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四十二章 只要孤死了,父皇就可以传位象儿了(第三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三月十五,细雨朦胧。

无数红衣金甲的禁卫将士站立于晋昌坊长街两侧,手握长槊,目光肃重。

不远处的太乙青华观中,皇帝神色平静的走了出来,一旁的侍从高举着黄盖。

楼观道掌教尹文操陪伴而出。

李承乾,李治,李象,还有长孙无忌等人跟在身后。

皇帝对着尹文操真人微微点头,然后坐上马车,朝着前方而走。

李承乾,李治,李象,还有长孙无忌等人,也同样对尹文操真人拱手行礼,然后才告辞离开。

太乙青华观中,供奉着由皇后的衣服捐献打造的铜钟。

钟声会在每日晨起之时,响遍整个长安。

就等于是皇后在看着整个长安。

尤其是每到每年的这个时候,皇室众人的心绪都有一些哀伤。

李治坐在马车里,看着李承乾带着李象坐在前面的马车里,随皇帝而行,不由得轻叹一声。

当初李泰勾连佛门,太子携手道门。

一个修龙门石窟,一个修太乙青华观。

修龙门石窟耗费巨大,最后的成品也是一半成一半毁。

而修太乙青华观,成了不说,每日钟声响彻长安城,皇帝不提,光是长孙无忌,就因为这事,在储君之事上,死死的站在了太子一侧。

李治百般想办法,也一点都不成。

所以,他只能够听武媚娘的,在褚遂良身上想办法……

马车晃晃悠悠,不知不觉中,已经出现在了弘福寺门外。

去了太乙青华观,皇帝又来了弘福寺。

佛道同为皇后祈福。

李治从马车上下来,他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噶尔·钦陵。

他心中有些诧异,吐蕃人怎么也来了?

噶尔·钦陵站在殿门一侧,察觉到李治的目光浅浅躬身行礼。

李治微微点头,然后跟着皇帝一起进入寺庙之中。

……

对着释迦牟尼佛像行礼之后,皇帝这才轻叹一声,起身朝着后殿走去。

“大师,你手上有没有之前译好的佛经,朕过些天要去终南山休养,正好读一读静心。”皇帝一边慢行,一边看向玄奘。

“贫僧这里有《金刚经》一部,可赠予陛下。”玄奘平静的拱手。

“多谢大师了。”李世民轻轻点头,然后顺带问道:“大师,佛门讲轮回来生,西天极乐,你说若是真的有西天极乐世界,皇后……皇后她真的会入西天极乐世界吗?”

玄奘微微一愣,瞬间,他就感觉到三股凌厉的目光同时盯了过来。

太子,晋王,司徒长孙无忌。

玄奘心中轻叹一声,他知道,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一个回答不好,他立刻就会得罪所有人。

玄奘平静的合十行礼道:“极乐世界,又名阿弥陀佛之净土,自此世间向西而去,经过十万亿佛土之彼方即为极乐净土。

无量寿经所载,往生于该佛土者身受诸种快乐,例如,身上有如佛之三十二相,且具五眼六神通,五官之对境非常微妙,心中舒畅清凉,为阿弥陀佛救度者之往生地。”

李世民看了玄奘一眼,轻轻笑笑。

玄奘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是却说一旦转生佛土的好处。

但是这些东西,在皇帝眼中,没有那么大的诱惑。

彼辈者,掌天下于方寸之间。

又岂会容什么佛陀立于自己头顶之上。

皇帝轻轻点头,然后转口问道:“大师和道信大师相熟吗?”

玄奘平静的摇头,说道:“贫僧出家之时,道信大师已南下庐山,故而从未谋面,但贫僧对其仰慕极深。”

皇帝平静的点点头,说道:“朕曾四请法师入京,但可惜,都未曾如愿。”

“是!”玄奘轻轻合十,心里却已经有些明白了皇帝的想法,他转口问道:“听闻陛下派遣使者前往天竺,同时还派了一千铁骑护送?”

“是的。”皇帝点头,笑着说道:“正好西域平静,顺带让人去走一圈,同时让天竺也见一见大唐的铁骑……太子当初说是要派三千铁骑来着,是朕刻意减少到一千的。”

“原来如此。”玄奘躬身,然后说道:“不如贫僧再写一封信至天竺,让天竺方面有些准备如何?”

“若能如此,就麻烦大师了。”皇帝瞬间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在弘福寺转了一圈之后,皇帝深吸一口气,说道:“好了,今日便到此为止吧,朕先回宫了,他日《大唐西域记》编修完毕,朕再来向大师请教。”

“是!”玄奘合十,然后躬身道:“恭送陛下!”

皇帝微一颔首,然后朝着寺外走去。

李承乾,李治,还有长孙无忌,同时对着玄奘合十行礼,然后才离寺而去。

玄奘和弘福寺主持一起送到了寺门前。

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主持低声在玄奘身侧说道:“法师,陛下似乎对道信法师有些意见。”

玄奘点点头,平静说道:“皇帝唯我独尊,佛门也好,道门也罢,神僧也好,真人也罢,都是需要拜服在皇帝脚下的。”

主持轻轻点头。

“好在,太子虽然对佛门多有怨言,但是也有一份真诚之心。”玄奘的目光落在一旁还没有离开的噶尔·钦陵的身上,微微点头,然后转身朝着寺中走去。

主持跟在玄奘身后,脸上满是疑惑。

太子,有吗?

噶尔·钦陵看着玄奘的背影逐渐的消失在寺中,神色中有些疑惑。

那位玄奘法师的事迹他是知晓的。

大唐派使者前往天竺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不过没有太大的所谓。

大唐距离天竺太远了。

就算有些什么,来回传信就得两三年。

他们真要有什么想法,吐蕃方面反而是巴不得。

转过身,噶尔·钦陵看向了远去的黄盖,皇帝,太子,晋王,皇太孙,已经返回了皇宫。

后日,皇太孙的册封仪式之后,他就会返回逻些,长安的事情,也需要告诉赞普。

……

太极殿中。

李象跪倒在地。

皇帝坐在御榻之上,对着张阿难点点头,张阿难立刻端着托盘走下。

李承乾站在一侧,目光看了一眼宣读圣旨的李勣,然后从张阿难的手里接过托盘。

托盘之上,是一本金册,一方玉印。

转过身,李承乾走到了李象身前,将托盘放在了他的身前。

李象高举双手接过托盘。

李承乾看着李象,认真说道:“洊雷扬祉,承祧之道爰著;重离阐曜,守器之方斯存。

皇太孙象,尔取则前王,思隆正绪,需升上嗣,养德宫邸,不失上望。”

“儿领命。”李象稚嫩的声音响起,放下托盘,然后对着丹陛之上沉沉叩首。

“平身吧。”皇帝对着李象神色肃穆的点头,李象这才起身,站了一旁。

皇帝看着群臣,开口道:“诸卿,三日之后,朕会启程终南山翠微宫休养,在此期间,朝中诸事,一律交于太子处置。”

李承乾立刻转身拱手。

“太子于武德殿监国,皇太孙跟朕一起前往终南山。”皇帝目光直接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还有殿中群臣,全部拱手道:“臣等领旨,陛下万寿无疆。”

“好了,退朝吧。”皇帝微微摆手。

“恭送陛下!”李承乾和群臣齐齐拱手,等到皇帝离开之后,才牵着李象返回了东宫。

承恩殿中。

苏淑紧紧的抱着李象,然后看向李承乾,紧紧皱眉道:“父皇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非要让象儿跟着一起去翠微宫?”

“你还没看明白吗,父皇这是要用象儿来制衡孤。”李承乾轻轻苦笑,摇头道:“就像是当年,父皇用青雀和稚奴来制衡孤一样,当初便是,一旦孤做的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父皇立刻就会用青雀和稚奴来取代孤,如今也是一样啊!”

“可是象儿是殿下的儿子啊?”苏淑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这有什么。”李承乾摇摇头,说道:“孤在长安监国,父皇带着象儿去了翠微宫,正常而言,父皇在告诉长安群臣,便是孤有什么事情,父皇手里也有象儿在,将来也可以传位给象儿。”

苏淑下意识的点头。

李承乾继续开口道:“另外,父皇也是在警告孤,如果孤真的做了什么,父皇一样可以传位于象儿。”

“怎么传?”

“只要孤死了就可以了。”李承乾平静的看着苏淑,丝毫不在意他的这番话被李象听见。

苏淑的瞳孔瞬间放大,这样一来,父子俩,就等于成了夺嫡的最大对手。

“父皇……父皇……”苏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

皇帝是真的狠。

李承乾淡淡的笑笑。

这么做,很皇帝。

……

御驾晃晃悠悠的朝着终南山而去。

马车之内,皇帝抱着李象,徐慧和武媚娘跪在皇帝身后,帮他捏着肩膀。

李治跪在皇帝身前,沉沉叩首。

“此番你去了荆州,记住几件事情。”皇帝看着李治,淡淡的说道:“户部需要的秋后赋税,工部抽调的工匠和矿石,兵部抽调的战船水卒,吏部明年科举的士子,全部不得迁延,第一时间送往长安。”

“是!”李治嘴角微微抽搐。

“稚奴,你要记住,大唐以关中而制天下,以天下供养关中。”李世民看着李治,神色淡漠的说道:“这一点绝对不能出错。”

“啊!”李治惊愕的抬头,恰好看到了皇帝身后同样愕然的武媚娘和徐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4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