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061 添人添财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孙承宗看了毛文龙的报告后,对这种大敌当前还在讲条件的行为很生气,急忙告知天启,说军务院的意思是严厉斥责毛文龙并准备派文官去监军,问天启是否同意。谁知道天启还是没有明确表态,因为他正忙着见几个他认为十分重要的人物。

正月初六上午,天启在养心殿接见了三个人,原内阁大臣刘一燝、原登莱巡抚袁可立、原御史侯恂。此三人在半年前招还时有的患了疾病、有的生了心病没来,天启再三去信邀请他们终于答应前来为国效力。

天启最先接见的是刘一燝,刘一燝本是顾命大臣,这次还朝天启任命其进政务院为协理大臣,具体事务就是协调户部和工部,组建造币厂和中央钱庄,还有修路收费兼市场管理的路商局。刘一燝对这两个将要管理的部门有点陌生,一阵寒喧过后就问道:“请问皇上,臣只知道各地铸银锭户部铸铜钱发宝钞,这造币厂和中央钱庄是干什么的?”

天启说:“这年年都把银子敲碎了用然后再铸好送进京,然后再敲碎了用,朕认为这纯粹是吃饱了撑得慌才做出这种费事费力又费火耗的事。其中,火耗更是地方官吏盘剥百姓的借口,至于宝钞因为纸质的原因容易坏不便于流通,因此朕决定废除宝钞,也不允许地方铸银锭,全由造币厂造银币和铜钱重复流通,火耗全部收归中央钱庄所有。”

刘一燝想了想问:“火耗收归朝廷那朝廷就好过多了,但这路商局是干什么的?”

天启说:“商税一直是三十税一,朕认为太低但朝中群臣都不同意加商税,但朕调查后得知商户们也并不好过。商户们除了要交商税还要受其它各种形式的盘剥,额外支出最高要到三至五成,苦了商户穷了朝廷肥了贪官污吏和地痞流氓。同时,路况不好车难行货难运不利于货物流通,路商局就是修路建市场保证地尽其力货尽其流,这样国家才能越来越富强。”

刘一燝问:“这修路和建市场都要花钱,这钱从何处来?”

天启说:“修好路就收过路费,过往货物要交价值的两成行人免收。”

刘一燝说:“这相当于十税二,推广开来还能把全国的路修好,这办法不错,就是开始的启动资金可能不够。”

天启说:“这问题朕已经考虑了,先由户部垫资开修然后从工部的定期修路款项中扣除,刘大人先回去把家里安顿好空了想想具体细则,十五过后就开始行动。”

刘一燝告退后天启又接见了原登莱巡抚袁可立,袁可立是孙承宗大力举荐的人,天启按孙承宗的意思任命袁可立为军务院军机大臣。待袁可立见礼毕天启问道:“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和接替你的登莱巡抚武之望一再互相弹劾,袁大人能不能说一说对这两个人的看法?”

袁可立想了想说:“毛文龙是忠勇之人,几年来在东江镇牵制女真建奴功不可没,但其为人骄狂自傲不服辖制,臣脾气随和为登莱巡抚时还能容让一二,武大人年龄虽大但脾气老而弥坚两人不和是早晚的事。武之望武大人与臣是同年进士,现已年过七旬,臣佩服其为国操劳之余还能精研医术著书立说,其医术高明很多名医都不及。”

天启听了点了点头也是让他回去好好安家,休息两天再来。

御史侯恂官复原职,他就没有这么好运气能在家休息到正月十五,职务暂时不安排让他马上回家准备一下,第二天就带圣旨去辽东宣旨。

袁可立一出来就被孙承宗拉去了军务院,两人是老朋友了彼此之间都了解,孙承宗很看中袁可立的能力。那次孙承宗让倪元璐给王再晋下套未果后,王再晋虽说收敛了许多,但也无心再在军务院呆下去,只等这次战事一结束就去蓟镇,孙承宗也希望有人能帮他自己分担一些事务。

刘一燝刚一回家,叶向高、韩爌、赵南星、高攀龙等人就登门拜访。刘一燝家境富有,家中早就让仆人打扫得焕然一新,见几位重臣连袂来访,急忙叫人在暖阁治酒置菜,准备开怀痛饮一番。

赵南星首先说道:“季晦老弟现在来不早不晚刚好,朝中好多大事还等着老弟来大展拳脚呢。”

刘一燝说道:“赵大人是前辈,大小事务还需要你来把关。”

赵南星说:“老弟还不知道吗?在下已经去圣学院了,现在的吏部事务已经交给高老弟暂时署理,过了十五就正式任命了。”

刘一燝说:“在下不知,看来得恭喜高老兄了,不过这圣学院是什么好去处?看赵大人一脸喜气让人羡慕啊。”

赵南星说:“好在哪里老弟以后慢慢就会知道的。”

高攀龙也说道:“下官不值得恭喜,倒是你刘大人才值得大家恭喜。听说皇上前前后后给你去了四五封信相请,这次来就进政务院重用,让人羡慕啊。”

刘一燝问:“听说高大人也是一开始不愿意还朝?”

高攀龙说:“下官被魏阉挤走后也是心中看不开,但皇上招了两次下官就想通了,你我读圣贤书不就是为了报效朝廷的吗?所以下官就早来了几个月。”

叶向高这时说:“现在皇上英明,朝中众臣团结,大家以后和衷共济定能让大明兴盛起来的。”

刘一燝说:“好,承叶大人吉言大家今天就多喝几杯。”

刘一燝他们是喝得高兴谈得畅快,而此时的天启也正沉醉在幸福的喜悦中。刚刚正在感叹来了几个得力之人,军政大事自己更是可以放手,谁知道一进宫就看到谈敬正笑得合不拢嘴,一见天启进来马上跑过来说道:“恭喜皇上,现在有钱了。”

天启轻咳了一声说:“要稳重,怎么那么轻浮啊?”

见谈敬笑得稀烂的脸变平静后天启问道:“哪里来的钱?”

谈敬说:“皇上半月前叫人用三百万买的那四块地户部收走了,他们开了一千万的收据作为宫里在商行入股的凭证,奴才根据皇上的意思让出七百万份额给宫里众人,在郑老贵妃的带动下大家都很积极,七百万已经全部换回来了。”

天启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虽说朕一转手就赚了七百万,但那几块地过几年几个七百万都不止,朕让七百万股份出来是让大家都有钱赚,大家应该明白。告诉他们把凭证收好只管放心,就算他们以后获了罪银子也会退给他们的家人,不过最好老老实实的大家都好。”

谈敬说:“是,大家都明白,国家好了皇上就高兴,皇上高兴了奴才们才有好日子过。”

天启问道:“她们拿了多少钱出来?”

谈敬说:“七百万中郑老贵妃一个人就凑了两百万,李康妃也有一百万,其他人有多有少,皇后给大家开了收据立了帐目,现在银子银票都在坤宁宫,郑老贵妃管帐本。”

天启说:“现银马上运走入库,银票尽快换成银子,这钱朕还有用,过了正月十五就让政务院开正式股份凭票,大家拿在手里也踏实些。”

想了想又对谈敬说:“朕现在任命你为内务府总管,专管库房并且要用那七百万给朕赚银子回来。”

谈敬谢恩后问天启:“请问皇上怎么挣?”

天启说:“你现在就去找左光斗商量,说造币厂在外不安全,朕拿西安门皇城里的一块地换回长安左右门的两块地加上东安门外的地,大小都差不多还安全他应该会同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29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