有官员,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声音,来往井然有序。

来到崇德殿外,封言道刚要进入禀奏,马周突然一把拉住了他,面色平静的摇头。

封言道看了一眼马周,面色郑重的退后一步。

……

崇德殿内,李承乾坐在主榻上,看向东宫诸臣道:“新年已过,诸事当迅速步入正轨,诸卿最近有些懒散了。”

“是臣等之过。”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这些都不说了,三件事,第一,东宫尚书省听诉之事,要继续开始,诸舍人、郎将要轮流前往尚书省,有事即刻通报东宫,萧卿每月做一份排表。”

“喏。”萧钧认真拱手。

“第二,《考工志》的编修要加快,《南史》、《北史》的编修准备也要加快。”李承乾目光看向了杨务廉和李延寿,两人立刻拱手道:“臣领命。”

李承乾点点头,看向张玄素说道:“张公,此事你来统筹。”

“喏!”张玄素肃然领命。

“第三,耕犁的改进,杨卿要放点心思在上面,然后通知司农寺,准备出一块中等的耕田出来进行试种,另外,让司农寺卿将司农寺如今所有的植物种子,统计一遍给孤。”李承乾看向令狐德棻,说道:“洗马,你来负责沟通。”

“喏!”令狐德棻立刻拱手。

李承乾抬头看向李安俨,说道:“诸卿有什么不好解决的地方,直接找家令,家令解决不了,找孤。”

“喏!”众人齐齐拱手。

“好了,便是如此,中书省今日有什么奏本送过来没有?”李承乾下意识的看向了门外。

“殿下!”封言道立刻走了进来,站在门口对着李承乾拱手道:“中书舍人马周殿外求见。”

“哦,他们怎么亲自来人了?”李承乾诧异的说完,看了李安俨一眼,然后点点头道:“请!”

封言道立刻转身看向殿外,摆出来请的姿势。

一身浅绯色官袍,头戴黑色璞帽的中书舍人马周,面色肃然的走进了殿中。

站在殿中,马周认真的拱手道:“臣中书舍人马周,参见太子殿下。”

“马卿平身!”李承乾有些诧异的看着马周,问道:“卿今日怎么亲自来东宫了,可是中书省有什么事情?”

“是!”马周拱手,说道:“臣是奉中书令之命,前来面见殿下,请殿下屏退左右,臣有要事通禀。”

李承乾皱了皱眉头,然后看向四周道:“张公留下,其他人都下去吧。”

“喏!”众臣齐齐躬身,他们虽然不知道中书令杨师道有什么事情,但有张玄素在,他们也不担心。

……

李承乾坐在主榻之上,看向马周,问道:“马卿有什么事情请讲,孤这里诸事不瞒张公的。”

“喏!”马周神色温和的拱手,在他看来李承乾如此尊重张玄素,是一件好事。

“启禀殿下!”马周微微躬身,然后认真的说道:“殿下,臣今日来东宫,其实是奉了赵国公,梁国公,申国公,中书令,刘相和岑文本的命令,请殿下亲自持东宫的太子言行录,然后呈送到陛下那里的。”

“嗯?”李承乾的眉头瞬间皱起,看向马周问道:“这是为何?”

皇帝要调他的太子言行录,李承乾倒是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因为一贯以来,太子言行录所记载的,都是他在前殿处理政务时的言行,他一贯注意,也没有什么不妥的。

但是这个动作很不寻常。

要知道,马周刚才说的五个人,可是如今政事堂所有的宰相。

他们要这些东西,就等于是要对东宫,对李承乾所有言行的审查。

李承乾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是一回事,但是他也怕被别人刻意构陷。

马周沉默了下来,略微沉吟,他谨慎的问道:“敢问殿下,殿下可曾翻阅过东宫的太子言行录?”

“这倒没有。”李承乾摆摆手,然后说道:“太子言行录是萧卿安排诸舍人,还有文学,主簿,校书,正字等人轮流记录,孤信任萧卿,所以无需去看。”

马周眉头一挑,太子这番话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稍微沉默,马周说道:“此番之事,是陛下口谕,调东宫的太子言行录,还有起居注当中关于太子言行的文字。”

李承乾身体微微一顿,皱眉问道:“父皇何时调的,为何卿让孤亲自去送……不对,卿说什么,起居注?”

马周深深拱手道:“是!”

李承乾顿时无语,他还以为是自己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让皇帝起了疑心,谁知道,他的事情就是个幌子,皇帝真正的目的是在起居注。

不,更准确的讲,是国史。

国史当中关于大唐立国,武德年间,还有玄武门之事的记录。

李承乾看了一旁内殿记录的太子文学,将心头的话压了下来

皇帝不是第一次要求查看国史了,每隔三两年总会要求一次,而且时间基本都在前半年。

为什么,因为当年玄武门就是六月初四进行的。

皇帝也就是在那一日,杀了他的兄长和亲弟弟的。

皇帝第一次要求查看起居注,是在贞观九年五月二十四日。

李承乾之所以对那个日子记得那么清楚,就是因为他的祖父,高祖李渊,就是在五月十四日崩于垂拱殿的。

之后一次,是贞观十四年。

那一年,是李建成冥寿五十岁的时候。

李承乾突然抬头,他猛然醒悟了过来,今年是李元吉冥寿四十岁的时候。

怪不得他的父皇突然间就要求看起居注了。

之前的两次查看起居注,全部都被朝臣给拦住了,这一次,他的父皇拐了弯,用他作为借口要求查看起居注。

只要有一个口子开了,那么皇帝之后就能够顺利的查看整个起居注,还有这些年编修的国史。

国史当中关于他自己在大唐开国,武德年间,还有玄武门诸事的一切记录。

……

李承乾眉头突然那皱了起来,看向马周问道:“卿刚才说什么,让孤亲自将太子言行录送到父皇面前?”

马周有些尴尬了起来,但他还是勉强拱手道:“是!”

李承乾顿时就忍不住一股火气上冲,他的父皇要查看国史,李承乾捧着自己的太子言行录到了皇帝面前,怎么,将来,他也要学他的父皇查看国史还是怎的?

然后让他的父皇,以为他做表率,不再看起居注。

合着这做恶人的人是他,得罪皇帝的人也是他。

“卿刚才说,是政事堂诸相共同的意见?”李承乾咬着牙看着马周。

“是的!”马周沉稳的拱手,然后认真的说道:“殿下,此中之事的慎重,殿下也是明白的,起居注是可以给陛下看,但陛下看的这件事,也会被史官记录史书,一旦如此,后世人如何相信贞观一朝编写的史书是真的呢?”

李承乾微微一愣,神色立刻郑重了起来。

“臣刚才听过了,东宫如今也在编修《南史》、《北史》,若是都改史成性,如何能够让后人相信我等这些后人编修的前人史书,是真的呢?”马周拱手,诚恳的说道:“魏相,房相,赵国公他们前些年编修的《六代史》,如何让后人相信,他们编修的史书,是出于公心,完全从客观的角度去编写的呢,尤其是《隋书》!”

李承乾顿时抬头,马周一句《隋书》,彻底的说服了他。

大唐国祚承继前隋,《隋书》对于隋朝的盖棺定论,对大唐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大唐立国得正,是不容许质疑的。

若是后人对《隋书》有了质疑,那么他们对大唐的得国,也会持疑。

李承乾转过身,看向张玄素,说道:“张公,请张公去找萧卿,让他准备太子言行录,孤一会儿亲自给父皇送去。”

“喏!”张玄素有些担忧的看了李承乾一眼。

这事或许于国而言是有好处的,但是一个处置不好,李承乾就很有可能会直接触怒皇帝。

……

宫道之上,李承乾坐在御辇上,朝着承天门而去。

“马卿,此事你完全可以直接对父皇去说,为何还要来让孤跑一趟?”李承乾好奇的看着马周。

马周说服他的那番话,完全能够说服皇帝,何必来找他。

“有些事情,殿下去说,作用可能更强一些,而臣等,恐怕就是说了,最多不过让陛下一时偃旗息鼓,长久之后,必然是要再起波澜的。”马周有些担忧的拱手。

“但孤这么做,很有可能会直接触怒父皇,所以……”李承乾目光看向前方,说道:“卿和孤一起去见父皇吧,若是孤真的不小心触怒了父皇,还望卿能够圆转一二。”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马周认真躬身。

“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5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