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171 盘点家底(下)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皇后见天启信誓旦旦说要去辽东向女真人收税。笑了一下说:“那个事估计条件还不成熟,我们现在还是不要指望着,不过呢也比新开的什么粮食作物开发公司强。对付辽东的女真人,皇上好歹还有好多军队呆在那儿,瞅准机会出去抢一趟,说不准也能抢点人参貂皮等东西回来,这个公司没收入不说每月还要投进三万两,这不是无底洞吗?”

天启说:“这是放长线钓大鱼,属于眼光问题,现在先不谈他。我们现在有三十八万现银,本来以为信王不够了借他些,现在小麦收上来了有了税收估计他也用不上,不如先去找人在宫中广种能制香粉胭脂的花草,到时候赚钱不赚钱先不说,至少能把买香粉胭脂的出项省下来,闲着的宫女也能够挣点小钱。”

皇后说:“这小打小闹的也不是长久办法,主要是本钱太少。”

三lang点了点头说:“皇上是一国之君手中才只有三十多万两,听说思琴姐姐的哥哥家产都有几百万,不如找上门去或借或要,反正现在也算是亲戚。”

天启摇了摇头说:“亲戚也好朋友也好,借钱是最伤感情的,要想长期保持友谊还是君子之交不谈钱的好。”

天启跟皇后、冯思琴、张春英还有刘三lang等人在聊天,其他几个人坐在一旁只看着不说话,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习惯了。谁知道这时候从不说话的卫笑兰来了一句:“借钱有什么好?不如去抢。”

她这话一出来立即语惊四座,大家都惊奇地看着她,想到他身材虽小但力气不弱还有功夫在身,有的人都在猜测她今晚会不会穿上夜行衣去抢人。

三lang看了看卫笑兰说:“笑兰妹妹,你准备抢谁,我主要肚子大了不能陪你,不然我们今晚去抢郑老太太,她宫里的银子那可是多得很。”

卫笑兰一愣,说道:“我的意思是派人去抢那些欺压百姓的财主,宫里都是自己人怎么能乱来?再说郑老贵妃对我挺好的,上次还送了我一对镯子呢。”

皇后摇了摇头说:“卫选侍的主意很高明,可惜皇上都用过多次了,用皇上的话说就是泡土不可深挖。先抢了魏忠贤,后来又抢了几位朝中官员,最后是抢南方的大户,据说还派兵抢过辽东女真人的牛羊。”

天启正色道:“除了女真人其他的都不是抢,是那些人犯了错,抄他们的家相当于没收做坏事的工具,也算是为他们好。”

皇后点头说:“反正就是那么回事,只不过比卫选侍说抢要有理由些,现在坏人也有可惜都藏起来了,连捞钱能手魏忠贤也只能向几个小钱庄勒索点够修乾清宫的银子,看来他也是老得没牙了。”

冯思琴这时说:“皇上如果真想赚钱,跟那些豪家大户露个风就可以,不需要出一两银子的本钱都会有很多人来合作,但我知道皇上是不会愿意的,怕他们打着皇上的旗号乱来。”

天启叹了一口气说:“朕并不缺银子花,只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公平地赚钱。这次皇店生意不算成功,三百多万两的实打实的本钱,加上材料都是进贡来的,一月才赚近六万。就算把四百万两分利放钱庄里每月都是近七万两,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大家一听天启这么说,心里一想觉得也是。买地三百万修房子三十多万,加上做衣服、打首饰、做饭菜点心开医院等材料都是不花钱的,固定的流动的投入至少有四百万两。把这四百万放钱庄里两分利不算高每年也该有八十万,每月算下来也有近七万,为什么一大群人忙里忙外才近六万呢?

冯思琴想了想说:“宫女太监分了些是一个方面,光禄寺、上林苑还有宫里各监的人得了些好处是另一方面,不过最关键的是皇上自己定的两成利润封顶制度,这才是收入不高的原因。”

见天启看着她冯思琴接着说:“做生意跟河水有涨水期和枯水期一样,也分淡季和旺季,大家在旺季多赚在淡季少赚或者不赚,就算这样也有人做不走倒闭关门的。皇上强行要求两成利润封顶,旺季时大家正该大赚特赚把淡季的损失捞回来,让你这么一封顶,淡季的亏空就没得补,当然不如放贷划算。而且这制度刚开始实施还看不出来,或者说大家损失不大还是敢怒不敢言阶段,时间长了肯定要出问题。”

冯思琴的这番话提醒了天启,这市场有市场的特性,如果人为的干预违背了市场特性,必然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阻力。幸好现在从自己的皇店中发现了问题,不然的话商家的怨气肯定会越积越多,最后肯定会再出现几次贴小报事件来反对。假如一意孤行强行压制又不得其法,在全国范围内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天启知道现在的商人还没有那个力量来推翻自己,军队和士林都还没有让他们渗透进去,这是太祖的功劳。唯一值得担心的是他们会获得百姓的支持,只要自己做得比这些商人还亲民,让百姓都认识到朝廷和皇帝才是他们唯一的依靠,那商人们就翻不了船。不过话虽这么说但还是要想办法解决矛盾,直接对抗互相掐费力不说还劳心,必须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消除隐患。

天启想了想说:“这不顾实际情况一律两成封顶是有问题,但这个制度可以限制商人对百姓的盘剥,至少在全国百姓解决温饱问题之前不能放弃。做生意两成低了是相对而言,为了不会让大家心理不平衡,也为了避免商人把银子都存起来不拿出来流通,朕认为应该继续降低利息。在适当的时候下令把全国借贷利息降到一分五或者一分,甚至降到一分以下,促使所有人都把银子拿出来长期小赚,慢慢地让他们明白细水长流也是好事。”

冯思琴想了想说:“皇上这么做普通百姓是得了好处,但商人们的赚头就不高,如何保证商人在生意不景气时期的利益?如何保证这个细水能真正长流不会中途被人截走?如果不能让商人有信心,恐怕还是有问题。”

天启想了想说:“这属于朝廷中的问题,现在应该让圣学院和博学院去考虑。朕要按自己的来把事情做在前面,搞一个模式出来看看能不能在全国推广。”

皇后说:“皇上准备搞什么模式?我们现在的皇店不是好模式吗?”

天启摇了摇头说:“宫女太监只是宫里有,不能代表全国的百姓,再说皇店还打着朕的名头,还不算真正的店铺。这些饭店也好首饰店也好,就像是温室中的花朵,离开了皇家的招牌估计存活不了多久。”

冯思琴拍掌笑道:“皇上这个想法好,我们在宫中想办法谋划,让不相干的人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去做生意,让他们遵纪守法跟其他人一样竞争。就算他们遇到应付不了的事,皇上也不可让人出手,应该从制度上想办法。让跟他们一样的商家都得到同样的帮助,这样才有推广价值。”

皇后点了点头说:“本来以为再做个什么生意三十万也不够看,现在看来三十万两也够多了,有哪几个普通小商户起家时能一下子投入三十万两?不过皇上准备开什么生意呢?”

天启说:“开什么你们商议,谈敬先去给圣学院的刘宗周还有信王、高攀龙等人说说朕的意思,就说钱庄利息和商家利润都限制在两成有问题,让他们想办法回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94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