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432 自由平等(下)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高攀龙听了天启的话心里大不以为然,他说:“皇上,臣曾经听那些泰西人说过什么自由平等,他们的话完全是站在他们国家立场说的,对大明有百害而无一利万不可行啊。”

天启问:“你觉得有哪些害处呢?”

高攀龙说:“圣人说君君臣臣安守本份,这样一来才会各尽所责相安无事,假如所有人都平等了那么谁去做那些劳累而且收益少的事呢?现在皇上是万民之尊,各级官员依品而随左右,治理天下才能得心应手,假如每个人都一样谁指挥谁呢?那样一来大明不是全乱套了吗?所以臣说自由平等之说万不可行。”

天启点头说:“高大人多虑了,朕并不是说现在就要让所有人做到平等,真要这样也不现实,正如高大人所说真要做到平等,那些危险、劳累、枯燥乏味的事谁去做?朕的意思是这是一个趋势,我们可以向这个方向去做,什么时候可以实行到哪一步我们就一步一步地去实行。就比如说坐船过河,到了河边是不是就该下船呢?但是在河中央那就不能下船因为我们还没有靠岸,真到了岸边时就算不想下船也不可行了。”

高攀龙想了想问:“皇上说是个趋势,那么请问皇上是怎么判断这个趋势的?前一阵刘宗周刘大人说民选官是一个趋势,他是分析历朝历代的任命官员过程分析出来的,皇上是根据什么分析出平等与自由是大明发展的趋势呢?”

天启说:“朕也是通过对以往和现在的分析得出来的见解,这大明该如何发展看似千头万绪其实只要搞清两个问题就行,一个是朝廷该怎么安置每一个人,第二个是朝廷该怎么定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朕通过对古代和现代的比较,通过对大明以及大明之外的比如泰西等国的了解,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要让大明的每一个人越来越自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平等,这才是大明发展真正应该遵循的原则,因为这是从古到今发展的趋势。”

高攀龙问:“趋势真就那么重要吗?”

天启点头说:“是的,你看大江大河里的水,从西向东以千军万马之势滔滔不绝而过,这不是人可以轻易阻挡的,历史的趋势也一样,他聚集了古代先贤的意志也代表了后世子孙的需要,我们当代人仅仅起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这些猛人都做不到改变这种趋势,朕的文治武功都比不过那些前代君主,更不敢螳臂挡车逆历史趋势而行了。”

高攀龙点头说:“皇上说得对,确实不能逆流而动,不过臣还是不知道皇上是怎么分析出这种趋势是平等与自由。”

天启说:“行,朕先试着说说高大人看可分析得对,高大人可知道有人把域外之人称为番帮?这番帮可以分为生番和熟番,据说熟番只是对我大明有防范之心但也通理明事,就算有冲突互相杀戮一番也就罢了。而生番就不一样,生番对我大明没有天生的敌意,但是一旦杀了人还会把人煮了吃,不知道高大人听说过没有?”

高攀龙想了想说:“熟番因为靠近我大明久受圣德影响,所以能明理明事一些,生番就是在深山老林里像野兽一样过活的野人,他们只求得个肚子饱自然会做那禽兽之事。”

天启摇头说:“高大人应该从小就读过《千字文》,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叫‘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说从火帝人皇起人们才开始学文字和穿衣裳。在远古时还有燧人氏之说,说燧人氏开始教导人们用火煮熟食吃,那么在燧人氏之前是不是人们都在茹毛饮血呢?通过这些话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都是不通文字不穿衣服茹毛饮血吃生食过活的人?那么他们跟现在的生番有什么区别?”

见高攀龙听了默不作声,天启继续说道:“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祖先也是人吃人的,那时候自然条件差我们不怪他们不知礼,不要说以前就算是现在人憋急了也会吃人的。唐朝张巡守城和前几年贵阳被叛匪围困,据说都有过吃人的事,事急从权也不能多怪他们。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在远古时候个人的状态是什么?人与人之间又是个什么关系呢?”

高攀龙想了想说:“按皇上所说当时的人肯定很忙,成天忙着打猎采野果子吃,人与人之间关系也是很紧张,自己人就不说了有矛盾的人看不顺眼说吃就把他吃了。”高攀龙说完后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不禁露出笑容来。

天启说:“这些我们先暂时不说他,我们再说到了周朝,当时虞国有个叫百里奚的大臣,就是最后被秦国用五张羊皮赎回的那个人。当虞国被晋国灭了后百里奚和虞国的国君都当了晋国的俘虏,最后成了奴隶,秦国国君爱惜他的才能最后把他赎回命他为相。高大人请看,这时候打了败仗被抓住后最多是当奴隶,而不是像远古时期被煮了吃了,这是不是一种进步呢?”

高攀龙点头说:“确实如此,吃人总是不好的。”

天启又说道:“远古时抓住俘虏就是宰了煮了吃,周朝时就拉去当奴隶,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实要近一些,从不共戴天到可以和平相处。不但如此,周朝的人可以不用成天只忙着去找吃的,他们可以读书、做工、经商,说明他们比远古时期的人要轻松得多。再说用人方面,像刘宗周刘大人说的那样最开始满意的人少,就算曹操那样爱惜人才的人都要看中门第,普通人要想做官为国效力那是难如登天,现在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科举中第做官,是不是更平等呢?”

高攀龙说:“皇上就是从这些得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人的自由是国家发展的趋势?”

天启说:“是啊,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任何人假如不自量力要去扭转这种趋势,必将会碰个头破血流。我们开始讨论的是为君之道和为臣之道,什么是明君什么是忠臣,最开始说明君就是纳谏和爱民不加赋,忠臣需要用时间来考察,现在看来都是错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无论是君主还是臣子,都要以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为标准,这标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个人的自由,高大人以为如何?”

高攀龙到这时候终于明白天启叫他来的意思了,天启想从根本上否定东林当的观念,就是不以是不是纳谏和不加赋作为标准来衡量皇帝的行为是否正确。天启的意思是要以是否平等自由为标准来互相监督,也就是说要把实行了几百年的臣子规劝君主的规矩改过来改成互相监督,真这样的话东林党就不能置身事外了。

在以往,臣子尤其是都察院里的言官其任务就是监督皇帝的言行,他们首先就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随便发言,就算被皇帝打一顿也不怕据说还能增加知名度。现在成了互相监督就是站不到制高点上了,大家不以某个人说话为原则,而是以某个道理为标准来监督对方。

要放在以前肯定是个好事,因为大家都一样就没有人有特权皇帝也不例外,现在的情况是天启不管事你不好抓住他的把柄,都察院的大小官员天天都要说话做事,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误。以前是皇帝说话做事被很多不做事的人看着,现在是不做事的皇帝把做事的大伙盯着,这就是主客易势了。谁到知道做得越多错的可能就越多,最不会出错的就是不做事的人,你总不能每时每刻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地过每一天吧?真那样当官还有什么乐趣?

高攀龙想了想说:“皇上有此要求臣自无不遵之理,以往那种臣子成天盯住皇上准备劝谏也不好,都遵循一个原则互相监督也是好事。不过皇上说的以平等自由为标准臣还要回去仔细想想,真得到大多数人同意臣先在报纸上公开,让天下所有人都明白皇上的胸怀坦荡。”

高攀龙走后天启高高兴兴去坤宁宫去了,东林党的首脑人物被自己说得要回去仔细思考,而且没有用皇帝的身份进行压制,这确实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有了高兴的事怎么不在自己人身边得意一番呢?

到了坤宁宫发现好多人又在一起打麻将,大呼小叫的真有些忘乎所以,见天启来了赶忙有人起身相让,天启一屁股坐上去就开始摸牌。这一桌是皇后、冯思琴坐上下手,对面坐的是龙舟会上得了第二名的卫笑兰,天启说:“难怪你们敢跟冯思琴打麻将,原来是刚刚发了一笔。”

皇后说:“看皇上脸上带笑,有什么好事情啊?”

天启想了想说:“刚刚跟都察院高大人交换了一下意见,决定今后大家平等相待互相监督,免得以后那些官员老盯着朕的不是,今后啊朕也要盯着他们的不是让他们也不自在一下。”

冯思琴见皇后没再问,于是说道:“皇上让臣妾协助皇后管理宫中事务,上午又听人说乾清宫守夜的人睡不安稳,建议是不是请法师来做场法事,皇上准备怎么办呢?”

天启一拍额头说:“哎呀,一忙就把这事给忘了,空了一定去解决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36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