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十九章 皇帝老了,就应该退位去做太上皇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贞观十五年,正月初一。

寅时初三刻,天色昏暗。

寂静之中,“吱呀”一声,东宫宫门大开。

一身淡黄色九蟒九章圆领袍头戴九梁冠,腰配玉饰金符的李承乾,坐在步辇上从东门而出。

李安俨跟在身侧,贺兰楚石带着十几名千牛卫从两侧护卫而来,然后一起朝承天门而去。

李承乾坐在步辇上轻轻抬头,目光望向朱雀门的方向。

此时隐隐约约能听到一阵阵整齐的脚步声。

李承乾轻轻的呼出一口热气,随即又吸进一口冷气,整个人瞬间清醒了过来。

正旦大朝,全长安所有九品以上的官员,不管是年底已经陛见的,还是请假回长安过年的,今日都要到太极殿参与正旦大朝。

不仅是他们,长安城足够品阶的致仕官员,还有诸外番使者,诸士子代表,今日都要参朝。

步辇晃动之间,李承乾的眼神逐渐的平静下来,经过了去年年底的种种筹谋,他算是终于在朝堂上重新站稳了脚跟。

去年,东宫出事,皇帝立刻偏向魏王,朝野顿时就开始人心动荡。

但经过了昨夜之事,所有人都会明白,魏王试图挑战东宫位置的一战,以东宫获胜而告终。

太子的地位坚固而不可动摇。

当然,李承乾心里清楚,皇帝心中依旧会有所想法,但只要他不出错,皇帝就不会太明显的太偏向李泰。

这种足够了。

足够让百官定心了。

李承乾看着远处逐渐出现的承天门,心中平静的笑笑。

现在,他和李泰之间的位置已经反转,日后该急的人,就该是李泰了。

着急,就容易出错。

……

李承乾几乎同时和群臣在承天门下相遇。

一身淡黄色九蟒九章服,李承乾手按腰间长剑,平静的站在承天门下,然后神色肃重的对着对面的文武百官点点头。

身体笔直坚毅,面色冷肃庄重。

跟在李承乾身前的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魏征等一众宰相都轻轻躬身,以示敬意。

站在李承乾左侧的李治。

李治的身后是荆王李元景,汉王李元昌等一众宗室亲王,吴王李恪等人,还有站在后面。

诸王身后,是程知节,尉迟恭,李大亮,李勣,张亮,牛进达,段志玄,执失思力,郭孝恪,苏定方等一众军方将领。

诸王,诸相,诸将军,全部都身配兵刃。

便是李承乾这个太子也是一样。

正旦大朝,朝制所许。

突厥,大食,波斯,天竺,吐蕃,高句丽,百济,新罗,倭国,于阗,龟兹,焉耆,疏勒,琉球、安南、真腊、爪哇、回纥、铁勒等共四十余国国使,面色谨慎的跟在诸相,诸尚书,侍郎,寺卿,少卿之后。

其他诸耆老和国子学子,就站的更后了。

几乎所有人在看到李承乾的时候,都微微躬身敬礼,便是桀骜如程知节也是一样。

只有一个人,看到李承乾的时候,开心的点头打招呼,这个人就是吴国公尉迟敬德。

李承乾略带感激的微微躬身回礼。

前世的时候,当他腿脚不利之事,不少人开始远离,不少人开始职责,有的人怂恿他直接造反,但只有一个人,当着皇帝的面直接说。

皇帝老了,就应该退位去做太上皇。

天下事有太子去处置。

这个人就是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没有心机的一句话,让皇帝不在意的笑笑,但却让李承乾深深的记住了这份恩德。

……

“咚咚咚”五更鼓响,宫门大开。

众目睽睽之下,内侍监张阿难神色肃然的从承天门中走出,手中拂尘一甩,然后高声喝道:“新年正旦,皇帝早朝,群臣朝贺!”

李承乾站在群臣最前,神色肃然的拱手。

张阿难转身站在一旁,李承乾手按腰间长剑,平静的向前走去。

跟在李承乾身后的是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魏征等一众宰相,还有无数文武百官,齐齐向前而行。

宫墙之上,旌旗招展,刀枪林立。

下方百官有序前行,手持笏板,肃然敬畏。

宽阔笔直的宫道两侧,火炬高高点燃。

四处可见红色的绫罗绸缎,招引吉祥。

百炬拥马,方布象城。

前行之间,太极殿已在眼前。

就在李承乾迈步踏上金阶的一瞬间,东方的天空的大日初辉,恰好在这一刻,照在太极殿的宫墙上,璀璨夺目。

……

太极殿中,李承乾手捧玉笏,神色肃然站在金阶三阶之上,李治站在其下两阶。

魏王李泰不见踪影。

群臣神色肃然,虽然很多人都目光清晰的看到了,面色郑重,但没有人闪烁注目。

殿中侍御史站在大殿两侧,目光笔直的看着群臣,谁有丝毫错差,明日,殿中侍御史就能将他们弹劾发配到万里之外。

就在群臣心底波涛汹涌之际,太极殿殿门口,内侍省典仪高声呼道:“陛下驾到。”

殿中群臣同时躬身垂首。

身穿黑色金边九龙九章衮龙袍,头戴白玉十二旒,腰挎黑鞘长剑,一脸冷肃的大唐皇帝,天可汗李世民,缓步的走入殿中。

内侍监张阿难,禁卫将军张士贵落后两步,神色肃然。

本来正旦大朝,皇后是可以参朝的,但自从贞观十年,李承乾的母后病逝之后,皇帝就没有再封过皇后。

虽然内庭之中,也有过种种传言,但甚至都不用李承乾、李泰和李世民他们三个出手,其他朝臣便已经上奏劝谏了。

尤其魏征。

稍微有一点风吹草种,这种事情,魏征立刻就会上书。

……

皇帝的身影从身前走出,李承乾沉沉低头。

李世民平静走到龙榻之上,然后坐了下来。

他的目光看向左侧,内侍省典议立刻上前一步,高声喊道:“皇帝至,众臣行礼,趋。”

喊声落下,殿中众人同时向前半步,然后单膝跪在地上。

内侍省典仪,继续高声道:“脱舄!”

众臣同时将双足上的厚靴脱掉。

李世民目光看向李承乾,他能清楚的看到,李承乾的鞋袜比以往要宽大许多。

行动之间,虽然有所滞碍,但不是特别注意,也察觉不出来。

难道他的机关藤甲,又有进展?

内侍省典仪的声音再度响起:“解剑!”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将携带的佩剑解下,置于一旁。

殿中其他携带佩剑的官员和武将,也是一样的解下佩剑。

大朝会,是整个天下群臣,唯一能够光明正大的将自身的佩剑带往皇宫大殿的时候。

当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佩剑资格的。

有这一资格的,大多数是有三品以上官职,爵位,勋的文武官员。

“俛伏!”内侍省典仪目光平静的扫过。

群臣立刻双膝跪倒在地,行大礼叩拜,同时齐声高呼:“臣等拜见陛下,恭祝陛下万寿无疆。”

宏大的声音在整个太极殿不停的回荡。

……

李世民坐在御榻,看着满殿俯首的群臣,神色逐渐淡漠下来,轻轻抬手。

一侧的内侍省典仪再度高呼道:“兴!”

“谢陛下!”众臣这才叩首起身,然后持笏肃立,双目低垂。

特进,参知政事,知门下省事,郑国公魏征,神色肃穆的从群臣之中走出,走到大殿中央,持笏躬身道:“臣,知门下省事魏征,启奏陛下,贞观十四年,风调雨顺,百姓安乐,诸业顺畅,天下安定,臣以天下臣民,启祝陛下万寿无疆。”

李世民平静的点点头,说道:“诸位爱卿辛苦了!”

群臣再度俯首。

皇帝看向一侧,点头道:“太子!”

“遵旨!”李承乾肃然拱手,然后从一旁内侍捧着的托盘里熟练的取过圣旨,上前三步,捧着递送到魏征的手里。

魏征对着李承乾微微躬身,双手接过圣旨,然后转身面对群臣,高声道:“有制!”

李承乾,李治,还有殿中群臣,全部再度跪拜在地:“臣等聆听圣训!”

魏征高声道:“今夕岁首,时会四海升平之运,八方宁靖,功德贤均,内外恩并……王者至仁则见,盖太平之符也。

天有历数,钟我皇朝。

威恩并隆,远人宾服。

今履新之庆,与公等同之。”

“履新之庆,与陛下同之。”众臣齐齐口拜,同时齐声朝贺:“臣等恭祝陛下万寿无疆,祈愿大唐万年无期。”

“大唐万年,众位爱卿平身。”皇帝的声音再度响起,众臣这才重新站立而起。

“来人,舞!”皇帝话音刚落,四十九名千牛卫便已经从门外而入。

刀光闪烁,绵密如网。

军阵舒展,杀机凌厉。

后侧肃立诸国番臣,心中越发的敬畏。

尤其是禄东赞,面色越发的凝重。

时时以舞刀宴朝的大唐,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时时刻刻压在他的心中。

秦王破阵舞毕,千牛退出。

众臣齐声高呼:“陛下威武,大唐万年。”

内侍省典议高声喊道:“再拜!”

群臣再度俯首行礼,同时齐声高呼:“臣等恭祝陛下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众卿平身!”御榻之上的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谢陛下!”群臣这才起身。

中书侍郎岑文本,站出拱手:“启奏陛下,诸州奏表,上呈祥瑞,恭贺陛下万寿无疆。”

“可!”皇帝平静点头。

两名千牛卫立刻抬一案奏折置于岑文本右侧后,给事中以祥瑞表案案置岑文本左侧后。

李世民微微点头,岑文本拱手而退。

户部侍郎崔仁师上前,拱手禀奏,同时有千牛卫将诸州上供的贡品,置于祥瑞和奏折两侧。

礼部侍郎温无隐上前诣阶,拱手道:“臣礼部侍郎温无隐有奏,诸蕃进献贡物。”

李世民微微点头,看向侧方,魏征上前承制,道:“制曰,可。”

太府少令,鸿胪寺少卿两人左右,引诸蕃携贡物上前。

一名明显吐突厥人打扮的魁梧大汉,带着金珠皮帽,穿一身干净皮衣,上前叩首道:“臣,定襄都督阿史那·斛勃,上呈骏马三千匹,恭贺皇帝陛下,万寿无疆。”

……

突厥,大食,波斯,天竺等诸国相继上前奉礼,礼品有金盆,秘药,珍珠,珊瑚等物。

终于,吐蕃国使禄东赞上前,手捧奏本跪倒在地,然后高声道:“臣,吐蕃国使禄东赞,上呈骏马六千匹,恭贺皇帝陛下,万寿无疆。”

李世民呼吸顿时一肃,目光看向禄东赞,轻轻点头,吐蕃人,在送礼一事上,足够舍得。

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正戏上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1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