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章 纳左卫中郎将之女为太子良悌?(第二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五月壬申,端午佳节。

紫篷马车在经过严格的检查之后,缓缓的驶入了皇宫,最后东转进入太子宫。

马车在承恩门前停了下来。

苏淑上前,将母亲绛郡夫人冯氏搀下马车。

“你慢点!”冯氏看了已经五个月身孕的苏淑,然后才缓缓站稳,目光看向四周停着的十几辆马车,好奇的问道:“今日来宫中的人很多吗?”

“今日端午节,长安城五品以上官员和家眷都去了曲江池,三品以上官员和家眷都到北苑,由女儿接待。”苏淑轻叹一声,说道:“三月底的时候,泽州突然爆发瘟疫,传到长安的时候,已经四月中了,太子和魏相一番辛苦,总算是没有让瘟疫从泽州散播出来。”

三月泽州的瘟疫爆发的很突然,但泽州刺史府的反应很慢。

等到瘟疫控制不住,这才传信洛阳,到了长安就四月中旬了。

李承乾和魏征慌乱之下,派遣大量人力堵住了蒲州永济口入雍州的路,这才让瘟疫没有传播出来。

当然,皇帝和朝中大臣的反应也很快,大量的医官和药材被送到了泽州。

与此同时,太子按照侍医李秦的建议,制定了一个分地隔离的法子。

泽州内部任何人只许进不许出。

其他紧邻诸州紧盯各地入泽州的路口,同时这些州县想要离开本地,需要有州县开出的特别文碟。

当然,这些州县内部的相互往来并不受控制,只是这种情况下,谁还会让他人轻易来往自己家中呢。

甚至于各州县乡村自己就已经进行控制了。

另外,并州前往长安和洛阳的路口都被严格审查。

不然的话,瘟疫一旦传染到长安洛阳,事情就真的大发了。

苏淑搀扶着母亲朝去见两个儿子,冯氏这才低声说道:“你要为太子纳太子良悌的事情,已经在长安传了开来。”

“女儿是故意的。”苏淑看了四周一眼,然后说道:“如此这样,女儿的奏本送到洛阳,父皇那里才能同意。”

“陛下能同意?”冯氏惊讶的看着苏淑。

太子良悌不同于太子孺人,必须要有一定家世的良家女子才可以。

“女儿为太子纳妃,为皇室开枝散叶,父皇凭什么不同意。”苏淑说话之间,眼底带出一丝怨气。

去年的事情,她真的是被吓到了,宫内宫外随时有太子会被废的传言。

今年本来情况好一些,但皇帝却突然将平阳公主的次子柴令武调入魏王府,李承乾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他的郑重也是清晰可见的。

马三宝,潘仁,丘师这些人虽然死了,但是他们的后人还在。

柴令武对于李泰的帮助虽然不如房遗爱,但他的身上有平阳公主的加持,对东宫的压力再度袭来。

“你这话倒是有些道理,你毕竟是太子妃,陛下总是需要顾虑一些,不过这些事,做一次就好,不要做第二次了。”冯氏忍不住的摇摇头。

“女儿知道。”苏淑开心的笑笑。

“说说,你看上谁家女儿了?”

……

朱雀大街上,四匹黑色高头大马拉着的金辂朱盖马车之上缓缓的朝着皇宫而去。

李承乾坐在马车内,将手上的公文递给魏征,说道:“孙神医已经到了泽州,泽州的疫情说不定会很快消弭。”

“希望如此吧。”魏征轻叹一声,放下公文说道:“陛下封禅向来要求尽善尽美,三月一场刺杀,四月一场瘟疫,日后真要是再出事情,恐怕陛下非要将封禅取消不可。”

“父皇……”李承乾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心里觉得皇帝的想法是对的,封禅这种事情,敬天礼地,稍有不顺,心中难诚,如此之下,从皇帝的角度来看,是不完美的。

当然,这些话,李承乾不能说。

按照道理,他应该劝皇帝,即便是不完美,封禅也必须继续,但他知道,马上就要发生彗星袭太微垣之事,封禅很快就会被罢停。

现在这个时候,最好还是当做什么也看不见,什么都不说为好。

皇帝并没有透露出要停止封禅之意,所以李承乾这个时候胡乱猜测,反而容易引起帝怒。

“对了,听说殿下派人去了汝州?”魏征突然轻飘飘的一句话,让李承乾猛然神色凛变。

“是!”李承乾点头,谨慎的解释道:“孤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襄城宫耗时七个月,投入工匠近万人,还有诸州劳役两万多人,物力更盛,却因为有几条毒虫,就罢免了阎立德的官职,同时还将襄城宫所有的砖瓦木石全部赐给百姓……”

“这是陛下的恩德。”魏征打断了李承乾的话,然后又问道:“那么殿下查出什么了吗?”

“襄城宫已经是一片废墟,什么也没有残留下来。”稍微停顿,李承乾谨慎的说道:“倒是阎立德,免职之后回到洛阳,开始帮助魏王督建龙门石窟,不过……”

“不过什么?”魏征目光紧盯着李承乾。

“不过除了孤的人手以外,似乎也还有其他人在盯着阎立德。”李承乾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既然如此,那么太子何不将自己的人手从洛阳撤回。”魏征轻轻的甩出一句话,他的目光已经看向了车外。

“嗯?”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即恍然的点头道:“那么便听魏相的。”

魏征笑笑,看向李承乾问道:“文成公主现在在哪里了?”

“兰州。”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说道:“过几日便会启程前往鄯州,在鄯州修整半个月,前方吐谷浑故都曲沟。”

曲沟在青海南山以南,洹河以北,三百里草原之外,就是玛积雪山。

文成公主,还有一万唐军骑兵精锐和调动的两万吐谷浑骑兵,都会送公主入嫁吐蕃。

名义上,弘化公主和文成公主还是亲姐妹,都是太宗皇帝的女儿。

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日后就是连襟。

当然,这点亲戚关系阻止不了吐蕃人对吐谷浑的觊觎。

“陛下过几日就会启程前往太原。”魏征一句话刚说完,李承乾无比诧异的抬头:“父皇不怕瘟疫吗?”

从洛阳到太原,最近的路就是从洛阳走郑州,往北怀州,然后直入泽州,潞州,并州,即是太原。

“陛下不会走泽州,从河北绕太行井陉,入太原。”魏征摇摇头,就算是皇帝愿意,百官也不会愿意的。

“那便好。”李承乾松了口气,说道:“诸事还算顺遂,就看吐蕃赞普什么时候入吐谷浑了……魏相,孤这段时间,让戴至德帮忙查阅各州刑案……”

……

北苑,龙首池畔。

绿树如荫,水湖波光。

龙首殿外,十几名没有跟去洛阳的宫妃,她们的子女,还有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家眷,都在亭廊之间散坐闲聊。

其中不少相互之间还有亲戚关系。

淑妃郑妃陪着苏淑一路和各家嫔妃和王公贵戚的家眷打招呼。

其中有不少人家甚至都是她们自己的亲戚。

突然一声哀叹从前方传来,郑淑妃看了苏淑一眼,苏淑微微点头。

郑淑妃才走上前,低声朝那人问道:“堂嫂,怎么了?”

左卫中郎将宿松县公郑仁泰夫人崔氏原本坐在厅间自伤,听到声音下意识的转身,就看到淑妃郑妃和太子妃,赶紧起身道:“见过太子妃,见过淑妃。”

“堂嫂这是怎么了?”郑妃有些关心的说道:“今日端午游宴,不必如此哀伤。”

“不是哀伤。”崔氏有些无奈的看向郑妃和苏淑,说道:“是三娘的事情。”

“三娘。”郑妃微微一愣,看了苏淑一眼,说道:“三娘不是在和固始陈氏在议亲吗?”

“亲事没了。”崔氏摇摇头,说道:“三月间,陈氏子被发配安西驻守去了。”

苏淑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怎么,他们和骊山之事有关?”

“陈氏子是负责守护陛下的千牛备身。”崔氏无奈的摇摇头,骊山袭驾之事,固然直接朝皇帝寝殿射箭的两名禁卫队帅被处斩,便是看顾皇帝寝殿不利的十几名千牛卫,千牛备身,也全部都被发配。

“一家婚事不成,再找一家便是。”郑妃安抚着自家堂嫂,笑着说道:“今日来北苑的诸家年轻未婚子弟不少,堂嫂看好哪个,妹子帮你去联系。”

崔氏微微摇头,说道:“刚才赵王已经和郢国公定亲了。”

“赵王?”郑妃微微一愣,虽然她这才明白,这种婚姻之事根本就不用她多操心,人家自有联系,只是可惜,崔氏前后选择了两个目标,都没有选好。

“莫非赵王那里有什么说法?”郑妃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不知道谁家在散播什么风声。”崔氏面色不由得一沉。

崔氏虽然没有说是谁,但赵王李福和郢国公之女定亲,那么自然是郢国公了。

殿中监,郢国公宇文士及,虽然如今常病卧在榻,但他要是出手做些什么,怕是……

“听闻郢国公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苏淑稍微补充了一句。

郑妃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宇文士及这是在安排后续的事情,怪不得赵王才十一岁就定了亲。

“阿嫂,再等等吧。”郑妃稍微安抚了一句,同时苦笑着说道:“不说是堂嫂,便是太子妃,如今正在为太子遴选合适的太子良悌,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原本有些想要和河东裴氏结亲的,没想到慢了一步。”苏淑无奈的笑笑。

太子妃为太子选太子良悌这也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人人都在赞叹太子妃的贤淑,也有不少人愿意将女儿嫁入东宫,但是真正能入苏淑眼的真不多。

“殿下!”崔氏突然猛然抬头,看向苏淑说道:“不如你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98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