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027 蒙古谈判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从古以来,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就有着化不开的仇恨,游牧民族提倡平等要与农耕民族均贫富按需分配,农耕民族提倡公平要求大家按劳分配不劳不得,双方谈不拢就打打了几千年都视对方为仇人,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草原。正是草原给游牧民族提供了食物和战马,让他们能够世世代代象狼一样活在农耕民族的身边,有吃的就吃喝玩乐无所事事,吃光了就骑着马来抢不给抢抡起刀就砍。本来大家都是人都差不多高差不多重跑得也差不多快,如果公平竞争两边的人单挑,也不过是两块一百来斤的肉互相碰撞农耕民族不会吃大亏,问题是游牧民族喜欢作弊他每次都骑头畜牲来跟你比农耕民族就比不过,一个人一百多斤加一匹马就是一千多斤,一百斤肯定干不过一千斤。为了不吃亏农耕民族也养马,养得好的时候比如汉唐时期就可以把游牧民族揍得满地找牙,但这不是长久之策。游牧民族养马是顺便养,草原遍地是草养马不花成本;农耕民族是专门养,得把种粮食的地拿来种草投入成本太大,所以千百年来农耕民族大多数时期是处于挨揍的地位。

要彻底解决游牧民族随时搞摩擦随时搞侵略这一难题,只有向罪魁祸首也就是草原开刀。本来以前也有人看到了这一点,但这人的主意是放火烧,效果不好还烧得不多而且烧了以后的灰还肥地,说明此人有眼光但没有实用手段。要彻底干掉草原只有把草原翻过来让草原成为沙漠才是长治久安之策,但做这样一个大工程不经过生活在草原上的原住民同意是无法办到的,最好是给他们点甜头让他们自己去干,天启原来就是这样想的也曾经准备条件成熟了去推动。

现在,当蒙古插汉部的林丹汗自己主动提出这一要求时,天启犹豫了。本来在插汉部现在的领地上开垦草原也不会出现土地沙化的问题,因为那里土层厚。天启一怕林丹汗会到处推广,那样一来土层浅的草原就会遭殃;二怕他们有了粮去支援女真人,那麻烦就大了,所以于情于理都不能帮助插汉部开垦草原。

九月初九,王化贞的屁股还没在家中的椅子上坐一下就带着天启的指示上路了,他要尽快去向插汉部的林丹汗释放天启皇帝的善意。天启指示要让蒙古人暂时在明军前面挡住女真人三年,等大明倚山建好了城他们想走再走,不愿意走大家也可以和平共处。明军筑城时蒙古人没吃的可以来建筑工地上打工,没工钱但饭管饱,粮食不送也不卖。

陈奇瑜是作为王化贞的副手陪同他一起上路的,九月中旬他们一行刚刚穿过朵颜部进入插汉部领地没多远就碰到林丹汗的弟弟土巴亥亲自带了五十人来迎接,双方见面时互相非常客气,一起走了三天才见到在外打猎的林丹汗。

见王化贞这么快就又来了,林丹汗就问道:“王大人,你们皇帝是否答应了我的要求?”

王化贞说:“我大明天子认为大汗的要求不大适合,建议大家换一种合作方式。”

林丹汗问:“哪里不适合?换什么方式?”

王化贞说:“大汗既然问,那在下就说实话了。大汗提议互市和帮助贵部开垦草原,天子认为现在我大明正在跟女真人打仗,而贵部跟女真人关系暧昧不清,顾虑双方互市会有资敌之实。”

林丹汗一听怒道:“你怀疑我我怀疑你,双方没有诚意如何谈?再说我自己都不够怎么会给女真人?”

王化贞说:“大汗息怒,天子的话是直了些但其顾虑却不无道理,除非”说到这故意停顿了一下。

林丹汗说:“除非什么?”

王化贞说:“天子说除非大汗立即起兵攻下广宁,一切粮秣都算在大明身上。”

林丹汗说:“用我蒙古男儿的性命为你取城,你们真是打的好主意,不行。”

王化贞说:“贵部不愿意打广宁,是否可以派人协助我们在大凌河谷古道筑城堡呢?来的人吃喝全包还有封赏。”

林丹汗问:“你们想干什么?”

王化贞说:“我们准备沿古道去偷袭女真人,建好城堡方便补给。”

林丹汗想了想说:“王大人先去用饭,容我商议一下。”

王化贞听了带人去吃饭去了。

等王化贞一走,土巴亥就说道:“兄长,这明人被女真人打得一败再败,如今还指使我等如役仆佣,真气死我了。”

林丹汗说:“这明人可恶女真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我意已决,来年择机西进回故土,这仰人鼻息的日子没法过下去了。”

土巴亥说:“不过也奇怪,这大凌河谷古道久已不用不通车马,他们难道真想偷袭女真人?”

林丹汗说:“明人多狡诈,谁知道要作什么?只是不许就是了。”

土巴亥说:“兄长,我们反正打定主意要向西回故土,管他作什么怪先派一些人去看看顺便赚点银两如何?”

林丹汗点头道:“这也使得。”

于是在饭后与王化贞商议好来年春暖时帮明军筑城堡,王化贞也随即回到北京。

王化贞回到北京已经是九月底,向天启汇报了谈判经过后天启说:“明天军务院开会,你也来参加会议,你把你此行的经过及谈话写出来供大家分析。”

第二天,军务院全体开会,参加会议的除了军务院几个处里的人,还有从辽东前方回来的督师高第、宁前道袁崇焕以及负责修建宁远关的熊廷弼和从蒙古回京的王化贞。王化贞和熊廷弼在军务院呆过一阵还没什么,袁崇焕第一次跟皇帝坐一起,表情上还有点不自然。

天启看了看大家后说道:“高爱卿先说说,现在前方是什么状况。”

高第说:“回皇上的话,这前方的事可以分为四件事来说:一是筑关,熊大人六月底开始招人修筑宁远关,现在已经修好;二是撤兵护民进关,马总兵和刚上任的参将张静安张大人已经忙了半个月,大部分士兵和粮食财物都进了宁远关,不过有部分百姓说故土难离不愿意进关,留了一部分士兵在劝说顺便搬运笨重物;三是屯田,遵皇上旨意,将厌战之兵卒与进关之百姓编一起建堡屯田,他们一听只收一成税剩下的均分都很高兴;四是练兵,守关将士暂定三万,一万驻守山海关,一万驻守宁远城,两千驻守宁远关上,八千驻守宁远关后。除此之外还招了两万五千人准备野战,一万骑兵五千车营,山地步兵营和水师陆战营各五千。”

天启问:“他们知不知道下月起不再发饷?”

高第说:“臣命人一再宣讲,并在各营张榜明示,所有人都知道。”

天启问:“有没有人要离开的?”

高第说:“除了客兵想家要回老家外,其余的人都不走。开始有一些人想走,但打听了一下知道老家生活很难也表示不走了,但希望能把家人接来,臣不敢擅自答应现在正好请示皇上看是否可行。”

天启想了想说:“既要保家卫国又要孝敬父母还要照顾妻儿,大家都不容易。这样,一般人只能接妻儿,独子可顺便接父母,人多了可以组织人种粮种菜,还可以下海捕鱼。”

高第说:“如此臣遵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82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