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395 水炮阻敌(中)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皇太极接到报告说大凌河边的明军专门造了很多水炮防守,大冬天里盾牌什么的都防不住,穿铁甲不顾一切地冲那是能死多快就会死多快.皇太极听了惊奇之下又接到阿敏和多尔衮的报告,说添了两万人还是攻不下金州,因为明军虽没增兵但运送去了很多物资毛文龙又守得严,要真想攻下必须得再增加兵力。

听说明军没有增兵皇太极立即明白了,明军这是要给自己制造机会当然也是诱饵,让自己这边倾力去攻好方便他们拿下锦州。本着绝对不能如了敌人的意这一指导思想,皇太极当场给阿敏他们下令停止进攻改为围困,并且命令沈阳、鞍山附近的杂兵去换走多尔衮,也学习明军的样子在金州城外修建堡垒和防护墙。皇太极的意思是毛文龙一共两万人而阿敏也是剩两万人,加上一些帮忙的杂兵堵住毛文龙应该没有问题,自己这边和多尔衮全力去援助锦州。

直到此时皇太极才发现自己错了,在他看来毛文龙是心腹之患必须除之而后快,为了干掉毛文龙他不惜给阿敏许下巨大承诺,让阿敏去跟毛文龙死拼。在皇太极看来自己已经在皮岛歼灭了毛文龙一万人,剩下的四万人就算跟阿敏和岳托的四万人拼完也值得,至少心腹之患得以彻底清除。现在看来好像帐不该这么算,从结果看自己死了两万不算什么,毛文龙死了一万再死两万是去了一大半像吃了亏,但在有百万之数的明军中毛文龙这个毛只能算九牛中的一毛。

想到保存有生力量的重要性,皇太极救援锦州的心更热切了,他命令多尔衮在接替人马到来后立即到大凌河堡来,他要集中兵力去救援锦州,如果明军不知趣敢于阻挡,他就将明军消灭在大凌河。给多尔衮发去了命令后皇太极亲率四万人来到大凌河堡前面督战,就算不能立即攻下来也要想个办法出来。

此时的大凌河堡已经变成了大凌河城,以原来的大凌河堡为中心围了一圈厚实但不甚高的防护墙,向东围在大凌河边上,总共分为东西两个半区。东边是满桂的骑兵驻扎区,时刻监视着锦州里面的敌人是否出城,西边是祖大寿的两万人和两万贵州军,专门负责防守东边来援之敌。义州城驻扎了吴襄的七千人防止敌人从医巫闾山翻过来偷袭,七千骑兵足以对付任何弃马翻山过来的敌人。

最开始明军以为锦州好攻打争着去攻城,结果被城上的大炮一番狠揍后灰头土脸退了下来,这才知道攻城这活不轻松,在城上有大炮时攻城更是一种勇敢者的游戏。很多人这时候都开始佩服起敢于向任何城池发起进攻的努尔哈赤,自从他老人家死了后就没有几个人敢尝试这种高难度的行动了,包括他的继承人皇太极都缺少这种不怕死的勇气。好在女真人的大炮也是生了根一样不好搬运,明军这边满桂让吴襄去义州自己亲自守在城外。

见明军摆出出来一个宰一个的架式,李永芳干脆用石头把几个城门堵了,免得一时心痒出了城回不来。在回复明军的劝降信中,李永芳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叛离转而去效忠大金了就不可能再投降大明。城中的粮食够吃五年且炮弹充足,如果明军有耐心而锦州城五年内没有援兵的话,就让明军在五年后来斩他的尸体泄愤。

对李永芳的狂妄满桂也没有办法,贵州来的两万人加入进来后,满桂让他们在松山堡待命等机会但是这些人不愿意。领头的将领是原来的贵州总兵许成名,奢、安叛乱平定后他跟侯良柱争过功,后来侯良柱跟秦良玉去向西建功立业的时候,许成名也要求到辽东来打仗,其中有暗中跟侯良柱较劲的意思。许成名跟满桂说他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来观望的,满桂觉得这人很有意思就让他跟自己去转了转,发现许成名说了很多建议都很有道理,于是让他带兵进大凌河堡。

许成名过来没两天京师也来了一帮人,就是由锦衣卫护送来的张祥安、陈奇瑜还有倪元璐,除了他们三个随行的还有十几个大箱子很是醒目。鉴于倪元璐在宁远之战中的惊人手段,大家都对这些箱子看了又看,要不是有锦衣卫士兵在一旁虎视眈眈看着,好多人都想看一看里面是什么。因为倪元璐在天启面前夸下海口,说只要守得住没有后顾之忧他半月之内能拿下锦州,所以大家一来就去大凌河观看。

看完后大家就坐下来商谈各抒己见,张祥安首先对满桂说:“满桂将军,大凌河堡除了这条河无险可守,现在河面也封冻了女真人直冲过来如履平地,假如皇太极倾其所有来攻将军守得住吗?”

满桂说:“我们武将只知道服从命令,守得住要守守不住也要守,张大人有什么好建议吗?”

张祥安说:“垒高墙并且要加厚墙体安置大炮,同时准备引火物准备烧敌人,如果可以的话可以把宁远的那些火笼搬来用,听说女真兵在锦州城也用上火笼了,他们倒是学得快。”

满桂苦笑道:“就垒这点墙都已经是最大能力了,现在天这么冷泥土冻得像铁一样硬,怎么修又厚又高的防护墙?”

张祥安问:“怎么不先用火烧地?”

满桂说:“树枝全部挂了冰根本没法点得燃,能搞到的引火物都用完了才垒得这些土墙。”

张祥安问倪元璐:“倪大人,听说宁远存有一些黑碳,当时在觉华岛做铁甲就用的是黑碳,那东西燃起来火势凶猛燃得久,不知道能不能调一些过来用?”

倪元璐想了想说:“有是有但是运到这里至少得三天,烧地垒土还得好几天,不知道皇太极能不能给我们这么多天时间。”

满桂这时候说:“许总兵的人住这里有些挤,我正想调兵到另外地方去,如果要牵制敌人我可以派两万人去右屯,一万步兵一万骑兵攻守兼备,久了不敢说拖个十天问题不大。”

张祥安说:“事不疑迟那就马上派人去宁远取黑碳,先运一些然后陆续运来就可以,满桂将军也立即派兵去右屯,多带些阻碍敌人前进速度的东西,尽量不要跟敌人恋战。”

满桂当下派了两个游击带兵去右屯,等他们走后满桂问:“当时我们垒这道墙费了不少时间,假如要垒高就得加厚那么用的时间会更久,连运黑碳带修墙十天来得及吗?”

见张祥安在沉思,这时候许成名说道:“我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陈奇瑜见许成名问得奇怪,想了想就明白了原因,于是说道:“许将军有话尽管讲,现在不是文官管武将的时候了,这里除了满桂将军就数你品级高,你有话就说我们洗耳恭听便是。”

武将被文官压迫了这么多年,现在天启要求文武平等只为了照顾习惯让文官稍微高一点点,但武将们过惯了被文官压迫的日子,现在一时半会儿还不太习惯。许成名眨了眨眼睛说道:“我觉得这防护墙已经够高了,不需要再增高只需要再加宽就是了,修高了反而阻挡了佛郎机大炮的射角。”

满桂说:“我们里面合适了但外面敌人也会很方便攀爬,我觉得还是把城墙修高加宽然后把大炮安在城墙上稳当。”

倪元璐这时候说:“冬天里修的东西都不结实除非泼水结冰加固,修得太高一个是时间来不及第二个也容易垮,安大炮发射因为震动大更是容易出事,可见高有高的好处矮有矮的好处。”

许成名说:“这个简单,我们取土时就在城墙下面取,外面挖深了不就显得城墙也高了吗?”

满桂说:“你当我们没想过这办法啊?问题是城墙下面除了土更多的是石头,小石头可以挖走大石头挖不走。”

许成名说:“我们老家修河修山道一般都会遇到石头挡路,我们的办法是先用火烧然后泼冷水石头就会开裂,只是要多烧一阵才有效果。”

满桂惊讶地问:“真有此事?”

许成名说:“真有此事!”

倪元璐这时候说:“我带了一大堆好东西,正担心城墙高了用不上,现在看来正适合用。”

满桂说:“倪大人当年的风采我现在还记得,是不是又带了很多手雷来?”

倪元璐摇头说:“那东西金贵一般用不起,再说那东西也不能及远所以这次没有带来。我这次带了几十门水龙来,原本是准备着救火用现在拿来给你们向敌人喷水。你们想一想这大冷天滴水成冰的,给敌人兜头一浇那会是什么滋味?而且我这个水龙你们没见过,是不会停止的只需要不断转动绞盘,皮管就能把锅里的温水不断射出去。”

满桂笑道:“那就先来试一试看效果如何,只是没有那么些柴禾怎么办?前一阵把能烧的都烧完了吃饭都只能啃炒面,好几天都没吃过热食了。”

倪元璐说:“我带来的第二个好东西就是炉子,这炉子小巧烧的就是用黑碳做的专用碳,名字叫住蜂窝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75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