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232 推行辅政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一转眼就过了年也就是到了天启七年,正月十五这天新任命的西南五省经略高第离京去平叛,随行的还有军务院军参处的黄道周和军政处的文震孟.天启任命高第去是看重他的听话老实,让黄道周和文震孟去也是看重了这两人的老成持重,想让他们几个稳重之人慢工出细活。在此同时监政院也送来了几道奏疏,这些奏疏跟大铁公司接受退役军人、在全国推广良种、兵部军备采办等事务有关,让天启再次认识到很多事不是随口说说就行,别人是会当真的。

第二天天启来到监政院,他准备把几件事给大家说清楚,给几个人说总好过跟很多人说,至少不会费那么多口水和精神。进到监政院天启就感到气氛有些怪异,叫大家都坐下后见信王他们几个都直瞪瞪地看着他,天启问:“信王,有什么不对头吗?难道为兄脸上有没洗干净的地方?”

信王说:“哪里有,臣弟只是觉得皇兄的想法有些难以理解,按皇兄给军务院众人说的话,要把所有成年男子都召去当兵,所有女子都集中培训,这得花多少银子啊?而且听说这些人退役后和培训完都要进大铁公司,皇兄有那么多银子给他们发工钱吗?”

天启恍然大悟道:“原来你们是因为这个,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可能他们没有给你们说清楚。为兄给他们说的所有适龄男女当兵退役和培训后进大铁公司,意思是让他们不再过原来的生活,因为经过军事培训和职业培训的人是不会甘心过原来生活的,与其让他们回去不安分,不如把他们约束起来并利用他们的能力做事,这样一来大家都有好处。这种进不是说要成为大铁公司负责发工钱的员工,大铁公司只起个监管的作用主要还是靠地方。”

信王说:“皇兄的意思是不发工钱白让人干活吗?天下恐怕没这么听话的人吧?这不是没有期限的徭役吗?”

天启看了看刘宗周和徐光启,见他们两个都微微点头,知道他们都跟信王一个意思,而高攀龙在旁边没有任何表情,不过看其眼神也是充满了疑虑。

天启想了想问道:“前一阵你们说要将辅政制度先在中央完善,然后逐步向地方推广下去,现在做到哪一步了?”

信王说:“我们在监政院里增加了个辅政院,各部尚书和各省总督的关系都已经转到辅政院里,反正他们都是户部发饷不会跟地方有牵连,只增加几个接待小吏而已。博学院和圣学院不属于朝廷正常决策机构,只刘大人和徐大人在这里日常负责就可以了,只是向下面推行时有点麻烦。”

天启问:“什么麻烦?”

信王说:“按皇兄的意思总督在中央是辅助政务之人,到了各省就相当于监政者,巡抚就相当于行使政务人员,各府的监政者和省上的佐官进省监政院,这样就形成了上级的辅政人员成为下一级的监政人员,一级一级环环相扣便于指挥和控制,但这样做有几个难处。一是各州府没有监督政务的常驻人员,该把谁吸收进省辅政院?二是各省没有像圣学院和博学院的辅政人员,尽管朝廷在培训但远水难解近渴;三是需要很多办事员,但没地方支出银子。”

信王的意思就是中央的辅政机构是勉强齐备了,因为这是天启早就备好的,他们只管拉拢到一堆就可以了,到了各省就遇到了三个难处,省里都这样各州府和各县的辅政机构就更无从谈起了。天启听了不禁有些失望,不过他没有表露出来只是淡淡地问道:“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些难处?”

高攀龙掌管都察院,对如何安置人有发言权,他也看出天启有点失望,于是回答道:“皇上放心,虽说各省遇到这些难处,而且这些各省的难处也是各州府和各县的难处,但我们没有被这些问题缚住手脚,在各地各级建辅政机构的所有事务都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对各州府和各县没有专职驻守的监政者,还有有人一人兼几省总督的情况,臣等商议的结果是把朝廷里的二品都御史、四品签都御史和六品巡按御史派到各省和各府县去,不知皇上以为如何?”

天启一听他们没有因为有问题而将所有事务全部停下,而是暂时存疑将能做的都做了,并且还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说明成立综合处理事务的监政院是做对了,要是像以往一样各自为政,现在肯定把事情放在一边扯皮呢。天启心中一阵高兴说:“朕早就说过你们自己拿主意,怎么又问上朕了?有想法就放手去做只要不是太离谱,不过有你们几个人同时把关想来也不会做出太离谱的事。”说完笑眯眯地看着大家。

高攀龙点头说:“臣等谢过皇上的信任,只是这样一来京里的人就抽空了,都察院就成了空壳只剩下原来吏部的人了,如此一来要想及时监督各地就不容易做到,毕竟现在的路难行让马儿跑得非快的路还在传说中。”

天启一听连一向老成的高攀龙都冒出怪话了,知道他是真的遇到难题了,于是说道:“固定监督有固定监督的好处,巡回监督有巡回监督的好处,先把人派出去应一下急再说,今后各地自己的人上来了再撤回来就是。朕要推行四级辅政制度也是为了放一部分用**给各地,都察院派人下去之前就给各地说好,等各地的人有多了后就会把都察院的人收回来。现在你再说说各省让谁代表圣学院和博学院,那可不是有忠心就成,得有真本事替人解决问题。”

高攀龙说:“原来是让各地招举子让人培训,不过这才没多久恐怕还用不上,听说皇上马上就要在各地整顿军队,那么大铁公司马上就要接受退役军人。皇上开始说大铁公司只起个监管的作用主要还是靠地方,这就表示不能再等了至少各县等不起,不然的话退役军人回来了没人知道该怎么用那就麻烦了。”

天启看向刘宗周和徐光启问道:“你们两位知道有哪些人能用?先调点人来救救急吧。”

刘宗周想了想说:“臣有个主意,前一阵前前后后有一百多翰林院中的编修、修撰等人在博学院经过短期培训,后来让他们去各州府培训举子,后来还引起了各县小吏的不满,不知道皇上可还记得?”

天启想了想说:“你说他们啊,他们有兴趣经过博学院培训而且还能培训别人,说明他们能够胜任,就算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向京里求援。不过一百来人抵不了事,全国的县有好几百呢。”

刘宗周说:“皇上怎么忘了,他们是老师还教了很多各县的举子为学生啊,老师在各州府学生在各县刚好,假如学生有什么不懂还方便及时请教,也是暂时让他们去应急。至于说代表圣学院去各地进行指导,臣认为把京中候补官员和六科给事中派去正合适,也是暂时性的也是在各州府驻守只管培训学生,他们的经验和见识应该没问题,就算有问题也可以向圣学院请教。”

天启说:“刘大人这主意不错,你们看这不是很好解决吗?最后一个难处也就是银子问题你们有办法没?”

人的事好说,因为大明现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但是银子问题就是大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是要寻找长期的出处,这就麻烦了所以大家都摇头说没办法。

信王说:“一个州府也好一个县也好,让一个或者两个官员去做事肯定不行,必须要配备一些辅助办事人员。皇兄原来说把商税农税按比例截留,中央、省、府、县按十、二、三、五的份额分配,问题是去年的节余都拿去造军械了,今年的庄稼还在地里,商税也不可能提前收,也就是说现在没银子支付。没银子招不到人,没人办不了事,事没办成就收不到银子,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

天启问:“这各县原来也有办事人员,他们就不能用了?”

信王说:“臣弟原来也是如此想的,但是下面说那些人多是些油滑之人,千万不能把银钱之事交给他们过手,否则的话钱少了都查不出来是怎么少的。再说那些人素质不高不说本来数量也不多,收个粮巡个街贴贴告示办个案子已经很忙了,再要他们去到处跑恐怕很难。”

天启想了想说:“这事朕知道了,开始信王不是说不发银子白干活没人愿意吗?我们可以让头脑灵活的退役军人来干,现在是没钱但现在也没要你们给钱,等夏粮收起来了估计这第一批整顿过后的人才下来。到时候人也有了钱也有了事来了刚好趁着办事。”

大家一听都点了点头,信王问:“皇兄开始说翰林院和都察院中人都是暂时下去应急,等下面的人上来了就回京,臣弟不明白下面的人上来是什么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75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