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245 归纳演绎(下)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天启被信王一席话搞得哭笑不得,摇了摇头对信王说:“你这样唯一的目的就是方便给娶了媳妇的人发东西,比如说发点首饰什么的就可以说在座的一人一份就可以了.我们用这些方法的目的主要还是运用,比如开始说的有百姓私下卖粮给蒙古人的事,这十多年来明军的主要力量用在蓟州、辽东方向,宣府、大同方向的力量就越来越薄弱,尽管如此锦衣卫还是根据情报发现有百姓从几个防得不严的峪口偷偷进出。”

见天启举例子讲,信王立即收起笑容认真地听,天启继续道:“一开始只发现几个峪口有人进出偷卖粮食,锦衣卫根据这些人所带粮食的数量、走的距离分析这些人是哪里的人,准备去哪里卖给谁,由几个不同的人或事归总在一起分析共同点这就是归纳法的运用。锦衣卫根据分析发现走私粮食的行为已经从商**批走私变成百姓多批次小量走私,就想这几个峪口有人走私,会不会其他地方也有人走私呢?”

信王问道:“有没有呢?”

天启说:“当然发现了而且还逮住了不少,根据一种普遍的认定来假设特殊的地方是不是符合这种普遍存在,这就是演绎法的运用。从这件事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在运用方面归纳法和演绎法一般都是结合起来运用的,二是尽管没有总结出来但这两种方法大家都在用且用得很娴熟。”

信王、高攀龙等人听了不住点头,谁知道刘宗周这时候问道:“皇上,臣发现这个归纳法跟多数人决定事物的正确与否有相似之处,皇上曾经说过多数人赞成的不一定正确,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从多个事物上归纳出来的特性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呢?”

刘宗周这话让天启太震撼了,这个说法曾经得到过激烈的争论,也就是历史上归纳派和演绎派的争论,归纳派就是偏重于用归纳法的人,演绎派就是偏重于运用演绎法的人。归纳派攻击演绎派主要说的是演绎法没有告诉人新知识,而演绎派攻击归纳法的缺点就是说归纳法归纳出来的结果不一定正确。不过这些都是几百年以后的事了,现在刘宗周竟然问出这问题,确实让人难以置信!

天启想了想说:“这两者确实有相似之处,但还是有不同的地方。首先说人是会变的而且变化非常快,心情高兴了可以赞成一件事喜欢一个人,但是心情恶劣时很可能对同一人同一事持否定态度。而事物的特性是不容易变化的,就算有变化也非常非常小。不能以赞同的人数多少来判定一件事物正确与否,主要原因就在于人的不确定性,而事物特性的不易变动这一特点,使我们更容易相信归纳法产生的结果是正确的。”

信王想了想问:“臣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皇兄话里的意思是人还不如物品值得信任?这跟圣人先格物后修身的训诫不一样啊,一般来说后者总比前者要高一个级别的。”

天启笑着说:“信王的话让为兄想起了一个笑话,说有个人去跟邻居借马,邻居吝啬不肯把马借给这个人就撒谎说马不在家被人借走了。借马的人刚要走恰好这时候邻居家的马在里面长嘶了一声,借马的人就责怪邻居撒谎,邻居很不服气地问:‘你是信我还是信一个畜牲?’信王认为这人问得有没有道理?该信人还是信马?”

信王摇头道:“看来确实是人最不可信。”

刘宗周这时说:“皇上说人比事物更有不确定性这点臣认可,不过尽管如此也不能说凭事物的归纳结果就一定正确,以此来说归纳法也不是完全绝对有效的办法,不知道臣说得对不对?”

天启点头说:“刘大人说得很对,不过这天地本不全人怎么能苛求完美呢?再说人世间有很多未知未了之事,假如有完全绝对之办法去解决问题,我们还会对很多事抱憾吗?”

高攀龙这时候问道:“皇上说归纳法跟演绎法往往是结合起来运用的,而演绎法还是归纳法的反推,既然归纳法不是很完美能做到绝对正确,那么演绎法是不是也不完美呢?”

天启说:“是的,归纳法有缺点演绎法也有缺点,信王说要发现出其他几种方法为兄先祝贺你成功,不过现在我们所有人都只能运用这两种有缺陷的方法去探寻未知领域。归纳法的缺点是不一定正确,比如信王开始说我们这里坐着的人都是娶了媳妇的人,而四周站着的人都是没娶媳妇的人,信王你敢确定王体乾和谈敬他们还有其他内卫们都没有娶媳妇?”

信王转头看了看王体乾和谈敬两眼惊讶地问:“皇兄是说他们有可能娶媳妇?他们可都是太监啊!”

天启说:“信王怎么忘了?魏忠贤当年和客氏还结过对食呢,这难道不是娶媳妇?”

信王想了想说:“确实是如此,看来真如皇兄所说归纳法确实有缺陷。”

天启说:“演绎法也是这样,你把大家放在这里一比较,至少比较出了个结果就是在座的都是娶了媳妇的,得出了一个看起来很对的结果。反过来根据站着的所有人都没有娶媳妇这一判断,运用演绎法可以指出任何一个人没有娶媳妇这一事实,这并没有得出什么新知识新东西,不能告诉大家新东西难道不是演绎法的缺点吗?”

大家开始听说探寻未知领域有两个好方法,不禁都有些高兴而且期望很高,谁知道分析来分析去两个好东西都变得光芒尽失,顿时就变得有些失望。天启看出了大家的情绪,笑了笑说:“万事有长处也有短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运用得好再加一些辅助办法,这两种方法也未必不能放心运用。就好比我大明的军队,几年来丟城失地让人非常失望,但跟其他卫所军一比他们还是好的,怎么办?还不得好好运用起来。”

刘宗周问道:“皇上这么说肯定有好的辅助办法,不知道皇上的好办法是什么?”

天启说:“开始刘大人把归纳法跟多数人赞同不一定正确相提并论,现在看来刘大人是抱着目的说这话的,朕开始让你们圣学院研讨怎么在产生官员时保证其上任后能够做到上下一致,并且要在产生制度上体现这一点。刘大人当时提出过运用泰西人的办法直接选举但被朕否决了,原因就是朕认为多数人赞同的不一定正确。假如现在能够想出辅助办法保证归纳法的使用,是不是对刘大人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刘宗周一愣,想了想点头说:“臣没有偷懒取巧的想法,只不过接到任务脑袋里就始终想着这事,皇上如果认为臣不愿意多动脑筋就当臣没问过,只是臣确实很好奇不知道皇上是否有办法。”

天启缓缓摇头说:“朕也没有好办法,不过朕认为只要保持个好的态度去运用,就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其应有作用。当然,归纳法和演绎法都有缺陷,我们需要对结论进行验证,就像锦衣卫根据判断怀疑不止是看到的人走私粮食,没看到的地方说不准也有人在走私,他们马上就去其他地方巡差验证并被证实。假如去其它地方巡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那就得另外找原因不能抱着老思维。”

刘宗周问:“验证是肯定的,不过能够在开始就预见到不是更好吗?在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这两种方法时皇上认为该保持什么态度呢?”

天启想了想说:“归纳法和演绎法不完美不能放心绝对使用,需要一个辅助方法来弥补其缺陷,怎么样总结个辅助方法出来应该也是你们圣学院的事。朕现在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但不一定正确,朕认为在归纳法的运用上我们应该有的态度是不求完美能用就行,当年太祖根据广泛求证和综合案例归纳总结出了大明律,他老人家认为这制度是最完美的万世都不容改变,现在仅仅过了两百年谁还能说大明律是完美的呢?”

刘宗周问道:“不求完美是不是就是有限运用?”

天启点头说:“刘大人说得对极了,归纳法归纳出来的结果是正确的,但其正确有局限性和时效性,过了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结论就不能再用了。虽说归纳法有局限性和时效性,但在时间和范围之内归纳出的结论其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同样的道理,演绎法不能给人带来新知识,无论根据的结论是什么以及正确与否,演绎出来的结果既不会放大也不会缩小,它能节约时间和精力把隐藏或者半露的知识变得完全公开透明,这就是演绎法的优点。”

信王笑着说:“这点臣弟明白,就像小时候跟师傅们学下棋,经常在同一种局面上为难不知该赢还是该和。后来师傅说了些结论比如说什么单车必胜双象或单车必胜马双士等,再遇到这些局面心中就有底了。”

天启点头说:“演绎又可以称为推演,就是根据一个结论推出另外一个结论,只要前提是正确的那么推出的结论肯定也是正确的。我们这里就有个人对此方法有很深的研究,他就是徐光启徐大人,他翻译的书《几何原理》里面演绎推理用得很多,徐大人是不是这样?”

徐光启见大家都看着他,笑了一下说:“臣只是翻译的《几何原理》前几卷,后面的确实涉及推演的地方很多但臣没有翻译完,皇上既然喜欢臣就再去动手翻译就是。”

天启急忙制止住说:“徐大人别去干那劳神费力的事,身体要紧还是让那些泰西人去干要好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39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