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152 东林书院(中)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吃过晚饭。孙承宗在书房里静静思索,想天启白天对他说的有关东林书院的话,寻思着里面有没有什么别的意思。这皇帝的恩宠跟六月间的天气一样,是变化莫测不可预见的,一个不小心就会从离不开的左膀右臂成为一见就烦的狗不理。太祖朝的李善长和成祖时的解缙就是榜样,孙承宗可不想临老了还翻船,他还想着把天启的信任保留下去。

正在他若有所得之时,管家来报说有客来访,孙承宗知道有人来打探消息来了于是吩咐有请。不过当他见到来人时心里也微微有些诧异,因为这个人是已经退休在圣学院中养老兼著书的前吏部尚书赵南星。赵南星在顾宪成死后就是东林党公认的头领,天启四年魏忠贤根据一篇名叫东林点将录的东西清理东林党人,赵南星就被比喻为玉麒麟卢俊义。见赵南星亲自上门,孙承宗知道肯定有难办的事。

赵南星跟孙承宗一点也不见外,在一番没有意义但又离不开的客套过后,赵南星直接说明了来意,他来找孙承宗是要孙承宗保住这次张贴小报事件中的几个人。赵南星的意思很明确,他要孙承宗凭借天启的信任去努力争取,就算不能保住这些人的官位和财产,至少也要保住他们的命。

孙承宗想了想说:“赵大人的话在下肯定听从而且一定会尽力,不过赵大人能不能说一下为什么要保他们?让在下知道内情后说不准能更好筹措。”

赵南星说:“不瞒孙老弟,红山卫的指挥使本是我早年的弟子,为人聪慧仗义却阴差阳错入了武职,以前我在吏部因为避嫌所以没有怎么来往,但师生之情一直在。带头闹事的两人本是我书院中的青年俊杰,前两年我们受魏阉排挤时我经常有些怨言,这两人一直跟在我身边所以受了我的影响。南直隶的几家家主与叶向高、韩爌两人有旧,他们不好意思找你让我老着脸皮来求孙老弟,放眼朝中现在也只有你能让皇上回心转意了。”

孙承宗见赵南星这么不见外想来是着急了,心里不禁暗暗好笑,他点了点头说:“不瞒赵大人,这其他人皇上都可以放过,只要他们表明态度并有行动就可以。只是红山卫的正副指挥使皇上坚持要杀,在下一再劝说皇上也没有松口,最后给了三天期限。”

赵南星问:“三天期限?要在这三天做到什么皇上才肯饶恕他们?”

孙承宗摇了摇头说:“皇上没说条件,看那意思是要看三天后他的心情好不好。”

赵南星不悦道:“这人命关天怎么能凭心情呢?孙大人能不能再想点办法?”

孙承宗说:“其实在下早就从他们的话里听出来他们跟赵大人你是有关系的,记得上次在下给赵大人贺寿,我们几位谈起时政来赵大人就说起过皇权太大不是好事,应该想办法加以限制。这几个人的话里也说到皇权太大需要制约,这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啊。”

赵南星说:“老夫惭愧,还请孙老弟多加援手。”

孙承宗说:“在下想了一天想出三条办法,虽不一定能成但也有几分希望,说出来请赵大人参详。”

赵南星一听孙承宗有办法,急忙说:“孙老弟请讲,时间紧迫就不要谦虚了。”

孙承宗微微一笑说:“第一,皇上虽然没有松口,但比起一开始的必杀态度,后来似乎也有所软化,如果能够让皇上满意,那么让他们活命也不是不可能。”

赵南星问:“要怎么才能让皇上满意?”

孙承宗说:“官员们要通过辩论找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官员使用制度,大户们要从内心里接受最高两成利润封顶这一要求,具体如何做到是赵大人的事,因为这两件事都是在圣学院中进行,估计刘宗周正在伤脑筋。”

赵南星点了点头:“下午听到了一点风声,那第二条办法呢?”

孙承宗说:“第二就是不能只一个方向用力,我这里已经使过力了,再去劝说恐怕适得其反,不如让其他人去帮忙从旁边劝说。”

赵南星皱着眉头说:“我见皇上对朝中之人的态度,只有孙老弟、信王还有杨涟还能说得上话,其他人去说恐怕不如不说。信王身份在那里不好掺乎进来,杨涟肯帮忙就是无从开口,不比你老弟管着军务院可以名正言顺劝说。”

孙承宗笑道:“这事正在杨涟和韩爌两人身上。”

赵南星说:“愿闻其详。”

孙承宗说:“其实皇上是个很懒散的人,当他拿不定主意时就问身边的人,听说皇上有时经常问身边的太监和嫔妃一些事,如果能得到宫中之人的援助,事情就好办得多。”

赵南星笑看着孙承宗说:“皇上早就言明嫔妃和内侍不得干政,而且皇上说过私下结交内侍的朝臣会被阉割进宫,孙老弟难道想让我们大家今后看到杨涟和韩爌都改口叫杨公公和韩公公?”

孙承宗哈哈一笑说:“赵大人多虑了,在下的意思是让杨涟和韩爌通过别人找皇后帮忙,只要能打动皇后事情就有七八分把握了。”

赵南星问:“通过谁去?又用什么事情打动皇后?”

孙承宗说:“杨涟的大女儿跟倪元璐的妻子倪王氏一起在宁德公主身边做长史,宁德公主许配的附马都尉刘有福是韩爌的外甥,如果他们说话让公主进宫找皇后求情,应该问题就不大。皇后性格和善仁慈宽厚,只要说宫中三位选侍将要生产,现在无故杀人不祥,皇后应该能听进去。”

赵南星摇了摇头说:“这只能从旁助力而不能直接帮忙怕靠不住,那第三呢?”

孙承宗低声说:“这第三就是要我东林书院表明态度,是坚持以往的主张要让皇上最终听从我们的,还是改变主张变成我们去配合皇上,这个问题皇上没有明说但有那个意思。我想赵大人也一时半会儿作不了主,最好听听其他人的意见,但是要快,只有三天时间不等人。”

听了孙承宗的话赵南星沉默了,这是一个难以决断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能够决断的。

东林党说穿了就是一群在朝堂上失意而又有着一定理想的人形成的组织,他们因为对皇权感到失望所以转而寻求独立于皇权思想外的主张。在长期的探讨和观察中,他们提出了重视百姓权益,削弱君主权力等观点,甚至提出要选首辅。慢慢地他们形成了要以自己为主的政治目的,想要在朝廷事务中处于主导地位,不愿意继续成为皇权下的附庸。

东林党这种有着独立意识且有着自成体系之主张的政治集团,在不断总结探讨和不断宣扬自己主张的过程中,渐渐地有成为一个想控制住大明朝廷的政党之趋势。他们不但在朝廷中把持着诸多权力部门,而且在民间也有一定的**基础。虽然在天启四年差一点儿被魏忠贤连根铲除,但现在他们不但是卷土重来还比以前更有权势。

眼见着现实与理想越来越近,但现在的突发事件却使得东林党要进行痛苦的选择。赵南星知道如果现在放弃东林党的主张,转而去居于从属地位配合皇权,以天启目前的施政方针继续下去肯定比东林党更能得到百姓们的支持,那么这样一来东林党将再无实现理想之日,真是那样的话恐怕死去的顾宪成会气得活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33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