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237 心怀故国(中)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其实早在好几天前袁可立就根据白队长等人回来后的描述作了分析,从刘兴祚说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很好没有什么变化这话,分析认为他还是有回归明朝的想法,根据他有话不明说这一情形,知道他处境困难被监视.袁可立认为以目前朝廷的现状,在朝廷要整顿军队无暇顾及其它的情况下,假如刘兴祚突然率部反正,对明军的坏处大于好处。袁可立将自己的看法秘密送军务院,并在两天前得到军务院的同意。

孙承宗等人的意见也很一致,现在贵州正在平叛和整顿南方几省的军队,北方也准备找个地方把北方几省的军队依次整顿一番,现在已经没有精力和财力去另树强敌。就好比一个人正要做手术,再要他收拾行装去干苦力活就有些太过分。再加上刘兴祚现在率部反正效果不大,最好是暂时忍耐等待明军与女真人绝死拼杀的关键时刻倒戈一击,那样就可能对战争的胜负起关键性的作用。

刘兴祚送信的小队从宁远回到义州后,对刘兴祚细说了宁远之行的经过,刘兴祚对袁可立不同意他现在率部到宁远归顺感到失望,不过他也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就是约有一万多明军分布于大凌河沿岸,最近的据点就在离义州城不到二十里的山上。刘兴祚在接下来的几天有意派心腹之人去沿河巡探,远远地看了看袁可立传口信说的那个山头,发现那确实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去处,一般人不仔细看是看不出什么的。

就在刘兴祚心中大定决定等待时机之时,二月下旬的某一天有人来向他报告,说先前去广宁向皇太极汇报的那个女真佐领又带人通过小路去了广宁。刘兴祚顿时就动了疑心,心说上次这个佐领被皇太极叫去是因为皇太极要听明朝方面的详情,而且还是让自己知道的,但这次此人私下去广宁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有人泄露了自己的秘密?想到这里刘兴祚心中顿时有些慌乱了。

过了几天,这位去广宁的佐领回到了义州,带回了皇太极的谕令,说因为前方战事紧急需要兵员,既然与明军达成协议而明军也愿意遵守协议,义州的五千守军战斗力强要撤走让其他人来接替。

看完皇太极的亲笔信,刘兴祚缓缓抬头看向这个佐领问道:“牛佐领,你什么时候知道大汗要调义州军的?既然你在广宁怎么不向大汗分说一番?这明军在宁远关驻守了好几万人,据说后来又从皮岛增加了几万过来,难保他们没有窥视义州之心,假如我们一撤走明军趁机占领义州与蒙古人形成夹击之势,并顺势夺取复州、耀州等地威逼鞍山、沈阳,那我们又当如何?”

牛佐领说:“刘将军莫急,前几天你出去巡城,大汗的使者召我去且召得很急,我没办法才跟大汗使者去广宁的。至于说大汗给你写的什么,我官卑职小没敢看也没敢多问,刘将军有什么话可以自己写信向大汗分辩,相信凭大汗的英明和两代大汗对刘将军的信任,只要刘将军说得在理,最后一定会听信刘将军你的。”

刘兴祚见牛佐领说得在理,于是点头说:“遇上如此大事本将本该亲自前去广宁向大汗分说,不过一来你路熟二来怕明军捣鬼所以还是辛苦你再去一趟,不知道牛佐领是否愿意?”

牛佐领说:“将军有命在下自当遵从,就请将军写文书吧。”

刘兴祚点了点头起身去给皇太极写信去了,他没看到的是这个牛佐领在他转身的一瞬间,木然的眼神中露出狡黠的光芒,他也不知道他这封不愿意离开义州的信会让皇太极下决心要把他拿下来。

皇太极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的用人原则就是用人不疑,反过来也可以说是疑人不用。前一阵牛佐领去广宁向他汇报刘兴祚跟明朝使者见面和说话的详细情节时,皇太极就对刘兴祚有了一丝疑惑,为什么明军来人在没经过介绍的情况下就知道刘兴祚姓刘?虽说凭这一点不能表明什么,但至少证明明朝方面知道刘兴祚这个人,还对他有一定的研究,否则的话不会一个小兵都知道得这么清楚。

隔了几天后,牛佐领根据皇太极的指示加强了对刘兴祚的监视力度,终于在关键之处发现了刘兴祚有异动,就是在派人去宁远跟明军解释谈判之事时,牛佐领秘密安插的人回来告诉他刘兴祚的心腹跟明军将领有秘密接触。有接触是可以的,毕竟不会每次谈话都把所有人叫到一起,但值得怀疑的是回到义州后刘兴祚没有提秘密接触的内容,行为上还有些反常,牛佐领感觉不妙立即再次出发去广宁向皇太极报告。

皇太极一听牛佐领的小报告,立即警觉了起来,他细细地想了好半天,决定对刘兴祚作最后的试探,看是不是他们父子两个都看错了人。皇太极的试探方法就是以前方战事需要为借口,让刘兴祚准备换防,假如刘兴祚心中没有鬼就会表示同意并询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跟何人换防,但假如刘兴祚确实有问题一定会百般推脱。

其实刘兴祚仔细想一想也能发现皇太极的命令有问题,义州守军多为马上功夫不如女真人的汉人,守个城欺压下老百姓威慑下懦弱的明军没有问题,要跟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在草原上冲杀就有点不够看。再说一共也只有五千人没什么大用,换成其他人来还不如现在的义州守军守得好,只要稍稍说明一下情况但要表示绝对服从命令,顺便问一下换防的时间、地点和相关人物就可以了。

问题是刘兴祚心中确实有鬼,一个人没私心就坦坦荡荡能够依理分析,假如有问题就会时刻防备怕事情败露。比如说一个羞涩的男子喜欢上一个女子,老远见了这个女子就会感到不自然,还认为其他人都知道了自己的心事,看到其他男子接近意中人就认为是挖墙角的会敌意大增,即便这个女子根本就不认识他。

刘兴祚一时慌乱之下没考虑其它,立即给皇太极写了封信,信中对自己不能撤离作了好多解释。这些解释说得非常好也说得很全面,有些地方连皇太极都没有考虑到,不过就是没有提到自己会服从命令,这就坚定了皇太极认定刘兴祚有问题的看法。

三月初,刘兴祚正带人在城外巡查,突然手下的哨探来报告说在大凌河堡和右屯附近发现众多的蒙古人,义州城外也发现了蒙古人的骑哨,问刘兴祚该怎么办。

刘兴祚一听蒙古人居然攻到自己身后并占领了大凌河堡和右屯,感到很不可思忆,问哨探道:“哪里来的蒙古人?你们可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哨探道:“禀刘将军,是原来插汉部兀鲁特部的蒙古人。”

刘兴祚轻轻说道:“原来是他们。”

兀鲁特部的蒙古人在天启初年反出插汉部投靠了女真人,被天命汗努尔哈赤安排在海州鞍山一带修养放牧,去年毛文龙、赵率教、祖大寿等人夺取金州并拆除了旅顺城,努尔哈赤为了避免自己再受骚扰命令投靠过来的蒙古人去金州一带修城放牧。皇太极搞定蒙古喀尔喀部和科尔沁部后要对付插汉部,兀鲁特部的蒙古人原属于插汉部可能有些香火情,皇太极让他们在金州、复州一带修养没有征用。

现在兀鲁特部突然占领了右屯和大凌河堡,刘兴祚心中已经可以肯定他们是受了皇太极的命令来对付自己的了,右屯和大凌河堡一被占,义州跟宁远之间的联系就被切断,想得到明军的帮助已经不可能。刘兴祚想了想问:“牛佐领他们那些女真将领和士兵在哪里?”

哨探说:“属下探得消息后绕城而来寻将军,现在城门紧闭不知里面详情如何。”

刘兴祚听了心中一阵急躁,这义州城内一共五千人,其中绝对听自己命令的不过一千来人,其他的人不是些墙头草就是正牌的二流正牌女真兵,就算要造反也只能裹挟一半人走,现在城内情况不明又被人断了路,情况看来很是不容乐观。刘兴祚知道现在既要冷静也要快速下决断,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想了想命令道:“城中出了状况,所有人准备战斗跟我来。”说完打马率先向义州城奔驰而去。

刚刚走到城外不远处,就看见城门大开,几十个士兵骑马冲了出来向自己这边急速而行,刘兴祚看见领头的是自己府里的亲兵队长,于是大声吼道:“城中发生了什么事?”

亲兵队长下马禀报说:“秉将军,今天将军出城后不久,牛佐领等人就来到府中说奉将军的命令要接夫人、太夫人还有公子去,小的心中生疑命人去查,谁知道牛佐领的人不许人出府,小的知道事情不妙寻机翻墙才得以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87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