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013 承宗进京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六月初的一个傍晚,河南驻马店驿站的一间上房里,一个年约六旬的老者还有两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正在一起吃晚饭。两个青年一边吃一边骂骂咧咧地发泄着不满,其中一个吃的包子可能有点咸,只见他将手中的包子往桌子上一扔,“呸呸”两口将嘴里的包子渣吐干净,然后挽起袖子就要找驿丞理论。这时候老者发话了:“良卿,坐下!”话音不高但透露着一股威严。叫良卿的青年有点畏惧地看了看老者说:“大伯你看,这虎落平阳真要被犬欺,这家驿站竟然给我们吃这个,要在以往我要将这里的人全杀了!”

如果有认识的人就会惊讶地发现这老者正是这几年炙手可热的东厂提督魏忠贤魏公公,两个青年是他的两个侄子锦衣卫指挥使魏良卿和魏良栋。只见魏忠贤伸手把魏良卿丢在桌子上的半边包子拿起来,左看右看后张嘴咬了一口,咋吧了两下嘴说:“好吃,当年咱家落难时谁要给我这样的包子吃,我得叫他亲爹。”

看了看傻在一旁的魏良卿和魏良栋两兄弟,魏忠贤笑了笑说:“你们也不是生于什么富贵之家,这个就吃不下了?”

魏良栋不解地问:“大伯,皇上虽然将我们抓了起来抄了家,现在不是又放出来了吗?我们还是锦衣卫指挥使,而你老人家虽说发遣南京但依然是东厂提督,我们怕什么啊非要夹着尾巴做人?”

魏忠贤缓缓地摇了摇头说:“你们不懂,如果你们懂就说说这次皇上为什么要放过我们爷三个?”

魏良卿也奇怪地问:“我也觉得奇怪,那奉圣夫人跟皇上的情份应该比大伯你还久,怎么说埋就埋了呢?”

魏忠贤说:“因为皇上认为她已经没用了而我还有点用,王体乾说得没错,旧情这东西呢就像旧袜子,好就用不好丢都嫌脏手。我们现在是什么?就是皇上派出去准备咬人的狗,这叫得凶的狗一般都不咬人只吓唬人,真要咬人的狗它不叫但看准了就是一口。”

魏良栋说:“那皇上这次叫大伯你去咬谁啊不是收拾谁啊?”

魏忠贤说:“收拾谁不用知道会有人通知,我们只需要静静地看着,还要笑着看。一条狗该咬谁得听主人的,但如果让你去咬你却咬不着,那说明你已经是一条没用的肉狗,主人马上就会把你炖成一锅汤喝了。你看你们开始张牙舞爪的样,别人一看就会防备着跑远你能咬到人吗?从现在起要低调低调再低调,明白吗?”

魏良栋想了一会儿用劲点头说:“大伯,侄儿明白了,不就是装孙子吗?从现在起就算有人往我脸上吐口水我也不发火马上用袖子擦了就是,良卿你明白了吗?”

魏良卿说:“你说得不对,不能当着别人的面擦,应该跑到边上没人的地方擦,大伯你看我说得对不?”

魏忠贤说:“你们说的大致没错,但稍嫌做得不够。”

魏良卿和魏良栋一起问:“哪里不够?”

魏忠贤说:“别人往你脸上吐口水说明他有气,你擦了他不是更生气吗?应该笑笑不理,任由风把口水慢慢吹干。”

就在魏忠贤给两个侄子上忆苦思甜兼卧薪尝胆教育课的时候,在离他们八十里外的一个驿站里,官复原职的锦衣卫镇抚司指挥使刘侨正陪同他护送进京的原左副都御使杨涟说话,两人刚刚吃过饭正喝着消食茶,这里的水带苦味泡的茶也是又苦又涩,杨涟喝了一口说:“恩,就当喝苦丁茶了。”

刘侨说:“就像杨大人的际遇,那是苦尽甘来啊。”

杨涟说:“承刘大人吉言,不过这次虽是护送进京,但皇上的圣旨里也说了进京后还得审理,杨某还是阶下囚啊。”

刘侨说:“杨大人还不知道吧?你的罪名是接受熊廷弼的贿赂,熊廷弼现在已经无罪释放进军务院参议军机了,他都没事了你还能有事?再说了满朝谁不知道你清廉刚直?你又是顾命大臣高升重用指日可待啊。”

杨涟喝了口茶没有说话,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桌上的灯,黑色的眼珠上映着不断跳跃的火苗,心中凭添了几分期待。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天启正在坤宁宫中跟皇后张嫣躺在床上说话,张皇后卸了装以后少了几分贵气但多了几分娇柔,她看着天启说:“皇上,现在后宫空虚而皇上又缺子嗣,臣妾觉得应该给皇上选妃,不然朝中大臣该说臣妾的不是了,礼部已经准备请旨并让太监告知臣妾了。”

天启想了想说:“还是不要选妃,改选宫女吧。”

张皇后奇怪地问:“为什么不选妃要选宫女呢?”

天启说:“前一阵朕听到两个宫女说话,好象很想家,朕在想啊这宫女也是人,也应该嫁人生子过正常人的生活,把他们关在宫里关一辈子也不妥。”

张皇后看着天启说:“臣妾看书上也有这样的记载,唐朝元稹曾在诗里道:‘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让人思之恻然,皇上有仁爱之心是好事,但准备怎么办呢?”

天启说:“宫女一般都在十一二岁进宫,在宫里做十年事也应该够了,再大就不容易嫁出去了。这样吧,皇后去叫人统计一下,年满二十二岁自己愿意出宫的可以赐银准其还乡,不愿意走的也可以留下,外面的生活也不容易。”

张皇后说:“那选妃的事呢?怎么回答礼部?”

天启说:“不选妃了,选的嫔妃多恃宠而骄没有宫女听话,朕真要想多找人生儿子在宫女中选就是了。对礼部就说朕赞赏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决定建奴未灭之前不选妃。”

张皇后笑道:“礼部那些老头如果听到皇上这样说会把眼泪感动出来的。”

天启说:“选宫女也不选多,走多少选多少。对了,你的父亲是伯爵吧?朕决定升其为侯爵赏你除掉客氏的功劳。”

张皇后说:“那臣妾先代父亲谢过皇上。”

天启说:“歇息了吧,明儿要早朝,傍晚时孙先生就回京了,他递牌子要见朕朕怕他累坏了让他休息明天早朝见。”

第二天一大早,天启起床跑步梳洗后准备吃了饭上朝,正要吃饭时杨公春来了,悄声说内卫和锦衣卫已经一起把从客氏和魏忠贤家里抄的家产变卖了。天启一听十多天就卖完了就问:“卖了多少?在哪里卖的?都卖给了谁?”

杨公春说:“回皇上,除了有宫中印记的还了库以外其余的共卖了六百二十余万两都换成了银票,由于时间短只在京里卖,如果拿到江南卖可能会更多,至于买家是谁奴才没查到,他们都很机警又不好跟得太紧,不过听口音什么地方的都有。”

天启道:“买家知道你们是谁不?”

杨公春说:“咱们的人都化了妆口音也不一,但备不住有心人仔细看,尤其是送东西给魏忠贤的人一看就明白。”

天启说:“知道就知道,谁敢乱说?六百万留给朕,二十万零头你们拿去分。”

杨公春说:“给皇上办事怎么敢要钱?”

天启说:“没钱的差事干起来没劲这个朕懂,你不要别人需要,注意别贪分公平点以后还有。”

杨公春大喜道:“谢皇上。”然后退下了。

有了钱天启边吃饭边乐,心想:“找个大家讨厌家底肥的再抄几次家,也就不愁钱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31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