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116 衰败之路(下)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努尔哈赤的发展壮大就意味着其他人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挤压,这个其他人就是指努尔哈赤周边的蒙古人。这游牧民族跟农耕民族是不一样的,农耕民族的房子和土地除了遇到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一般不会变化,是谁的地一目了然。游牧民族就不一样了,哪里草长的茂盛就把牛羊往哪里赶,很多时候赶着赶着一不小心就赶到别人地界上去了。假如草多牲畜少大家还没什么。问题是就这一点草,我家的牛羊都不够吃你再把马牵过来啃我就有意见了。

草原上的人一般都有点脾气,既然有意见就用刀子说话吧,所以当努尔哈赤逐渐壮大的时候,蒙古人不干了开始了行动。万历十二年,蒙古科尔沁部九路大军联合起来要教训一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女真人,当时努尔哈赤只有三十来岁,经验不丰富力量不雄厚家底不富足,本来难以承受九路大军的含怒一击,但他很神奇地打败了蒙古联军。至于说是不是当时的明军总兵李成梁出手帮助了努尔哈赤,大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大家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插汉部没出手。

那时林丹汗没掌权所以怪不到他身上,但是在万历四十七年,科尔沁与喀尔喀部联合进攻努尔哈赤时林丹汗也在坐山观虎斗,也可能正在潜心学习红教要义无暇顾及,但正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支援使得蒙古人的这次进攻失败了,而且可以说败得很惨。这一战使东蒙古的很多首领被努尔哈赤俘虏,这些俘虏中包括喀尔喀部的头领宰赛。

你是头领别人是小弟,小弟受了委屈你不闻不问,小弟气不过拿刀子跟人拼命应该是你笼络人心的最好机会,但你连个应景的支援也没有,这就让林丹汗的诸多小弟心寒了。当然,说林丹汗完全不管也不是真的,他还是写了封抗议书发给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给了他一点面子象征性地放了些人回去,同时也写了封强硬的回复信件给他,林丹汗看了回信也就不了了之,这让努尔哈赤更看清了插汉部外强中干的本质。喀尔喀部的大头领宰赛没有直接放回,而是给了上万头牲畜的赎金才得以回来。

这一战的后果非常严重,一是经过这一战后东蒙古诸部都认识到林丹汗这个老大靠不住,小弟都不信任你了你这个老大也就快玩完了。二是经过这一战后大家觉得努尔哈赤靠得住,被努尔哈赤抓了的人只要同意结盟的都能放回。三是这一战后女真人和东蒙古诸部开始联姻,联姻后东蒙古诸部和女真人的关系就越来越近了,一方渐行渐远一方慢慢靠近,林丹汗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

林丹汗也不傻,他立即派人把东蒙古诸部大骂一通,意思是你们不该跟努尔哈赤结盟和联姻。如果这时候林丹汗能够尽起兵马给受了委屈的小弟们报仇雪恨,那么东蒙古诸部还是会回心转意重新回到他的身边的,毕竟都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后代。但他只是骂而没有行动,这就让在外面受了委屈还要回来受气的人想不通了。

不结盟就回不来,你做为老大不来救援还不允许别人自救,难道是要大家都死在那里让你一个人活得逍遥?至于说不联姻的说法就更可气了,女儿都被抢到别人床上去了,过几个月估计娃娃都要生下来了,同意联姻好歹还能捞个女人回来不显得很吃亏,不同意联姻女儿没地位自己什么都没捞着就很有面子吗?

估计此时的林丹汗正忙着修炼自身准备成佛,骂人的意思是我还是关心你们的,出了事主要责任还是在你们身上。出于这个目的骂完人自然就没有下文了。

在这个时候,东蒙古诸部尽管跟努尔哈赤联了姻也结了盟,对林丹汗还是抱有希望的,他们还在寄希望林丹汗能带领他们走出眼前的阴霾恢复昔日的荣光。但这时候林丹汗又犯了个错误,这个错误就是他跟昔日的亲随反目成仇了。

天启元年,插汉部内部八大部里的一些人对林丹汗这些年来的举动很是不满,于是不停地劝说他让他注意一点。本来都是内部弟兄说的话也都是出于好意,你能听进去就听听不进去好好解释一下也没有什么,但可能是这些人言词之中刺激性语言太多,或者是打扰了他学佛的进境,林丹汗一怒之下就要对这些不知道尊卑上下的人动手严惩。本来已经对你很不满了,你不但不改正还要耍威风,心灰意冷之下十个台吉率部投降了努尔哈赤。

可能是这些人对林丹汗已经失望透顶,认为跟着他迟早要被具有雄才大略的努尔哈赤俘虏,与其现在受辱到时候再受辱,不如现在就投降明主捞个富贵。东蒙古诸部算是林丹汗的部众,在他的袖手旁观缺少关爱之下叛变了他跟努尔哈赤结盟算是众叛;插汉部内部的十个台吉算是林丹汗的亲随,十人率部投降算是亲离,这时候林丹汗明白了汉人的“众叛亲离”这话的意思和顺序了。

就算在这时候,只要林丹汗认清形式不要再做错事,挽回不利影响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此时的喀尔喀部和科尔沁部还在左右摇摆中。但此时林丹汗再次出手,犯了个自己日后想起来自己都不能饶恕自己的过错,这个过错就是偷袭自己昔日的部从。

天启三年,喀尔喀部实在看不惯女真人的张狂劲了,派人跟林丹汗秘密商议,准备在秋天里跟努儿哈赤来一场决战一决高下。如果林丹汗此时能够从善如流联合喀尔喀部跟努尔哈赤搏一搏,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但他居然鬼迷心窍明着说进攻女真人实际上却突然转向杀向科尔沁部。这一下让科尔沁部所有人的心都碎了,他们不再摇摆了于天启四年与女真人杀马结盟,彻底倒进了努尔哈赤的怀抱,在一旁看得瞠目结舌的喀尔喀部也一声叹息后与努尔哈赤暗通款曲。

天启五年,见自己众叛亲离林丹汗萌生了西归之念,那里是他们的故土,而且他估计此时的土默特部已经没有力量再跟他一较长短。既然有了西归的念头于是他也没有再跟努尔哈赤继续交恶,双方偶尔还要互相派人问候一下,这让努尔哈赤摸不着头脑,由于家里缺粮还试探着让林丹汗想办法帮他买一些,谁知道天启没有同意,只是让林丹汗派人帮助明军筑城。

天启六年一月,努尔哈赤的精锐在宁远死伤几千,相比在南关死去的那两万渣兵,这几千精锐的损失和抢粮行动的失败是努尔哈赤不能承受之痛,想来想去决定找个借口去喀尔喀部抢些东西回来。

喀尔喀部大首领宰赛在部落里说话是说一不二的,但那是指以前。在以前,宰赛说战争大家就都开始拔刀,说友好就都把刀放下微笑。上次跟女真人打仗打输了,部众花了上万头牲畜才把他换回来,开始决定换是因为憋着一口气要换回首领而且部落里东西也多,现在东西少了就觉得用上万的牲畜换他回来不值得,他那个位置换个人上去说不准还比他强。因为有了这些情绪,部众们有时侯说的话里也夹枪带棒的尊重的味道已经很浅,宰赛心里也很失落。

当努尔哈赤派使者来问罪时,宰赛一怒之下将那个使者砍成两截,一半是因为喝醉了另一半也想就此改变一下,看能不能以此为契机换一种活法。谁知道这人的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在杀了努尔哈赤的使者的当天宰赛就派人联络林丹汗,在第三次联络时居然遇到了大明朝廷的使者,双方在林丹汗的帐篷里举行了气氛非常热烈的会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12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