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207 官商同源(下)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高攀龙一席话说得高县丞哑口无言,他本来准备了很多话来说,但是现在高攀龙用他自己举例子就让高县丞无法开口了.假如他承认举人没有能力就是在掌自己的嘴,说明他这一辈子都是在混吃等死。但如果要他顺着高攀龙说以前的用人制度有问题,那就成了他在帮着高攀龙证明用年龄限制品级的改革是正确的,这还是在掌自己的嘴巴。趁高攀龙眼光偏向一边的时候,高县丞焦急地看了旁边坐着的刘知府一眼。

刘知府轻轻点了点头,对高攀龙说:“高大人,卑职想说两句不知道是否可以?”

高攀龙笑了笑说:“既然是平等对话那就谁都可以说,本来也不在于谁胜谁负的,其实本官还真心希望你们能说几点本官回答不了的问题,那样才对今后朝廷制定制度有帮助。”

刘知府说:“既然如此那卑职就斗胆问两句,卑职听说朝廷在京中成立有圣学院,就是把有经验的老臣安置在里面让他们为朝廷效力。开始听高大人说现在还无法判定一个人的能力,圣学院中的老臣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高攀龙说:“如果是以前他们的经验肯定有用,但现在出现了新问题所以老经验就不是太管用。皇上说了不以功劳升迁职位,否则就有卖官的嫌疑,加上现在又要用年龄限制品级,就把按功绩升迁和论资排辈升迁两条路堵死了。剩下的只有凭能力升迁一途,怎么凭空判定一个人的能力就很难。”

刘知府问:“圣学院拿不出好办法,听说现在还有个博学院,他们也想不出怎么判定官员能力的好办法吗?”

高攀龙摇头说:“现在监政院里聚集了政务院、都察院、圣学院和博学院中几位掌院大臣,遇到大事或拿不稳的事就由大家商议,像当年的内阁一样由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作决断的事不会再有。现在我们初步有个设想,但是还不成熟所以不好说出来,刘知府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刘知府摇头说:“卑职才疏学浅不敢有什么好建议,只是好奇问一下。”

高攀龙点了点头转过来问高县丞说:“高县丞,不知道现在你对年龄限制品级一事还有什么疑问?”

高县丞说:“听了高大人一席话卑职顿时明白了很多道理,这年龄限制品级确实能让人不那么浮躁,也能够遏制人不切实际的野心。年轻人在一个地方做出了成绩就表明他有了一定的能力,让他继续为百姓做事也能让他的能力再次得到提升。不过卑职对商人的两成利润封顶一事还有疑问,开始高大人说限制官员的品级和限制商人的利润都是一样的,这就让卑职不明白了,官员和商人有一样的作用吗?”

高攀龙点头说:“年龄限制品级一事就先放在这里,如果你我都没有意见我们的对话过程会明发全国,让全国关心此事的官员都能看到。假如他们有什么新的见解和主张,朝廷可以收集起来对这一制度进行完善。至于高县丞说的官员和商人的作用是不是一样,本官可以告诉你的是在某种情况下他们的作用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代替皇上、代替朝廷把物品分发到百姓们的手里。”

高县丞说:“这点卑职不明白,官员代天子司牧一方管理百姓这可以理解,商人怎么会是皇上派来的呢?当年太祖对商人可是有不好看法的。”

高攀龙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要在全国修路、开矿、开工场的大铁公司最大的股东就是当今皇上,你说现在皇上还会不会对商人有不好看法呢?”

尽管很多人都说大铁公司背后的大老板是皇帝,但一直没有人公开证实过,大家只是半信半疑。现在高攀龙亲口说了出来,还是给人相当的震撼。高县丞不安地问:“皇上为什么要把官员和商人都给一定的限制?难道今后要像监督官员一样监督商人了吗?”

高攀龙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吃要穿,有的还要修房建屋乘车坐船,一个人做的事不可能满足他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合作。既然有合作就会有合作之后的分配,而且还要分得公平合理不然就会影响以后的合作,因此皇上委派各级官员来组织百姓合作做事,也允许这些官员给百姓分配东西。官员的分配方式照顾的是绝大多数人或者说照顾的是人们的主要需求,少数的人和少数的需要就不一定能够照顾得到,所以需要商人来补充。”

高县丞说:“请问高大人,卑职有一点不明白,这官员只是在管理吧?并没见他们给百姓分配什么啊?商人更是只认银钱不认人的,说他们是给大家分配东西从何谈起?”

高攀龙说:“天下没有白给的东西,假如白给东西不用叫人做事,那不是养懒人了吗?既然是合作那就表示所有田地衣食都是所有人的,后来各人都拿到自己该得的那一部分难道不是合作之后的分配吗?是不是真要有集中起来再一一发放的过程才算分配呢?”

高县丞说:“假使一个地方受了灾,朝廷就会把救灾的物质无偿发放下来,从这一点上看算是分配是没有疑问的。但平时百姓们都是自己耕种自己收获,怎么能算是朝廷分配呢?”

高攀龙叹了口气说:“高县丞这样说叫本官很失望,不过本官还是要好好告诉你。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耕种自己收获算是自食其力跟朝廷关系不大,那这个人的思想就有问题了。真要都这么想那些做工的匠人、打仗的军人、还有天下的读书人都不会安心了,他们也会要求占有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还会保护你,还会允许你有那么些属于你的土地可耕种吗?去年皇上要求大户只能卖田不能买田,田少的农户才可以购买田地,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分配呢?”

高县丞想了想说:“就算朝廷有一点分配的意思,那又跟商人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把商品给了百姓但百姓是给了银钱的,并不是商人白送的。”

高攀龙说:“正是因为官员分配起来照顾不到所有人的所有要求,才需要商人把物品变成商品出售给大家。你只看到购买商品花了银钱,但你想过没有银钱不能吃不能穿别人凭什么要跟你交换?还不是因为这是朝廷的规定。在朝廷的规定之下银钱才有换取所需物品的价值,否则的话银钱就是冰冷的铁疙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商人是在为朝廷做事的,只不过他们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做的。”

高县丞问:“既然都是为朝廷做事,为什么又要限制呢?难道朝廷不喜欢他们做更多的事吗?”

高攀龙说:“什么事都要有个度,正所谓过犹不及。经过初步的估计两成利润是最合适的,在两成利润封顶的前提下商人有利可图,同时也使百姓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失,这就让大家的关系处于合作互助之中。假如利润太低商人就没有积极性,货物就得不到及时的流通百姓也得不到各自所需;假如利润太高商人所得太多,百姓付出的劳动跟收获不均等就会不满。这两种情况都不符合合作互助精神,这也反过来证明两成利润封顶是合作后的合理分配方式。”

见高县丞不说话,刘知府说:“下官明白了,这针对商人的利润封顶也是为了遏制他们不断膨胀的野心,跟用年龄限制官员品级是一个道理。在限制之下商人也好官员也好都能更好地为百姓做事。”

高攀龙点头说:“刘知府所言极是,如果高县丞没有其他意见我们今天就到此为止吧。将我们谈话的经过明发全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畅所欲言,方便朝廷今后制定政策。”

见事情有了个结果,谢绝了宴请的高攀龙跟当地官员作别后,一行向北京缓缓而去。走到十五里外的驿站时,两骑快马追了上来,高攀龙打开轿帘问道:“可打探清楚了?”

来人是两个化了装的卫兵,他们说:“禀报大人,我们已经打探清楚了,这个高县丞背后确实有人指使,为首的就是那个刘知府。他们有的是因为年轻但想升官有的是因为家中有生意,都不想受到限制所以把这姓高的推出来,意思就是朝廷无法对一个老吏作处罚。这些都是巡抚大人派人来给我们说的,还让我们给大人送上一封信。”

高攀龙接过信拆开看了看说:“还是自己人靠得住,今晚就在这里歇息一晚,明天一早进京。”

而在此时,高攀龙嘴里靠得住的巡抚大人正跟刘知府面授机宜,看着惴惴不安的刘知府,巡抚说:“不要害怕,我已经帮你们把话说过了,东林党那些人我了解得很,都是些不会整人的君子,你们这一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只是要当心魏忠贤,那才是条偷咬人的恶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17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