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章 谋反,多么迷人的字眼(第三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洛阳,紫微宫,乾阳殿。

李世民冷着脸将手里奏本递给长孙无忌,同时恼怒的说道:“光州刺史,好一个光州刺史,义丰齐氏,原来是他们从中作梗,传旨,立刻罢黜光州刺史一切职司,交有司严审。”

“陛下息怒。”长孙无忌看了奏本一遍,最后摇头道:“此事太子的做法是对的,放长线钓大鱼,齐虞虽是光州刺史,但他也不过是别人推到前台的一枚棋子,陛下动了他,其他人反而藏的更深,如今距离出征还远,正好有时间将他们一网打尽。”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逐渐的平静了下来,然后看向长孙无忌,说道:“你说的对,无忌,承乾做的也对,河北和齐鲁之地,可以先放一放,但是长安,宫里的那些人,必须要全部找出来。”

李承乾忌惮那些人在宫里的关系,但是李世民不忌惮。

更甚至于宫里有人和外面勾连,李世民现在已经察觉到了自身的危险。

如果那些人不顾一切,说动一个两个人对他下毒,便是他也未必能躲得过。

当年玄武门之变前,他可不止一次被李元吉下毒害过。

“此事臣和内侍监一起查。”长孙无忌看了张阿难一眼,张阿难立刻躬身。

长孙无忌这才看向皇帝,说道:“至于齐虞那里,今年让吏部严考,然后定为下等,再扔到闽越某个群山恶水的地方待着,悄无声息的病障而死就是了,陛下,这些事情不宜闹大。”

大唐之内,有人阴谋反叛皇帝。

这样的事情,能悄悄的处置掉,就悄悄的处置掉。

即便是无法悄悄的处置掉的,最好也用别的罪名,这种事闹大了对皇帝的英名是种损伤。

“征伐高句丽啊!”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你去做吧,事情该查的先全查出来。”

“喏!”长孙无忌拱手,然后又小心的说道:“陛下,太子那里是不是也要让他参与,臣觉他,让他多参与一下也好。”

李世民微微一愣,随即恍然的点头,说道:“可以,就这么办。”

……

长安,太极宫,昭德殿。

李承乾坐在桌案之后,平静的处理着公文,思绪却不由得跑到了洛阳。

李泰。

卢护暗谋,虽然是房玄龄在指挥,但是背后站着的,一定是李泰。

便是卢护自己都明白,他真正所为的,是李泰能够成为太子,然后登基。

齐知玄和卢护有关联,那么他和房玄龄和李泰,也必然有关联。

只需要继续无声的查下去,总有查到房玄龄和李泰的那一天。

百骑司的能力,李承乾从来也不敢小看。

当然,如果他们查的时候遇到了阻碍,那样反而更好,因为他会将皇帝更多的注意力牵扯过去。

甚至于在未来,齐知玄他们想要彻底翻盘,最好的办法,就是逼迫李泰造反。

只有和他们利益关联的李泰登基做了皇帝,他们那些人才能彻底的免罪,彻底的在大唐幸存下去。

李泰谋反啊。

想到这里,李承乾莫名的笑了起来。

谋反,多么迷人的字眼。

李泰谋反,那是让李承乾最无比痛快想要看到的一幕。

尤其,如果李泰在皇帝东征高句丽的时候谋反,那么李承乾就能用最雷霆霹雳的手段处置他。

至于其他……

一阵稳健的脚步声出现在殿外,打断了李承乾的思绪。

李承乾抬头,就看到戴至德出现在殿外。

“进来吧,戴卿。”李承乾微微抬头。

戴至德抱着一摞文档进入殿中,对着李承乾微微躬身道:“殿下。”

“坐吧。”李承乾颔首。

戴至德这才在李承乾的身前正坐了下来。

“殿下。”戴至德将文档一封封的摆放在李承乾面前,同时认真的说道:“这些都是大理寺最近一段时间复核的天下刑案,殿下若是有什么不明的,可以直接问臣。”

“嗯!”李承乾神色郑重的点头。

刑部和大理寺的刑案,是李承乾除了户部的税档以外,最关注的东西。

通过这些东西,李承乾能够深入的了解到大唐刑侦体系究竟有多少人才。

要知道,狄仁杰,张文瓘,戴至德,都是这里面的佼佼者。

这些人下能断案,上能治国,都不是一般的人物。

如果能将更多这样的人物收入麾下,那么只要他不犯错,李承乾的地位就将无人能够撼动。

……

“咦?”李承乾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他抬头看向戴至德,问道:“戴卿,孤翻了这么多份,为什么这里面大半的罪犯最后的处罚都是流放高昌?”

“启奏殿下。”戴至德微微躬身,然后说道:“这是年初的时候,陛下和房相他们商议后决定,这些年以内,所有的罪犯,能以流刑处置的,就全部以流刑处置,将这些人全部送到西域高昌的服役。”

这里的服役,可不是让这些罪犯在高昌入府兵,而是让他们去做苦役。

如今的西域局势并不安定,西突厥不时的窥伺高昌,试图将高昌从大唐的手里夺走,然后彻底的切断丝绸之路。

所以在如今的高层有大量的军卒驻守,与此同时,还有相当多的辅兵在。

只不过相比于那些正卒,辅兵的待遇就要差上许多。

这就导致愿意去高昌,越过两千里沙漠的做劳役的辅兵很少。

有的人甚至于愿意花钱贿赂别人,不去高昌。

这就很麻烦。

所以最后,皇帝和宰相们商量过后,决定将这些年达到一定程度处罚标准的的罪犯,全部送到西域高昌以流刑处置。

“这是权宜之计吧。”李承乾抬头,看向戴至德说道:“以罪犯充边,虽然的确暂时解决了问题,但是未来怎么办,高昌的边民总不能指望一年年的罪犯充斥吧。”

“殿下!”戴至德看向李承乾,问道:“殿下可是有什么想法?”

“还记得孤去年提出的在高昌授田之事吗?”李承乾笑笑,说道:“就是被父皇批评为不切实际的那个法子。”

“殿下是想给发配到高昌的罪囚授田吗?”戴至德忍不住的皱起了眉头。

“孤没有那么傻。”李承乾摆摆手,说道:“孤是想,给高昌每年新长生的孩童授田,每人一百亩实授。”

“孩童,孩童自然是种不了田的,所以就需要他们的父母种田。”戴至德抬头,说道:“但是这样一来,很容易发生有人只用孩童,然后骗取田地的事情。”

“高昌那边不会查吗,父亲的来历,母亲的来历,既然是我大唐子民,自然要被查个清清楚楚,而且……”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孤记得,在西域那里有不少的前隋遗民,孤虽然不知道具体数字,但人应该是不少的,隋文帝时,前隋有近六千万人口,后来有不少人流落到了西域。”

“臣明白殿下的想法了,殿下是想用授田之事,诱使这些遗民归附。”

“不错,不过也要小心甄别,其中难免有别有居心的家伙。”李承乾补充了一句。

“可行。”戴至德认真的点头。

“那好,你现在就替孤来拟一本奏章,送到洛阳,让父皇定决吧。”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

“喏!”戴至德立刻拱手,然后到了桌案一旁写了奏本。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李承乾诧异的抬头,就看到于志宁,张玄素,李安俨,长孙祥,独孤大宝,令狐德棻,萧钧,裴宣机,张大象,赵弘智等一众东宫属官集体而来。

“见过太子殿下!”东宫诸臣齐齐拱手行礼。

“有事吗?”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

于志宁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臣以母丧,请守孝一年。”

李承乾愣住了,他怎么把这事给忘了,于志宁的母亲过世,就是今年的事情,只不过上一世的时候,他守孝四十九日之后,就被重新起复。

“长史?”李承乾面色凝重的缓缓点头,道:“长史节哀,孤……孤实在舍不得长史。”

“殿下,可以请陛下下旨夺情。”李安俨在一旁赶紧拱手。

于志宁在东宫地位极重,甚至还要在李安俨之上,尤其最近一年以来,李承乾很听他的话,如今他要离开一年,对东宫的影响极大。

“不必。”于志宁直接摆手,然后看向李承乾,认真说道:“臣母病逝,臣未曾侍奉在侧,已是臣等过错,如今若是连守孝都做不到,便更加不孝了。”

于志宁一句“不孝”,将所有人的嘴都堵死了。

“至于说殿下这里。”于志宁微微摇头,说道:“如今在长安,魏相待殿下极重,臣若是离开了,魏相说不定要多劝导殿下,殿下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多请教魏相。”

趁着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于志宁希望李承乾能够加深和魏征的关系。

“好!”李承乾沉叹一声,说道:“孤是很想让长史留在身边,但父母之孝乃是人伦大道,今日所行,说不定未来会有影响,还是照制执行吧。”

“多谢殿下。”于志宁笑了,然后转身看向张玄素说道:“殿下如今贤明,东宫之事有少詹事监督内外便已经足够了,其他人多多辅佐便是,臣其他已经全部交代过了,殿下允诺,臣也已经上奏陛下,如今臣便回高陵老家守孝。”

稍微停顿,于志宁笑着说道:“不过五十里,殿下若是有事,可直接去信,臣当天便回。”

“是了,是高陵县,才五十里。”李承乾这才松了口气,说道:“如此孤……”

“殿下就不必去了。”于志宁摇摇头,看向李安俨说道:“七日之后,让家令代替殿下去一趟便足够了。”

说完,于志宁沉沉拱手道:“殿下保重,臣去也!”

……

承天门前,李承乾看着于志宁离开的背影,沉叹一声,轻轻的低下头。

就在这个时候,一匹从朱雀门直接冲了进来:“陛下有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3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