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178 收拾残局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天启来到养心殿时。信王等人已经在里面等着了。一般来说就算城府再深的人做了坑人的事,都会有那么一点点不好意思。信王、刘一燝、刘宗周三人把烂摊子甩给天启解决,这本身就有些坑人的味道,但他们不但没有愧意反而还面露得色,像是立了功想要天启表扬。刘一燝和刘宗周人老成精不用说他们,连信王也是意气风发的样子,让天启很是不解,是黄尊素、钱谦益等人把信王教得宠辱不惊了还是另有原因呢?

天启待三人行过礼后给他们赐座,首先问信王道:“信王,这一阵独立处理政务院中事务,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感到吃力?”

信王面带笑容说:“回皇兄话,一开始有些紧张,觉得没了依靠心里颇为忐忑不安,不过好在政务院中几位老臣得力,加上圣学院中的刘大人和都察院的高大人鼎力相助,倒也没有什么吃力之处。”

见信王很自信的样子,天启直接问道:“这几天很多人都在问关于原路商局和中央钱庄股份的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信王说:“臣弟跟政务院及圣学院中好几位老臣都商讨过,大家一致的意见是拖,拖到三五年后等朝廷有钱了重新布局。这其中由于牵涉到朝廷的信誉,所以不宜强行要求股东们退股,最好是他们拖不起了自己要求退出。”

天启想了想说:“为兄刚刚答应他们的股份代代相传世袭罔替,你们现在这样做可是有什么别的考虑?”

信王说:“去年皇兄给臣弟请了文震孟、黄尊素、钱谦益几位师傅,臣弟跟他们学习了半年很有感悟,认识到处理政务不能凭感情要注重利益和比较得失。”

天启点了点头说:“看来信王有了长进,说说这次要退股是如何考虑的。”

信王说:“从利益角度看,开始出让股份是因为朝廷没有银子,为了给士兵军饷和移民,皇兄都逼迫得去抄家做恶人。当时朝廷有项目但没银子,商**户有银子但没处投资,互相合作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现在度过了难关自然要把各自的位置摆正。收税、造币等都是朝廷的事务,商人赖在里面也不是个事,可以说今年年初成立的这个股份实体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

天启说:“那他们不闹?不会说朝廷是过河拆桥?”

信王说:“商人都是逐利的,只要给他们一些利益补偿,他们不会不满意。臣弟的意思是允许他们自由将一批银子换银币只收火耗不收税,算是对他们的一次性补偿。再加上允许他们从商业转向工业,工业利润不作两成封顶限制,让他们有了长期投资项目,他们应该很满意。这两项因为事关重大已经给皇兄呈报过,见皇兄没反对臣弟才大胆让政务院下令的。”

天启想了想说:“收税和造币是朝廷事务,政务院收回无可厚非,现在商人们得到补偿也没有了意见,可以算是各得其所。不过剩下的股份都集中在公路局和银币的使用上,现在钱庄的借贷利息下调没有什么收益,公路局的修路事务也陷于停顿,这样做怎么保证股东们的收益?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恐怕难以服众。不瞒你们说,这几天宫里宫外很多人都通过各种渠道向为兄打探消息,你们应该及早拿个条陈出来。”

信王说:“臣弟没想到他们会去骚扰皇兄,是臣弟考虑不周请皇兄恕罪。这件事的具体思路是圣学院集体理出来的,臣弟知道道理但怕说不明白,还是由刘宗周刘大人来说吧。”

见天启点头并望了过来,刘宗周说:“皇上,开始信王说做事要考虑得失利弊,臣等这样想也是经过仔细比较的,好在还没有最后定下来。本想过两天最终决定了向皇上禀报请准,今天既然来了就说清楚,假如皇上觉得不妥臣等可以改正。”

天启说:“朕不是圣人也没有多聪明,所以不想多干涉,只不过是因为有人烦所以问一下原因,你们只要真有道理朕肯定支持。刘大人先说说你们是如何比较得失利弊的吧,也好让朕心里有个底。”

刘宗周说:“臣等原来通过对人和货物的流动数量进行分析,认为出京的几条路都很繁忙,这种繁忙还是除开了来往官员的数据,因此认为离开了商税公路局的收费也能够独立经营。后来经过仔细分析,发现这些人流很多是向北的移民,还有京中及附近地区灾后修建引起的假繁荣。所以现在的公路局已经没有继续经营活动的必要,至少三五年内不需要修建公路。”

天启不解地问:“移民之事去年就开始搞了,这么久了你们居然没听说过?”

刘宗周说:“臣等只知道从北方往南方移民,没想到蓟州军区和辽东军区还有大量的百姓移过去,因为军务问题事关机密,臣等都是后来才知道的。”

天启点了点头说:“看来还是朕的问题,朕把内阁拆了吏部废了,政务和军务就在某些方面有点信息不通畅。这样吧,朕会通知军务院以后过境要知会政务院,你们统计数据时也要多问一下,免得以后再出现这种事。”

刘宗周说:“是,臣等发现公路局没必要继续开展事务后,就想着如何平息股东们的情绪,最后的结论还是拖。之所以有了三种退股方式的说法,是避免所有股东都来退股,朝廷现在没那么多的银子。只要拖得够久够技巧,相信股东们会选择退出的,他们自己退出就跟朝廷的信誉没有关系了。但是没有想到他们会去骚扰皇上,也没有想到皇上会这么上心,其实皇上完全可以推给政务院的。”

听了刘宗周的话天启明白了,原来是因为自己心急了。刚刚说允许持股的股东可以将手中股份代代相传世袭罔替,朝廷马上就要让人退股确实说不出口,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点恐慌让股东们自己退股,这样一来就不能说朝廷出尔反尔。这其中的关键是要会推会吓人又不能吓得太凶,既不让股东立即拿到钱,又要让股东们有退出的想法。唯一的失算是没有想到天启居然不会踢皮球推责任,这点连初入江湖的信王都比天启强。

天启想了想说:“你们说考虑过得失利弊,具体得失在哪里?”

刘宗周说:“首先,通过将附带股份的公路局和钱庄从税务局和造币厂剥离出去,朝廷就可以独自占有商税和火耗收益。火耗收益给清廉官员发养廉银,可以尽最大可能制止贪污受贿等行为,算是经济审察的一个补充。可以收商税后粗略估计每年税收至少可以增加一千万两,就算股东们都在五年后拿回本金及一半股息分红,只相当于朝庭用一分利借用了他们五年,这样算是划算的。”

天启说:“刘大人只说了利,弊端有哪些呢你们分析没有?”

刘宗周说:“前一阵他们让地方官员组织百姓出力修路,这让很多百姓苦不堪言。百姓每年都要服徭役,现在在服徭役后还要再去修路,这本身就是扰民行为。加上修好路后还要天天收费,算是又一种形式的扰民行为,将公路局的事务暂时停下来等一切周全了再说,也算是又一有利之处。至于说弊端,最多让这些股东着点急,而且他们的银子跑不了还能分红,最多多等几年,反正他们也不差钱。”

天启想了想问:“这些股份里还有朝廷的四成收益,你们也放弃了吗?”

刘宗周说:“臣算过,路商局和钱庄虽说号称一万万两本金,但实际上只有五千万,朝廷每年只能分到四百万两,这还是按两分利的最高借贷利息算的。如果借贷不出去降到一分利,那朝廷只能得到区区两百万两。同时,如果不将所有股份剥离出去,在商税这一边就只能得四成,按一千万算就只能得四百万,总计每年六百万顶天了。反过来看将股份剥离出去后,五千万的利息刚好付给各位股东,朝廷净落一千万商税,这是划算的。”

刘一燝这时候补充道:“刘宗周大人还漏说了一样,如果不将股份剥离出去,不但要分商税还要分火耗,这就牵扯太多了。假如以后商税增加分出去的就更多,现在分了家股东们的红利还可以让朝廷白用五年,算起来更划算。”

见天启脸色不是很好,刘一燝笑了笑说:“皇上不用担心你的股份,皇上需要的话可以随时提取,而且臣等也商议了,辽东的收益可以给皇上再增加十年。”

天启一听差点笑起来,努尔哈赤是死了,但女真人在皇太极的带领下不但没消停反而更精神,听说他们刚刚在跟林丹汗的争斗中占了便宜,风光一时无两,要皇太极给天启交税估计是痴人说梦。

天启想了想说:“朕不想失信于人,不如就将公路局和钱庄带股份交给朕来经营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57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