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三十四章 武才人虽是后妃,但她无子(第一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晋王府。

华灯初上。

李治从内院出来,神色平静的朝书房走去。

进入书房,李治转身将房门关上。

先一步进入书房的姬家福,立刻对着李治拱手道:“殿下!”

李治走到了桌案之后坐下,然后才抬头看向姬家福:“有消息了?”

“是!”姬家福从袖子里面取出一封密笺放在了李治面前的桌案上。

李治看着密笺,抬头问:“没人发现吧?”

“殿下放心,是送粮肉来的商贩捎进来的,而他们根本不知道那里面有东西。”姬家福拱手,说道:“所以,便是有人盯着,也不会发现我们传递了消息,也根本不会知道消息已经进入了王府。”

事实上,姬家福做的要更加的小心。

这封密笺从郭孝慎的手里,送入了李治的手中,不折不扣的过了三批人的手,最后才由一个不相干的商贩,送入到了王府。

“小心无大错。”李治轻叹一声,说道:“如今的雍州长史是于志宁,雍州司马是王仁祐,都是太子死党,他们会有无数的眼睛在盯着我们的。”

“是!”姬家福躬身,然后他低声说道:“殿下,有消息说,于相在年后就会卸任雍州长史,到时候只剩下一个王仁祐……臣觉得陛下不会让王仁祐在雍州司马位置上长待的。”

王仁祐的女儿是太子良媛,出身太原王氏。

他在雍州长史这个位置上所能够发挥的力量,要远超人们的想象。

这一点其他人或许不知道,但皇帝一定知晓。

他必然会在这件事情进行防备。

李治抬头看了姬家福一眼,摇摇头,说道:“这和我们无关,说不定在王仁祐调离长安之前,本王已经离开长安了。”

姬家福一愣,随即拱手道:“喏!”

皇帝是在提防太子,但李治也不相信皇帝会给他多少机会。

所以现在对于李治最好的方式,就是先离开长安,然后等到皇帝忘掉他的失误的时候,再重新杀回来。

只有在皇帝对他有好感的时候,他才有机会。

而不是现在!

……

“褚遂良!”李治放下手里的信笺,眉头微皱,他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武媚娘会建议他去拉拢褚遂良。

宇文节被斩首,刘洎被逼自杀。

追根溯源,全部都来自于褚遂良的背叛。

或者说是诬告。

刘洎对宇文节和褚遂良说了什么,在宇文节和刘洎两人死亡之后,看起来是只有褚遂良知道,但是得到宇文节转告的赵仲坚,还有李治,也是一样的知情的。

但是,他们知道的内容却是一个字也不能对外说出去的。

宇文节和刘洎虽然死了,但是他们的事情终究没有波及到家人。

李治在河北算计李承乾的事情,也没有被掀开。

虽然如今坊间议论纷纷,但是皇帝不开口,东宫不开口,再议论也只能是议论,不用多长时间,这些议论就会彻底的消失。

一旦那些事情被掀开,刘洎和宇文节的家人便也会受到连累。

甚至就连李治自己,也不会好过。

现在,武媚娘建议李治先去找宇文节和刘洎的家人,这一点李治能够理解,毕竟两人之死终究是他的原因。

皇帝自然已经注定了不想将这件事情掀开,那么他只要避开他的眼线,然后去祭拜两人,获得他们的好感并不难。

但是李治有些想不通,武媚娘为什么建议他去找褚遂良。

褚遂良现在已经是宰相,哪怕因为背刺;刘洎和宇文节,导致他的风评不好,但也仅此而已。

他得到了皇帝,还有长孙无忌的信任……

咦!

李治轻咦一声,他脑海中又想了一遍。

的确,在他的认知当中,因为那件事情,皇帝会信任褚遂良,长孙无忌会信任褚遂良,但是太子不会。

太子不会信任褚遂良。

李治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太子是储君,是下任皇帝,如果太子不信任褚遂良,那么就意味着褚遂良即便是现在成为宰相,那么一旦将来皇帝病逝,太子即位,得不到新君信任的人,下场绝对不会好过。

李治的拳头紧握。

然后他又低下了头,神色疑惑。

为什么他那么下意识的认为,不,是肯定,为什么他会肯定太子不会信任褚遂良呢?

刘洎,褚遂良。

他们都是江南人,褚遂良背刺了刘洎,导致刘洎的自尽。

自然,李治明白,刘洎的自尽肯定是皇帝的意思,这也是为什么,刘洎自尽到现在,虽然朝臣心思各异,但都没有将这件事拿到台面上的意思。

今日褚遂良能够背刺刘洎,那么明日褚遂良就能够背刺其他人。

李治忍不住的站了起来,他的拳头紧紧握住。

因为他顿时就明白了,不仅李承乾不再信任褚遂良,就是长孙无忌,还有关中派系的人都不会信任褚遂良。

褚遂良在朝中已经成了孤家寡人。

换位想一想,便是李治他自己,如果不是现在别有所需,他也不会信任褚遂良。

因为这个人随时都会背叛他们。

所以,现在的褚遂良是最需要被信任的时候,但偏偏,太子,大唐下一任的皇帝,对他失去了信任。

不说别的,一旦皇帝不幸,太子继位,褚遂良的前途就完了。

当然,他可以依附于舅舅,但是他真的甘愿成为别人的傀儡吗?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一个完全信任他,愿意给他更高前途的人登基。

这个人自然就是李治。

……

想到这里,李治的眼前豁然开朗。

一旦他在朝中能够得到褚遂良的支持,那么就有机会在关键时刻撬动舅舅的态度。

有了舅舅的支持,李治将来争储成功的机会将会大增。

当然,李治还缺乏一锤定音的手段。

他还需要等太子犯错。

他没有逼太子犯错的能力,只有等太子自己犯错,或者说……

李治看着桌案上的密笺,心里认真起来。

武媚娘,李治在太原的时候了解过。

这个女人,还没有嫁人的时候,就将她的两个兄长折腾的够呛。

心思手段都不差。

李治原本是想要拉拢武媚娘,成为他在皇帝面前的一颗钉子。

现在看起来,这个武媚娘,比李治原本预想的还要更加敏锐。

拉拢褚遂良,先拉拢武媚娘吧。

李治有种感觉,自己将能不能够登基,最关键的便是武媚娘的支持。

“派人去太原。”李治抬头,看向姬家福,说道:“让郭孝慎介绍,然后进入武家,然后想办法送些银钱给武元爽。

拉拢武元爽,最后以他的名义,买大量田地给郭孝慎,然后让郭孝慎,孝敬应山公夫人。”

“喏!”姬家福立刻躬身,稍微一想,他就知道李治在做什么。

李治是皇子,直接和后妃接触是犯忌讳的。

但是,先通过武元爽,然后再回到郭孝慎,最后再到武才人的母亲,如此这般,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被被人抓住把柄。

“还有!”李治想了想,继续说道:“褚相那里,先派人去洛阳,然后从洛阳来长安,用窦家的名义置办一间宅子,然后到东西市招募一些文人士子,尤其是来自关中的文人士子,然后让他们招募一些长安百姓作为家仆和护卫,最后小心的褚家摩擦。”

“殿下!”姬家福一时间有些没有听明白。

“不行!”李治摆摆手,说道:“先派人,将褚遂良背刺刘洎致使其自尽的消息先好好传一传……知道怎么做吧?”

“先从城中偏远地方开始,然后让人用听说引用之类的言辞。”姬家福点点头,他叔父是兵部职方司员外郎,这些手段他不陌生。

“去做吧,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褚相以为自己被整个关陇集团排挤,又失去了江南系的支持,其他人又对他敬而远之。”李治深吸一口气,看向姬家福说道:“最后派人去杭州,查一查褚相老家的事情。”

“是!”姬家福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李治抬起头,轻声说道:“现在剩下的,就是明年的事情了,看看父皇会将本王调任哪里了。”

“是!”

李治轻轻笑笑,让武才人为他出谋划策,让褚遂良帮他盯住人心,他自己好好的做出一番成绩给皇帝看。

如今,他才能够重新回到皇帝的心里。

这样,在太子犯错的时候,他才有机会……

至于太子犯错,看看将来武才人能不能给他出主意了。

至于武才人,她虽然是后妃,但是她无子,一旦皇帝崩逝,她的下场绝对好不了。

至于皇帝的身体,皇帝撑不了几年了。

李治相信刘洎的话。

……

大年三十。

两仪殿,皇帝夜宴。

诸王,诸公主,驸马,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杨师道等人都坐在大殿两侧。

皇帝坐在御榻上,笑呵呵的看着坐在平陛之上的李承乾,李治,还有晋阳公主,新城公主。

李治的身侧坐着晋王妃赵氏。

李承乾的身侧坐着太子妃苏淑,还有李象,李厥,李隅和永康郡主。

皇帝的身边坐着贤妃徐慧。

徐慧的眼中是遮掩不住的欣喜,这么多年以来,她还是第一次陪同皇帝出现在新年夜宴上。

李世民眼角余光轻轻的瞥了徐慧,然后再度看向李承乾,说道:“茶?”

“是炒茶!”李承乾将五福茶盒递给张阿难,然后对着皇帝拱手道:“如今天下所用茶叶,多以蒸青为主,然后捣碎晒干成团,而炒茶,是以炒青为主,直接将茶叶炒干,而不制成团,饮用时,也不像之前的煮,而是用泡茶法。”

“泡茶法!”李承乾点点头,然后看向侧畔道:“端上来!”

“喏!”徐安从侧殿走入,然后手捧托盘,上面放着一直黑色茶壶,旁边放三只茶碗,和一碟茶叶。

走上丹陛,徐安来到了李承乾的身侧,躬身站立。

李承乾起身,拿起竹夹,加了三片茶叶放入茶碗中。

依次如三。

最后拿起茶壶,将里面滚烫的开水倒入三只茶碗之中。

李承乾稍微退开,徐安上前两步,将托盘递给张阿难。

张阿难接过之后,然后转身将托盘放在了皇帝面前的桌案上。

李世民轻轻俯身,清凉的茶汤上,一股茶香已经萦萦而起,直入口鼻之上。

皇帝立刻就感到一阵身体清新,下意识的说道:“好东西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0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