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九十六章 文成公主回长安(第三更)

书名: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作者:太清妖道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9

李承乾将手里的密报,递给房玄龄,同时看向其他诸相,说道:“松赞的儿子死了,半年前就死了,一直秘不发丧,如今稳定一些了,才办理了丧事。”

“死了,谁杀的?”右侧的李勣忍不住的开口问道。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独子死了,这在整个青藏高原都是大事,甚至在李承乾眼里也是如此。

“不知道,反正不是孤干的。”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孤,还有百骑司,兵部职方司没有一点消息从逻些传来。”

吐谷浑,吐蕃,整个青藏高原的事情,全部都是李承乾在负责。

消息最终也会汇聚到他的手里。

这些年一直都是如此。

“消息是文成过通天河的时候,从党项传到松州的。”李承乾看向群臣,突然忍不住笑着说道:“诸卿,文成公主要回长安了,七年了,她终于重新回来了。”

群臣同时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恭喜殿下。”

他们都知道,李承乾对于文成公主的感情很好。

虽然他们不是亲姐弟,甚至都没有在一起生活过多久,但是太子对于这位嫁往遥远吐蕃的文成公主,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极大的敬意。

这一点是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的。

这一点甚至和江夏王李道宗这个礼部尚书、宗室大将没有一点关系。

如今文成公主归来,对李承乾来讲,是无比欢喜的大事。

他的胸膛几乎都要欢喜的爆炸开。

李承乾笑着摆手,说道:“此事要立刻通报父皇。”

“喏!”站在左侧的窦知节拱手行礼,同时转身安排人去传消息。

……

“殿下!”稍微冷静一些,长孙无忌拱手问道:“殿下,不是说吐蕃赞普独子亡故了吗,为何公主会在这个时候返回长安来参加大唐立国三十年大典?”

李承乾稍微吸一口气,然后低声说道:“松赞独子虽然死了,但他的独子在去年刚刚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说,他现在有一个独孙在逻些。

他现在这个时候让文成代替他来长安,怕也有一点提防之意。”

松赞干布是吐蕃的核心,但偏偏这些年,他只有一个儿子,去年儿子好不容易给他生了孙子,偏偏儿子又死了。

“这些年,松赞子嗣不旺的消息,孤可没有少在高原上传播,东西吐谷浑,羊同,苏毗,虽然都受吐蕃影响深重,这件事情未尝就没有在他们的心底埋下种子,如今松赞只剩下了一个一岁的独孙,他们心底会更加蠢蠢欲动。”

李承乾突然冷笑,说道:“松赞独子刚死那阵,恐怕他会怀疑,他儿子就是孤派人害死的吧。”

诸相微微一愣,随即忍不住的看向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太子真的很有嫌疑啊!

“对了!”李承乾突然一拍脑门,看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说道:“如果孤记得没错,年初的时候,查出吐蕃人介入稚奴之事后,孤曾经派王方翼和裴行方率八千骑兵逼近过通天河,那应该是在松赞独子刚死之后的事情吧?”

“殿下真的没有派人去害松赞的独子吗?”李勣忍不住的拱手,看向李承乾的眼神中带出一丝郑重。

这位太子,他可是很有些手段的。

“不是,逻些是松赞的地盘,动手太难了。”李承乾摇摇头,人真的不是他干的,因为他早就知道松赞的儿子活不长。

李勣一时间有些无语,因为从这话就能看得出,李承乾是真的想过要动手。

“那也不对啊,殿下。”长孙无忌拱手,说道:“还是那个问题,松赞的独子死了,他便有理由不用来长安,可为何还要让公主来,而且是仅让公主来?”

“首先,他担心孤会借文成的手,谋害他孙子。”李承乾忍不住的笑了,笑意莫名。

诸相看着,心底不由得微微一愣。

他们瞬间肯定,如果提前让李承乾知道这件事情,他一定会这么安排的。

“其次,是稚奴的事情,孤派人在通天河逼了他一把,或许这也是他半年秘不发丧的原因。”李承乾淡淡的抬头,说道:“现在他估计是查清楚了,具体是怎么回事,文成到了长安一问便知。”

诸相赞同的点头。

“再三应该是天竺的事情,去年王玄策在天竺一战,固然大扬大唐之威,甚至从背后威胁到了吐蕃,但恐怕也让松赞看到了机会。

他恐怕会对天竺用心,但是又不想让孤看到,所以让文成代替他回长安,毕竟孤和父皇一直念叨他的子嗣之事。”

李承乾轻轻冷笑,天竺的事情,恐怕才是真正的主因,什么都比不上自身的强大。

“殿下,那么天竺的事情?”房玄龄忍不住的问道。

“按照安排的走。”李承乾摆手,说道:“天竺的事情是早晚的事,大唐解决了吐蕃之后,也会盯着天竺,而从吐蕃去天竺,要从西域走要更加方便,先让吐蕃替大唐趟趟路。”

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不过眼下,孤倒是察觉到了吐蕃的一些要害。”

“要害?”

“孤只是有个感觉,此事再说。”李承乾抬头,说道:“松赞让公主回长安,同时,他也让禄东赞和噶尔钦陵父子陪同,他们这一趟来,怕是有些不好的用心,比如搅乱长安。

毕竟松赞的独子死了,他现在应该最怕孤将目光放在逻些。”

“殿下!”群臣的神色全部凛然起来。

“半年秘不发丧。”李承乾轻轻笑笑,说道:“松赞独子的死虽然查清楚了,但吐蕃内部怕也是死了不少人,所他怕,所以他才会派人来长安捣乱,所以,舅舅,派人在暗中盯死他们,孤要知道他们和任何人接触。”

“是!”长孙无忌立刻拱手。

李承乾看向诸相,说道:“诸卿,这恐怕也真的是个机会,看看我们是不是有办法将人手通过这件事情,渗透到禄东赞的身边……”

松赞快死了,禄东赞才是接下来吐蕃的核心。

……

船队幽幽的从岐州而出,顺着渭河直奔长安。

夜色之下,禄东赞站在船首,目光却看向了处在五六艘大船最中央的那艘船上。

随即,他的目光轻轻抬起,望向了远处的岐州城。

“阿爹!”噶尔钦陵从一侧走上,然后对着禄东赞拱手道:“已经确认清楚了,年初他们派兵到通天河,就是因为他们查到了晋王谋乱之事中有我们的影子,太子大怒,所以在监国之后,就派人去了通天河巡边。”

“长安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暴露?”

“不知道,有人在使馆放了一把火,之后不知道他们又查出来什么,然后就是益州那边被抄了。”噶尔钦陵无奈的摇头。

“我们被人利用了。”禄东赞平静的摇头,说道:“盯着晋王的人太多,别人早就发现了我们,然后才会在关键时刻,将我们给扔了出来。”

“阿爹,是谁?”噶尔钦陵的脸色瞬间凶狠了起来。

禄东赞摆摆手,说道:“具体是谁,阿爹心中只是有所猜测,到了长安再验证吧,现在关键是彻底弄清楚长安的现状。”

“根据消息,天可汗已经彻底将权力交给了太子,他自己进入了终南山休养,除了高句丽备战的事情,什么都不管。”稍微停顿,噶尔钦陵说道:“阿爹和赞普说过,天可汗东征高句丽就是个幌子,所以,他是完全在休养。”

“晋王谋逆,你觉得对他的创伤有多大,或者说,他还能活多久?”禄东赞的呼吸轻了起来。

皇帝能够活多久,不仅是大唐的人在关心,吐蕃人在关心,甚至天下四夷,全部都在关心。

“很难说,他毕竟年纪大了,又有高句丽一战后,多年患病,虽然政事常年交给太子,但是晋王的事情怕也是对他创伤极大。”噶尔钦陵看向禄东赞,低声说道:“应该和赞普的情况类似。”

松赞干布的独子死了,虽然还有个孙子,但是他一夜之间就老了许多。

皇帝的问题在于李治谋乱,让人不由得想到了当年的玄武门,而那件事情对皇帝的影响又是最大的。

“赞普如今又在忙碌天竺的事情。”禄东赞轻轻摇头,说道:“虽然宫医将消息藏的很紧,但阿爹看,赞普他的身体也就是在这两三年间,天可汗怕也是这个寿数,两人前后脚的事情。”

“但是,大唐还有太子。”噶尔钦陵担忧的看着父亲。

禄东赞却轻轻地笑了,他摇摇头,说道:“大唐的情况怎样,我们的消息还不够,但是国内的情况,你我不知吗,赞普对少君也是且用且防,大唐就更是如此了,毕竟当年有玄武门之事,高祖皇帝做太上皇可是做了十年。”

“阿爹是说,如今虽然长安是太子在掌权,但是天可汗会想办法将权力收回来。”噶尔钦陵有些明白了过来。

“太子既然已经掌权,又如何会放手。”禄东赞看向长安城的方向,轻声道:“他们父子,必然会有最后一次争夺,而我们的机会,也就会来了。”

“阿爹,我们能介入进去?”噶尔钦陵满脸疑惑。

“能。”禄东赞嘴角冷笑,轻声说道:“甚至都不用太久,七日后就是大唐立国三十年大典,有人会在那个时候动手的。”

“谁?”

明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17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