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 分类:历史 | 字数:0

403 巡抚领兵(中)

书名:天启风云 作者:孤舟六百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2

袁崇焕非常怀念以前当宁前道的日子,尽管他现在是巡抚比以前官大,但是他感觉现在没有当年那种能够随意作主的舒服劲.想当年他虽然官不大但权力大,曾经在视察途中信手摁翻一个贪污的副将砍了他的脑袋,就这一手就震住了好多对他不服气的武将树立了威信。当然也因为这个原因好多人对他有看法,最后官升了但权力没有当年大了,这人当个官不就图个玩弄权术施展才华吗?没有权力的官品级再高也就那么回事。

假如不曾拥有也就罢了,曾经拥有后来又失去是最痛苦的,所以袁崇焕时刻不忘寻找机会并抓住机会来证明自己,找回那种曾经拥有且久违的感觉。见军务院现在给了他这个机会,袁崇焕就知道是他的老上级孙承宗帮了他的忙,他在想如何将暂时的权力握得长久,证明自己的同时也给孙承宗长脸。

要想证明自己就得先排除他人,因为大明没有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传统,你落了难能够不落井下石的人就是你的恩人,墙倒众人推这事没有风险还能获得大家的认同,这是人的劣根性也是大明官场的生存法则。从陈奇瑜他们的口中袁崇焕知道这次归他指挥的有四路人马,左良玉的车营一万,祖大寿的水师陆战营两万,许成名的贵州军两万,吴襄的关宁铁骑七千。陈奇瑜说了宁远的两万人不能动,如果拿下锦州其中的一万要拉去驻守锦州。

袁大人仔细一琢磨,军务院说现在怎么做由他说了算,如果最后立了功能跟他抢功的也没有几个。虽说涉及到三个军区但三个军区的督军都没有来,这是皇帝的意思防备有大权力的人有大影响,让一线将士都明白这些督军权力虽然大但都是皇帝给的,离开皇帝他们什么都不是。将士们明不明白不要紧但袁崇焕明白,这些督军可以分功但抢不到主要功劳,武将中祖大寿、许成名等人都是按人头计功相当于干苦力活的,运筹帷幄方面的功劳这些人够不着。

本来三大军区的大总兵最应该有功劳,但他们都离得太远,卢象升守会宁满桂守两河口,虽说他们各有两万人还有几万修建城堡的后备力量,但要面对女真人和蒙古人近二十万人还是有一定压力。毛文龙本身就已经减员一半,在金州被阿敏和沈阳来的人围得死死的,正望眼欲穿等待朝廷发兵救他,他能活出来就应该谢天谢地。算来算去就只有几个文官比较麻烦,倪元璐、侯恂、黄道周这三个监军,加上陈奇瑜、张祥安这两个军参处的人。

正月初五人马都到齐了,初五这天最远的左良玉到了,稍微近一点的是祖大寿和许成名,他们两个是头一天也就是初四到的。袁崇焕知道这些人只是暂时归他指挥,打起仗来还要倚重这些人,所以对他们特别客气,安排住宿吃食等都比较周全只等一声命令就出发。好在宁远的地方大房屋多,知道要驻军袁崇焕提前把月形关城腾空了出来,原来住在里面的人迁移到城里和关上住。

初五下午,袁崇焕思考妥当就叫人去请三位监军还有张祥安两位来议事,当然也顺便把祖大寿、许成名、左良玉还有吴襄请了来,在他眼中这些人只是陪衬可以忽略不计。众人一来就发现营帐里不一样,并不是习惯性的那种一主中间坐其他人两边坐的摆设,而是团团围了一圈不分上下。这是袁大人在军务院中学的,他发现这种不拘尊卑的做法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皇帝都可以这样做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见大家来了袁崇焕先请三位监军里面坐,这些监军都是代表皇帝来监督人的,不尊敬不行何况里面还有个侯恂。当年袁崇焕还是个七品县令的时候,自己都对自己的前途没有信心,正是这个侯恂发现并举荐了他,所以他人前人后见了侯恂都是恩公长恩公短的很是客气。前一阵毛文龙刚刚恶拼了十几天缺粮食缺医药,这些东西要靠朝廷拨发等不及,其它地方没有只有宁远有,别人去要肯定碰钉子但侯恂一开口袁崇焕立即给还亲自送去,可见袁崇焕对侯恂没得说。

袁崇焕待大家坐定首先问倪元璐道:“倪大人,这次最大的问题在于能不能顺利拿下锦州,前两天下官发现随同大人来的有一些锦衣卫守护着的大箱子,不知道里面是不是攻城利器?能不能顺利拿下锦州?”

倪元璐说:“那里面确实是专门用来攻城的利器,不过按张大人的分析可能用不着攻城就能拿下锦州,张大人说锦州现在很可能是座空城。”

倪元璐这话一说袁崇焕心里简直就可以说是惊骇了,他一听说要打锦州,在等待人到齐的这几天已经派了心腹人员去侦察,发现锦州确实在撤兵,连城上的大炮都撤了下来在向南运。他知道李永芳要撤退本想对这消息保密,到时候让吴襄一举上城就是大功一件,谁知道倪元璐说张祥安已经分析出锦州可能是一座空城,这就太让人感到意外和不舒服了,这简直就是破坏了他的计划,但是袁崇焕也因此对张祥安高看了一眼。

袁崇焕不甘心淡淡地问道:“不知道张大人是如何分析出锦州会是空城的?”

张祥安说:“换位思考而已,大家想一下,现在皇太极正在跟林丹汗搅在一起恶斗,假如锦州被围他一时半会儿难以空出手来支援锦州。阿敏正跟毛文龙在金州相持,而且也是恶斗了一月左右减员过半无力再战,锦州被围阿敏也不可能前来救援。两面作战本身就是兵家大忌,锦州再一开打那就是遍地开花,皇太极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否则他就不是自命为天聪汗的皇太极。”

袁崇焕点了点头问:“你以为他会怎么样?会不会有其它的办法?”

张祥安说:“假如是我遇到这种事也只有两条路,明知不能打就只有求和跟撤走转移,明知没有援军还要困守绝地那是大傻瓜,皇太极绝对不傻。求和方面求哪边都不利,蒙古林丹汗正抢了一大批人口牲畜要离开,向林丹汗求和就是放他们走,皇太极绝对不可能这么做。那样一来林丹汗尝到甜头还会再来,敖汉部和奈曼部保不住下一个就是科尔沁部跟喀尔喀部,放任不管的话皇太极父子十几年的心血就付之东流了。”

袁崇焕问道:“皇太极还可以向我们求和啊,前两年不是一直在和谈吗?”

张祥安说:“前几天正在红着眼要砍要杀的,现在突然要求和也说不出口,金州正打着呢怎么求和?难道把辽南全部拱手相让?再说皇上就像预先知道一样,已经开出了和平相处的条件,就是女真人全部退回到六堡以东、三万卫以北地区,袁大人说皇太极会答应吗?”

袁崇焕点了点头问:“依张大人看皇太极会命令锦州守军撤向哪里呢?”

张祥安说:“假如我是皇太极我就让李永芳退守义州,向北六十里可以跟过了大凌河的皇太极取得联系,还可以向东翻过医巫闾山驻守广宁,实在不行还可以再向东回守沈阳。要知道现在沈阳可以说是异常空虚,正是夺取沈阳的大好时机,但这只是我的想法不知道皇太极会怎么想。”

袁崇焕一听大喜,心道你也不过如此,据侦察哨探回来说锦州的大炮是向南运,也就是说李永芳并没有退守义州,而是退守西平堡去了,真这样的话倒可以在其中搞些名堂出来。

袁崇焕说:“张大人和陈大人都是军参处中的高参,不知道对这次行动有什么指教的吗?”

陈奇瑜说:“遵皇上旨意,我们两个和倪大人的主要任务是配合袁大人你拿下锦州,拿下锦州后从宁远调一万人驻守锦州听我们指挥。皇上说了这次拿下锦州就再也不放弃,开春后还要修建大凌河堡扩建成一座城,并且要在两者间修边墙与火墩。我们驻守锦州后袁大人继续挥军南下,去金州救援毛文龙毛总兵,当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用兵不可以只听命令。”

袁崇焕一听更是放心,他转头对黄道周说:“我们明天就出关夺取锦州去了,宁远的守卫就全靠黄监军了,只是如果拿下锦州再调一万军走,宁远就有些空虚不好守。”

黄道周说:“没关系,前屯还有几万民壮,事急了可以把他们调到宁远来,他们平时空闲也经常被组织起来训练,虽然骑马打仗不行,但上城充人数还是可以的。”

袁崇焕点了点头转头对侯恂说:“恩公是渤海军区监军,毛总兵那里缺什么只管从宁远调,恩公可以先去告诉毛总兵一声,就说我们马上就会去救援,如果发现敌人阵势乱了还可以趁机出击建功。”

侯恂点头说:“我知道了,袁大人尽管去忙,祝愿你早日克敌立下大功。”

袁崇焕想起了自己的计划,看了看侯恂觉得心中不忍,又说道:“恩公身子单薄,金州缺医少药不要多呆免得影响身体,实在不行就派人前去。”

大家见袁崇焕对侯恂这么关心,都在心中赞叹袁崇焕是和有情有义的好人,接着又安排了一下具体细节和注意事项,就决定明天出发散了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21816s