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453 军事学校(中)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天启把写书和教书的关系打比方说成是下蛋和煎蛋的关系,这种说法不是很妥当,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会写的不一定能说。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一个人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要他用笔写出来就比要他命还难受,因为他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大老粗。有的人属于内秀表面木呐不善言词,写起文章来却是胸有成竹落笔千言一挥而就,当然这种人特别适合暗地里做事,也就是搞点阴谋耍点诡计支个好点子出个坏主意,明着对人缺少点底气。

天启的意思是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没有谁能够包打天下,天启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人长久存在,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各人做好自己擅长的事互相配合才是最好的安排。现在天启认为倪元璐最适合教书,因为他觉得倪元璐脾气好不容易跟人起冲突,就算王在晋那么为难他他都没有翻脸,这是一种气度和胸怀。

倪元璐没有明白天启的意思,当然还有点私心就是带着跟随他的兄弟伙挣点外快,自从实行经济审察制度后官员私下捞钱的风险极大成本极高,能够正大光明捞外快的机会不是很多,所以被很多人所珍惜。本来跟随倪元璐的人都把心用在军事装备的更新上,因为军用装备这一块油水很充足,不过现在好像时候有些不对。现在是和平时期军事装备需求量和需求迫切度都不高,把军事技术用在民用方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听说天启要让他立即把所有事务交出来,倪元璐不禁有些可惜,他想了想说:“皇上,臣怎么觉得脾气好跟教书没有什么关系呢?”

天启说:“你认识不到其中的关系,那是因为你没有用心去分析问题,所以你现在才会陷入简单的想法里不能自拔,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他说过教书育人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意思就是要有耐心不能冲动。你想想看假如一个老师对学生动不动就打骂,把学生一个个的打残打跑打伤心,谁还敢跟他学习知识?那就不是诲人不倦而是毁人不倦了。”

倪元璐说:“臣小时候就没少挨先生的打,经常都是手心被打得通红,当时心中也对他耿耿于怀心怀不满,后来考上进士才知道先生是真对自己好,每次回老家都会去拜见一下他。”

天启没好气地看了倪元璐一眼然后说:“你是不是想表明你非常尊重你的老师?但朕却从中看出两件事,一是你小时候非常调皮不听话,二是你喜欢挨打心理不健康。再说了你小时候挨手心是因为小孩子不通道理,打你跟打牛打马一样是为了让你养成听话的习惯,这次前来学习的是各军区的军官,这些人多半都是只认拳头不认道理的大老粗,你有胆子就去打他们吧。”

倪元璐一听心中一动,试探着问道:“皇上以前说不能把新式武器装备交给某一支军队,担心这支军队将来没有人能辖制得住,现在说要培训军官,是不是想同时铺开了教,到时候他们互相就有个牵制,方便新式武器的大范围推广?前一阵孙传庭孙大人来问过臣有关新武器的事,臣想皇上是不是有这个意思,真如此的话臣好下去作一些准备。”

天启说:“孙传庭的事朕自有打算,为什么要培训军官也不是你想的那种原因,你没有必要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而且你也没必要还惦记着原来跟你研制武器的那些人。以前跟你的人今后都归孙元化和茅元仪管,你只负责教书顺便把那些研制好的武器保管好,其他人朕信不过。”

倪元璐一听天启如此信任他,心中不禁大为受用,只觉得身上的骨头都轻了几两,他高兴之余趁着兴头问道:“以前南北两处都培训过军队,据说有很大的效果各地的战斗力都有极大提高,不知道皇上这次培训的重点是哪里?”

天启点头说:“你说了半天这句话才算问到正道上,以前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士兵,目的是将想打仗和不想打仗的士兵分开。精兵与疲兵分开了战斗力自然上升没什么奇怪的,加上后来要求的忠诚和服从培训,这些就给将领练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你这次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将领,该怎么培训你自己去想,相信以你的机灵劲应该想得出来,老师方面你自己去挑选,凡是你觉得有用的闲人你都可以拉去。”

倪元璐说:“那臣是否可以在茅元仪他们空闲时把他们请过来教书呢?皇上开始说厨子比下蛋的鸡更能煎蛋饼,臣认为相比之下会下蛋的厨子肯定比不会下蛋的厨子高明。”

天启笑道:“你给朕找个会下蛋的厨子来朕就同意,但是你找得出来吗?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他们有他们的事你有你的事,他们不能来教书你也不能再去搞什么器械研制。不但你是这样原来跟随你的人都要解散了弄走,专攻理论方面的回博学院,专门搞试验的去觉华岛试验场,你就安安心心在上林苑教书。”

见倪元璐没有说话,天启轻声说:“为了避免那些军官不听招呼,朕会派内卫去维持秩序,谁不尊重你内卫就会记录在案,而且告诉他们将来回去后全部降级使用。你和你选去教书的人,朕会定期拨钱给你们,总不能让你们费了心得不到报酬。你现在就可以回去想一想该怎么培训那些军官,想一想该请哪些人去教书,马上朕就下旨通告这件事让各军区轮流派人来学习。请不到人你就亲自出马教书,真请到放心的人你就当个副校长给孙先生当帮手。”

倪元璐见事已如此难以挽回,于是说道:“臣回去好好想一想一定会让皇上满意的,不过臣还有一点不是很明白,就是为什么皇上不要臣继续研制武器和民间的器械了?这么几年来臣也做出了不少好东西,比起他们会写书的可能在写的方面要差一些,但是也不会差好多,请皇上开解免得臣心中不安。”

天启上下打量了倪元璐一番然后说:“你是一个生性豁达的人不会因为心中不安去伤害自己,不过朕还是会告诉你真正原因,免得你东想西想认为朕看不上你了。你的个人能力和运气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现在你的条件适合去做其它事,你到现在都没想通这一点说明你的思想已经落伍了,跟不上大明目前的发展速度。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朕要你先回答一个问题,就是你觉得目前大明最缺什么?”

倪元璐想了想说:“臣觉得目前大明最缺人,当然是有用的人。”

天启问:“你是怎么想到缺人的呢?”

倪元璐说:“这么一二十年来女真人和南方的土司还有其它地方不断叛乱,朝廷空有百万雄兵却拿他们没有办法,耗费了不少钱粮经常还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军队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究其原因就是能打仗的兵将已经不多了。军事上是这样民间事务上也是如此,地方官员捞钱的一个比一个狠,商家大户和王公勋贵们兼并土地一个比一个下手快,如果不是几年前皇上亲自定下一些好制度,臣都不敢想象现在大明是什么样子,可见民间事务上也缺有眼光的人。”

天启说:“那你想过没有,大明的人口有万万之数,现在还没有听过哪个地方有大明这么多的人,有这么多人为什么还会缺人呢?”

倪元璐想了想说:“只会种田吃饭的人和有用的人是不能比的。”

天启摇头说:“你这话不对,种田的人因为多所以你觉得他们没有什么用,假如全大明只有几个人会种田,那他就是大明的宝贝,什么将军尚书都不如他们重要你信不信?”

倪元璐一愣然后说:“这倒也是实话,只有几个人会种田那肯定尊敬着他们,不然大家都要饿肚子。”

天启说:“这就是物以稀为贵了,现在为什么大明会种田的人很多呢?因为大家要吃饭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去学习种田,学不会的人很可能就会饿肚子。我们现在要办个军事培训学校,这些将领不学习很可能就是吃败仗的时候多打胜仗的时候少,要通过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也就是说没有多大用的人是通过学习成为有用的人,你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倪元璐迟疑地说:“臣当然认同皇上的话,但是跟不让臣继续研制器械关系不是很大啊。”

天启说:“培养人才继而做出成果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在一开始我们需要一样有用的东西,就让有兴趣的人想办法去做,这些人包括粮食栽培的徐光启还有军备研制的你。你们做事根据的是你们的兴趣和一些偶然得来的灵感,这不是长久之道也不是可以大范围推广的,因为大明很大你们几个人不可能包打天下,需要无数像你们这样有兴趣的人去做这些事,在手把手教不具备可操作性后,总结经验用书来指导原理就是必不可少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12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