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四十三章 嫁晋王不成,那就嫁太子(第三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贞观殿中,光影斑驳。

御榻之上,李世民放下手里的奏本,看向跽坐在一侧的长孙无忌,问道:“太子现在在哪儿?”

“嵩山!”长孙无忌微微躬身,说道:“太子去了嵩山,在嵩山中岳庙祭祀山神,同时拜访子真真人。”

子真真人潘师正,传自升玄真人王远知,王远知师陶弘景,茅山一脉嫡传。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太子一向亲近道门,这很好,不过朕听说,他最近和佛门走的也很近?”

长孙无忌笑了,点点头,说道:“太子去了龙门石窟,说是要修缮宾阳北洞,不过佛门找不出合适的修缮方略,就暂时的搁置了下来,不过此事倒是在洛阳佛门信徒之中传扬甚广,加上太子连续三日前往龙门石窟祈福,洛阳百姓都说太子良孝。”

“宾阳南北洞虽然不堪,但终究是青雀为观音婢祈福所用,太子这是在提醒朕,放青雀一马。”李世民摇摇头,说道:“前几日,他才帮了齐王一把,现在又在帮青雀。”

“太子孝悌,这是好事。”长孙无忌神色平静下来,抬头看向李世民,用力点头。

皇帝目光一抬,随即缓缓的点头。

“好吧,青雀的事情是时候解决了。”李世民说完,他自己忍不住的松了口气,随即他的脸色一凝,说道:“听说王家这几天来回动静不小?”

“王家想要让女儿做晋王妃,所以找上了窦家,不过窦诞不愿意出面,他们似乎还要找别人。”长孙无忌摇摇头,然后说道:“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消息一下子就传开了。”

“他们是用外界的声音逼朕妥协啊!”皇帝的眼神瞬间冷冽起来。

“不至于!”长孙无忌赶紧劝解,说道:“不过是行事没有那么谨慎,所以让消息传了开来,毕竟这一次晋王妃的事情,关注的人家实在太多,这才让消息传扬了开来。”

“也正好,让稚奴的事情也一起解决。”稍微停顿,皇帝开口道:“传旨:免魏王李泰一切官职爵位,罢为庶人,禁于长安北苑疗养精神;免齐王李佑一切官职爵位,罢为庶人,令其于邙山太清宫出家,为天下亡灵祈福,无旨不得离开太清宫!”

“是!”长孙无忌长松了一口气,李泰的命,总算是保了下来。

至于李佑活下来,也是因为他本身是被人利用的。

另外,不管是李泰,还是李佑的事情,朝中要求重惩的声音并不高。

毕竟这两件事情都在极短的时间被平定,并没有影响到天下稳定。

当然,这里面李承乾的作用不小。

尤其是李承乾在长安稳定的平定一切,死了也不过几人,影响不大,人心更加安稳,所以对于李泰和李佑的追究也不大。

“传旨,以赵氏女为晋王妃,晋王八月初九大婚,户部郎中赵叔坚,调任洛州司马。”皇帝开口,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微微一愣,拱手领命:“喏!”

……

嵩山幽幽,秋风微冷。

李承乾坐在嵩阳观三清殿中,看向对面的潘师正,好奇的问道:“孤听说真人这里有丹曰九阳还丹,可得延命?”

潘师正点点头,说道:“那是贫道师兄刘道合所炼丹药,但那药需要用人参,灵芝,雪莲等大量珍贵药材,并且需要常年服用,才能够在突变来临之际,让人多一口气,但若是突然服用,恐怕药效一时间也难以发挥。”

补品!

李承乾顿时就明白,这所谓的九阳还丹其实就是药材本身的药效,当然,也有道门龙虎调和的原因在。

“孤原本以为,道门炼丹多用金银铅汞奇思之物,没想到竟然是植物药材。”李承乾不由得轻叹一声。

“为世人所有,还当是药性温和的植物药材,其他的金银铅汞,乃至于奇思之物所炼制的丹药不过是虎狼之药罢了,弊大于利。”潘师正细细的为李承乾讲述着其中要害。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李承乾眉头微皱,看向殿外。

长孙祥快步走入殿中,然后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殿下,陛下刚刚下旨,魏王罢为庶人,禁于长安;齐王罢为庶人,出家邙山,以户部郎中赵叔坚之女为晋王妃,赵叔坚调任洛州司马,同时晋王于八月初九大婚。”

皇帝处置李泰和李佑的事情,没有让李承乾意外,赵叔坚的女儿为晋王妃也在意料之内。

但是以赵叔坚为洛州司马,这就让李承乾有些不解了。

皇帝这是要让李治在洛阳培植人手吗?

若是这样的话,那么李承乾现在正在进行的计划,就会受到影响……

不,等等。

李治如果真的开始经营洛阳的话,对李承乾来讲,也不是什么坏事。

大不了,像对李泰一样。

而且李佑留在了邙山,李承乾就有可以借手的地方。

甚至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最后就真的别怪他手狠了……

不,不,不对。

李承乾眼神微眯,看向长孙祥问道:“表兄刚才说,稚奴是在八月初九大婚,是在洛阳吗?”

“是!”长孙祥立刻想到了什么,郑重的点头。

“原来如此。”李承乾看向潘师正,说道:“怪不得父皇让孤提前一个月到洛阳,怪不得父皇要让孤在洛阳待着不回长安,原来……”

“原来怎样?”潘师正忍不住的问道,他刚才可是清楚的看到了太子脸上的神色变化。

不过他也能够理解,皇帝刚刚解决了魏王的事情,立刻就任命晋王的岳父为洛州司马,便是他一瞬间也觉得皇帝做错了。

你这不是明摆着在刺激太子吗?

不过好像并不是如此,太子的神色立刻就平静了下来,这其中还有隐秘。

“这是朝廷隐秘。”稍微停顿,李承乾对着潘师正低头拱手道:“真人,孤刚才有些失礼了,还望真人不要见怪。”

“人之常情,无妨。”潘师正温和的点点头。

李承乾神色越发放松下来,然后说道:“真人,我们还是再说说丹药的事情吧。”

“是!”潘师正微微点头。

李承乾别有深意的笑了。

……

洛阳城中,侍御史柳奭跟着王仁祐,骑马朝同安公主别苑而去。

两人都没有怎么说话。

皇帝以赵氏女为晋王妃,而没有以他们家的女儿为晋王妃,这多少有些让他们大失颜面。

尤其前一阵,莫名其妙的,他们家的女儿要做晋王妃的消息就传扬了开来。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就在这个时候,街边的两个行人的对话,隐约传入了他的耳中:“……听说太子今日去了司农寺的农田,我听说,关中就是因为太子的用心,所以关中今年秋收比去年平均多了两成,两成啊!”

“是啊,太子如今在洛阳,说不定明年洛阳秋收,也能增长两成。”两个人满脸憧憬的朝着前方走去。

声音越发的听不见了。

柳奭神色不由得严肃起来,太子这两年在农事上用心极多,长安百姓得益最多,对太子也多有感恩。

尤其是魏王事后,无人挑战,太子的位置越发的稳固了。

如今虽然有晋王之事,但晋王太过年幼了,柳奭侧身看了王仁祐一眼,心中有了算计。

很快,两人就一起见了同安大长公主。

“晋王的事情,或许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同安大长公主摇摇头,叹声说道:“陛下为人要强,如果他心中没有决断,那么老身的面子他或许会给一些,但如果他心中有了决断,老身再去,怕是要适得其反了。”

“叔母的意思,是说陛下早就已经决定了要以赵氏女为晋王妃?”王仁祐微微一愣。

同安大长公主看向了柳奭,柳奭开口说道:“这一次陛下为晋王选择的晋王妃,多数以河北世家为主,京兆和河东的都不多,王家虽然能够在河北着力,但其实不如河北世家直接。”

“这我知道,我只是有些不明白,陛下难道要改变对河北的方略了吗?”王仁祐之所以这一次押注,就是因为他知道,大唐在河北之事的处置方略是以打压和控制为主,如今让河北女子做了晋王妃,意义已经不一样了。

“终究仅仅是晋王。”柳奭轻轻摇头,神色感慨。

王仁祐一愣,随即就明白了过来。

“对了,仁祐,兰儿那边如何?”同安大长公主忍不住的说起了王幽兰。

王仁祐眉头突然间皱了起来,他看向同安大长公主,说道:“叔母,这一次有太多的人知道兰儿要为晋王妃,如今没成,恐怕一些风言风语……”

“让兰儿回太原吧,在老家待两年再说!”同安大长公主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虽然治标不治本,但这也是无法之事。”王仁祐有些难受的叹了口气。

“公主,姐夫,我倒是有个办法。”柳奭看着同安大长公主和王仁祐掉头过来,轻声说道:“反正是要嫁入皇家,既然嫁晋王不成,嫁太子如何?”

“太子,太子良媛?”王仁祐摇头,说道:“不成,若是太子良悌还好,太子良媛不成。”

“姐夫。”柳奭按住王仁祐,说道:“如今太子后宫只有五人,太子妃,郑氏,魏氏,苏氏,张氏。张氏本身就是太子孺人,又牵涉巫蛊之事,兰儿若是能为太子良媛,将来太子登基,起码能为四贵妃之一,四贵妃相比晋王妃,品级还在其上,若是能有子嗣……”

“便如此吧。”同安大长公主直接点头,说到:“此事,老身便是豁出一张老脸,也要让陛下应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8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