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205 官商同源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天启没有回答皇后的话,他将两个小孩身上的包布都解开,把两个人分别从头到脚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才对探进一个头的皇后说:“两人的身上没有特别记号,闻味道也闻不出差别出来,皇后你再检查一次看是不是这样.”

皇后被天启的举动搞得有些发毛,她在估计这两个小孩如果是别人的儿子天启会不会张嘴咬几口。她抱起一个看了看说:“小手小胳膊像是嫩豆腐做的,两条腿像是兔子腿,看不出有什么胎记。幸好包他们的包布一张是蓝色的另一张是红色的,不然搞混了就麻烦了。”

天启一拍脑袋,起身下了床说:“亏得你提醒,不然就不好办。”说完叫进一个在外面侍侯的宫女说:“去找两件朕的旧衣服,都要黄色的要快。”

等宫女找来天启的旧衣服退出去后,皇后紧张地问:“皇上这是要做什么?衣服颜色都一样混了就麻烦了。”

天启坐在床上小心地用旧衣服包起一个小孩,轻轻地说:“你也别闲着,帮忙包那一个,朕的意思就是要让大家搞不清楚谁是谁。”

皇后坐下后一边帮忙包一边迟疑地说:“分不清楚该怎么给张美人和冯才人说?就算改名字分大小也不好分啊。”

小娃娃本不大,天启两下就包好了然后轻轻绑住,拍了拍手说:“同一时刻出生本来就分不清大小,都是我们的儿子也不用分什么彼此,就不分了让他们同时当老大。一会儿你去给她们把小孩送回去,就说朕见了两个儿子心里高兴,决定两个都立为太子,朕用皇袍包住他们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因为衣服颜色一样所以分不出来谁是谁了,让她们跟朕一样平等对待两个人不要有区分。”

皇后想了想问:“这样行吗?”

天启轻轻说道:“有什么不行?将来孩子长大了两位都是他们的生母,你就是他们的嫡母,这样做对你也有好处。”

天启的话只能骗到张春英这样的老实人,她听了皇后的话开始还是有点不高兴,埋怨了天启几句说他糊涂,不过后来听说自己的儿子无论分不分得清都是太子,心里也隐隐有些喜欢。冯思琴很聪明是骗不过的,她知道这是天启故意所为但也没办法,只得苦笑了两声装糊涂,无论真糊涂也好还是假糊涂也好,反正宫里的矛盾暂时解决了,尽管结果有点让人意想不到感到好笑。

对信王、高攀龙等监政院送来的奏章,天启没有多表示反对,对他们分析的地方官员另有深意一说深以为然,不过对他们说的要行文训斥心中有不同意见,准备找个时间好好给他们说一说。

三天后的上午,天启来到监政院,来到监政院后刚好看到信王和刘宗周在争论什么。见天启进来都齐声恭喜天启添了两个皇子,对两个皇子同时出生一事也表示说是天意安排,表明上天让大明双福双喜。

天启说道:“你们和朝中其他官员的贺表朕已经看过了,看得出来大家都很高兴,证明大明现在从上到下都没有以前那种愁闷的味道了。开始你们好像在争什么,难道又有了新的情况?”

信王说:“是这样的,前几天我们进行了分工,臣弟的任务就是跟户部官员商议出一个税收新方案,方便配合大铁公司在全国开展业务。政务院的意思是两成税收朝廷占一半,另外一半留给地方用于组织人力物力,刘大人的意思是另外一半税收朝廷还是要管住,地方上要用时让他们详细写上用在何处,避免他们任意挥霍不知节俭。”

天启想了想说:“刘大人的建议有一定道理,信王反对有什么理由?”

信王说:“如果照刘大人那样规定,地方官员就没有了自主权,他们不会满意不说朝廷事务也会增加得更多。臣弟的意思是与其累了还讨不到好,不如直接明言这一半税收就是属于地方上的,朝廷只在大处上作个监管就是。至于说省里、各府县怎么分这部分税收,就让他们自己商议着办。”

信王的意思是准备把税收这一块分为国家税收和地方税收,朝廷得到的这部分用来办全国性的大事,比如说军费和造船等事。地方上的税收用来配合大铁公司各项业务,意思是有了钱配合起来也有干劲。天启想了想说:“具体怎么安排你们商议,既然成立了监政院就要发挥监政院的作用,再说谁有道理朕也拿不稳。假如你们商议不出结果就问问地方上的官员他们有什么意见,朕今天来主要想说一件事,就是平等对话的事。”

刘宗周奇怪地问道:“请问皇上,这怎么又跟平等对话有关了呢?难道又有谁在闹情绪吗?”

天启说:“没有人又闹情绪,主要还是跟各县那些佐官有关。朕看到你们的奏章里说要行文训斥各县县令,意思是责怪他们御下不严,朕认为似乎不妥。”

刘宗周问:“难道皇上说的平等对话是针对他们?问题是他们没说实话,这平等对话也够不上。”

天启说:“你们的分析只是一种分析,并不代表是真实情况,而且就算是这种表面的东西也是一种隐患。据说你们有分工,信王的分工是商议一个新的税收制度出来,方便朝廷和地方官员有能力配合大铁公司的各项业务。朕在这里表个态,凡是出了人或者出了钱的地方,今后公路收费时肯定会有利益分成,这种分成是细水长流型的收益,你们要给他们说清楚让他们多多考虑。你们几位的分工是什么?做得怎么样了?”

刘宗周说:“臣的分工是找到准确衡量一个官员能力的方法,现在还没有结果。徐大人的分工是针对具体事务定个细则,也许我们两相配合能够搞出一个衡量官员能力的好办法。高大人的分工就是安抚地方官员,对一个官员不能只安抚还需要训责,不然的话闹事不听话的人会越来越多。”

天启摇头说:“一边打骂一边说好话,对小矛盾可以这样解决,因为这就是忍一忍就过去的事,但是如果真如你们分析的那样是因为利益问题,那么安抚加训责这手段就不会有效果。朕的意思是直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回避也不怕解决不了,如此一来平等对话就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这是朕的建议,怎么做你们商议着来。”

信王等听了天启的话后大家商议了一阵,决定先行文对闹情绪的各县表明态度。就说让那些举人以从七品官职配合大铁公司,是因为大铁公司是皇帝亲自主持来各地修路的,因为情况特殊所以定的品级稍高但并不是对县里各佐官有歧视。如果还有人有意见就由都察院派人去各地询问情况,不安抚也不训责只是平等对话以理服人。

大家的想法是既然各县都是把利益要求藏在公平要求的下面,那么在知道朝廷会考虑从税收中给他们拨一些出来后,肯定就不会再有意见。谁知道万事都有意外,在南直隶一个县里,还真有一个县丞知道朝廷准备派员来以理服人后,要跟朝廷的派员理论一下。高攀龙听了很是诧异,在信王和刘宗周等人的劝说下决定亲自去跟这个不知进退的人好好谈谈。

九月底,高攀龙带人来到南直隶见到了这个县丞,这个县丞也姓高,由于跟人不好相处人们都不喜欢他。高县丞本来也是举人出身,在考了四次都没考中进士后就认命了到吏部报道请安排工作,当时的吏部官员见他仪表堂堂谈吐不凡很是赞许,恰好南直隶一个小县缺个典史于是就安排了他去。此人上任后兢兢业业做事,虽说嘴巴臭脾气倔但工作无可挑剔,干了十几年后升为县丞。

高攀龙一见此人的样子就知道事情不好办,大眼眶瘦脸庞双眼炯炯有神,帽子边露出的头发微微有些花白,一看就知道是个无欲则刚的主。来之前就从卷宗里仔细看过他的资料,一个考了好多次都考不中的老举人,一个快六十岁将要回家的老县丞,知道现在的年轻举人不经考试就突然窜到自己前面没有意见才怪。估计他也不是为了升官而是为了一口气,这种人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威逼利诱都不顶用最是难办。

高攀龙和气地问了他几句话,意思是朝廷已经知道了这里的情况,能不能就此算了大家方便,只要高县丞顺着说几句场面话也就没事了。谁知道高县丞不想就此罢休,不过他也给了自己的本家几分面子没说什么尖酸刻薄的话,他只是问了高攀龙几句:“高大人,既然朝廷要以理服人平等对话,那肯定是皇上想知道实情听到真话,下官就想问两句话,一是为什么要用年龄来限制官位品级?二是为什么要有两成的利润封顶限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35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