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175 工商税务(下)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信王等听谈敬说他不是来传旨只是来转达天启的建议。还有些没有反应过来,这皇帝的要求不就是旨意吗?

谈敬轻声说:“皇上说了,既然是说好了不插手朝廷的日常事务他就要守信用,除非政务院已经不能正常运转,或者是出现了战争、内乱等苗头。皇上在五月开了饭店、首饰铺、成衣铺、医院等几家皇店,从这一个月的过程中皇上发现了一些问题,估计朝廷跟商家的合作上用得上,所以让奴才来转达几点建议。”

信王听了谈敬的解释,觉得天启搞这一套有些好笑,不过他尊重天启的意愿,对谈敬说:“政务院议政处中无站客,公公既是替我皇兄传话,就请坐下慢慢说吧。”

谈敬知道军务院和政务院中不下跪行礼,军机处和议政处中都要坐着说话,这些都是天启定下的规矩,于是告了罪坐下说道:“一共是五件事,各位大人请听奴才慢慢说,因为皇上怕大家误会这是必须执行的旨意,所以没有落于文字。皇上说了这只是建议,能不能办怎么办请各位大人商议,实在为难可以让圣学院帮忙。”

刘一燝拿出纸笔对大家说:“既然是皇上根据皇店发现的问题,肯定跟经商有关,下官恰好主管这一摊子,就由下官来记录吧。”

信王对刘一燝点了点头然后对谈敬说:“谈公公请讲。”

谈敬说:“皇上通过一月的经营,发现做生意获得利润不如把银子放钱庄里得利息划算,反正都是两成封顶,干与不干都一样,这样一来会让做事的人越来越少,建议大家想想办法。”

刘一燝一边写一边说:“这事下官知道,也早就觉得里面有问题只是没细想,先写下来一会儿商议。”

信王也点了点头说:“干事的不如不干事的,这肯定不行。”

谈敬又说:“第二件事也跟利润封顶有关,这做生意分淡季和旺季,旺季两成封顶了这淡季的损失就没法补回来,总的一算很多人可能会亏本,时间长了商家会不满的。”

朱延禧这时候说:“昨天南北商会的还说到投资没利润时的损失问题,下官没办法只好说按两成给他们补足,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如果不想个好办法,恐怕商税局没开始收税就要欠下巨额债务了。”

谈敬说:“皇上的第三个建议是把商税局再分一下,分为工商局和税务局。工商局专管登记商户制定规矩,税务局专管执行规矩,免得执行规矩和制定规矩的是同一个人,引起商户们的猜测和不满。”

朱延禧皱眉说:“新事物还不成熟就分家,商家方便满意了恐怕朝廷事务就会增加,而且两个部门干一个部门能干的事,互相间也容易扯皮。”

叶向高说:“先记录慢慢商议。”

谈敬说:“第四件事跟第三件事有关,皇上准备成立一家公司,要先在朝廷的工商局中登记。”

韩爌诧异道:“皇上想再开皇店只管开就是了,工商局还没有成立,就算是成立了也只管百姓管不着皇上啊。”

谈敬说:“皇上这次不开皇店,他要以普通百姓的名义开一家公司。皇上的意思是要跟普通商家公平竞争,最后找出一个值得推广的模式。”

叶向高家中有很多生意,知道如果要把生意从小慢慢做大非常不容易,假如能够把生意好的商铺像种稻秧一样移栽过来,那时间和钱财方面不知道要节约多少。于是动容道:“下官还以为皇上把朝中事务推出来是享清闲去了,原来皇上还有这样的考虑,下官惭愧!”

信王也感动地说:“皇兄真的太好了,忙完一样又忙第二样。”

朱延禧也说:“下官一直在朝中,知道这政务院、军务院、都察院还有圣学院和博学院等,都是皇上一步一步打理出来的,现在只不过是移送到我等手中。现在皇上又要去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准备到时候移给朝廷,这让老臣感动万分啊!”

谈敬咳了一声说:“信王和诸位大人且先不要感动,这第五件事是关于银子的事。去年李起元李尚书在时,从宫中借了七百万两,后来没法还就用辽东辽西二十年的税收交换,这个就不说了。但后来左光斗左尚书上任后因为凑股份,又向皇上借了五百万两。皇上的意思是今年税收已经上来了,不知道户部多久能还上?如果不能还上那今年的股份分红皇上就要按五百万收红利。”

这做好事肯定是人人感动,但要钱就让人不舒服了。信王想了想说:“皇兄要开店,肯定需要大量的银子,我们商议一下再回复。”

谈敬说:“那奴才告退。”

谈敬走后,大家都坐在桌子边没说话,昨天关于南北商会的事还没商议个结果,今天皇帝又搞出几件事还要钱,虽说是建议但谁又能置若罔闻?要钱就更让人心里难受了,虽说税收上来了些,但大头都在各省的番库粮库里,据说那是要库存起来免得出现灾荒没有钱粮赈灾的保证。押到京里的把去年亏欠一还就没几个,省着花下半年都紧巴巴的,哪里还有钱还帐?而且这个帐数目太大,大得大家都想能不能赖掉。

韩爌就动了这心思还说了出来,他问:“能不能仿照辽东例子把蒙古人的地盘也卖给皇上,那里虽然收成不多但面积大,从喜峰口长城外一直卖到斡难河边,这么大地盘皇上肯定喜欢,就多卖两年卖个三、五十年也无所谓。”

韩爌的话让大家心中一动,不过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可能。辽东辽西好歹以前由大明管理过,女真人造反作乱也不过是这几年的事。蒙古大草原好像朝廷没有派官吏去过,真要向皇帝提这想法那就是把天启当大傻子了。

信王摇头说:“我皇兄拿这笔钱是要做生意的,估计九成九他不会同意韩大人你的建议。”

叶向高想了想说:“还是先想办法收商税吧,商税收起来什么都有了。”

刘一燝拿着手上的记录,对大家说:“既然要收商税,先得把南北商会的事处理好再说,皇上的建议有值得细想之处,要不要请刘宗周和高攀龙来一趟?现在正是需要他们的时候。”

信王想了想就派人请刘宗周和高攀龙,让他们下午来政务院大家集体商议,人多力量大而且责任也轻。

政务院中的众人还没有商议的结果出来,天启已经跟皇后她们在考虑先从哪里入手了。昨天天启让大家商议具体做什么,大家七嘴八舌的意见不一,有的说还是开饭馆,因为民以食为天,什么时候都离不开饭馆;有的说还是医院来钱,重新请些名医或者让太医院培训些人出来;见这些人说的都没有新意,皇后说还不如换人经营几处皇店干脆些。

三lang想出了一个新门路,她说组建个镖局让她爹来当镖头,反正一个是他爹熟悉业务而皇帝能用的人多。她的话大家都觉得没有可能,只有天启知道后表扬了她。

天启跟冯思琴聊了一阵后也在考虑先做什么,后来又听了大家的意见决定搞个系统化的出来。比如说先种田,然后把种出的粮食二次加工,再然后向各地运送,当然也需要考虑安全问题。至于是不是像三lang说的那样组建镖局,天启认为可以换种方式,比如说连锁通兑经营,就是几处设仓库转帐不转货,大家都方便还安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70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