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415 双向谈判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三月初,北京礼部主客清吏司接待了一行人,这些人是代表皇太极来北京谈判的。他们来到北京后天启并没有与他们见面,只是让人陪同他们在北京城里游玩,顺便让他们见识了一下博学院里的新奇东西,比如说能在晚上看见数不清的星星的望远镜,还有农庄里可以带动磨盘磨面的大风车等等。

这次谈判领队的人皇太极派的是大贝勒带善的大儿子岳托贝勒,他是努尔哈赤的长房长孙,派他来可以表明皇太极对这次谈判的重视。岳托刚刚三十岁就已经是贝勒,原因是他作战很勇猛,当然他的勇猛跟阿敏的勇猛不一样,阿敏可以用自己的两万人拼掉毛文龙的两万人,但是岳托只喜欢消灭敌人而不喜欢自己人多死伤。在去年年底偷袭皮岛和进攻朝鲜时岳托都没有落在后面,但是当要回师硬拼毛文龙部时,岳托留在后面驻守皮岛以及解决朝鲜事宜保存了实力。

阿敏在朝鲜从新义州到安州再到平壤,都是硬砍硬杀不讲技巧,朝鲜人是节节败退但也是节节抵抗,后来阿敏走后岳托主持进攻朝鲜,他就改变了主攻方向一下子就让朝鲜人写了一封归顺国书。岳托进攻的方法是攻心,他采取围逼的策略然后劝降,劝一次打一小仗让朝鲜觉得没有侥幸的余地,最后只得写下归顺国书。岳托当然知道纸上的东西靠不住,只想用这东西证明自己的能力,阿敏接过去把功劳算在自己头上,结果弄巧成拙被处罚但跟岳托没有关系。

皇太极知道岳托是一个有聪明才智的人,对岳托他也有那么一丁点不好意思,因为如果按资排辈论下来这汗位应该是代善的,再往下就应该是岳托的,现在落在皇太极身上多少有点像占了别人便宜。皇太极派岳托来北京一是觉得岳托机智灵活,二是给明朝方面一个态度表示自己是认真的,第三个想法就是假如岳托回不去也无所谓。

所谓谈判其实就是拖时间,女真人需要时间去对付蒙古人和朝鲜人,明朝方面需要时间巩固自己占据的地盘,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皇太极清楚明朝的君臣更清楚,大家唯一不清楚的是为什么天启不见岳托。

经过大家的多次试探,这天午后天启派人到军务院把孙承宗和张祥安叫了过去,两人来到乾清宫后天启先命人看座,然后直接说道:“朕准备让张大人去沈阳跟皇太极谈判,不知道张大人敢不敢去?”

张祥安正觉得找自己和孙承宗一起来乾清宫有些怪异,听天启这样问才明白是要自己去沈阳,他当即说道:“皇上有命臣自当遵旨,只是皇太极派来的岳托正在北京,为什么不跟他谈判要去沈阳呢?”

天启说:“岳托来北京是带了皇太极的意思,皇太极的意思就是他的底线,只要不突破他的底线谈判就好办,但是这个底线能不能让步岳托作不了主,谈下去一点意思都没有。所谓谈判就是双方讲价钱,为了不一来就突破自己的底线岳托很可能会先抬点价钱起来,让大家一点一点往下杀价。就好比我们双方在做买卖,皇太极的底线是最少要一万两,岳托不可能来就说一万然后不少价,他很可能来就喊个两万三万的,一点点杀价多没意思。”

张祥安心道这谈判不就是这样的吗?你派我去沈阳也是这样的,难不成还能像你说的那样直接表明底线然后不松口?那样一来就不是谈判而是最后通牒了。张祥安还没有想通就听天启对孙承宗说:“先生明天可以代表朕跟岳托开始谈判,先让他说一说他的要求,我们的要求前一阵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是以原来的长城为界,女真人必须退回到六堡以东三万卫以北去。只要他们退回去大明可以封其官职,但是他如果要立国就必须退到漠北去。”

孙承宗说:“皇太极的要求最开始也从锦州传来的奏报中知道了,皇太极的意思是双方以实际控制线为界,这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异,皇上是否有退让余地呢?比如说各退一步以三岔河为界。”

天启摇头说:“没有必要跟岳托让步,就算有让步也是张祥安在沈阳作出让步,岳托这边先拖着他,实话说吧岳托就是个人质,他在这张祥安的安全才有保障。等张祥安从沈阳回来了朕亲自见岳托一面,这时候皇太极也知道我们的真实意图,我们也能知道皇太极想怎么样,再让岳托把话带回去,免得大家为了一句话跑来跑去的。”

孙承宗笑道:“原来就是假谈真拖啊,这事臣拿手,保证把岳托搞得晕头转向。”

张祥安这时候问:“请问皇上,臣去沈阳谈判的底线是什么?”

天启说:“以前的谈判是分地盘,你这次去告诉皇太极地盘是绝对不能分的,但是可以分时间,就是说一年变一下过一年再变一下,怎么变你自己掌握,这样一来你的谈判余地就很大。土地是死的少一块就是一块,时间是变化的让他多占半年一年的也无所谓了,为了土地很可能打得头破血流但因为一点时间打仗的不多。你去沈阳后要问皇太极一句话,就是问问他今后准备怎么跟大明相处,是平等共处还是要来个你死我活,这是最重要的一句话不要忘了。”

第二天,张祥安就带着人出发了,他知道之所以派自己去沈阳是因为最早跟努尔哈赤谈判的就是自己,后来的谈判都是以当年的谈判结果为基础,如果有人要作修改自己可以立即指出来。这人就是这样,只要一件事是你专办的或者说跟你有关,很多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你,而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出了问题才找到你,如果有了好处那又另当别论。

春天里跟冬天里的风光又有很大不同,在冬天里最常见的就是白色的雪,就算没有雪都是嘶吼的寒风和刺骨的冷,而春天里一路上没有雪不说连风都是柔和的。过了山海关就看见很多人来忙碌,种田的赶海的虽然还没到时候,但是准备工具呼朋唤友还是忙了个不亦乐乎。这些人多是从关内移民到此地的汉人百姓,蒙古喀喇沁部和朵颜部的人一般都在山里,放牧的季节还没有到来,地上有草但还没有长繁茂。

普通百姓在忙碌军人也没有闲下来,不过他们都在搬家,以前宁远关和宁远城里有好几万兵马,现在多数拉到锦州去了。袁崇焕把大本营移到了锦州,把他的近三万防守部队分散到大凌河堡和义州,据说军务院正在商议把许成名的两万人划归他指挥,如此一来近五万人防守大凌河沿线应该就够了。祖大寿的三万人属于野战部队,他把人拉到宁远和觉华岛训练,有山有海有城有关,可攻可防实在是训练士兵的好去处。

最让张祥安感到变化大的是大凌河堡,城修高了加厚了这些都不算什么,一道蜿蜒的边墙将城和山包连在一起,中间还修了无数箭塔,既可住人又可防守利于长期驻守。为了避免女真人突然袭击,大凌河堡前面的大凌河还扩宽了,外面还有很多个几亩大小一块的水塘,可以在里面养淡水鱼虾种莲藕。既是防御的工事又能在里面找些出产,可以尽最大可能利用土地,也能限制女真人突然千军万马冲过来。

在西平堡里张祥安看到了脸色不怎么好的阿敏,皇太极降了他的爵位但依然留用,让他在西平堡防守防止明军再一次偷袭沈阳或者夹击金州。听说张祥安是明朝这边派来谈判的,阿敏略感诧异但也没有多事,只派了一队人马护送他们到了沈阳。

却说在北京,岳托虽然每天好吃好喝好玩,但是见不到天启心里也很烦,总觉得有什么事在牵挂着让他睡不安稳,这天听说军务院孙承宗要亲自见他,心里一高兴立即跟着人去了军务院。进了军务院后岳托暗暗点头,他对武英殿里高大的房屋还是很赞赏的,尽管他心里瞧不起明朝的军队。岳托经过多年征战发现明军空有其表,只要敢纵马冲杀明军一般都会作鸟兽散,到后来不得不龟缩在城堡里用火器伤人,实在算不得英雄好汉。

待双方人员坐定,孙承宗首先说:“贝勒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实在是可喜可贺,知道你们一路走来甚是辛苦所以让礼部派人陪你们先修养了几天,这一阵贝勒可玩得开心修养得满意?”

岳托说:“孙大人的威名在下早有耳闻,不过我们可不是才修养了几天,算起来到北京都快要半个月了。虽然每天好吃好喝还见识了很多没见过的东西,但是没有完成我天聪汗交代的任务总是寝食难安。”

孙承宗说:“你们提出的条件我已经看过了,可以见到其中的诚意,但是有些细节需要具体协商一下。贝勒从大凌河堡而过,觉得那里的防备怎么样?你们女真兵能不能轻易攻得下来?”

岳托说:“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堡垒,就看你舍不舍的花应有的代价,我们过来时大凌河堡已经修得很坚固了,而且还看不出你们明军有罢手的架式,说实话大凌河堡我们轻易是攻不下来的。”

孙承宗点了点头说:“金州之后的南关也在修建,我们已经调了数万军民去修建,应该说其坚固程度不低于大凌河堡,你们攻南关怕是也没有把握吧?”

岳托笑道:“其他的怎么样我就不说了,明军修城的本事我还是佩服的。”

孙承宗知道岳托的言下之意是明军野战不行,他没有理会直接问道:“既然你们无论如何都攻不下来,而我们随时可以对你们展开进攻,就地停战我们是不是太吃亏了?贝勒认为我大明的人喜欢吃亏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06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