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166 民主初探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东林党前一阵表示了今后会跟朝廷合作。而不是要继续通过对朝中人物的评论彰显自己的独立性,但是他们在“济世救民”的口号下想独立于皇权体系外的宗旨没有改变。也就是说他们在行动上愿意合作但在思想上不想依附,因为限制皇权是东林党创始人顾宪成的核心思想,如果放弃了这一点东林党也就算走了修正主义道路。

在高攀龙与赵南星的私下商议中,东林党今后对以皇帝为代表的朝廷是合作为明为主,监督为暗为辅,假如皇权过大甚至开始排斥异己走向**,东林党也要有相应的应对措施。虽然他们没有公开说出来,但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洞若观火。这次在官员的选择制度方面的讨论上,尽管他们知道天启通过直接干预的方式任命的几乎都是东林党人,但因为这是他们要尽量抵制的手段,所以才显得有些不作为还颇有微词,这是典型的“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

出于解决隐患的目的,天启觉得有必要把话说明,因为他知道现在的大明有包藏祸心的还有飘洋过海来的什么人都有,一个独立于朝廷体系外的有自己独立思想的政治集团,很容易被蒙蔽而走火入魔。

见高攀龙神色尴尬,天启直接说道:“朕知道东林书院的人自称东林党,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政治团体,合作只是手段而不是你们的最终目的,你们的想法就是思想上的不依附,以求自身的正确与独立,不知道朕说得对不对?”

高攀龙说:“无论怎么说臣等对皇上都是无条件忠心的,对国家、对百姓都是一心一意没有私念的。”

天启说:“朕一点也不怀疑你们的忠诚,但很多时候很多人都在忠诚的外表下做错事。因为忠诚所以认为自己正确,因为忠诚所以做事不计后果。就像这次张贴小报的两个东林党人,难道他们不忠诚吗?正是因为他们的自以为是才被别人利用。再说了,你们这代人是无条件忠心的,那你们敢保证你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也是无条件忠心的吗?”

见高攀龙和刘宗周都没有啃声,天启叹了口气说:“你们想一想,一个跟朝廷离心离德的政治团体,在大家没有分歧的时候自然会相安无事,但假如某一天互相有了都不肯让步的争执,这个团体不是被打压取缔不存在,就是要自己寻求武装力量自保。这个时候分道扬镳是肯定的了,互相间你死我活也不是不可能,这种隐患你们难道就没有发现?”

高攀龙低头说:“臣惶恐,请皇上指一条明路。”

天启点了点头说:“既然高大人说你们对朕是无条件忠诚的,那么就需要将这个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以此来表明你们的忠诚。朕的意思是你们要出个纲领性的文件,表明你们跟朝廷始终是一心一意的,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忠贞不渝。就算朝廷的某些地方做得不对,你们也应该用完善、补充的态度来提出意见和建议,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站在一边说风凉话显得事不关己,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参与进来融合进来。”

见高攀龙在思考,天启继续说道:“当然,朕知道你们有顾虑,怕今后无条件融入参与进来后朝廷做了错事你们不好开口指责。其实大可不必有此顾虑,既然你们对朕是无条件忠诚,那么真出了这种事朕也会无条件支持你们的,东林党还是那个心系国家和百姓的东林党,不会让你们死后无颜见顾宪成先生的。”

刘宗周这时问道:“皇上,臣问个有点大不敬的话,假如在某件事上皇上做错了却固执己见,还能支持臣等反对你自己吗?”

天启笑道:“既然是固执己见还支持你们干什么?朕又不是傻子。”

高攀龙和刘宗周一听脸都绿了,合着你开始说的无条件支持是逗我们玩啦?

天启见到他们的脸色,心里暗暗有些好笑,他出言解释说:“人都不是闻过则喜的圣人,朕也一样不喜欢谁老来指责,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出错,那样你们不就不会指责朕了吗?”

刘宗周皱着眉头说:“臣翻遍史书也找不到不出错的天子,皇上是通过什么方法使自己不出错的?臣很想知道!”

天启笑了笑说:“就是少做事或者不做事啰,你们见过不做事的人会把事情做错吗?”

刘宗周苦笑道:“不做事当然不会犯错,但皇上会从此不理朝政吗?”

天启说:“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能够事事都管。那些在什么事上都要插一脚还自以为样样精通的人,其实是最碍事的人。朕现在把朝中事物分为政务、军务、吏治,分别让政务院、军务院和都察院来负责,为了尽量让大家不犯错或者少犯错,朕又设立了圣学院研究管理理论,设立博学院归纳专业经验,这样一来朕要做的事就只有维护秩序。只要这个体制正常运转,朕当个观众就可以了,犯错误的机会就少得可以忽略。”

高攀龙问:“皇上的意思是你把什么具体事务都丢出来让别人做,那臣的都察院就只监督政务院以及京中各部还有各地督抚?”

天启说:“都察院从事务层面上监督,东林党从理论层面上监督,反正在朕眼中你们是一回事。当然,为了彼此不疑心,军务方面你们就不要插手了,朕有专门监督军务的监军御史和内卫还有东厂。”

高攀龙听了想了想然后点头认可,这时刘宗周突然说道:“皇上开始说忠诚的人往往自以为是,其结果往往并不正确,这让臣想到了一件事,就是皇上怎么评判人或者事的正确性呢?”

天启看了看刘宗周说:“刘大人是有所指吧?你想到了什么?”

刘宗周说:“皇上最早让臣回去想一想如何完善廷推制度,臣在想以往的廷推制度能让官员服气认可,但不能保证推选出来的都是能胜任的,假如这人能力欠缺,他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就会把主要精力花在搞歪门邪道上。臣想如果有什么方法能恰如其分准确地评判一个人,那么把这个方法融入廷推制度中不久很完美了吗?因此听皇上开始说到对人对事的正确评判就有了此问。”

天启叹了口气说:“看清看准一个人是很难的,大智若愚大奸若忠的比比皆是,直接评判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他们做的事来就事论人。就算按就事论人的观点出发,很多事都是褒贬不一的。比如说南宋的岳飞,历年来都说他是天下无双的忠臣,说杀害岳飞的宋高宗和秦桧是一对昏君奸臣。但是,就皇帝连发了十二道金牌才把他招回这事来说,岳飞就不见得有多忠。”

刘宗周皱着眉头说:“臣小时候就一直听人教诲,说历代忠臣中文臣要学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武将要学精忠报国的岳少保,皇上怎么认为岳飞的忠心不够呢?”

天启说:“臣子对君主要无条件忠诚,武臣更是先要有忠诚和服从才能谈及其他。假如朕要招还某位带兵的武臣会发金牌给他,如果他有实际困难必须回奏不能回来的原因并报请朕允许,朕如果不允许就会下第二道金牌强行命令。在君主的强行命令下任何人只要活着都该立即回来,如果大明现在出现岳飞那样需要十二道金牌才招得回来的人,朕也会立即将其砍了绝不手软,藐视君主权威的人能力越大为害越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21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