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打在窗楞上,反射进了宜冬殿内殿的床榻上。
李承乾微微眨眼,神思回归,人也清醒了过来。
侧过身,他看了一眼穿着白色抹胸、枕着自己的手臂睡的正酣的魏薇,恬静的样子,让人忍不住的有些怜惜。
也不知道谁对她说了什么,闹了一夜的魏薇,就是想要个孩子,李承乾只能够满足她。
平静的看着她不经意流露出的甜美模样,李承乾有些安心下来,然后轻轻的上前在她迷人的酒窝上亲了一下。
“殿下!”魏薇迷糊的睁开了眼睛,黑色的眸子有些软弱的看着李承乾,说道:“殿下,几时了?”
“不用管几时,你继续歇息吧,孤马上就要走了,今日启程前往洛阳,需要走的早些。”李承乾拍了拍她的白皙的胳膊,然后准备起身,魏薇一愣,随即立刻坐了起来,对着李承乾说道:“妾身服侍殿下更衣吧。”
李承乾看着她小心的模样,点头说道:“好,等到孤从洛阳回来,我们就去看看你阿耶,孤这段时间忙的,也没有顾上过去。”
“好!”魏薇顿时就笑了。
……
春明门外,渭水之上。
李承乾骑马停在河岸上,身后杨师道,于志宁,张玄素,马周,丘行淹,长孙祥,杨务廉等人,全都看向了伪装成了普通船只,甚至就连船舷和桅杆都被装上的平底船。
这些平底船上的船舷,还有桅杆,在后面都可以拆下。
今日之所以装上,就是因为他们要趁着冬日的西北风,尽快到赶去洛阳。
顺带在黄河壶口之上,试一下这些船只的稳定性。
到了潼关附近,他们会将羊皮袋也装上,然后从渭水冲入黄河,如果能够顺利的度过这一关,那么他们的这些船只就能完全的用作渡河之用。
毕竟他们之前都没有进行过真正的撞击试验,如今只能够在黄河上试验一下。
“若是能成的话,这些船只在关键时刻,还能改造成运输船只所用。”李承乾不由得轻叹一声。
“那就是拿下整个辽东全境之后的事情了。”杨师道在一旁赞同的点头。
浮桥只是这些船只的作用之一,一旦大唐成功的拿下了辽东,那么浮桥的作用就会降低。
甚至可以用小船构筑更多的浮桥。
这样这些船只就被解放了出来,可以用作进攻高句丽本土所用。
进攻高句丽本土啊,皇帝前世根本没有做到。
他第一次攻伐辽东,到了卑沙城就停了下来,之后,虽然准备三次亲征,但都因为种种原因被打断。
甚至在第三次准备还没有结束时,他就病逝了。
李承乾抬起头,看向洛阳方向,心中自语道:父皇,儿子一定会让你完成心愿,让你杀入高句丽,杀到平儴城下。
“驾!”李承乾猛地一甩缰绳,下一刻,他整个人已经率先朝着潼关方向冲了过去。
身后无数骑兵紧紧跟随,旌旗招展,枪槊如林。
他的眼里,是一片的冷漠。
……
夜色笼罩,洛阳城中一片肃静。
宵禁之后,长街之上已经只有金吾卫在来回巡逻。
这个时候,其他任何人都不许在长街上行走,否则立刻捕入金吾狱。
若是不听警告,还要乱跑的,两声空弦之后,第三声射杀。
然而今夜一切不同,皇帝下旨,今日出现在长街上,若是逃跑的,不用警告,即刻捕杀。
天津桥西侧,落水之上,随着李大亮一声令下,紧跟着,数十艘平底船出现在落水之上。
虽然是平底船,但没有任何船舱,几乎都是紧贴水面的甲板。
一艘平底船在天津桥北岸就位,四名工匠立刻上前,用铁索构筑船尾的两只圆钩,快速的拉到了岸边。
紧跟着,两名大力士拿起五尺长的圆锥铁柱,将铁索深深的钉进了地面。
第一艘平底船被彻底固定。
紧跟着第二艘平底船被划到了第一艘平底船前面,船尾和对方的船首对接在一起。
一根大铁销,将他们紧紧的锁死。
随即一艘又一艘的船只头尾对接。
不过半个时辰,一条简易然而坚固的浮桥就已经成型。
皇帝站在岸边,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感慨道:“若是当年杨广有这一座浮桥,麦铁杖也就不会死在对岸了。”
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粗犷放荡且好酒,喜欢结交朋友,重信义。
和高祖皇帝李渊关系也很好,便是李世民当年在家中也曾几次见过麦铁杖。
但可惜,他死了。
“若是当年就这么一座浮桥,那么杨广三征高句丽就不会以失败告终了,如今的天下也就不会是我大唐的了。”李承乾稍微停顿,对着李世民拱手道:“父皇,如今正说明我大唐天命所归,父皇此行必定平灭高句丽,超越杨广,立不世之功。”
“哈哈哈!”皇帝忍不住的大笑起来,他转身看向李承乾,满意的点头道:“太子也学会说好听话了。”
“儿臣说的都是实话。”李承乾微微躬身,说道:“父皇不信问众卿,我大唐哪里不是天命所归。”
群臣哪里敢说一个不字,全部躬身道:“大唐天命所归,陛下天命所归,陛下万寿无疆,大唐万年无期。”
“好了,不要说好听话了。”李世民转过身,看向眼前的浮桥,说道:“来人,过河。”
“喏!”李大亮再度躬身,紧跟着上千士卒依次踏上浮桥,缓慢而又坚定的通过洛河。
随后是上千名骑兵,骑着战马从上面通过。
虽然因为战马有些不熟悉而放慢了速度,但是在稍微适应了之后,战马的速度迅速加快,很快就彻底的通过了浮桥。
看到这一幕的皇帝缓缓点头。
想了想,他看向李大亮说道:“从城墙上搬一座小型的投石车下来,对了,再拿上几副伏远弩。”
四周的群臣看到这一幕,眼睛不由得放亮。
如果小型投石车和伏远弩能稳定在浮桥上发射石块和弩弓,那么就说明这一切他们能够更加轻易的攻破高句丽人的防线。
事实证明,可行。
浮桥能够完全承受小型投石车和伏远弩的反冲力。
看到这一幕的众人不由的感到一阵头皮发麻,这样他们即便是在船上也能发挥极大的威力。
哪怕最前面的浮桥被人烧毁,后面也一定能够稳定的抵抗,而不至于再被人一冲而垮。
更甚至于,在一些军中将领的脑海中,已经在想该如何利用这些东西,狠狠坑高句丽人一把了。
皇帝的兴致大起,随后他亲自指挥,这些平底船在最短的时间内又分开,然后又再度聚合,重新成为一座浮桥。
做完这一切,李世民转身看向李承乾,满意的点头道:“太子做得很好。”
“这是儿臣该为之事。”李承乾认真的躬身。
李世民笑笑,看向一侧的长孙无忌说道:“好了,都散了吧,所有人都回去歇着,三日之后大朝,大朝之后,出兵高句丽。”
“喏!”四周群臣全部肃然拱手。
……
李承乾站在承天门下,对着皇帝拱手。
直到看到皇帝彻底消失在承天门内,承天门重新关闭,李承乾这才朝着东宫走去。
刚回东宫,承泽门下,王幽兰便已经从承泽殿中走了出来。
“殿下!”王幽兰开心的福身行礼。
在长安的时候,东宫有很多人,她一日都不一定能够见到李承乾一次,然而这一次李承乾返回洛阳,果然就如同那日他对她所说的那样,带了她,而且只带了她。
如今的洛阳宫中,只有她一个女主人。
李承乾看着王幽兰,轻轻笑笑,说道:“走吧,爱妃,伺候孤更衣歇息吧。”
“是!”王幽兰福身,然后走过来抱住李承乾的胳膊,开心的朝殿中走去。
不知不觉已经是三更时分,李承乾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王幽兰紧紧的贴在他的怀里,身上只穿了一件单薄的鸳鸯亵衣。
被子底下,是李承乾已经无比熟悉的娇躯。
他对她虽然没有破身,但她身体的每一处,对他都没有任何的秘密。
抬起头,李承乾看向窗户之外,挂在廊檐下的昏黄宫灯。
回想今日在洛河畔,李承乾没有看到李治。
李治返回太原之后,还在适应阶段。
所以这一次皇帝没有叫他。
最重要的是三日之后的出兵之时,洛阳城中没有李治。
皇帝东征,起码一年之内回不来,甚至可能会拖上两年,两年之内他都见不到李治了。
现在李承乾终于明白了,那一日,在李治大婚之后,皇帝说的那一句,他日后见李承乾和李治一次就少一次。
原来如此。
李承乾轻轻叹息一声。
皇帝老了,征伐辽东可行,但是东北冰冷的天气会让他的身体隐患爆发。
越是深入高句丽,就越是如此。
一旦他生病回朝,那么不仅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李治,李恪,甚至李元景,还有其他无数在看不见的角落里隐藏的敌人都会跳出来。
试探,挑拨,离间,觊觎权力,掌控权力。
父皇,既然你压制不住了,那么就让儿臣替你压制吧。
儿臣会全力在长安支持你征伐高句丽。
打的越深越好。
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