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十四章 他死定了,我说的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夜空静谧,深沉如海。

甘露殿中,一身黑底金丝衮龙袍的李世民皱着眉头坐在了桌案之后。

桌案上,摆放着一本蓝皮奏本,上写:臣于志宁奏东宫太子仆所缺事。

李世民轻轻的敲敲桌案,目光逐渐的舒缓了开来。

奏本当中,将太子仆空缺,还有太子仆丞卢护受伤之事,详细的说明清楚。

李世民明白于志宁的意思,太子昨日不在东宫,所以太子仆丞卢护的事情,和太子没有丝毫关系。

但真的就没有丝毫关系吗?

李世民的眉头皱了起来,如果卢护的事情和太子有关,那么就说明,起码是太子认为,他的左腿是因为卢护所害。

那么,是真的吗?

太子的断腿真的是卢护所害吗?

李世民轻轻的摇头,如果太子有证据,以他的性格,恐怕早就已经冲到甘露殿直接找他了。

那么说,太子是光凭猜测,胡乱发火,直接怪罪卢护吗?

李世民再度摇摇头,太子的性格,如果真的锁定了凶手,他会直接杀人的。

如果他是胡乱报复,那么就不会用这么多掩盖的手段。

如今细看起来,承乾似乎是在布局,在等什么人会踏入这个局中。

也就是说,太子起码掌握了什么,然后才开始一步步做局的。

……

李世民的呼吸顿时就沉重了起来,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这意味着有人为了太子之位,甚至不惜做手段,废了太子的一条腿。

这种事情可能吗?

太可能了。

当年他李世民为秦王时,他的亲弟弟李元吉就曾经和他打赌训马。

拿一匹疯马,让他当做野马来训。

李世民好几次差点从马上摔下来,但终于,马还是被他驯服了。

之后,李世民冷笑着对李元吉说,死生有命,疯马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但是转头,李元吉就状告高祖,说他李世民自许有天命,无事可怕。

这一句话,直接激怒了高祖皇帝,将李世民叫过来狠狠的训斥了一顿。

久远的记忆在刺痛着李世民,而眼前的这件事,仿佛就是当年那件事情的延续。

谋害太子断腿的,能是谁。

青雀,只能是青雀。

李世民忍不住的站了起来,从御榻上走了下来,快步走到了一侧的内殿廊柱之前,一把将挂在上面的黑鞘长剑拽了下来。

“呛啷”一声,长剑出鞘。

冷冽的剑光倒映着他冷肃的面容,还有眼底里无尽的杀气。

他要杀人。

他要杀人。

但,杀谁呢?

李世民目光凝重,然后缓缓的将手里的长剑送回到劍鞘之中,然后轻轻转步,握着剑重新走回到了御榻之上。

长剑平放桌案上,和奏本平排摆放。

李世民的呼吸逐渐的平稳了下来。

青雀他虽然有这个心,但绝对没这个能力。

东宫是何等的森严,即便是青雀再怎么拉拢人,但想要让别人冒着被抄家灭族的风险去坑害太子,他没有这个能力。

那么是谁呢?

不,不是他的任何一个儿子,因为他们都没有这个能力。

而有这个能力的,只有那么几个人。

他手下那几个绝对的重臣。

……

李世民神色沉重的再度拿起了长剑,这一次,他的手重了许多。

李世民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几道人影,梁国公房玄龄,赵国公长孙无忌,申国公高士廉……

每一个都是跟着他从大唐开国,一直到玄武门,再到今日治理大唐的重臣。

甚至他们每一个,都是他的儿女亲家。

一瞬间,李世民的心重了很多。

他不明白为什么,是太子有什么不敬的地方,还是说太子有什么让他们觉得无法成为下任皇帝的原因。

但这些事情完全可以明说啊!

李世民仔细回想,也没有啊,承乾虽然少年时有些顽皮,但长大以来成熟稳重,处理政事中正平稳,甚至屡屡有出色之处,何至于让别人下狠手来废他的腿。

问题不在李承乾的身上,难道是在他李世民的身上。

是他自己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李世民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他自己的确是有些问题,但也不过是积年老伤了,所以不是他的问题。

那就是那人自己的问题了。

家族,子孙,未来?

李世民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太子和他们本身,还有他们身后的家族并不是太亲近,而且他们的后人,也没有多么出色的地方,所以未来家族虽然不至于衰落下去,但想要持续站在顶峰,却很难。

“说到底,还是为了他们自己。”李世民轻轻的拔出了手里的剑刃,一寸一寸的,看着明亮的剑刃,李世民神色逐渐的平静了下来。

‘他’既然已经对东宫出手了,那么事情,想要轻松的收手,就没那么容易了。

“来人。”李世民抬头,平静的开口。

“陛下!”内侍监张阿难拱手站立。

“传旨殿中监宇文士及,将尚食、尚药、尚衣、尚乘、尚舍、尚辇六局二十四司彻底清查一遍。”李世民神色逐渐的冷峻起来。

“喏!”张阿难立刻拱手。

“还有宫中,按照规矩,该清理的清理一遍。”李世民拳头轻轻的握了起来。

“是!”张阿难的神色已经越发的凝重。

“传左千牛卫将军常何觐见。”李世民神色已经彻底的冷了下来。

“喏!”张阿难听到皇帝再没有别的吩咐立刻赶紧拱手离开,敏锐的他已经嗅到了风雨血腥的味道。

李世民神色逐渐的平静了下来,目光落在了自己眼前的奏本上。

太子仆,太子仆丞。

太子,太子也在布局,那么他能收的住手吗?

若是不能……

李世民的眼神微微一冷,抬头道:“来人,传旨……”

……

夜色轮转,卯时二刻。

丽正殿中,灯火通明。

一身明黄色九蟒九章圆领袍的李承乾,平静的坐在卧榻之上,他身前的桌案上摆着一本紫色的奏本。

看着这么奏本,李承乾心中细细的在琢磨着。

就在这个时候,李安俨轻轻的叩响了房门,然后轻声说道:“殿下,上朝的时间到了。”

李承乾平静的站了起来,开口道:“进来吧。”

“喏!”李安俨快步的进入,然后走到李承乾的身侧,快速的帮他戴好九梁冠,同时低声说道:“还有一刻钟,百官就会抵达承天门外。”

“嗯!”李承乾点点头,等到九梁冠戴好,他才从桌案上将紫色奏本拿起,深吸一口气,说道:“走吧。”

“喏!”李安俨立刻退开一边,神色肃穆,他知道,今日这一次朝会,可没有那么简单。

自从太子上朝以来,东宫前后出了不少的事情,很可能会在今日被人掀起一波风浪来。

站在步辇之侧,李安俨轻轻点头。

步辇离开起行,朝崇教门而去。

在崇德殿前,贺兰楚石跟上了步辇。

等到出了嘉福门,长孙祥也跟了上来。

……

十一月初一,朔日大朝。

长安城中所有九品官员全部参朝。

以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魏征,杨师道,李靖为首的诸位宰相,加上魏王李泰,滕王李元婴等宗室,军中将领为首的文武官员越过朱雀门,直抵承天门下。

这个时候,众人才发现,一身明黄色蟒袍的太子李承乾,正带着几名东宫属官,平静的等在那里。

真是奇了怪了,太子怎么最早到了?

“臣等见过太子殿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李泰等人,齐齐拱手行礼。

“众卿平身。”李承乾神色温和的微微抬手,目光看了承天门一眼,然后才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父,孤今日之所以早来,就是因为有件事情,想让舅父,还有诸王宰相看看,有没有问题。”

说着,李承乾从袖子里面掏出来那本紫色的奏本递给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看了一眼,目光微微一闪,随即他轻轻点头道:“太子行事甚是稳妥,孔学士的文笔也越发的精湛了。”

说着,长孙无忌将李承乾的奏本递给房玄龄,房玄龄眼带诧异的打开,看了一眼之后,递给高士廉,同时看向李承乾道:“一切便以太子之令行事。”

李承乾感激的点点头,然后又看向高士廉。

高士廉将奏本递回的同时,说道:“可。”

“多谢三位国公。”李承乾松了口气,将奏本重新塞回到袖子当中,然后说道:“还有一事需要麻烦诸位长辈,东宫最近诸事繁杂,自从长孙太子仆调任太子率更令以后,太子仆便一直空缺,而到了前两日,太子仆丞又不幸出事,东宫继续补充人手,诸位长辈有什么推荐的人选吗?”

长孙无忌微微一愣,目光轻轻的扫过高士廉和房玄龄,这才看向李承乾,说道:“太子,太子仆之事,当由吏部推荐,尚书省审核,政事堂推举到陛下面前,然后由陛下圣裁,此事急不得的。”

“舅父教诲的是!”李承乾轻轻拱手,然后目光抬起,眼角瞥着房玄龄说道:“忠贞奋勇,清正廉洁,孤只是希望这一次朝廷派往东宫的官员能以这八字为先,所以才有些挑剔。”

承天门下,群臣的呼吸微微一窒。

太子这是在说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5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