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一百二十八章 父皇,太子派人刺杀儿臣(第三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两仪殿前,李承乾手里握着奏本,神色有些疑惑。

明明他之前已经到了宫里了,可皇帝还是让他写了一本奏章再详细的送过来。

李承乾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按照皇帝所说,将今日的事情,捡能说的都写在了里面。

“太子觐见。”张阿难在玉阶上高喊一声。

李承乾立刻神色肃然的走上玉阶,走进了大殿。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寿无疆。”李承乾站在殿中,对着御榻上的皇帝认真拱手。

李世民带着审视的目光落在李承乾身上,随即淡淡的问道:“郑国公病情如何?”

“不是太好。”李承乾摇摇头,说道:“孙真人诊治,最后开药,可先用人参吊命一年,然后再看其他,若是有效,继续用药。

孙真人说,在吐谷浑,党项,还有海中,可能有一些和辽东人参不同的人参,或许能过有些作用,但要具体看疗效。这样或许还能多延命几年。”

说着,李承乾将手里的奏本递了上去,同时认真的说道:“儿臣与孙真人讨论时,孙真人又提了一句,或许可以培育一些女医,用来专门针对女子生育之事,最后能够编册成书。”

李世民诧异的抬头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低头看起了奏本。

果然,在奏本当中,什么司农寺,什么商旅之事都没有提,而用女医来提高女子生育的事情,却也都推到了孙思邈的身上。

李世民心里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自己这些年难道真的做过了,让太子谨慎成这幅模样。

“孙真人的事情,就按孙真人说的办,女医和人参,朕会让千牛卫听孙真人之令。”稍微停顿,李世民问道:“魏相身体不适,你说,若是他上书请致仕,如何?”

“嗯?”李承乾顿时难以置信的抬头,随即他就反应过来,拱手说道:“儿臣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魏相身体不适,却是应该休息,他若是上书请求致仕的话,儿臣觉得倒是可以让他远离朝政,不过致仕就算了,若是魏相没有了宰相的头衔,人参或许到不了魏相的手上。”

李世民原本微微有些阴沉起来的脸色不由得一顿,他立刻就明白了,魏征的女儿入东宫的事情还没有定下,若是没有了宰相的头衔,那么或许那些人参可能真的到不了魏征的手里。

“你放心,朕会让张阿难负责这些事。”皇帝笑笑,说道:“朕也会时常让他入宫询问意见,如此让他致仕歇一歇,或许是好事。”

“是!”李承乾放松了下来,然后说道:“儿臣也可以多去探望魏相,如今他能够放松下来,过几年,等到魏相的身体彻底好转之后,他还能陪父皇一起封禅。”

“封禅。”李世民轻声感概。

封禅,快点的,就是在两年内,他出兵高句丽之前封禅,慢点的,可以等他灭了高句丽之后,回来再行封禅,由他选择。

“若是魏相能够和父皇一起封禅,也不失为一段佳话。”李承乾神色诚恳的拱手。

“可以。”皇帝赞同的点头,随即他转口说道:“对了,还记得去年底你说的让诸宗室亲王亲耕之事吗,宗正寺已经做出来一年的统计,你去看看。”

“喏!”李承乾再度拱手。

“好了,其他事情也没有了,你回去吧。”

“是!”李承乾有些诧异的拱手,但还是告退离开。

……

等到李承乾彻底离开两仪殿,李世民才不由得叹了口气。

魏征是朝中支持太子最重要的一股力量,一旦魏征致仕,那么这股力量立刻就会被削弱。

李世民平静的斟酌着这些事情。

魏征致仕的确可能会让东宫的力量削弱,但是为了魏征的身体,或许这是必须的。

至于说李承乾担心的有人会为难魏征的事情,李世民反倒不担心。

低下头,打开了放在下面的一封诏书,那就是册封魏征的次女为太子良悌的诏书。

今日李承乾如果反对魏征致仕,那么李世民就会将这封册封魏征的次女为太子良悌的诏书给烧掉。

如果魏征的女儿成了太子良悌,那么魏征的事情自然不会有人怠慢,再加上张阿难亲自处置,绝对不会有问题。

户部的事情太子没有提。

今日李承乾说话的时候,李世民也在当场,李承乾的确没有提到户部的什么。

但魏征之所以会提到户部,那是因为他们都知道,李承乾要做的那些事情,或早或晚的都要涉及到户部。

户部,皇帝的心底是绝对不愿意让太子插手的。

但回宫之后,他仔细的想过,其他事情不说,有一件事情,太子说的没错,那就是如今的户部,做的真的不是很好。

和司农寺卿赵元楷一样,户部尚书唐俭虽然是个合格的户部尚书,但也仅仅是合格。

封禅,封禅最后牵扯到的,还是人口的问题。

几天下来,皇帝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他的确不具备封禅泰山的资格。

虽然残酷,但这是事实。

李世民也接受了下来,这样,封禅嵩山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户部终究需要做出一些成绩来。

算了,还是先让太子在司农寺上做出些成绩来吧。

毕竟,太子或许现在根本没有想过插手户部的事情。

回过神,皇帝看向侧面,问道:“那件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张阿难拱手站出,然后说道:“启奏陛下,臣查过最近东宫的侍医,无人知晓太子良悌怀孕之事,不过东宫后院太子妃管的很严,尤其是安康郡主和太子良悌那里,另外,太子基本不管东宫后院之事。”

“承乾不知道?”李世民顿时就明白了过来,这些事情,李承乾是真不知道,而这些全部都是太子妃苏淑一个人在打理。

也就是说,今日去魏征府邸,后院的事情,李承乾也一样不知道。

这个时候,皇帝莫名其妙的头疼了起来。

不是因为李承乾,而是因为苏淑。

苏淑是太子妃。

如果说太子妃一句话不说,那么她没有分量的跟不存在一样。

但是,如今的苏淑展现出了相当不差的能力。

尤其是她还生养了太子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这样的她,反而将太子妃的威望提了起来。

要知道,在整个大唐的内命妇体系当中,皇后是排第一位,皇后没了,排在第一位的,不是皇贵妃,而是太子妃。

因为太子妃是正室,太子妃见诸天下命妇,她天生就拥有代表皇帝和太子,代表整个皇室的权利。

而皇贵妃,需要皇帝特别下旨。

当太子妃沉稳的站出来的时候,东宫的分量,起码在皇帝的心里便已经不同以往。

轻轻摇头,李世民不由得笑笑,随即他的脸色就有些阴沉了下来。

这一年来,太子处理政事的妥当,已经得到了朝野的赞许。

没有丝毫令人觉得不妥的地方。

相反李泰,跟着他在洛阳,虽然也在修书,但实际上这些事情真正主导的人是苏勖。

各个方面都不如太子。

而且这还是在太子詹事于志宁去年后半年不在的情况下。

太子詹事。

皇帝不由得想到了太子詹事的身上。

低下头,看着眼前的奏本,皇帝下意识的提笔写下了一个名字。

马周。

……

夜色笼罩,刀光横扫。

带着面巾的蒙面人猛地向后一退,下一刻,他脚步用力一点,整个人瞬间就退到了身后的河渠之上。

脚下一用力。

冷冬时节已经冻住的河面顿时裂开一个大洞,下一刻,他整个人已经坠入了河中。

站在堤岸上的两名千牛卫相互对视一眼,下一刻,一名千牛卫直接扑进了水渠之中。

片刻之后,他终于再度抬起头,但他无奈的摇摇头。

他虽然可以下水,但水性并不是很好,所以没有找到人。

很快,两名千牛卫立刻召集更多的同伴,还有城中的金吾卫,开始全面封锁,全面搜查。

没过多久,他们就在河渠上找到了一个破洞,还有湿漉漉的脚步……

齐知玄躲在一间无人的荒宅之中,脸上带出一丝庆幸。

他之前虽然从水渠跳了出来,也做出了行走的痕迹,但是很快,他就又重新栽了回去,另外找了个地方出水渠。

时间一长,后面那些人跟踪的脚步就断了。

希望如此。

齐知玄的脸色阴沉了下来,他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被盯上的。

不过是在监察御史王黯的宅院四周转了转,立刻就有千牛卫的人摸了上来。

长安城不能再待了。

齐知玄几乎肯定,整个长安都盯上了他。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的真面目没露。

但他不敢冒这个风险,他不知道太子是否还记得他。

如今想要离开长安城,在被千牛卫重重追杀的情况下,他能够依赖的出路……魏王?

片刻之后,齐知玄已经潜入了魏王府。

似乎魏王府从来没有想过会被人侵入,所以内部守卫漏洞太大。

李泰刚刚进入书房,一把冰冷明亮的长刀已经落在了他颚下,李泰顿时不敢动作。

“殿下,帮个忙,两个时辰之后,就说有人刺杀你。”齐知玄的声音响起,随即他又补充道:“明年,会有两千贯现钱,送入魏王府。”

“是你!”李泰一听现钱,立刻就知道是谁。

“是我。”齐知玄扬起长刀,李泰这才看到,抵在自己颚下的,一直都是刀背。

“殿下不用回头,此事做便是了。”齐知玄平静的收起了长刀。

李泰轻轻点头。

……

两仪殿中,李泰直直的跪在地上,看着站在一侧高句丽地图前的皇帝,哭泣哀嚎的说道:“父皇,太子派人刺杀儿臣啊,父皇,太子派人刺杀儿臣啊,父皇,你得管啊!”

李世民淡漠的看向李泰,冰冷的说道:“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1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