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唐四杰,二女侍寝(第二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东宫,通训门下,太子步辇自皇宫而出。

李承乾坐在步辇上,低着头在思索着什么。

长孙祥和来济跟在一侧。

步辇来到了崇德门下,李承乾突然抬手,步辇立刻停下。

李承乾侧身看向一侧的来济,问道:“来卿,有件事情孤差点忘了。

科举之时,有一名名叫骆宾王的士子,孤听过他写的诗,文采相当不错,为何这次科举录取那么多人,孤单独没有看见他?”

贞观十八十九年,因为皇帝东征,所以科举并没有举行。

贞观二十年,这是三年来第一次科举,录取人数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多。

“回殿下!”来济拱手,说道:“臣听过骆宾王的名声,但是他是第一次科举,很多不该犯的错都犯了,而且文章意气,但缺乏深度,所以最后被考官给黜落了。”

“可惜了。”李承乾一声感慨,轻声说道:“和光同尘这四个字,很多世家子弟不用教都会,但寒门子弟,能够领悟到这一点,却是需要多年的磨砺……那位骆宾王,他的祖父,原本是贞观初年的右金吾卫长史对吧。”

“对!”来济拱手,思索着说道:“右金吾卫长史官品虽然不高,但位置却十分重要,那个时候的右金吾卫大将军是申国公安修仁,右金吾卫将军是张长逊和桑显和。”

“都已经过世了啊!”李承乾轻叹一声。

“是!”来济拱手,说道:“故而其子骆履元最后为博昌县令,家族逐渐的没落,如今骆宾王虽然有名声,但科举……”

如今大唐的科举并不糊名,所以考官在录取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会去考量其人背后的家世,这是难以避免的。

加上骆宾王初次科举,对于其中一些特殊的避讳并不清楚,给了别人借题发挥的机会。

“算了,便如此吧。”李承乾摆摆手,然后侧身看向长孙祥,说道:“表兄,去查一下他现在在哪里,若是有机会的话,推荐他到户部去做一任令史,别的不说,起码让他熟悉一些朝中的规矩。”

“喏!”长孙祥立刻拱手。

“好了,今日到此吧。”李承乾看向两人,神色温和的说道:“父皇如今到了终南山休养,长安百官说不得会放松下来,诸事东宫反而要加紧一些,趁着他们这些日子还不敢松懈,都回去歇一歇吧,日后有的是忙的时候。”

“喏!”长孙祥和来济同时拱手。

李承乾再度摆手,步辇进入崇德门。

长孙祥和来济相互对视一眼,然后同时一笑,两人跟着转身朝着嘉福门而去。

……

东宫宜星殿。

李承乾平静的步入,两名长相一模一样的侍女,对着李承乾福身道:“见过殿下!”

李承乾点点头,扫了二人恭敬的神色一眼,然后走进了殿中。

一身红色襦裙的太子良媛崔鸾快步从殿中走出,对着李承乾福身道:“见过殿下。”

李承乾的目光没有落在崔鸾身上,而是落在她身后,紧跟着走出来的王幽兰上。

他从二人中间走过,步入到内殿短榻之上。

王幽兰拉着崔鸾来到了李承乾身前,一起福身道:“见过殿下!”

李承乾平静的点头:“起身吧。”

“是!”两女这才一起起身。

崔鸾转身从一旁的侍女齐慧手里接过热茶放在桌案上,然后才恭敬的后退一步,和王幽兰一起站立。

李承乾抬起头,看向帷帐之后的徐安。

徐安轻轻点头。

李承乾这才拿起热茶抿了一口,放下热茶,他转身看向王幽兰,皱眉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殿下不知道吗?”王幽兰看向李承乾,赶紧说道:“兰儿的姑姑便嫁给了鸾儿的堂叔,我们其实是亲戚。”

李承乾一愣,随即立刻苦笑起来,他怎么忘了,在唐之前,博陵崔氏和太原王氏通婚频繁。

便是到了如今,也不过是主脉动几支被禁绝通婚。

两人有一定的亲戚关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当然,仅仅是亲戚,血缘关系并不那么深厚,但李承乾相信,如果细论起来,也是必然一定会有的。

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看向崔鸾,轻轻招招手。

崔鸾上前,咬着嘴唇站在了李承乾身侧。

李承乾伸手,轻轻抚摸她的脸颊,然后说道:“孤有一阵没过你这边来,还好吧。”

崔鸾立刻甜甜的笑道:“妾身还好。”

崔鸾是去年冬天入东宫的,到现在差不多四个月,不过因为她的年龄不是很大,所以李承乾便是来这边,也不过是抱着她睡觉而已。

当然,他的手脚没那么干净。

李承乾看向站在殿中的齐荷齐慧两姐妹,问道:“她们两个没给你找什么麻烦吧?”

“没有!”崔鸾有些小心的笑道:“两位姐姐平日行事很专心的。”

齐荷齐慧两姐妹出身定州义丰,和博陵崔氏的定州安平,中间就隔着一条大沙河。

甚至有不少齐氏的嫡女嫁入崔氏,也有不少崔氏的旁支女,嫁入齐氏。

崔鸾和两个齐荷齐慧虽然从来没有见过,但论起来还是有几分亲戚关系的。

李承乾原本没想要让齐荷和齐慧来伺候崔鸾的,但是长孙祥却建议他这么做。

毕竟齐荷和齐慧虽然算是仇人女,但是皇帝身边的仇人女更多,皇帝都一一降服。

甚至还有不少给皇帝生了儿女,李承乾是皇帝的继承人,这一点,他必须要效仿。

尤其是他登基以后,那么被他灭国的女子,将来少不了会被填充后宫。

这些事情,他必须要适应。

所以,齐荷和齐慧就被安置到了崔鸾这里。

她们两个若是对崔鸾下手,那么博陵崔氏会保证让他们家族还有后人全部死的一干二净。

当然,这几个月里,崔鸾和齐荷齐慧也培养了不少感情。

李承乾来这里的次数虽然不多,但是也在这里歇息过几次,但每次暗中都有人在盯着。

齐荷齐慧都没有丝毫异动。

当然,李承乾不会对她们轻易放松警惕的。

除非将来她们两个给李承乾生育子女,就像是皇帝的阴妃一样。

……

李承乾笑笑,拍拍崔鸾的细腰,崔鸾立刻松了口气,福身然后退了下去。

李承乾看向王幽兰,问道:“兰儿,你知道新科榜眼王福畤吗?”

“王福畤?”王幽兰稍微停顿,随即点头道:“妾身知道,是出身龙门王氏的王福畤,王通族祖的三子,算起来,是妾身的族叔,不过是血脉远一些,不过他们和彭王关系要近一些……王静叔祖的女儿是高祖皇帝的才人,后生了彭王。”

龙门王氏,李承乾十二王叔彭王李元则的母族。

“孤记得父皇宫中的王美人,生了七弟蒋王。”李承乾点点头,皇室和龙门王氏的关系不浅。

基本上每一代皇帝的后宫都有一个王氏的妃子,而且每一位都为皇帝生儿育女。

李承乾目光轻轻扫过王幽兰,心里微微摇摇头,然后又看向了崔鸾。

大唐每一个皇帝的后宫也有一个崔氏女。

高祖的崔嫔生了邓王李元裕,但是皇帝的崔才人却是一无所出。

“那是乌丸王氏的族姑。”王幽兰没有注意到李承乾的目光,低声说道:“乌丸王氏是五胡乱华的时候北上的,后来北魏的时候,又改回到了王氏。”

五胡乱华期间有一段公案很少有人提,太原王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还有赵郡李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都有不少的族人北上加入了胡族,同时改为胡姓。

这一点,太原狄氏也是如此。

一直到孝文帝拓跋宏时,全面汉化,就是拓跋氏都改为元姓,很多原本改为胡姓的世家子弟,也全部改回来汉姓。

那一段虽然屈辱,但不得不承认,五胡乱华时代的结束,他们用力很多。

“龙门王氏在五胡乱华的时候,衣冠南渡,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本就是一族,所以他们也就在南方站稳了脚步,后来前隋统一又都回了大唐。”王幽兰轻叹一声。

皇帝的王美人,实际上是已故宰相王珪的侄女,也就是如今李承乾三妹南平公主驸马、著作郎王敬直的堂姑。

……

“孤看过王福畤的文章,很出色。”李承乾点点头,然后又摇头道:“不过他今年三十岁了,龙门王氏现在有什么年轻的神童一类吗?”

“神童吗?”王幽兰略微思索,然后说道:“说起来神童,叔父王福畤的长子王勔,读书盛名一时。”

“嗯!”李承乾轻轻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王勔虽然有名,但距离神童还差的很远,和骆宾王,王勃没得比。

对了,王勔是王勃的长兄,王福畤是王勃之父,不过现在王勃还没有出生。

“殿下,说起神童。”崔鸾端着一碗莲子羹来到了李承乾身前,然后低声说道:“范阳卢氏有一位神童,名叫卢照邻,去年的时候,前赴江南求学去了,过几年,说不得殿下就能够见到人了。”

“好!”李承乾笑着点头。

初唐四杰,卢照邻骆宾王已经相继出现了,而王勃和杨炯也不会太远了。

“殿下!”崔鸾舀起一勺子莲子羹,喂到了李承乾的嘴边。

李承乾轻轻笑笑,一眼就看到了崔鸾眼中的一丝媚意。

“阿妹,只有殿下的吗,没有阿姐的吗?”王幽兰转过头,看向另外一侧。

是的,只有这一碗。

李承乾转过身,看向王幽兰,轻声道:“爱妃,膳食在宜月殿应该准备好了,要不你先回去用膳?”

“不嘛?”王幽兰上前一步,抱住李承乾的胳膊,然后嘟着嘴说道:“妾身今夜要在这边吃嘛!”

李承乾微微一愣,转身看向崔鸾,崔鸾在一旁轻轻窃笑。

“好吧,今夜是你要留在这里的。”李承乾无奈的笑笑,随即说道:“对了,半年之后,王福畤对调任东宫太子崇文馆校书郎,到时候,爱妃稍微招待一下吧。”

“是!”王幽兰开心的点头。

崔鸾站在一旁,低声问道:“殿下,妾身能够请兄长过来用膳吗?”

“可以,行功是二郎的侍读,过你这边用膳是可以的。”李承乾笑笑,然后竖起手指说道:“就一次啊!”

“谢殿下!”崔鸾立刻开心的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8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