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070 马踏边关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天启道:“让他人痛苦就能在最短时间内使自己获得快乐,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

三lang说:“这不公平,因为臣妾不能让皇上痛苦。”

天启笑道:“好,朕向你道歉,给你个出气的机会。”

三lang想了想说:“那臣妾要向皇上挑战,我们扳手腕比力气。”

天启笑道:“扳手腕是小道,仁君一般都不屑于做。”

三lang问:“那依皇上说什么才是大道呢?”

天启说:“那就是摔跤啰。”

三lang说:“摔跤就摔跤,在哪里摔?”

天启伸出双手轻轻抱住三lang说:“把衣服脱了,我们上床去慢慢摔。”

第二天一早,天启起床准备去跑步,刚刚穿好衣服转过头就看见被窝里的三lang露出个脑袋,睁着双黑溜溜的眼睛在看自己,天启坐在床边说:“醒了?小三lang的力气可真不小,朕以前还真没看出来。”

三lang说:“皇上昨晚上坏死了,现在要去干什么?”

天启说:“跑步锻炼身体啊,不然的话怎么摔得过你?”

三lang说:“那臣妾也要去跑步。”

天启说:“好啊,朕正觉得一个人跑着孤单,以后跑步就有伴了。”

天启是个年轻人,天再冷也可以在北京城里享受着老婆和热炕头的幸福生活,而在遥远的辽河畔,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头还要在冰天雪地里打拼,他就是自称天命汗的女真首领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是个英雄,一个人要成为英雄必须要具备两项基本素质,一是能忍二是能等,这两项尔哈赤都具备。

在他二十多岁时他的父亲、祖父就被人杀了,罪魁祸首是当时的辽东总兵李成梁。俗话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一般人就应该拔刀子向着李成梁而去,但努尔哈赤没有那么冲动,他先是宣布凶手另有其人,然后继续对李成梁保持着异常的恭敬,不跟强者公开对立使自己得以保存实力并不断壮大,这就是能忍。

在其后的三十多年里,努尔哈赤的实力不断壮大,他自信如果他愿意他可以轻易地击败明军,但他没有轻举妄动,他在等机会。李成梁虽然老了但威信还在,凭着威信李成梁就能够把人马聚集起来战胜任何敢于背叛他的人,努尔哈赤没有冒险,他默默地等着一直到李成梁死去。

忍与等是一个英雄重要的素质,但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实力。李成梁死后努尔哈赤凭其实力接二连三重创明军,先是在萨尔浒之战中歼灭明军六万人,然后取开原、下铁岭、迁都辽阳夺取广宁,去年再次迁都到沈阳准备一展宏图,而眼下先得去抢点粮食好度过漫长的春荒。

兵渡辽河后努尔哈赤大军一路浩浩荡荡向着山海关而去,正月十七占领了大凌河畔的义州。原本以为在义州要大战一番,谁知道义州却是一座空城,这令努尔哈赤感到非常意外,于是立即在义州召开了军事会议。

看着左右两旁的将领,努尔哈赤问:“你们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明军为什么不战而逃?”

二贝勒代善首先说道:“父汗,这明人恐怕是吓破了胆,不但是义州,据哨探来报说大凌河堡、右屯等地也是空城,路上已见苔痕,屋舍之间偶然还有狐兔出没,估计明人撤离了至少有两月。”

努尔哈赤沉声说道:“行军打仗不能靠估计,明日代善就率军两万慢慢前行,遇到明军及时来报。”

代善说:“是!”

努尔哈赤想了想说:“从义州向西南而下,沿途崎岖多有险地,尤其是狭长山谷中要注意明军的火攻。”

代善说:“多谢父汗关心。”

努尔哈赤又问道:“你们谁知道从义州向西北而去的古道现在是否通行?”

他弟弟舒尔哈齐应声说:“从大凌河古道过去可以直逼山海关下,但年久失修不好过人马,况且沿途全是蒙古插汗部领地,插汗部的林丹汗现在摇摆不定,据说还与明人有勾结。”

努尔哈赤点了点头说:“舒尔哈齐率五万人驻守义州,避免明军和蒙古人断我后路,还要防备毛文龙趁机出来捣乱。其他人暂时待命,接到代善回报后随我一起直趋山海关,就算明军把山海关也放弃了,北京城他们总不会不要,到时候我们去北京城外抢些人和粮食。”

努尔哈赤进驻义州不久,宁远城内的高第、袁崇焕等人就接到了女真人进入义州的报告,此时,张祥安、孙传庭和倪元璐也来到了宁远城。知道女真人进了义州,倪元璐立即宣布了军务院的命令,一是让孙元化和茅元仪马上由锦衣卫护送回京,二是让赵率教从他的四万后备队中选出两万修城好手,三日后带上工具乘船破冰赶赴登州海外的皇城岛与祖大寿的五千水师陆战营汇合。

大家对送走孙元化和茅元仪两个人没什么意见,因为这两个文弱书生的作用就是做些造炮校准之类的事,现在是有他们不多,没有他们更好,至少还可以省下两个保护他们的士兵去打仗。但对军务院在抽走五千水师陆战营后又再抽走两万后备队,大家就有意见了,虽然这两万人对刀枪不太感冒只是锄头和铁锹舞得好,但怎么说也是两万壮劳力,拉到城头上站那儿充数也比稻草人强。

宁前道袁崇焕首先道:“倪大人,你抽走两万人后月字关城就空虚了,到时候敌人不攻宁远城,从城边借过直接攻击月字关城,守卫走了一半能守住吗?”

倪元璐说:“袁大人,这是军务院的命令下官只是负责转达,请袁大人不要见怪。”

袁崇焕说:“本官可以不见怪,但到时候失了月字关城剩下的两万人全死光,军务院对我前方将士也不见怪吗?”

倪元璐说:“到时候下官负责在月字关城城头守护,袁大人和各位将军只管守好宁远关和宁远城就好。”

袁崇焕问:“就凭你们开始带来的三千锦衣卫就能守住吗?”

倪元璐说:“那三千人马上要护送孙元化和茅元仪两位大人回京,下官手下只有两百护卫。”

听倪元璐这么一说连高第都忍不住了,抽走两万人只来两百人,带头的人还是个文官,更让人不放心的这人还是个矮个子文官。

见高第要发火的样子御史监军黄道周说:“既然是军务院的命令就肯定有一定的道理,这样好不好?让曹文诏的一万骑兵进驻月字关城,其中三千人负责宁远关西北侧的关墙,一旦那里的箭塔示警这三千骑兵就去阻杀翻边墙进来的敌人。另外七千骑兵主要应对绕过宁远城来袭的敌人,有利就出击见机不对就回缩到月字关城内,不与敌人硬拼。”

黄道周是以正四品佥都御史的身份来监军,无论是高第还是袁崇焕都得给他几分面子,见袁崇焕不说话高第说:“那就按黄监军的方案来,五千山地步兵营进宁远城加强防守力量,一万骑兵在月字关城内机动出击不与敌人硬拼,五千车营在月字关城前待命,主要负责掩护撤退的骑兵。”

这时久不说话的熊廷弼说了句:“有道理,宁远关固若金汤敌人过不来,宁远城有一万五千人防守且只需要防备东、南两个方向也没有问题,月字关城不失敌人就无法割裂宁远关与宁远城的联系,胜利是肯定的。”

高第说:“那就把这个最终方案上报军务院,但愿不会再有什么变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38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