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399 退出义州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义州城内,东北军区督军熊廷弼和总兵满桂还有许成名默然而坐,都在看着皇太极的这封有示威味道的信发呆。熊廷弼以前是一个脾气火爆的人,满朝文武除了他看得顺眼的人外,其他人他谁都不服,但他看得顺眼的几乎没有,所以他犯了事以后没有人替他说话差一点儿被砍掉脑袋,经受过这番挫折后他也变得不肯多说话。满桂是蒙古人本来就是行动多过语言的人,许成名是从贵州新来的地皮子没踩热还不敢乱放肆,所以三个人都不怎么多说话。

熊廷弼看了看许成名的衣服说道:“鸭绒做的衣服暖和不?”

许成名说:“比棉花暖和跟羊皮差不多,但是比羊皮袄薄些穿在身上利落。”

熊廷弼点头说:“既然暖和我就放心了,我就担心衣服不暖和把你的人全冻僵在山上。”

许成名说:“这是皇上特意给的,为的就是冬天打仗时好套甲,有暖和的衣服和趁手的武器,我们完全可以把两边的山上全驻扎上人,让皇太极寸步难行,为什么只守西边不守东边呢?”

熊廷弼说:“这是军务院的命令你执行就是了,只要敌人不来进攻你就守在山上,敌人如果进攻你就慢慢地退,你在山上他在山下路都挖断了的不怕他上来。”

见熊廷弼不说原因许成名只得应承下来,满桂这时候说:“既然皇太极中午就要攻城,城中的兵也撤得不多了,熊大人现在就跟我一起走吧。”

熊廷弼摇头说:“先不忙,皇太极既然要先礼后兵,我就再拖延他一阵再说。还有四天才过年,我怕他沿东边走给你们带去麻烦。”

满桂说:“我看城外的女真人不过两三万,可能皇太极还有人没有到齐,他如果沿东边走不靠近西边的山,那他的部队就是一字长蛇阵。我想他不可能不先清除许总兵的人,轻率地把他自己的一字长蛇阵摆在我们随时能发起攻击的山道里。”

熊廷弼摇头说:“我给他回一封信,不要让人笑话我们不懂礼尚往来,离过年还有四天能拖一天是一天。”

接近正午的时候,皇太极接到义州城里射出的回信,信中熊廷弼说大明朝廷已经作了巨大让步,军队也是一退右屯再退大凌河三退到义州,足见大明爱好和平避免争斗的诚意。而女真兵先是攻占皮岛继而又在金州杀我大明将士,现在占取锦州后又兵临义州,一副好勇斗狠的样子让人齿冷,不知道女真人有什么目的。假如皇太极真要这义州城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请先停止攻城并说明真正意图是什么。

见熊廷弼说义州也可以相让,皇太极立时就有点糊涂了,右屯、大凌河堡、锦州等地明军都没有真正跟自己硬拼过,跟以往死拼到底的风格相比就像换了一群人,这其中必然有诈。按书上说的例子说这种且战且退的战术多半是想诱敌深入,难道明军是想一步步把自己诱如圈套里消灭,皇太极有些疑惑了。明军的实力是有提升,但时要想把八万女真兵全部歼灭还是没有可能,除非自己钻进最不利的地形里。

皇太极看了看眼前的义州,在看了看义州城两边身旁的山,他心里有了一定的盘算。根据情报说东边山上没有发现有人,现在正是冬季山上的雪地里没有发现人的脚印,说明明军根本没有在东边山上驻守的打算。西边的山上是明军经营了几年的地方,所有上下山的路都被人为破坏,截断地截断削平的削平,整座山沿线从外面看就像一条实心加厚型长城,没有一条可以走上去的路,要上去除非挖一条路或者搭梯子。

哨探回来说西边山上虽然不能上去,但是能够看到上面有明军而且人数不少,难道明军真想在这里设伏?但是如此公开又不像是要打埋伏的样子,皇太极实在是想不出来明军有什么阴谋诡计。

想不出来就不想,皇太极打定主意先拿下义州,然后等到后续部队还有多尔衮等人到后,沿两边山前进将明军赶回老家去。当然如果明军识相愿意自己走是上策,在不利地形跟敌人拼消耗纯属不智,两万人在金州跟毛文龙拼掉了,皇太极现在还有些心疼,打定主意不到万不得已再也不做这种傻事。

为了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也是为了等后续部队全部到来,皇太极让文书再次给熊廷弼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早就听过熊廷弼的大名,为了双方的和平遵循上天的好生之德,大金天聪汗决定推迟一天攻城。熊廷弼如果愿意投降可以早来,如果不愿意投降就必须在一天之内退出义州,大金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让明军全部退到宁远以西去。

熊廷弼这边接到皇太极的书信后也没有耽搁,立即回信说可以暂时退出义州,但是是不是退到宁远以西要看大明皇帝的意思自己作不了主。因为人员众多有四万多人撤退不易,一天时间难以全部撤走,望多宽限到三天再说。

皇太极当既回信表示不同意,天聪汗的话跟大明皇帝的话都一样也是金口,说一天就一天绝不改变,也就是说明天中午肯定会攻城。这一次熊廷弼没有再回信,皇太极也安营扎寨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双方在剑拔弩张的情况下度过了一个和平之夜。

第二天一早多尔衮来了,为了表示自己的勇猛多尔衮请求立即攻打义州,皇太极想了想没有同意,他只是让多尔衮试着进攻一下义州西边的山头,如此一来既遵守了信义又能试探明军的虚实。多尔衮没有搞先礼后兵那一套,带上三千人就直奔西边的山头而去,进攻的部队除了兵器还抬有长梯,准备一鼓作气爬上山头将可恶的明军赶走。

多尔衮的人马刚刚来到义州西边山脚下还离着一段距离,还没有展开就见山头上扔下一个个冒着白烟的铁疙瘩,知道厉害的立即大声呼叫,说明军的利器来了爆炸开会炸死很多人。可能是为了配合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山头上明军丢下的铁疙瘩立即“”地炸了起来,声音巨响且烟雾弥漫让人害怕,参加过宁远之战的人更是胆颤心惊。

皇太极见状立即鸣金收兵,他只知道宁远之战时明军有一种很厉害的武器,丢在人群中可以爆炸伤人,但他没有预料到明军会在义州使用,这让他更觉得奇怪,难道义州的明军真有什么大秘密吗?他也仔细查看过参加宁远之战受过伤的士兵,发现这些伤者的受伤部位多是没有盔甲保护的地方,比如说脸、手、颈部、腋下等地方,也就是说这东西爆炸后穿透力并不是特别大,只不过因为爆炸开来伤人的碎片数量多。

根据这些情况皇太极特意让人打制了一些可以护头的盾牌,后来不大进行攻城战就放在沈阳没有用,现在见明军又开始用这东西,皇太极立即命人回去将特别盾牌运来。

刚刚把人派出去多尔衮就回来了,皇太极见多尔衮的脸上并没有害怕只有不甘,满意地点了点头说:“我已经派人去取专用防护盾去了,你休息一下再去。”

多尔衮说:“是,不过我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听鳌拜说明军的这种武器厉害处是丢进人群中,使其爆炸后胡乱四射伤人,但今天山上的明军根本就没等我军过去就开始丢。声音很大烟雾弥漫看起来很吓人,但是没有伤到我军一个人,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说法?”

皇太极听了也觉得奇怪,这个情况不对啊,把人放近一点炸得血淋淋的摆一地,这种威慑效果不是更有力吗?为什么会像放鞭炮一样提前放,好像是欢迎多尔衮前去。难道明军的这武器是假货?但是宁远之战时很多女真士兵都是明军这武器杀死的,那些伤口和疼痛的叫声也不会是假的。

皇太极看了看天色还不到中午,本想试一试义州城的防守但心想不能食言,于是对多尔衮说:“既然你怀疑明军的新式武器有疑问,那你就再去一趟,这一次我不干涉你的指挥,假如明军再丢会爆炸的铁疙瘩,你的部下见了血再回来。”

山上的明军是许成名的部队,现在山上山下就只剩下他和他的部队了,熊廷弼昨天收到皇太极的最后通牒后,连夜跟满桂从义州城后门悄悄转移了。倪元璐和张祥安跑得更快,早三天前他们两个来到义州后,稍作停留后就直接顺大凌河古道去两河口去了。倪元璐走之前给了许成名几箱子铁疙瘩,告诉许成名这东西没有杀伤力只是声音大,如果敌人来攻可以把这东西点燃丢下去可以吓一吓人,今天多尔衮来攻许成名试了一下效果还不错。

熊廷弼走之前郑重告诉许成名,明军退出义州后只剩下山上的这些人了,可以不断后退但不能退得太快。从义州到大凌河转弯处大约有六十里,在大年三十之前不能退过这个位置。当然过了大年三十许成名可以顺河西撤,那里有祖大寿的人在接应,一切都为了大年三十这个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43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