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018 月字关城(下)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熊廷弼说:“在宁远关后先横着建无数烽火墩,每三十丈建一个,然后顺着往后延伸几里全这样修上烽火墩,然后用砖土每两列包一座长城,只不过这长城是竖着的。不需要一次性建好,如有需要还可以建长些。”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倪元璐说道:“臣觉得很好,烽火墩里可以驻守人,父子、兄弟、同乡都可以一家一家的几家人住在里面,外面再包上砖土墙天再冷也不会冻着。敌人即便是攻破了宁远关城也对这几十条竖关没辙,竖关分为几十节敌人啃一节还有无数节,就算他想从两城之间过,地上是深坑还有水他骑马也过不了,还得被两边的人交叉射击,皇上这法子真妙。”

天启说:“两城之间的取土坑里灌水可以养鱼虾还能防火,但冬天就会冻上马还是能过,应该每隔一段就在地上打上石桩,人过马不过。”

高第也兴奋地说:“这样修的好处还有两个,一是不用一次就修好,可以慢慢修;二是管粮不给饷朝廷的负担就低,让所有人一天修城练力气一天练攻防操练,免得十几万人吃饱喝足了没事干。”

孙承宗说:“如果敌人攻破宁远关占据不走,这些竖关也足以跟敌人对峙,争取到时间我们就可以用大炮来跟他们说话,不过最好还是尽力坚守住宁远关,把这些竖关当做可防守也可住人的兵营吧。”

天启说:“既然大家都没意见就这样说定,具体细节你们慢慢再推敲。孙先生回来了前方需要人去督师,你们军机大臣商量一下谁去?朕倾向高第去。练骑兵和车营需要四个人,朕的意思是黄道周和卢象升算两个,另外两个孙先生推荐两个前方将领,看文职武将和武职武将谁厉害。熊廷弼专门负责修宁远关,王化贞专门去联络蒙古插汗部的林丹汗,事办好了你们两个官复原职,办不好就别回来了自己挖个坑把自己埋了省事。”

大家都起身答应后孙承宗望着天启说:“皇上,你为什么点名要高大人去呢?”

天启说:“军机处四个人,孙先生你和王在晋王大人过去有隔阂在一起谋事朕比较放心,有不同见解和不同行事风格的人都同意的事才是可行之事,一人说话其他人都附和的现象不利于解决问题。你们有了不同意见英国公可以居中抹稀泥,他适合做这个,剩下的只有高大人了所以让高大人去督师,再说高大人脾气好也比较听话。”

听了天启的话众人都无语苦笑。天启对高第说:“高大人,虽然你是督师但也要多听前方将士的意见,一个好的部署,要同时得到前方实施者和后方谋划者的一致同意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当然,如果是军机处下了命令,就必须要求前方的人立即执行,任何人不管他地位多高、资格多老、职位多大、能力多强,告诉他如果不听命令朕会将他捉拿回京埋了。”

天启给高第说完了又对其他人说:“你们准备准备三天后都走,朕有事先走了,这里一切交给孙先生了。”

孙承宗说:“臣定不负皇上重托。”然后和众人一起起身恭送。

天启走后孙承宗呆呆的坐了好一阵,看大家都盯着他他没头没脑说了句:“几年没见,皇上喜欢埋人。”

王在晋也自言自语的说:“竖修好几里,还一修几十条,是不是都疯了?”

杨涟刚刚拿到皇帝赐给他的房子就急急忙忙地把栖身于客栈中的妻儿老小接了过来,房不大只有五进三院外带两个花园。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一开始见他被押送进京就急得不行,变卖了家产一路追了上来准备陪他一起到北京申冤,后来追上他时才知道皇帝下令改押送为护送,大喜之下先行到京住在一家客栈里,现在有了房子一家人高兴得不行,两个女儿跟三个粗使丫头忙着打扫清洁,两个儿子正忙着替父亲四处拜访和回访故旧和同僚,生活有了新气象让杨涟的心中热乎乎的,一年多来因受到委屈而烦闷不已的心情终于宁静了下来。正在他心情大好在前院走来走去准备赋诗一首以作纪念时,一高一矮两个小太监找到了他家,高个的那个问道:“请问这是左副都御史杨涟的家吗?”

杨涟开了门说道:“下官正是杨涟,请问公公有何事?”

矮个的太监上前说:“皇上口谕,宣左副都御史杨涟立即入宫靓见。”

杨涟连忙跪下说:“臣杨涟遵旨。”

高个的太监扶起杨涟说:“杨御史,这就走吧。”

杨涟跟闻讯出来的妻女交代了几句就跟两个小太监进宫去了,三人坐了一段路的轿子又下来走路,进宫后没有去乾清宫而是左转经过六科廊出西华门顺着护城河来到了崇智殿外,远远的就见十几个太监正在太液池中不断地潜下去又浮起来,此起彼伏甚是热闹好象在捞什么东西。天启跟贴身太监谈敬在岸边比划着什么,听人禀报说杨涟来了天启转过身来,等杨涟见过礼天启对谈敬说:“再捞一个时辰,捞不了就算了。”

谈敬说:“皇上,奴才亲自去试试。”

天启点了点头就招呼杨涟跟他进崇智殿,天启坐在一张木椅上对旁边的小太监说:“叫他们都过来。”小太监答应了转身出去。

天启问杨涟道:“杨御史,知道朕叫你来做什么吗?”

杨涟说:“回皇上的话,臣不知道。”

这时小太监领进五个人来,待五人见礼后天启对他们说:“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魏大中,传闻因为你们六人是清廉之人,所以才会被魏忠贤陷害,朕现在有一件大事需要你们去办,这件事异常重大可以说是关乎大明国运,做这件事的人必须要合乎三个字,就是忠、廉、能,你等自认是否合乎要求?”

六个人互相看了看,杨涟上前说:“回皇上的话,臣等读圣贤书,对皇上忠心耿耿从不贪财索贿,皇上有事臣等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其他人也面色庄重地点头。

天启说:“国家现在内忧外患不止,朕已经让信王主管政务院,孙承宗先生主管军务院,他们都是朕信任的人。现在朕脱出手来管吏治,希望你们是值得朕的信任的人。”

左光斗说:“不知皇上准备从何处入手?”

天启说:“朕认为一个官员只要做到两点就是合格的官员,一是公平二是廉洁,公平的问题目前正在想办法,先抓官员的廉洁问题。”

左光斗说:“皇上,恕臣直言,如果贪腐行为不多的时候抓廉洁问题,严刑峻法能够威慑住一批人,但现在贪腐之风横行肆虐,有的地方已经是无官不贪甚至以贪为荣,到时候因为贪官太多杀无可杀抓无可抓怎么办?”

杨涟怒道:“左共之!你怎么这么前怕狼后怕虎的?遇到贪官有一个杀一个有一万个杀一万个,贪官杀干净了国家才能太平。”

天启微微一笑说:“朕说过贪官就必须要杀了吗?你们是不是太性急了些?”

杨涟和左光斗都奇怪了,怔怔地望着天启,心想:“不杀贪官你反什么腐败啊?拿我们寻开心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41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