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358 铁锁连环(中)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袁可立提了三个问题,就是取消禁海令、大炮小型化、做连环战船三样,天启对这三样都没有明确回复,这就让袁可立有些焦急。他在福州跟大总兵张静安还有监军袁化中汇合后,立即就开始抓水师问题,在袁可立看来东南的事务大多跟海事有关,福建多山近海百姓生活艰难,禁海令使很多原本可以在海中打鱼过活的人家望海兴叹。而那些胆大的人如郑芝龙这样的人可以过得很逍遥,更别说红毛洋人还占据着台湾,这都跟朝廷政策有关。

如果说东北军区是第一个把地区防务交给当地巡抚,东南军区就算是第二个这样做的军区,袁可立一到福州后就给张静安说了海防的重要性,让他在东南各省抽取精兵强将组建水师,地方上的防务交给巡抚就可以,目的就是重点打击消灭海盗和等机会驱逐占据台湾的红毛洋人。经过几个月的了解调查,袁可立发现海盗可以招抚而红毛洋人只能用实力才能驱逐得了,与人商议一阵后觉得要解决取消禁海令等三个问题后一切才有可能。

谁知道天启不作明确答复,袁可立虽然脸上没有表露出来但眼神里的焦灼之色却让天启看了个真切,天启微笑道:“袁大人不必着急,常言说好事不在忙上,什么事情只要不是火烧眉毛了都可以慢慢想,你开始不是说了还没到火烧眉毛的地步吗?我们先研究透彻才能准备得充分,准备得越充分成功的希望才大。你说过把几条船连环在一起就会很平稳,如此一来士兵在上面就不会晕船,你这个连环战船的想法是凭空想象还是做过试验?”

袁可立说:“皇上明鉴,臣回京前做过几次试验,发现连环战船不但行驶起来很平稳,而且速度比单一的大船还要快。只要两边划水的人动作统一,平稳性和速度都有极大的提升,这难道不是上天的预示吗?所以臣才冒着犯被火烧的大忌禀报。”

天启想了想说:“这个好解释,单一的大船在水面上航行时出于取得航速的原因船头都是尖的,尖形的船头方便破lang分水,前进时能够受到最小的阻力。但是万事有利就有弊,因为船头是尖形的如果因为lang涌或风吹的方向不一而使船两边受力不一,那么就会使船左右颠簸,海上风急lang大比江河上的风lang大好多倍,这也是船在海上比在江面上颠簸得还厉害的原因。”

见大家点头天启继续说道:“为了让船行驶得平稳人们就把船造成一头尖一头平,要速度就尖头向前乘风破lang快速前进,如果风lang大上面的人受不了颠簸就倒过船头用平的一面前进,这时候因为在水中受到的阻力大划水要累点,但是却可以使船处在一个平稳行驶的状态下。袁大人说连环战船不但平稳而且速度快,就是因为整个船是拼起来的,水不仅仅在两边流过而且可以从整个连环战船的中间流过,相当于既有了平头前进的好处又没有平头前进的阻力。”

袁可立说:“皇上一听就明白了其中道理,臣是反复试验琢磨了好久才明白其中的原由,难怪都说皇上圣明看来真是有原因的。”

倪元璐这时候说:“皇上,臣有一个建议不知道能不能成,就是先把连环战船拼那么几艘,就算最后真让红毛洋人用火烧了也无所谓,但拼几艘后说不准能搞沉他几艘大船。红毛洋人的大船只要被我们搞沉,他们就必须退回台湾去,到时候我们的水师把台湾的大小码头一封,还不是个瓮中捉鳖的架式吗?”

天启问:“就算有了连环战船你准备怎么做?”

倪元璐说:“连环战船相当于用数条小船拼成一艘大船,大船的载重能力肯定比小船大,到时候可以在船甲板上和船舷上都装上铁板,我们不也有抗炮弹砸的能力了吗?到时候能装大炮就装大炮,不能装大炮就贴近了用手雷炸。开始袁大人介绍说红毛洋人的炮弹也只是砸而不是炸,说明他们的炮弹没有我们的手雷威力大,那么就可以说只要贴近了我们用手雷炸就有绝对把握取得胜利。”

倪元璐说完后不禁露出高兴的样子,谁知道天启冷冰冰地说了句:“不行!”

倪元璐眨了眨眼睛问:“臣可以问问为什么吗?”

天启说:“你从宁远回来后觉得手雷威力很大所以就加快了制造手雷的速度,不过当你造到一定数量时朕就不让你继续造下去,其目的就是不想把手雷的技术扩散开来,避免使整个国家陷于一种危险的境地。朕当时说是因为资金紧张没那么多银子继续造,你虽然当时相信了但心中却有一定的疑问,因为你知道现在朝廷不缺银子,朕现在就说一说朕的顾虑,你们大家都说一说有没有道理。”

孙承宗和袁可立还有倪元璐见天启说得慎重,于是一起说道:“皇上请讲!”

天启说:“一个新生事物有利就有弊,如果只看到其好处而没有看到其弊端,说不准哪一天遭到祸害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大明的制度随宋制是以文制武,武将再能干也必须在文官的监督下实施权力,因为武将没有像文官那样从小到大数十年如一日地接受忠君爱国的教育,所以他们没有文官那么忠诚必须接受监督。手雷这东西威力太大足以改变一场战役的胜负,如果这东西落在心怀叵测之人手里,难保其不会产生异心。”

袁可立听了缓缓点头说:“皇上的顾虑有道理,看历代以来数汉、唐两朝为最盛,其中终结汉室之曹操和终结唐室之朱温,两者可都是以军队起家的。这些武人掌握了没人制约的权力野心就会膨胀,不像饱受君臣大防教育的文官那么忠心,像汉之霍光三国之诸葛亮还有本朝之张居正,手中握有废立天子的大权还是一直忠心不二。”

倪元璐问道:“不是还有监军吗?最早时皇上废除了太监监军制度改用御史监军,臣记得我们那一批当监军的有两百多人,后来又增加了好多人去军队里做监军。现在各地方的卫所军不算只算现在的七大军区,按每支野战军最后步骑一共十万人算一共是七十万人,现在的监军人数已经可以达到每人负责两千人左右,如此规模就算有人心怀不轨也应该可以制约了吧?”

天启摇了摇头说:“监军的监督只不过是起个预警作用,真有人要造反这些监军不是被拉拢就是造反时被砍了祭旗,所以朕一再强调每支部队的监军要沉下心去关心了解每个士兵的疾苦,要以他们支持者和娘家人的身份出现,对那些随意打骂士兵和随意奖励士兵的军官要严肃纠正立即制止。军队里军官对士兵的随意责骂和奖励会形成他们的个人威望,当他们的威望已经超出朝廷在士兵心目中的地位时,他们的野心就会不受制约地膨胀。”

倪元璐又问道:“现在皇上还规定了野战部队和地方部队逐步要分开,目的就是让他们互相监督互相制约,有了人的监督和军队之间的监督还不够吗?”

天启说:“对一般的军队够了但对特殊的军队就不够,比如说某支军队有了充足的手雷,而这支部队的大总兵暗中控制了绝大多数人且心怀异心,到他发难的时候就算其他六十万人一起来打他恐怕都打不过,如果他再暗中勾结一二手握重兵之人,朕的龙椅上会不会马上换人先不说,至少大明的大地上会遭遇好多年的战火,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那是在所难免的。”

倪元璐想了想低声说:“臣没有想到这些后果,那臣的那些新型装备还做不做呢?比如说什么大炮小型化,还有用大炮发射大威力手雷等。”

天启说:“当然要做,东西没有错它没有立场,主要是人的控制方面要做好。朕听你说过制造手雷的工匠只有几十个人还是分在各隐蔽处分工序做,真正掌握全部制造流程的人算上你现在活着的也只有两个人,这些人都要严格控制和严密保护。你妻子王氏在宁德公主府做女官,朕把你家安在皇城边保护应该放心,另外一个掌握手雷制造流程的技师朕也把他全家安排在一个安全地方,并派锦衣卫严密保护,这些都是为了机密不外泄。”

倪元璐说:“看来得降低车炮营的规模,有人说要将车炮营和神机营结合在一起扩充到十万人,那样就可以绝杀女真人和蒙古人,现在看来这想法有些疯狂了。车炮营和神机营真有十万的话肯定能踏平草原无敌手,但也能踏平关内无敌手,而且大炮攻起城来守都守不住,到时候说不准臣真要成为大明的罪人了。”

天启说:“车炮营和神机营的装备都换了后其战斗力不可小视,加起来最多一万人足够,多了就防不胜防成为心腹之患。为了防备这一万人作乱他们的弹药平时不能给足,真要打仗时才能按量拨发事后收回,而且主官要每三年一换并多派锦衣卫监视,车炮营的监军数量要增加达到每百人一个监军。朕这么做并不是信不过左良玉而是信不过这个位置的人,真让车炮营成了某人的私兵他就算不造反也会挟兵自重不听指挥,到时候其麻烦不下于女真人。”

孙承宗这时候说:“皇上说得有道理,想唐朝安禄山当时只是一镇之节度使,后来有大臣说要提防安禄山叛乱,唐明皇不听忠言反而负气让安禄山再掌管两镇,最后促成了安使之乱使大唐的国力急速下降并最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的衰落也从此开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大明可不能重蹈覆辙了,想当初唐明皇如果能及时听信忠言并像皇上这样按时换将多派监军,安史之乱说不准不会发生,安禄山在历史上说不准也跟汉之柳亚夫本朝之徐达齐名吧?”

天启摇头说:“世上没有假设,但可以说安禄山的野心是唐明皇一步一步给其积累起来的,朕一直在想当年宋高宗如果不杀岳飞,而是如其所愿把全国军队都交给岳飞掌管,最后会是一个什么局面呢?”

孙承宗想了想说:“岳飞在军队中的威望很高,他的军队人称岳家军相当于私兵,他在风波亭遇害时应该说没有反心,但是当他掌握了全国的军队并彻底消灭了女真人后,他会怎么做只要天知道。反正臣信不过凭他背上‘精忠报国’四个字能制约住他随着权力的增加而不断膨胀的野心,就算岳飞的忠诚不容怀疑但他的部下的忠诚就值得怀疑,他手下像牛皋那样只认大哥不认朝廷的人也多,岳飞最后会不会像宋太祖一样被迫黄袍加身都难说。”

倪元璐这时候说:“既然不扩充车炮营那怎么消灭掉女真人和蒙古人呢?我们的骑兵可都不是对手而步兵上去相当于是送死。”

天启说:“你开始说要派人去专门杀女真人的老弱妇孺朕就在考虑,朕的最后想法是无论女真人还是蒙古人,朕最后都给他们机会像喀喇沁人一样归附过来,只要归附大明就是大明的百姓朕的子民,所以你的那个主意还是不要去想,朕不想对自己的子民下死手。”

倪元璐问:“如果他们死硬到底坚决不归附呢?”

天启想了想说:“那也不要赶尽杀绝,大家都是人都是为了生活也都活得不容易,先把他们赶到漠北去啃几年冰雪吃几年沙子再说,告诉他们当他们想回来归附了大明的城门随时给他们打开,但是要来捣乱那就是有来无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70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