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329 将计就计(下)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老人的话让卢象升相信了一半,他相信确实有牧民没多余粮食吃,但他也相信这老头跟抢劫林丹汗的人有关,自身境况不是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糟糕.开始老头说有人吃过朝廷送给林丹汗的酒和糕饼,卢象升知道朝廷两次送给林丹汗的东西都被人抢走了,吃东西的人就算不是抢东西的人也跟这些人有关。

看了看帐外老头骑来的瘦马,想起古北口外的古道还有正猛烈刮着的西风,加上现在已经是下午,斜照的阳光将营帐的影子拉得老长,卢象升觉得元曲有时候也写得很逼真。只不过现在关外站满的不是断肠人而是饿肠人,少了些诗情画意多了些残酷现实,而更残酷的是自己没办法给他们哪怕是一丁点帮助。

卢象升对老头和少年说:“我没有接到通知要开关跟蒙古诸部互市,朝廷也没有运送来任何东西可跟你们交易。林丹汗派来的人确实在我们这里没有走,但他们是来押运大明天子送给林丹汗私人的礼物,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有走。你们如果不相信可以在外面看,但不得靠近长城两里内,因为说不准哪门大炮会走火伤人。”

老头听了卢象升的话已经有些相信了,但他还是说道:“插汉部的人一直在这里,让我们怎么相信你说的话?”

卢象升说:“他们病一好我立即就让他们走,估计不会超过三天。”

老头和少年出去后跟领头的说了经过,还说最多三天林丹汗的卫士就会被赶出来回去,大家都有些相信了是被骗,经过商议决定在这里等三天看究竟,谁知道没到三天就听到突如其来的坏消息后作鸟兽散了。

其实造谣说朝廷跟插汉部悄悄互市换物的不是别人,主谋者恰恰正是林丹汗本人,十天前他就不断派人在到处宣扬这事,为的就是把当地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事上他好从中利用。抢劫的人也正如林丹汗分析的那样是喀喇沁人,领头的达来台吉正是跟速不的当年商议好一个在内一个在外的人,他们听到这消息后立即就愤怒了,不但自己作准备还叫人通知几百里外的土默特人。

土默特人离得远没有抢到东西,但他们不是很缺粮食所以不是很愤怒,只有趁插汉部衰落时捞一把就走的心思。当年插汉部为什么离开大家都不是很明白,毕竟过了那么多年谁说得清楚?但大家都不是傻子,插汉部在林丹汗的带领下又西迁回来的意思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尤其是有人问林丹汗为什么不全力抵抗女真人时,林丹汗解释说要让大家知道危险才会随他西归,这话被土默特人知道后就记在心里。

因此抢到东西的喀喇沁人比没抢到东西的土默特人更气愤,几百石粮食跟大量的交易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喀喇沁的达来台吉见来的人众多就想好一石二鸟的主意,一是把插汉部换来的东西全抢回去,二是自己再跟明朝方面换一些东西。当然他们也想一石三鸟或者四鸟,就是说进长城大抢一番或者占领古北口后兵临北京城下谋取更大利益,不过看到长城上乌压压的明军和黑洞洞的炮口,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准备还不充分。

现在明军否认有互市这事,而且言词凿凿容不得人不信,大家都知道被骗了感到很倒霉。谁知道天下的事没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众人在古北口外被寒风吹了还不到两天,就接连不断接到消息说自己的部落受到了攻击。

林丹汗见轻松地将喀喇沁人及其盟友调动了,其注意力也被吸引在古北口外的长城边,当机立断把暗中集合在一起的人马分成两部分,同时扑向东西两个方向。东边约三万人顺小滦河而下向东直到大宁、凌源附近,将在其中的喀喇沁人全部俘虏走,牛羊马匹一头不剩全部没收。而且他们还不是一次行动就完,而是由西向东再由东向西反复清理,好多人刚刚从原来藏身处出来就被发现,所以被清理得很干净。

西边的行动动用的人更多,林丹汗亲自出马率领七万人马分数路直插独石口到大同一线,只是顾忌明军的反应离长城数里就不再向南,而是滚动着由东向西一轮一轮地梳理。用林丹汗本人的话说就是向明军学习的涤荡之法,穿插到位的人马对当地人起隔离和限制作用,最东边的部队由东向西驱赶人群牛羊,到了一定数量就派人向北边送去,士兵们就一直向西到新位置驻守,等另外一批人再次梳理过来。

如此一轮一轮地梳理搜索加滚动前进,没多少天就把上千里地搜刮得干干净净,最后一直到阴山下才收手。这一番突然袭击让喀喇沁人和土默特人损失巨大,如果说原来大家还对林丹汗有一定认同,现在大家对他可以说是彻底失望。蒙古人在草原上有很强的存活能力,因为没有预料到会有如此强的力量搞突然袭击,所以很多小部落和小股士兵都选择逃跑保存实力,等追踪而至的土默特士兵回来时,一路也找到不少族人。

林丹汗的风格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他知道土默特人在后面追击,于是将俘虏的牛羊人口向北遣送,同时抽调集中人马在大青山和大黑河边设了埋伏。土默特士兵追敌甚急没有提防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损失了几千人后伤心南下到长城边上,然后西渡黄河投奔鄂尔多斯部去了。

却说喀喇沁部的达来台吉见自己中计,知道明刀明枪跟林丹汗硬拼不是对手,只得收拾残余的族人向南靠拢,想进边墙在朵颜部暂时存身。朵颜部的速不的跟达来台吉本来就是亲如一家的兄弟,知道兄弟的景况后亲自来找蓟州巡抚王化贞,再次提出打开边墙放人进来的要求。

此时已经是二月下旬,王化贞已经接到朝廷的命令说允许打开边墙放人进来,但是有两个条件,一是进来的人只能进古北口到两河口这道边墙,而且是只能在滦河以东栖息修养,就算偶尔过了滦河也不能靠近遵化、蓟州一带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喜峰口到两河口这道边墙不允许随便逾越,假如真要进来不得带武器,因为这里是和平示范区。

速不的接到通知后顾不得那么多急忙把达来台吉接了进来,大家说起遭遇除了抱头痛哭外就是清点人马,清点完后才惊异地发现现在能动刀的不超过两万人。如此说来就算把所有朵颜人都集中起来也跟插汉部没得拼,何况还有明军的限制这一因素在里面,两人商议了几天决定暂时蛰伏待机,一边休养一边寻找土默特人看他们现在的遭遇怎么样。

就在古北口外的蒙古人接到家中被袭纷纷离开时,大总兵卢象升将林丹汗的卫士队长还有他那三十个随从叫了过来,见他们中有的人还满是病容的样子,卢象升点了点头缓缓地说:“我知道有很多种草药有奇特效果,一般人只要一喝就会全身发热像得了风寒一般,不知道你们喝的是哪一种?”

卫士队长一听大惊,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地说:“不知道将军说的是什么,我们这几个兄弟都是真得了风寒并没有喝你说的那种药。”

卢象升说:“无论是真风寒还是假风寒都不重要,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古北口外已经没有人了,就算有那么一两个都不对你们这些人构成威胁。我见你们一个个精神头都还好就不再留你们,赶快拉上皇上送给林丹汗的东西回去吧。”

卫士队长一听就说道:“多谢将军的款待和大明皇上的礼物,在下马上就走。”

卢象升说:“我有两句话想让你们带给林丹汗,一是我们不管他现在正在做什么,也没兴趣知道他将会做什么,但是蒙古人最好不要太靠近长城。从隆庆和议以来我们双方都很多年没有过大规模战争了,希望林丹汗珍惜来之不易的境况。第二句话还是带给林丹汗的,给他说用兵之道有正有奇唯独没有做了不认帐,用计可以但别把我们当傻瓜。”

卫士队长知道这是卢象升在暗指蒙古人偷袭大凌河哨堡的事,心道这事跟我无关你说得再多也没有用,嘴里说道:“在下一定把将军的话带给大汗。”

二月下旬的北京军务院里,天启正在一边看前方带回来的消息一边跟孙承宗商议,天启问道:“现在喀喇沁人和朵颜**都进了边墙,土默特人也西渡黄河到了鄂尔多斯,林丹汗抢到那么些牲畜和人,恐怕要报大凌河边的一箭之仇有些不容易了。先生你说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是亲自出马对付蒙古人还是想办法让他们内斗?”

孙承宗说:“林丹汗虽然抢了那么多人和牲畜,但大多不是真心依附,其亲密程度还不如喀喇沁人和朵颜人亲密。我们现在只能观望不能轻率向他动手,否则的话反而会使他们团结得更紧密,毕竟我们跟他们不是一族。”

天启说:“要不在辽东的行动暂缓,让皇太极抽出手来牵制一下插汉部,免得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

孙承宗说:“辽东的行动不能停,一停下来不仅仅是士兵有疑惑,那些一心向着大明的百姓恐怕会失望,还是先等等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97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