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十章 太子贺寿,魏王被坑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皇帝平静的在御榻之上坐下,皇贵妃韦珪坐在皇帝的身侧。

两仪殿中的群臣齐齐拱手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李世民抬头看向殿中群臣,还有李承乾和李泰,带着他们家眷站在丹陛中央的平陛上。

李治和晋阳站在右侧一处矮几之后,城阳和文成站在一处左侧矮几之后,新城今日没来。

丹陛之下,高士廉,长孙无忌,房玄龄,杨师道,魏征,禄东赞,李恪,李佑,高阳公主等诸王公主及家眷坐在左侧;李元景,李元昌,李元嘉等诸王和长沙公主,襄阳公主,长广公主诸公主及家眷等坐在左侧。

整个大殿之中密密麻麻站满了人,所有人都齐齐俯首。

李世民脸上顿时满是笑容,微微摆手,说道:“都坐吧,今日家宴,不必多礼。”

“多谢陛下!”众人齐齐拱手,然后才在矮几之中坐了下来。

整个大殿之中的气氛,一时间有些轻松。

皇帝笑着点点头,举起酒樽口道:“除夕之夜,家人团聚,来,诸卿,诸位王弟,还有你们,来一起举杯,庆贺团圆。”

“陛下团圆安康。”殿中所有人齐齐举杯。

李世民一口将酒樽之中的美酒喝干,身后的侍女立刻上前斟满。

皇帝的目光落在长孙李欣的身上,看到他长的身长干练,满意的点点头,他又转头看向李象和李厥,两个孩子,一个郑重,一个可爱,莫名的也感到一丝欢喜。

“这一年,风调雨顺,山河宁静,来诸卿,再度举杯,庆贺丰年。”李世民再度高高的举起酒樽。

“陛下丰年余庆。”殿中所有人再度齐齐举杯。

一口美酒饮尽,李世民放下酒樽,然后才抬头看向众人。

他的目光从文成公主的身上掠过,看向禄东赞,又看向整个大殿之中的群臣,神色微微肃穆。

等到身后的侍女替他斟满酒樽,李世民才开口道:“这一年,诸卿履职地方,前后辛苦,朕亦看在眼里,来举杯,庆贺安定。”

“陛下安定万寿。”所有人再度齐齐举杯。

李世民一口将美酒饮尽,然后才放下酒樽,看向殿外道:“来人,舞!”

……

“踏踏踏……”三十六名身材魁梧,袒着左臂,穿着红衣金甲的千牛武士,大踏步的走入殿中。

这些武士各个左手持盾,右手握刀,站在大殿中央,对着皇帝微微躬身。

李世民轻轻抬手,这些武士立刻散开。

众人臂盾向前,刀柄藏在之后,骤然间,长刀向下一斩:“呼!”

呼喝声响,刀刃回旋。

三十六名武士,顿时在大殿之中快速的挥舞长刀,声势凌厉。

火光下,刀刃闪烁着逼人的寒光。

前后不停的腾挪跳跃之间,长刀同时不停的砸在圆盾之上,发出一声声沉闷,但有节奏的响声。

“砰砰砰……呼呼呼!”

大殿之中,军士舞蹈跳跃之间,大声呼喝,震人心聩。

李承乾侧目向后,能够清楚看到,长刀往来疾徐,击刺有象,绵密有序,更显凶险。

军阵变化不停,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娴熟异常。

秦王破阵舞。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在这一群演武的军士身上。

四周数十名乐工吹奏之音,已经渐渐的落入低处,众人之心,都在演武之上。

“呼”的一声,刀光猛然一收。

所有的千牛武士已经回到了大殿中央。

三十六人持刀肃立之间,浑身大汗淋漓,肌肉贲张之间更显美感。

皇帝侧身看向张阿难,满意的说道:“赏!”

张阿难立刻上前,一摆拂尘道:“陛下有旨,赏!”

“呼喝!”三十六人立刻躬身,然后缓缓的退出殿去。

这个时候,李承乾侧身关心看向身侧的苏淑,苏淑轻轻点头,然后看向两个儿子。

两个儿子还好,虽然有些脸色苍白,但眼睛睁的极大,满脸好奇。

苏淑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样的场面她经历了不知道多少回,但俩个儿子,还是第一次见识。

没有被吓着,很好。

李承乾微微放松,然后目光瞥向下方的吐蕃国使禄东赞。

禄东赞今夜是一个人来的,他的脸色稍微有些难看。

刚才那三十六名千牛武士所演练的秦王破阵舞,那套刀法,本身就是经过战场杀伐之后总结出来的刀法简化出来的。

杀伐凌厉,声势惊人。

不仅如此,三十六人不时的三三九九各为一体,共同挥刀。

那明显就是一套完整的战阵之法。

这种战阵之法,现在禄东赞看的不过是简化的,但也依旧惊心动魄,可想而知全部的它究竟有怎么的杀伐威能。

李承乾眼底闪过一丝冷笑。

他的父皇每年的大年三十除夕夜,都要这么的来上一回,可不是没有原因的。

年底之时,见血不祥。

新年之初,见血大吉。

……

片刻之后,殿中终于彻底的安静了下来。

李承乾平静的扫了李泰一眼,这个时候率先起身,举起酒樽。

李泰,李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文成公主,还有更多年轻辈的皇子公主,全部跟着起身举起酒樽。

李承乾双手举杯,看向皇帝道:“父皇,儿臣和众位弟妹,恭祝父皇新年大吉,身体安康,洪福永享,万寿无疆。”

“恭祝父皇新年大吉,身体安康,洪福永享,万寿无疆。”众多皇子公主齐齐举杯恭贺。

“嗯!”李世民点点头,目光掠过李承乾的左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举起酒杯道:“除夕岁首,永葆安康,来,饮。”

“多谢父皇。”众皇子齐齐拱手,然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李承乾放下酒杯,看向皇帝,然后继续拱手道:“父皇,除夕欢庆,儿臣准备了三样贺礼,敬献父皇。”

“哦!”李世民微微点头。

两名内侍这才抬着一大两小三个箱子,来到了平陛之前。

李承乾首先打开了最上面的小箱子,瞬间一整排各色各样的巴掌大的木偶,一共七十二个,展现在了皇帝面前。

“父皇,这是东宫新任典工杨务廉,根据其师黄亘、黄衮兄弟的七十二势人偶做的七十二个不倒翁,有不倒福翁,不倒禄翁,不倒寿翁,不倒喜翁,不倒财翁,不倒富翁等七十二个。”李承乾认真拱手道:“祝父皇福禄万全,寿喜无边。”

李世民看着精致的七十二个不倒翁,虽然知道李承乾有在的心思,但还是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太子用心了。”

“多谢父皇。”李承乾拱手。

站在一侧的李泰,看到这些不倒翁,脸色微微一变。

之前李承乾在送给东宫每一名臣子不倒寿翁的时候,李泰知晓后,心中便是一阵冷笑。

这不倒寿翁,看似是在说李承乾太子之位不倒,但如果李承乾要这不倒寿翁送给皇帝,那么稍微编排,便能成太子嫌弃皇帝在位时间太长。

很容易引得皇帝厌恶。

李泰原本就是这么计划的的,没想到,这七十二个不倒翁的模样竟然是这样的。

他忍不住的咬紧了牙。

……

这个时候,李承乾已经拿起第二个箱子,打开,里面放着一副画绢,李承乾缓缓打开,同时说道:“这是汉王叔送给儿臣的一副骏马图,儿臣偶尔有感,题了一首诗,敬献父皇。”

“哦!”皇帝微微摆手,张阿难上前接过,然后放到了皇帝面前。

李世民的目光从李元昌的骏马上掠过,然后看向左上角的题诗,轻声念道:“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殿中所有人已经全部沉静了下来,只有皇帝的声音在沉吟:“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抬起头,李世民看向李承乾道:“太子,听说你写了一本促耕的奏本?”

“是!”李承乾微微点头,然后从袖子里面掏出一本奏章上递,同时说道:“这是儿臣根据汉王叔和吴王所说思考而成,后来由太子詹事于志宁和太子少詹事张玄素撰写,青雀也提供了一些意见,最后而成,这里也还要多谢青雀。”

李承乾侧身对着李泰轻轻点头,面色温和。

一瞬间,李泰眼底满是见了鬼的模样。

因为在他的袖子里面,此刻就躺着这么一份奏本。

太子明明和他说的不着急,但今日在所有宗室王族面前,却用一句“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将所有事情都勾了出来。

没错,就是那幅画,那首诗,都是在为这本奏章做铺垫。

这本奏本的内容,也将会极大的得罪诸王。

让诸王去亲耕三亩地,开什么玩笑。

李泰已经感觉到有不少人猜疑的目光已经落在了他的身上。

但此刻的他却无法辩驳,因为他从接过袖子里那本奏章的一开始,就已经被李承乾给死死的算计了。

真倒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0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