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285 四会之说(下)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刘宗周的话让大家心中生出那么一点无力感,不过也只是一点点而已,大家都知道先进的武器人人都喜欢,没有谁有了威力大的火枪火炮不去用反而用威力小的枪炮,正是因为这种不断追求大威力的心理后代子孙才会最后一起同归于尽.

武之望说:“是不是刘大人说的那样还不一定,刘大人就说说为什么这世上没有鬼神呢?那个神秘的山洞和那些奇怪的字又是怎么回事?”

刘宗周说:“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这问题,刘侨刘大人曾经说到个磁石说法让我感到有一定道理,这磁石和铁之间没有看得见的联系却能够相吸互动,那么照此而论会不会有什么东西跟我们人有特殊联系而我们也看不见呢?这种联系有的好有的不好,就好比皇上的病一样,皇上生病了跟黄玉保持一定距离就会好转,但听说有人因为离黄玉太近而头晕呕吐,这其中的关联也许我们的后人才能够明白。”

武之望想了想说:“其实刘大人的那个四会之说我以前也听老人说起过,不过我没有放在心上,你们想啊几千上万年为一会,四会就得十万年乃至数十万年,谁又有那么长的寿命来记载这些事?由此可以说四会之说肯定是骗人的。刘大人说你不信鬼神,要用四会之说来解释奇异的现象,这个我不反对,不过你能不能具体说说四会之说跟这些文字和山洞有什么关系?我只知道黄玉在地眼中获得了力量治好了皇上的病,这又怎么解释?”

刘宗周说:“武大人别急听我慢慢说来,开始已经说到后代子孙因为武器威力太大互相攻杀所以同归于尽,反过来也可以说每一会的人同归于尽时当时的技术都比现在先进得多,否则的话凭现在的长矛刀盾还做不了那样的事。”

武之望想了想缓缓点头,刘宗周继续说:“假如在某个时候他们已经发明了像磁石应对铁器一样用看不见的联系来杀人的武器,那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一是同归于尽二是深埋起来永远不用。我一直怀疑哪个神秘的山洞里就埋有上一会的人留下的危险武器,他们怕后代子孙轻易使用这种巨大威力的武器所以深埋在地,并且刻上他们的文字来警告后人,这也是我说这些是文字的原因。”

见大家都点头,福王说道:“刘大人的假设有一定道理,但这又产生了几个问题,一是既然他们已经刻上了警告文字还深埋在地,后来的子孙怎么又会死光呢?二是刘侨他们是在山洞里发现的石鼓,而不是在地下深处深埋,这又怎么解释?三是我曾经听几个泰西人说过,说我们的文字是象形文字,他们那些什么表音文字才是发展趋势,既然如此上一会的人怎么到最后用的还是跟大明的文字一样,而不是泰西人那些弯弯曲曲的文字?”

刘宗周说:“人都是好奇的,越是警告越会有兴趣去看,或者说到最后你不用总有别人用,所以说技术发展到最后所有人全灭亡是天意没有办法躲过,唯一的办法就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要再发展了,孔子说过万事过犹不及是很有道理的。深埋在地下的东西因为沧海桑田的变化上升到山上这一点也不希奇,至于说泰西人的文字和我们的方块字哪个好我不能准确说,但我知道泰西文重点在音也就是听,我们的方块字能听而且字面上还有意思这就比他强。”

武之望这时说:“我知道刘大人的意思了,刘侨他们找到的地眼是上一会的人埋的危险物,正是因为其危险所以很多村民才会在触动后全死了。那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也理解不了,也许是在发出看不见的光线或者听不见的音波,这黄玉恰恰是可以吸收那些看不见之物的绝好器皿,吸收几天后拿回来刚好给皇上治病。”

刘宗周说:“我开始也没有这么想,后来听刘侨说了地点后特地去借了那一带的地图,发现从都江堰到江油的那一线的山很诡异,纯粹是排成一条直线,你们不觉得很奇怪吗?是谁有能力把好几座山排得那么整齐?”

见刘宗周越说越邪天启不由得有些奇怪,心道刘宗周不是这样的人啊,一贯严谨的人怎么突然变得凭想象论事了?后来见了信王脸上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天启明白了刘宗周的意思。刘宗周知道天启病重时宫里有些传言,这传言对信王很不利,刘宗周知道天启已经知道了这些传言,也知道天启从不相信鬼神,他想用这种有些虚无性质的四会之说告诉天启一切都有天意,生重病又好了是天意,假如一病不起也是天意,天启不在了信王是否会取而代之也是天意。

天启想了想说:“今天一件事是看刘大人能否认识这些字,既然刘大人不认识我们就不多耽误工夫了,现在我们说第二件事,就是你们都说说这大明的天下到底是谁的,这也是朕今天请几位王叔来此的原因。”

见天启问起天下的归属,刘宗周心中不由得长叹一声,心道这皇上看着大度但在皇位的问题上还是容不得别人冒犯,不知道会不会因为那些传言对信王怎么样,因为一个传言使得两兄弟生了瑕隙就不好了。武之望这一阵一心只想着医学院中的事还有天启的病情,没有听到什么传言所以对天启的话感到莫名其妙,福王、瑞王等人因为身份原因更是不敢轻易说话,信王也是面无表情在沉思。

天启说:“今天高攀龙高大人没来,还有徐光启徐大人也没来,信王和刘大人回去后给他们两位说一下朕的这句话,让他们好好考虑,并且要所有在京官员都写一份认识上来。朕先声明一下不想看那些歌功颂德的话,有要内容有理由,因为这是涉及到大明千秋万代的事,可以让他们换位思考,就是假设不是大明臣民的身份来分析大明的天下应该属于谁,或者说以大明臣民的身份去看泰西等外国,分析其它国家的天下到底是属于谁的。”

大家一听都起身告退,天启对信王说:“听说朕病了时信王也病了,你不要太累了要学会用人,为兄性懒大明的江山还需要你帮为兄照看,几位王叔也一样。”

天启的话一被传出顿时就引起京中官员的热议,都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意思。一般说来自然灾害和皇帝的疾病都应该算在天意的头上,属于皇帝德行不够等原因,所以一旦事情平息皇帝都应该敬天谢祖顺便赏赐臣下安顿民心。天启的病刚刚一好就要大家说清楚天下是谁的,不但要说还要白纸黑字写下来,这就有点违背常理,不但其他臣子,连军务院和政务院以及监政院中几位大佬也莫名其妙。

两天后连皇后都听到了消息,担心是不是天启还在病中而且病糊涂了,于是带着精通医术的陈明珠陈选侍来看望天启。两人带着几个宫女太监来到乾清宫,进门就发现一群小太监在院子里挖的挖坑搭的搭架子一顿乱忙,皇后一边叫人进去通报一边看这些人在瞎忙些什么,会不会是皇上又有什么新玩法。只见一群小太监正被一个手拿图纸的老太监指挥着做事,看来还是预先谋划好的要按图施工。

天启知道皇后来了急忙叫谈敬迎进来,皇后一进屋就看见屋里也变了样子,什么桌子床啊等家什都撤走了,地上半边铺了一层厚毯,还有几个一样大的木箱零乱地放在边上,想必是正在指挥人做什么,听说自己来了那些太监离开了。天启见皇后进来就说:“你们来了正好出出主意,这里太乱我们去其它屋里说话。”

进了另外一间屋大家都坐下后皇后问:“皇上这又是要做什么?”

天启说:“朕这次生病算起来虽说是其它原因但也算是缺少锻炼,平时就是跑个步动动关节什么的,缺少出汗的机会。朕现在准备在院子里和屋子里都做上些有助于出汗的器具,下雨刮风出大太阳就在屋里练,天气好时就在外面练,原来在武成阁里面也摆了些器具,不过一来是离乾清宫太远二来也不齐备,所以要在这里多做一些。”

皇后听了不好说什么,陈明珠却开口赞同道:“皇上这样想是对的,人的经脉是在不停运转的,有毒有害的东西多了排泄不及就会停留在身体里,这时候如果出些汗就可以把残留的有毒有害物顺着汗水排出去,神医华佗当年就创立了五禽戏,用意就是让老年人活络筋骨年轻人流些汗水,达到益寿延年的功效。”

天启说:“还是陈选侍知道得多,你们没事了也可以来这里练一练。”

陈明珠摇头说:“皇上确实需要有人跟你一起练,但绝不能是我们这些女子,一是男女体格不一样练到位的要求也不一样,二是跟稍微强点的人一起练才有劲头也才能进步。”

天启听了心中一动,想了想说道:“现在先不说这件事,本来说下午去坤宁宫打麻将,你们上午就来是不是有什么事?”

皇后说:“听说皇上要大臣们写认识,要他们说清楚天下是谁的还不准敷衍,臣妾想问问到底是什么原因。下午人多不方便问,所以上午来先问清楚心中有个底,皇上以前不是这样子的这样做让人奇怪。”

天启想了想笑道:“你是不是觉得朕病糊涂了?所以叫个医生来看一看?既然如此就来看一看吧。”

陈明珠也没有客气,挪动椅子到前面然后伸出手抓住天启的手仔细把了把脉,又看了看天启的面容和眼皮和耳后,然后说道:“皇上的病确实是大好了,不过还是没有好彻底。”

皇后一听大惊道:“为什么没有好彻底?有什么办法没有?”

陈明珠说:“据说武大人诊断皇上的病是双脉双魂,看来确实如此,依臣妾看来是皇上本是少年心性又要谋划国家大事引起的,白天能压制晚上却分离,时间长了就有了这双脉双魂之病。在黄玉的帮助下运转气息调理确实能压制,但是也只是压制而不能使其融合,就好比水和油虽然倒在一起其实也是分离的,一旦燃起来更可怕,只有搅和让其混杂在一起难以分开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22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