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157 往事分析(下)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晚上。天启正躺在床上半眯着眼睛想事情,皇后躺在旁边拿了把小团扇扇风。扇着扇着皇后突然问道:“皇上,你说一个家里很富有的人会不会为了不相干之人的托付,把自己的宝贝孙女送到前途未卜的地方去?”

天启一惊问道:“你说什么?”

皇后用手肘支起半边身子,侧过脸盯着天启说:“臣妾的意思是冯选侍的祖父会不会就是那个小道士?”

天启看着皇后的脸上露出若有所得的样子,眨了眨眼睛然后说:“思琴的祖父五、六年前死的,如果死的时候在八十岁左右的话,从年龄上来说不排除这种可能。”

皇后继续说道:“冯选侍说她以前一接近黄玉就心空心跳的,臣妾没那个感觉,其他人也没有那种反应,最多是睡不好爱做梦,皇上不感到奇怪吗?”

天启猛地坐起来,想了想说:“是有些不对,不过也不能说明什么,最多是她的体质跟大家不一样。”

皇后若有所思地说道:“假如她祖父真是小道士,那么找到她这样体质的女子进宫是不是也是任务之一?如果真是这样冯选侍很可能不是小道士的亲孙女。而且世宗皇帝最信任的人不可能是外人,所以小道士很可能是东厂的太监。”

天启不解地问皇后:“你到底想说明什么?都过了六、七十年了,没有人搞阴谋诡计会筹划这么长时间吧?”

皇后叹了口气说:“是啊,兴许是臣妾想多了,皇上你说这世上真有鬼神吗?你今天白天说有从几万里来的外国人,他们信不信鬼神呢?”

天启说:“到底有没有鬼神是很难说的,不过很多跟鬼神有关的事都是人们对不了解事物的牵强解释。外国人也是人,他们也信鬼神,而且比我大明的人信得还专一。”

皇后这时也坐了起来,靠在床头问道:“外国人为什么信得专一呢?”

天启说:“因为外国人喜欢到处探险,遇到的难以解释的事比我大明百姓要多得多。他们只信一个神,认为除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个他们的主,其他的神都是假神,还有专门维护他们那个真神的部门,只要有谁的说法侵害了他们心中真神的地位,这个部门的人就会出来抓人杀人。”

皇后笑道:“自己都自身难保被钉子钉在架子上,还有能力保佑别人吗?这外国人都没有长脑子吗?”

天启笑道:“据说还有的国王都是维护真神地位那个部门的人废立的,不相信手里的军队反而去相信神,让神来主宰朝廷和百姓的生活,这外国人的脑袋肯定被驴踢了。”

皇后听了莞尔一笑,说道:“这就是大明神多的好处,如来、观音、玉皇大帝、原始天尊等都有无边的法力,谁想独自霸占大明首先其他神仙就不会同意,最后还是得听皇上的安排。”

天启说:“观音菩萨有慈悲心,全国万万百姓有事都念她找她,幸好是菩萨能力大,一般人肯定得累死,所以能力太大也不是什么好事。朕的能力小但朕有自知之明,有事就让手下大臣帮朕干活,自己呢就可以陪着老婆躺在床上拉拉家常、说说情话,这不比神仙强吗?所以啊要活得简单实在才是幸福。”

皇后看了一眼天启然后说道:“皇上的老婆多,既然要说情话就多说两句吧,明天不知道又该陪谁去了。”

天启哈哈一笑然后凑在皇后耳边小声道:“我们躺下悄悄说,不要被别人听到了。”

这人要想活得简单既容易也不容易,主要看你是干什么的。一个人如果碰巧生在太平盛世,辛苦半生后家里攒下了两个钱,恰好儿孙能力强也尊重自己,那他要活得简单就很容易。或驾条小船出没于江河湖海,或骑头老驴畅游于山石林泉,或带本诗书驻足于僧舍道院,都可以无拘无束而使得身心舒畅。如果你人老心还不老,带足金银拥美人徜徉于花前月下,或者干脆留连于青楼瓦舍也可以,只要身体受得也算是及时行乐。

但有种人要活得简单就不行,就是身负重大责任的人,这种人你不找事做事情就会来找你。天启就是这样的人,刚刚陪着老婆们玩了两天,第三天又该他看奏章了。尽管每三天只需要看看政务院或者军务院的处理结果,但奏章多了看着也累人,除非你不看让太监代劳,但天启不愿意这样做,他暂时还不想被人背后责骂。

天启首先看的军务院的奏章,自从王恭厂爆炸事件后,三大军区的军队就没有主动出击了。毛文龙的东江军五月初沿着海岸开展了几天杀马行动后,见女真人有了防范也退回了皮岛,现在正由侯恂在整顿。女真人和蒙古人也听说了王恭厂的事,对明朝终止见面和谈判的决定也表示理解,他们也正好心无旁鹜地互相杀伐,看谁才是草原上真正的老大。两河口的筑城行动没有停止,朵颜人和喀喇沁人都很安静。

红山卫的五千余士兵全部拉到皮岛去了,去填补祖大寿的空缺。祖大寿的五千水师陆战营划归辽东军区由袁可立指挥,祖大寿顶替了已死的朱梅成为总兵满桂的副将,以后对女真人的行动主要就由辽东军区负责。祖大寿走后的副将之位由原来的参将陈继盛接替,主要是准备向闽浙一带用兵,据说有外国军队占据了台湾。

红山卫的原指挥使听说天启决定饶了他的性命,亲自上书说保证把天启的旨意在全国各地卫所中传达到,如果将来天启同意,他可以亲自带兵去最前线杀敌立功将功赎罪。天启仔细打听过此人占用民田的原因是部队欠饷严重,而土地中所出他基本上都发下去了,自己并没有私占多少,因此天启对他的怒火又少了许多。

在政务院的奏章中,说霍维华、乔应甲等人已经带衣冠回家暂住,正准备着几天后在圣学院中的辩论,相信到时候应该有个交代。移民事务已经暂停,甘薯和玉米的种子已经准备好即将运送到陕西、河南等地栽种,还准备了几十万石粮食以防万一,即便用不上也可以充实粮库。卖爵位、路商局收税、银元的使用等都走上正轨,只是效果上差强人意,毕竟新事物得有个适应期,相信过一阵就会好起来。

只是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次贴小报事件中牵涉进来的两家大户的家主还没有放回去,因为他们的家属拿着朝廷发给他们的股份凭据,说如果朝廷放人,他们可以把股份转让给户部而且还不要本钱,只想人能够早点回去。

政务院议政处开了几次会商议都没有商议出来一个结果,现在需要天启给一个明确答复。天启看了看政务院中人等的个人意见,大多数人都同意接受这一条件,甚至还有人说要逐步把商会中其他大户手中的股份逐步回购回去,因为钱庄发行银元本来就是朝廷事务,让商人在里面获取利益属于朝廷的损失。当然也有人提出过信用问题,但被其他人否决了,大家都认为天启不喜欢商人,逐步回购股份没有说直接没收已经够给这些商人面子了。

天启看完了后没有立即发回,他说关于大户的奏章他要想一想。下午来到坤宁宫中,天启把冯思琴和张春英叫到一边,问她们朝廷该不该跟商人讲信用。本以为她们都是商人家庭出身,应该能说出一番同情商人的话,谁知道她们都对商人没有好感,说现在的商人很多不能算是真正的商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58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